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X部分:生活污水处理企业本文件规定了生活污水处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和报告相关的术语、核算边界、计量与监检测要求、核算步骤和核算方法、数据质量管理、报告内容和格式等内容。本部分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和报告。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20)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22723天然气能量的测定GB/T32150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T32201气体流量计GB/T23111非自动衡器GB/T6422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GB/T15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11062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计算方法HJ91.1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199水质总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377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39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828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HJ636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667水质总氮的测定连续流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668水质总氮的测定流动注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DL/T567.8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第8部分:燃油发热量的测定NY/T1700沼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3215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份。[来源:GB/T32150-2015,3.1,有修改]3.2报告主体reportingentity具有温室气体排放行为的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来源:GB/T32150-2015,3.2]3.3生活污水domesticwastewater指居民生活污水,包括机关、学校、医院、商业服务机构等各种公共设施的排水,以及允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雨水等。3.4生活污水处理企业domesticwastewatertreatmententerprise指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进行集中式净化处理的企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划分属于工业行业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行业代码为4620的企业。3.5污泥sludge污水处理企业在污水净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水率不同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池砂砾。3.6全球变暖潜势globalwarmingpotential,GWP将单位质量的某种温室气体在给定时段内辐射强迫的影响与等量二氧化碳辐射强度影响相关联的系[来源:GB/T32150,定义3.15]3.7二氧化碳当量carbondioxideequivalent,CO2e在辐射强迫上与某种温室气体质量相当的二氧化碳的量。注:二氧化碳当量等于给定温室气体的质量乘[来源:GB/T32150,定义3.16]3.8排放因子emissionfactor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系数。[来源:GB/T32150-2015,定义3.13]3.9活动数据activitydata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表征值。[来源:GB/T32150-2015,定义3.12,有修改]3.10化石燃料燃烧排放fossilfuelcombustionemission化石燃料在氧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3.11购入的电力和热力产生的排放emissionfrompurchasedelectricityandheat企业消费的购入电力、热力所对应的电力、热力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GB/T32150-2015,定义3.9]3.12输出的电力和热力产生的排放emissionfromexportedelectricityandheat企业输出的电力、热力所对应的电力、热力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GB/T32150-2015,定义3.10]94.1通则报告主体应以企业法人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为核算边界,核算和报告在运营上受其管控的所有生产系统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生产系统包括主要生产系统(污水与污泥处理相关的处理单元)、辅助生产系统、以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生产系统,其中辅助生产系统包括动力、供电、供水、机修、库房、运输等,附属生产系统包括企业内部生产指挥管理系统和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如职工食堂、宿舍等)。生活污水处理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其生产系统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范围包括:污水和污泥处理系统产生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处理过程药剂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购入及输出的电力和热力产生的排放。污水处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示意图见附录A。如果污泥处理在报告主体运营控制范围内(如自建填埋场/焚烧厂),相关排放应纳入核算;如果污泥委托第三方处置,处置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由第三方报告,报告主体仅核算运营控制范围内运输环节排放;如果报告主体除污水处理外还从事其他产品生产活动,并存在本文件未涵盖的温室气体排放环节,则应按其他相关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进行核算并汇总报告。报告格式模板见附录B。4.2排放源4.2.1污水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生活污水处理企业对进厂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过程中,各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4.2.2污泥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生活污水处理企业在污泥处理过程中,各环节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4.2.3药剂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生活污水处理企业使用药剂所对应的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4.2.4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生活污水处理企业用于动力或热力供应的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4.2.5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生活污水处理企业购入电力和热力(蒸汽、热水)所对应的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4.2.6输出电力、热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生活污水处理企业输出电力和热力(蒸汽、热水)所对应的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5.1参数识别生活污水处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计量与监检测参数见表1。