会计实务:反逃税大棒敲打瑞士银行保密法_第1页
会计实务:反逃税大棒敲打瑞士银行保密法_第2页
会计实务:反逃税大棒敲打瑞士银行保密法_第3页
会计实务:反逃税大棒敲打瑞士银行保密法_第4页
会计实务:反逃税大棒敲打瑞士银行保密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逃税大棒敲打瑞士银行保密法近日,瑞士第一大银行瑞银集团全球财富管理部门首席财务官布兰森接受了美国参议院调查小组的质询。在听证会上,他表示公司将坚守立场,拒绝把旗下数以万计美国客户的名单提供给美国政府。他还呼吁两国通过外交渠道解决此事,而不要进入冗长的法律程序。

前不久,瑞银为免于被起诉,已向美国政府提供了250余名涉嫌税务欺诈的美国客户的身份及账户资料,并同意接受7.8亿美元罚款。这一有违背瑞士银行保密法之嫌的举动在瑞士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此后,美国方面又进一步要求瑞银再提供5万多名美国客户的资料。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前有步步紧逼的美国,后有不断施压的英、法、德等欧盟国家,被称为“瑞士立国之本”的瑞士银行保密法正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美国狠狠“咬住”瑞银

瑞银是全球最大的私人财富管理机构。去年5月,瑞银集团一名前雇员因涉嫌帮助一位美国亿万富翁逃税,而被美国司法部门起诉。去年7月1日,瑞银收到美国国内收入局通过迈阿密联邦法院发来的传票,称已有证据表明,许多美国人将财富转移到瑞银以逃避纳税义务,并要求瑞银提供部分账户信息。

2009年2月18日,在美国确定的最后期限这一天,瑞银宣布与美国司法部达成暂缓起诉协议:瑞银向美国政府提供250名美国客户的身份和账户信息,并不再向未申报银行账户的美国客户提供银行服务。同时支付近8亿美元罚金和赔偿,其中包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支付2亿美元,回吐2001年~2008年跨境业务所获利润1.8亿美元,以及补缴税款、利息及罚金4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瑞银史无前例地承认:2000年~2007年,集团的部分私人银行家和经理帮助美国客户建立了秘密账户,躲避美国国内收入局的检查。瑞银总裁库勒尔在声明中称:“瑞银诚挚地表示对在美国跨境业务中的问题感到后悔,我们对所有的不适当行为承担责任。”

然而,就在瑞银以为“花笔钱,认个错”便可化解这场持续数月的危机时,美国方面却摆出了不依不饶的架势。2月19日,美国国内收入局又通过迈阿密联邦法院,要求瑞银提供5.2万名美国客户的信息。诉状称,美国人在瑞银位于美国的分支机构开设了32940个秘密现金账户和20877个证券账户,他们既没有向国内收入局上报这些账户,更没有就账户中的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据保守预计,这些账户的资产总额大约为148亿美元。

美国国内收入局有关负责人迪西科发表声明说:“在数百万美国人正在失去工作、住房以及医疗保险的时候,我们当中居然有5万多名富翁挖空心思想逃避一个公民应当承担的纳税义务,这简直令人震惊!”他表示税务部门对那些通过海外账户逃税的人绝不善罢甘休。

美国对瑞银的穷追不舍让瑞士官方坐不住了。2月20日,瑞士联邦法院下令,禁止向美国税务部门提供瑞银相关客户的名单。瑞银也很快发表声明,表示坚决捍卫公司和客户利益,瑞士的银行保密法明确要求保护客户信息,希望美国能够尊重他国法律和国际惯例。

瑞士银行业被撕开一道口子

据媒体透露,瑞银第一次与美方达成妥协是得到了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支持的。该局认为,如果遭到起诉,瑞银的资金流动性将遭受巨大打击,从而面临生存危机。与此同时,瑞士联邦委员会作出了“不保护任何骗税行为,希望金融机构能遵守法律”的表态。但是现在,瑞士各方显然已意识到,继续“软”下去,整个瑞士银行业的执业之基———银行保密法可能将发生动摇。

据了解,瑞士在1934年制定了西方国家中第一部银行保密法,规定瑞士银行一律实行密码制,除非存款人涉及刑事案件,在国外被起诉,否则未经存款人同意,瑞士银行不得泄露其任何资料,瑞士政府也不能向外国提供有关其银行账户的情况。

日内瓦大学教授、世界金融史专家尤瑟夫·赛西斯说,瑞士的法律将逃税与税收欺诈作了区分,前者被视为民事违法行为,后者则被视为犯罪。也就是说,逃税在瑞士不算刑事犯罪,除非逃税过程中存在伪造文件或其他确属欺骗的行为。这样一来,其他国家司法机构在进行逃税调查时,如不能事先证明欺诈属实,就很难获得瑞士的司法协助。

正是这项严格保护客户隐私的法律使瑞士成为世界上吸收财富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如今全世界7万亿美元离岸财富的1/3存放于此;瑞士金融服务业对本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是12.5%,而在美国,这一数字是8.5%,其他欧元区国家平均为5%;作为瑞士第一大银行,瑞银集团管理的资产大约有2万亿美元,是本国GDP的4倍;所有瑞士银行的资产加在一起,相当于瑞士GDP的6.8倍,远远超过美国商业银行总资产占该国GDP7成的比例。

