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_第1页
(完整版)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_第2页
(完整版)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_第3页
(完整版)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_第4页
(完整版)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八章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目录第一节第三节第二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第一节返回目录01一、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开国大典点击按钮播放视频奠基立业点击按钮播放视频

保卫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战胜严重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经受执政考验保持优良作风一、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建国初期面临的严重困难与严峻考验

基本完成祖国大陆统一召开各级人民代表会议继续土地制度改革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开展大规模镇反运动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一、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完成的重点工作

没收官僚资本,开展企业民主改革开展稳定物价统一财政经济的斗争初步建立起集中统一财政管理体制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一、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完成的的重点工作

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收回外国列强在中国的兵营收回被列强控制的海关治权订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取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一、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完成的的重点工作抗美援朝

点击按钮播放视频翻开朝中友好新篇章点击按钮播放视频

开展整风整党运动开展“三反”运动开展“五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一、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完成的的重点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原国民党政府的中央银行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解放战争时期,接管大中城市过程中没收官僚资本的工作即已开始。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全国范围展开,到1952年基本完成。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一,没收官僚资本

民主革命(反对买办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反对大资产阶级)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质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重性质。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中国的大资产阶级被消灭,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被确立起来。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一,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在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当中,已经开始对它进行适当的限制,并把其中的大部分引上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1952年私营工业产值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部分的比重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二,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1952年,全国已有40%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数农户还参加了半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穷棒子”合作社耿长锁生产合作社李顺达生产合作社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三,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二节返回目录02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工业化任务点击按钮播放视频“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0页

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被突出地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进行经济建设,首先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

1952年中印美工业化水平差距人均钢铁(公斤)人均电力(度)2.445382.810.92949中印美中印美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9页

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走不通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脆弱,未能构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是最好选择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1956年,同仁堂经理乐松生代表北京工商界为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向毛主席报喜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天津偷漏税工商业户上海偷漏税工商业户京津沪等9城市有“五毒”行为的工商业户82%99%76%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资本家王康年向志愿军出售伪劣药品被判死刑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

提出“两个转变”,“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提出3年准备10年建设,先工业化再向社会主义“一举过渡”提出10年到15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正式提出并完整表述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七届二中全会1951年前后1952年9月1953年6月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工业化三大改造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50年代初的鞍山钢铁厂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只有苏联能够援助中国的国际环境,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之一。中苏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第三节返回目录03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化成就点击按钮播放视频

社会主义改造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进行的。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一五”期间,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着重建设了一大批基础性的重点工程,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河北宁河县董庄子农业合作社社员交运余粮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土地改革后,许多农民缺少农具、耕畜和资金,生产经营困难较大,而且农村中的贫富分化也开始了。山西省忻县有8253家农户出卖土地和房屋山西静乐县五区19个村中有471户新中农因出卖土地降为贫农11%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20%农业合作化任务的提出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草案指出,要“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河北邯郸郊区农民报名入社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点击按钮播放视频

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生产资料农民私有个体经营换工互助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按劳分配土地分红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按劳分配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农业合作化的形式

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1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2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3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标准4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5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方针

内容1951年底1954年底互助组数量400多万个1000万个初级社数量300多个48万个参加互助合作的农户2100万户7000万户参加互助合作农户的比重19.2%60.3%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和基本完成

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生产资料个体私有独立生产统一供销自负盈亏生产资料部分公有一定程度集中生产按劳分配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按劳分配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手工业合作化的实现

国家资本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四马分肥”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定股定息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和平赎买政策的实现

四马分肥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1956年核定的私股数资本家获利数24.2亿元32.5亿元1955—1968年的高薪8.5亿元1955—1968年的定息11亿元1949—1955年的利润13亿元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人民民主政治建设的稳步推进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大会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明确规定,政协“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然需要存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从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既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把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概括为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一穷二白在1956年,中国是相当贫穷的国家。若按购买力平价方法(1990年国际美元价格)计算,1950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不足1/20。1956年,中国全国高等教育人口只有几十万人;全国从事科技工作的专业人员不到100万人。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第一大沿海港口国家;是高速铁路和快速城际铁路里程最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高速公路里程最长的国家;还是世界大国中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最多的国家。现在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已居世界第二位,国际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四位,研究和试验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案例: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案例: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实现工业化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而且事实一再证明,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中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建国初期的国际和国内形势来看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中国已经胜利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了全面的确立。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