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Constructionofenergencymmgeneantsystem-Large-scale2024-03-25发布2024-07-01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前言 引言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组织机构与职责 15应急管理制度 36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47应急预案管理 58应急处置 69事后恢复 610应急保障 711宣传与培训 812评估与改进 9附录A(资料性)风险辨识建议清单 附录B(资料性)应急预案体系建议清单 附录C(资料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要点 附录D(资料性)应急物资配备建议清单 参考文献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本文件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欢、高玉坤、崔小兵、邓焕芳、罗小强、陈玥光、王皖、张晶智、乔海生、滕胜杰、杨轶芙、刘佳、肖娟娟、张世杰、窦爱国、裴文龙、付增光、高博、王培怡、赖刚。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本文件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标准化文件的重要部分,是在大型商业综合体领域的细化。大型商业综合体是人员密集场所,普遍呈现建筑规模大、经营业态多、风险种类多样、应急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将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制定与首都实际相适应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地方标准,将为大型商业综合体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指引和建议,对进一步提升我市应对处置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本文件规定了大型商业综合体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组织机构与职责、应急管理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应急预案管理、应急处置、事后恢复、应急保障、宣传与培训、评估与改进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大型商业综合体为应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两类突发事件而开展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规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及考核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DB11/T2103.4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第4部分:大型商业综合体DB11/T2104消防控制室火警处置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大型商业综合体large-scalecaercialcorlexs建筑面积4万m及以上,集购物、住宿、餐饮、娱乐、展览、交通枢纽等两种及以上功能于一体的单体建筑和通过地下连片车库、地下连片商业空间、下沉式广场、连廊等一种及以上方式连接的多栋商业建筑组合体。[来源:DB11/T2103.4—2024组织机构与职责4.1组织机构4.1.1大型商业综合体应设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产权单位、2使用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组成。4.1.2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应急管理工作组:a)应急管理办公室可指定科室并设置专人负责;b)应急管理工作组宜覆盖现场处置、技术处置、疏散引导、秩序警戒、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应急处置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定相关科室或部门履行应急管理工作组职责,配备相关工作人员。41.3产权单位宜指定专职应急管理人员,使用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可指定专职或兼职应急管理人员。4.1.4保安员、保洁员、第三方驻场员工等服务人员应纳入应急管理组织机构统一管理。41.5大型商业综合体应编制应急组织架构图、领导小组构成图,并在办公场所显著位置张贴。4.2组织职责4.21领导小组职责4.21.1领导小组常态下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a)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大型商业综合体应急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b)组织应急管理相关制度的编制、实施、修订、审定和签发;c)负责应急预案的管理、应急演练的组织和评估;d)负责大型商业综合体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4.21.2领导小组非常态下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a)决定启动、变更及终止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应急响应,负责突发事件现场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控制全局事态,对特殊情况进行紧急决断;b)及时向上级报告有关突发事件现场的真实、具体情况,请求专业救援;c)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协调与外部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关系;d)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活动;e)协助上级部门开展突发事件调查和责任认定及处理工作,及时总结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和教训。4.22应急管理办公室职责4.22.1应急管理办公室常态下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a)贯彻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和指令;b)监测大型商业综合体整体安全运行状况,发布预警消息,上报领导小组领导和应急管理工作组c)负责组织编制及修订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工作制度;d)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应急物资的储备及管理工作;e)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并对培训和演练效果进行考核评估。