由于外国富豪可以通过把钱存在瑞士而隐藏财产,从而达到避免在本国纳税的目的,瑞士成为屡遭指责的“避税天堂”之一。根据美国国内收入局的指控,单是瑞银为美国客户提供的离岸金融服务,就造成了美国每年3亿美元的逃税额。

资料显示,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因瑞士吸纳本国避税客户而对瑞士积怨很深。眼下的金融危机或许正好为这些国家采取行动提供了机会。正如苏黎世大学银行学教授哈比所说:“面对经济衰退,各国政府都在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所以每分钱上的税都要算计了。”

不过,令瑞士银行家更为担心的是:客户的钱正从银行的保险箱中大量涌出。瑞银向美国提供的客户资料虽然距美国提出的数目很远,但对一些富人来说,瑞士银行百年打造的保密传统已经被破坏了。

据报道,由于害怕被美国政府追究逃税,瑞银一些大客户已提走了大量款项。瑞银近期的公告显示,仅2008年第四季度,客户就从该银行撤资858亿瑞士法郎,整个2008年,客户从其“全球财富管理业务”中总共取走1005亿美元,相当于被管理资产的8%。再加上股票和债券的投资损失,瑞银管理的私人资产总和从2007年底的2万亿美元减少到了2008年底的1.4万亿美元。而瑞士国家银行的报告则显示,瑞士银行业去年损失了近1/4存款。

专家指出,瑞士银行保密法一旦不保,会出现大量资金转存其他国家的现象,银行业对瑞士GDP的贡献率也将下降到6%~7%。那时,瑞士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也会急转直下。根据近日公布的数据,2008年第四季度,瑞士经济缩水0.6%,2009年还存在深度下跌的可能性。《西雅图日报》援引经济学家布鲁克斯的话说,对瑞士银行模式的担心会让经济下滑的趋势加重。

银行保密法难保原封不动

在美国参议院举行听证会的几个小时以前,瑞银宣布,由瑞士前财长威利格担任董事长一职,完成管理阶层的改组工作,希望借此摆脱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此前,原瑞士信贷银行的格吕贝尔刚刚接替罗内尔,担任了瑞银的首席执行官,他的最大挑战是重建客户对瑞银的信心,同时遏制大量资金的流出。

瑞士官方也加快了行动。2月25日,瑞士政府成立了一个由联邦主席兼财政部部长默茨带队,由银行家、外交官、经济学家和法律专家等组成的特别工作组,旨在捍卫日益受到美欧重压的银行保密法。同时,瑞士司法部长施鲁姆普夫也将拜访美国司法部长,“尽一切力量”解决两国争端。

相比之下,部分瑞士银行业人士表现得较为强硬。瑞士银行家协会发言人詹姆斯·纳森表示:过去,瑞士已多次合理运用保密法,协助有关税务欺诈的调查,“但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美国要求了解的那些账户被用于犯罪活动。因此,这类账户的隐私依然在瑞士法律的保护之下”。

瑞士私人银行威格林的主管哈姆勒则指责瑞士当局在瑞银问题上表现得太过软弱。瑞士媒体和大多数公众也持同样的观点。上个月,瑞银的苏黎世总部受到了抗议者的袭击,抗议者往银行的石墙上泼洒油漆。瑞士右翼政党甚至准备发起一场公民投票表决,力图将银行保密制度载入瑞士宪法。瑞士人民党主席呼吁:“我们不应该被另一个国家施加如此大的压力,瑞士是一个主权国家。”

不过,瑞士人在捍卫其“立国之本”的同时也有所反思。颇有声望和政治影响力的瑞士电子机械金属企业协会会长施奈德阿曼说,“逃税应该被当作犯罪”。在瑞士,这样的表述堪称具有革命性。

瑞士《一瞥报》近日的调查显示,56%的瑞士人支持“逃税应视同欺诈”这种观点,同意瑞士银行给予外国政府法律协助。不过,他们也认为,瑞士应坚决捍卫银行对外国人保密的惯例。

在被问及对民意调查结果的看法时,新上任的瑞银首席执行官格吕贝尔说:“我既站在想保留银行保密法的人一边,也站在那些想为追查逃税提供帮助的人当中。协查逃税是一个长期可行的解决办法。”但他同时表示,其他金融中心,如开曼群岛、奥地利、卢森堡等,也应该与瑞士同进退。

分析人士认为,格吕贝尔的说法很有道理。的确有一些国家,如瑞士的邻居列支敦士登和奥地利等,也坚守着类似的银行保密传统。只是近年来,“避税天堂”因愈演愈烈而遭到许多国家的诟病,而瑞士则成为“擒贼先擒王”式的众矢之的。

据媒体报道,就在瑞银与美国签署第一次协议后的数小时内,欧盟委员会要求瑞士向欧盟成员国提供与华盛顿同样的“特权”。瑞士外长雷伊承认,她受到了来自英、德等国的“非常大”的压力。

据报道,4月2日举行的二十国伦敦金融峰会将讨论“增加银行透明度,任何公司的财务状况都不得隐瞒”等条款,因此瑞士等“避税天堂”将遭遇更大的压力。由于该会议拒绝邀请瑞士参加,瑞士媒体称,这种怠慢堪称屈辱,它意味着瑞士被孤立了。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欧盟虽然想将美国与瑞银一案当作先例,但这种意图会被其内部分歧所瓦解,如奥地利和卢森堡可能会抵制推动国际间的银行信息共享。

现在,瑞士银行业及学者已经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