4.22.2应急管理办公室非常态下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a)负责应急信息的上传下达;b)协助领导小组进行现场指挥;c)各应急管理工作组的力量调度;d)社会应急力量的沟通协调。4.23应急管理工作组职责4.23.1应急管理工作组常态下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3a)结合各自岗位和职责,开展常态下应急管理巡查、准备等工作;b)接受相关的应急培训。4.2.3.2应急管理工作组非常态下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a)现场处置:负责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工作,了解突发事件情况并进行布控,利用现场专业设备、器材进行救援及事态控制,防止事件的蔓延扩大,配合其他专业救援力量进行抢险、救援、b)技术处置:负责配合现场处置组和后勤保障组实施技术处置,设备设施故障的抢修;c)疏散引导:负责突发事件现场疏散引导工作,组织各楼层人员从最近的疏散通道有序撤离;d)秩序警戒:负责对现场环境的监控,控制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对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控制人员进出现场;引导救援力量进入现场参与救援处置;保护突发事件现场,为突发事件调查处理提供取证依据和资料;处置与突发事件有关的其他治安事件;e)后勤保障:负责保障突发事件所需的各项能源及物资设备的供应,确保通讯网络畅通。5应急管理制度5.1应及时获取适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定期更新。5.2应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a)应急管理岗位责任;b)安全风险分级管控;c)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e)信息报送;f)大型活动应急管理;g)应急预案管理;h)应急队伍管理;i)应急物资管理;j)应急准备检查;k)应急培训与宣教;I)应急演练。5.3除符合5.1的规定外,还应结合大型商业综合体中的重点场所(部位)、设备设施,在现有管理制度基础上增加应急处置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场所(部位)或设备设施:a)消防控制室;b)设备用房;c)公众娱乐场所;d)儿童活动场所;h)装修施工区域;j)交通枢纽区域;4m)护栏;n)玻璃幕墙。5.4应建立应急管理制度执行记录,相关资料应归档保存。6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6.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6.1.1风险辨识6.1.1.1应辨识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设备设施、经营环境、人员行为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持续更新完善。风险辨识建议清单见附录A。6.1.1.2在开展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辨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a)临时用电、动火作业、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吊装作业等危险作业;b)特种设备检维修作业;c)承包商开展的作业。6.1.1.3风险辨识范围应覆盖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所有活动及区域,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6.1.1.4应对安全风险辨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和归档。6.1.2风险评估6.1.2.1应明确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和工作程序等。6.1.2.2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突发事件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6.1.2.3宜选择合适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对所辨识出的存在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消防安全风险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物料等进行评估,确定安全风险等级。6.1.3风险控制6.1.3.1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6.1.3.2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逐一落实管控责任。6.1.3.3应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6.1.4风险警示6.1.4.1应建立完善风险警示机制,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6.1.4.2应在显著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风险警示,标明主要风险、可能引发突发事件隐患类别、事件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6.1.4.3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应设置明显警示标识,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6.2隐患排查治理6.21隐患排查应覆盖大型商业综合体所有经营场所、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人员和相关的经营活动。6.22根据有关隐患排查的标准、规范、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编制隐患排查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5排查事项、具体内容和排查周期。6.2.3应结合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消防安全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6.2.4相应场所或部门当值管理者与安保人员应每天定期开展巡查。6.2.5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隐患信息档案,组织有关人员对可能存在的重大隐患做出认定。6.2.6应要求相关部门或科室限期排除一般隐患,领导小组应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等。6.2.7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监控防范措施,必要时应派人员值守。6.2.8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按照有关规定对隐患治理效果进行验证,编制隐患治理信息台账,对隐患名称、隐患等级、治理措施、完成时限、复查结果、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进行登记。应组织管理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重大隐患治理进行验收或评估。6.2.9应定期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从业人员通报。6.2.10宜运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对隐患排查、报告、治理、销账等过程进行电子化管理和统计分析。7应急预案管理7.1预案构成7.1.1应急预案体系应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应急预案体系建议清单见7.1.2租户的应急预案应纳入大型商业综合体应急预案体系。7.2预案编制7.2.1大型商业综合体应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的特点和危害,在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a)依据风险辨识评估及应急资源调查结果,结合大型商业综合体组织管理特点、应急处置特点,合理确立应急预案体系;b)结合组织管理体系及部门业务职能划分,科学设定大型商业综合体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c)依据突发事件可能的危害程度和区域范围,结合应急处置权限及能力,界定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响应分级标准,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d)确定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响应分级与启动、指挥权移交、警戒疏散方面的内容,落实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的衔接;e)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征求相关方的意见。7.2.2应急预案编制流程和编制内容应符合GB/T29639的规定。编制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符合GB/T38315的规定。编制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应符合GB/T33942的规定。7.2.3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领导小组组长签署,并告知从业人员。7.2.4突发事件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其他单位、人员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应将有关突发事件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其他单位和人员。7.2.5大型商业综合体宜每3年进行1次应急预案评估,对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编制应急预案评估报告,并对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订做出结论。7.2.6应急预案评估可邀请相关专业机构或者有关专家、有实际应急救援工作经验的人员参加。7.2.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及时修订并归档:6a)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b)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发生重大调整的;c)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d)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e)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的;f)评估报告结论认为应修订的。7.3预案演练7.31大型商业综合体应根据已编制预案,至少每半年开展1次应急演练。7.32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演练的顺序宜根据大型商业综合体实际情况,按照风险危害性大小和发生频次来确定。7.33演练的组织实施应符合AQ/T9007的规定,总结评估应符合AQ/T9009的规定,根据评估结论和演练发现的问题,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准备工作。8应急处置8.1大型商业综合体宜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监测预警,汇总、分析、处理突发事件类别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时上报领导小组。8.2突发事件发生时,现场第一发现人应立即通报应急管理办公室值班值守人员,同时视情况进行先期处置。8.3应急管理办公室应将突发事件类型、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等内容上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按照规定向属地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进行上报。8.4领导小组接报后应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定响应级别,按要求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要点见附录C。8.5火警应急处置应符合DB11/T2104的要求。8.6领导小组可根据具体情况,通过通信、互联网、短信、警报器、应急广播、楼宇电视等方式逐级通知全体员工和顾客,引导疏散。8.7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急小组现场指定专人,及时向应急管理办公室汇报应急处置进展情况。8.8应急管理办公室应及时将事件处置的新进展和衍生的新情况等重要信息上报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事件处置结束后,进行终报。8.9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次生、衍生和危害因素被解除后,经现场专家确认,由领导小组组长决定并发布应急状态解除命令,宣布应急状态解除。9事后恢复9.1领导小组应配合有关部门实施下列事项:a)保护事件现场;b)调取事件证据;c)协助事件调查;d)安置或转移人员;e)安抚相关人员。9.2应组织对应急处置过程中消耗的应急物资进行补充。9.3应组织对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对评估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如果需要,对预案进行修订。710应急保障10.1人员保障10.1.1应按照实际工作人员总人数配备相应的专(兼)职应急人员。10.1.2应按XF/T3019要求建设专职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10.1.3应急人员应由具备开展现场处置、技术处置、疏散引导、秩序警戒、后勤保障的能力人员组成。10.1.4应急安全管理人员宜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或者相关工程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宜具有注册消防工程师或者相关工程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处置组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10.2物资保障10.2.1应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和运行管理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储备应急抢险救援、应急照明、应急通信和生活救助等常用物资和装备,满足日常应急工作需要。应急物资配备建议清单见附录D。10.2.2应建立应急物资管理台账,安排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并形成相关记录,保持正常10.2.3应急物资应在有效期内。10.3技术保障10.3.1应具备相关信息化系统,以满足日常监管和突发事件应对要求。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系统:a)图像监控系统;b)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c)视频会议系统;d)信息发布系统;e)应急广播;f)楼宇电视。10.3.2应急管理办公室应配备固定电话、传真、电脑、一体机等硬件设备。10.3.3应定期对硬件设备和网络进行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通信网络随时畅通。10.4设施保障10.4.1应建立应急设施和场所台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设施和场所:a)疏散楼梯;b)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c)消防设施;d)应急疏散示意图;e)应急电源;f)应急照明;g)人防设施。10.4.2在主力店、品牌店的特定位置,超市、其他经营场所、步行街等场所显著位置,以及疏散通道的适当位置应张贴应急疏散示意图。10.4.3应保持应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不应占用疏散通道,不应将安全出口、安全门上锁或堵10.4.4应急警报信号应能有效覆盖到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每个地点,与大型商业综合体日常的铃声、广8播声等声音应有所差异,避险信号和疏散信号应有明显区分。10.4.5在无法或不能及时采取广播等辅助手段的情况下,警报信号应由应急人员通过手持扩音器传10.4.6应定期对应急设施和场所进行检查和维护。11宣传与培训11.1.1应向从业人员、租户及公众宣传应急知识,宣传途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a)印发宣传册;a)组织宣传活动;b)现场张贴或悬挂宣传画;c)现场播放宣传片或宣传语;d)新媒体。11.1.2宣传内容包括一般应急常识、常见突发事件紧急处置知识、自救互救知识等。11.2.1应急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有关安全管理及应急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应符合AQ/T9008的规定。11.2.2对新上岗员工的安全教育内容中应包含应急管理的要求,应对新入驻的租户开展应急培训。11.2.3可通过编发培训材料、举办培训班、开展工作研讨、模拟演练等方式开展培训。11.2.4应制定安全教育及应急教育培训计划,针对法律法规、安全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应急技能开展培训,应急培训要求见表1。表1应急培训要求应急管理人员应急预案培训应急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掌握报警和求助注意事项。应急管理人员安全防范、自救互救知识所有从业人员应急装备物资使用应急管理人员11.2.5应如实记录安全管理及应急教育培训情况。11.2.6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912评估与改进12.1大型商业综合体宜每年至少对应急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1次自评。12.2可委托第三方机构通过资料审核、现场评定等方式对大型商业综合体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展开综合评估。12.3宜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大型商业综合体应急管理体系运行质量,调整完善相关制度文件和过程管控,持续改进应急管理体系。(资料性)1)极端天气或外力条件下等固定不牢固或幕墙破裂坠落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玻璃或镀膜玻璃,当直射日光和天空光照射到玻璃表面时由于玻璃的镜面反射而产生的反射炫光。光污染不仅影响周围司机视力错觉,还可能诱发交通事故。1)极端天气或外力条件下等固定不牢固或幕墙破裂坠落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极端天气或外力条件下等固定不牢固或幕墙破裂坠落可能导极端天气或外力条件下等固定不牢固或幕墙破裂坠落可能导物体打击、触电、高处坠落、火灾照明设施触电、物体打击、电器设备设施1)电气线路短路、接触不良、过负荷,电器设备和电加热器具故障;能造成火灾、触电。售卖区商品1)商品、装修材料、包装物等遇火源(电气短路、电弧、明火等)可能导致火灾;炸。售卖区中庭高处坠落公共区域能导致人员不慎滑倒造成人员伤害。公共区域交易厅棚市场交易厅棚因质量原因或外力条件下坍塌坠公共区域出入口地下商业区地下商业区1)因电路老化、电线插头松动、电气设备故障等情况都可能引发火灾;气会密集在通道、楼梯等空间,更容易让人窒息丧命;火灾、中毒窒息、踩踏电池电池组之间接线设计不合理,电池外壳变形、电解液渗漏、容有限空间业1)对消防水池进行维修保养过程中造成淹溺;易燃物易燃易爆品具有自燃性或可燃物遇火源(电气短路、电弧作用商品1)商品、包装物等遇火源(电气短路、电弧、明火等)可能导致火灾;驾驶不谨慎(车速快、开小差等)造成自身伤害和他人伤车辆伤害致自身或他人受到伤害;2)车辆电气线路老化,导致起火燃烧。交通事故、火灾1)电瓶车车辆陈旧、线路老化、线路短路,导致自燃;1)线路裸露或者老化后均有漏电的可能性,一旦漏电可能对人直接造成伤害;2)充电设施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等因素,可能引起火灾事1)车辆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机械故障、电路故障等原因引发2)驾驶行为或车辆制动异常,导致自身或他人受到伤害;3)在台风期间,地下车库可能更容易遭受水临时施工场所临时搭建临时搭建高处作业导致高处坠落,物体掉落后导致物体打击,打击、坍塌临时施工场所临时施工场所临时用电1)临时用电不符合要求,线路乱接乱搭,线路老化等导致触发电机房柴油发电用的油品可能发生泄漏,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发电机房1)发电机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漏电,导致触电事故;触电、中毒和窒息泵1)水泵与电机的联轴器部位,如果缺少防护罩,在水泵工作业时有可能造成人体手、脚部位的卷入等机械伤害事故;(柜)1)配电箱(柜)内可能存在裸露带电部位,绝缘胶垫缺失等,导致人员触电事故;2)电气元、配件质量不好,绝缘性能不合格,接线不规范,接线端子接线松弛,线型选择过细,引起电气元件或端子接头发热引燃周边可燃物质,发生火灾。电缆沟电缆1)电缆线路维护不到位,线路老化、短路、过载、接触不良、散热不良等原因产生电弧、电火花和危险温度,引发电气火灾,造成火灾事故;2)电缆沟地面潮湿、积水不能及时排出,线路漏电,可能导致人员触电。1)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等安全保护装置没有起到应有作用可能发生电梯冲顶、蹲底等事故,造成人员伤害;2)电梯运行不平稳,异响、噪音、颤动,楼层等显示信号系统显示不清晰、呼层读报不准确;超载报警提示不清晰响亮;防止门夹人装置反应卡顿、不灵活;铃、声光报警、电梯迫降不能正常工作;设施受损,进而引发事故;5)电梯层门、轿厢门安全联锁装置失效,致人员受伤;6)电动自行车、可燃物品等进入电梯存在火灾风机械伤害、火灾、高处坠落、其他伤害自动扶梯间,致使机器空间内部潮湿,及底部设施受损,进而引发事2)人员意外情况下从扶梯上摔倒;后仰摔倒,甚至挤压踩踏现象,造成伤亡;老化,尤其是扶梯内部较难清理,容易累积可燃物和润滑油污,存在一定火灾风险;下梯级间的梳齿板等存在夹人风险;区域,造成人员伤害;7)自动扶梯出口处被阻挡,乘客无法及时离开自动扶梯区火灾、高处坠落、表A.1风险识别清单(续)1)安全保护装置没有起到应有作用可能发生电梯冲顶、蹲底等事故,造成人员伤害;2)电梯层门、轿厢门安全联锁装置失效,致人员受1)燃气线路老化破损,导致燃气泄漏;紧急切断装置;5)燃气软管与灶具及供气管连接处未使用卡箍固定;6)营业结束后厨房未落实关火、关电、关气等措大型活动1)节日及活动期间大量采用易燃可燃装饰;2)临时演出、展览等场所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搭1)燃气锅炉房内未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装置;冷藏间冷藏间1)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超负荷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2)电气线路直接敷设或穿越保温材料,未穿阻燃管;3)冷藏间、冷藏室内采用泡沫等易燃、可燃料保温隔热;4)与其他功能区域防火分隔不符合要求;公共活动场所电影院1)窗帘、座椅、地毯、软包装、疏散门、吸声材料等违规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2)擅自增设影厅和座位,影响疏散逃生;3)夜间错时营业时,与其他功能区域共用的疏散楼梯锁闭或堵塞,不能保证疏散要求;公共活动场所儿童活动场所1)电气线路直接敷设在游乐设施的软包防撞材料表面;房间、走道、墙壁、座椅违规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饰;公共活动场所1)投影仪、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的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2)教学培训隔间占用疏散走道、堵塞安全出口;3)教室隔间、隔断等装饰物遮挡、圈占消防设公共活动场所1)游泳池清洁作业时设备漏电导致触电风险;2)水质消毒危险化学品使用及储存;溺公共活动场所映游艺场所1)节日期间加装的彩灯等电气线路直接敷设在可燃物上;装修装饰;4)夜间错时营业时,与其他功能区域共用的疏散楼梯锁闭或堵塞,不能保证疏散要求;5)门厅醒目位置及每个包厢门口未设置楼层平面疏散示意图;违规设置密室逃生类游戏游艺场所;隔不符合要求;内部设置的道具、装修装饰等遮挡排烟口、火灾报警器、喷头等消防设施。(资料性)应急预案体系建议清单表B.1给出大型商业综合体应急预案体系建议清单。表B1应急预案体系建议清单防汛应急预案电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高处坠落事件现场处置方案DR1/T2219-2024(资料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要点表C.1给出了大型商业综合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要点。表C.1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要点内容要求1)领导小组做好值班值守、预警措施、应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聚乙烯树脂行业现状动态及供需形势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缝纫机械行业发展动态与盈利前景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端游行业营销创新策略及多元化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科技餐饮行业营销策略与竞争格局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硫铁矿行业盈利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硅酮密封胶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动牙刷市场消费形势与未来销售格局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甲基磺隆行业应用状况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甜蜜素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洁阴卫生湿巾行业营销创新与企业经营发展研究报告
- KROHNE 电磁流量计产品介绍 2021
- 人工智能算法分析 课件 【ch06】迁移学习
- 铥激光在膀胱肿瘤应用课件
- 2022年西双版纳景洪市事业单位选调考试真题
- 1纪委监委执纪审查案件卷宗模版检查卷模版
- 区域地理-加拿大
- 浙江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土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知名企业
- 2023年汽车设计习题库含答案
- 2023年安徽中烟阜阳卷烟厂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1年教师结构化面试试题汇总
- 劳动教养心灵-劳动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初探 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