表1生活污水处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计量与监检测参数类型和方法排放源名称具体的排放源计量与监检测参数类型计量与监检测方法污水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污水处理过程甲烷排放污水处理量液体流量计进出水化学需氧量浓度HJ828、HJ377、HJ399甲烷回收利用量气体流量计、浓度检测计量仪器污水处理过程氧化亚氮排放污水处理量液体流量计进出水总氮浓度污泥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污泥厌氧消化处理过程甲烷排放沼气产量气体流量计沼气中甲烷比例检测报告、浓度检测计量仪器污泥好氧发酵处理过程直接排放好氧发酵污泥干重衡器甲烷回收利用量气体流量计、浓度检测计量仪器污泥干化处理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干化污泥干重衡器、污泥焚烧处理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焚烧污泥干重衡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放汽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化石燃料消耗量衡器、液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等计量器具低位发热量GB/T213、GB/T384、GB/T11062、GB/T22723购入和输出的电力及热力产生的排放购入和输出的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购入和输出电量购入和输出的热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购入和输出蒸汽量、蒸汽温度、蒸汽压力流量仪表、温度仪表、压力仪表购入和输出热水量、热水温度、热水热能流量仪表、温度仪表、热能表药剂消耗排放碳源、混凝剂、絮凝剂、消毒剂等物料使用排放物料消耗量衡器、液体流量计5.2污水处理过程直接排放计量与监检测要求5.2.1污水处理量的计量与监检测要求企业应按照HJ91.1标准的规定对污水处理量进行监测,流量计的精度不低于±2%。5.2.2污水处理过程甲烷回收利用量的计量与监检测要求污水处理过程甲烷回收利用量的计量器具应符合GB/T32201的要求,具体见表2。表2甲烷回收利用量计量要求计量类别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计量设备溯源方式溯源频次计量频次记录频次甲烷回收利用量气体流量计2.0检定/校准1次/12个月连续每天浓度检测计量仪器2.0检定/校准1次/12个月连续每天5.3污泥处理过程直接排放计量与监检测要求5.3.1沼气产量的计量与监检测要求沼气产量的计量器具应符合GB/T32201的要求,具体见表3。表3沼气产量计量要求计量类别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计量设备溯源方式溯源频次计量频次记录频次安装位置沼气产量气体流量计2.0检定/校准1次/12个月连续每天安装于收集装置与储气罐之间5.3.2沼气中甲烷比例的计量与监检测要求沼气中的甲烷比例的计量器具应符合GB/T32201的要求,具体见表4。表4沼气中甲烷比例计量要求计量类别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计量设备溯源方式溯源频次计量频次记录频次沼气中甲烷比例浓度检测计量仪器2.0检定/校准1次/12个月连续每天5.3.3污泥干重计量器具要求污泥干量应使用计量衡器称重,并做好相应的台账记录,计量衡器应符合GB/T23111的相关要求。5.3.4污泥处理过程甲烷回收利用量的计量与监检测要求污泥处理过程甲烷回收利用量的计量器具应符合GB/T32201的要求,具体见表2。5.4燃料燃烧消耗直接排放计量与监检测要求生活污水处理企业在生产过程消耗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炭、柴油、重油、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计量与监检测应符合表5要求。表5化石燃料消耗量计量要求燃料类型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计量设备溯源方式溯源频次计量频次记录频次固态燃料非自动衡器0.1检定1次/12个月每批每批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皮带秤)0.5检定1次/12个月连续每月液态燃料液体流量计成品油:0.5重油、渣油:1.0检定/校准1次/12个月每批每次气态燃料气体流量计2.0检定/校准1次/12个月连续每月5.5购入和输出电力和热力计量与检监测要求企业应按GB17167的要求配备电表和热力计量器具。5.6物料消耗量的计量与监检测要求企业应配备符合GB/T23111和GB/T22133要求的物料计量器具。5.7计量监测管理要求企业应加强计量监测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应设立专人负责计量监测器具的管理,包括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维修及报废等工作。b)计量监测器具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c)应建立计量器具一览表。表中应列出计量器具的名称、规格型号、准确度等级、生产厂家、出厂标号、本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状态(指合格、准用、停用等)。d)用能设备的设计、安装和使用应符合GB/T6422、GB/T15316中关于用能设备的能源监测要求。e)企业应建立计量器具档案,包括但不限于:(1)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书;(2)计量器具出厂合格证;(3)计量器具最近两个连续周期的检定(校准、测试、比对)证书;(4)计量器具维修记录;(5)计量器具其他相关信息。f)相关计量器具,凡属于自行校准且自行规定校准间隔的,应有现行有效的受控文件作为依据;g)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校准)。凡经检定(校准)不符合要求或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不应使用。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其检定周期应遵守有关计量法律法规的规定;h)在用的计量器具应在明显位置粘贴与计量器具一览表编号对应的标签,以备查验和管理。6.1核算步骤报告主体进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的完整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核算边界;b)识别温室气体排放源;c)制定数据质量控制计划;d)收集活动数据;e)选择和获取排放因子数据;f)分别计算处理过程排放量、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购入和输出的电力及热力所对应的排放量;g)汇总计算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h)编制排放报告并做好数据质量管理和文件存档工作;6.2核算方法6.2.1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污水处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按式(1)计算:E=E污水+E污泥+E药剂+E燃烧+E购入电+E购入热-E输出电-E输出热.......................(1)式中:E——污水处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以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计;E污水——污水处理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计;E污泥——污泥处理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计;E药剂——污水和污泥处理过程药剂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吨二氧化碳(tCO2)计;E燃烧——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吨二氧化碳(tCO2)计;E购入电——核算和报告期内企业购入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吨二氧化碳(tCO2)计;E购入热——核算和报告期内购入热力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吨二氧化碳(tCO2)计;E输出电——核算和报告期内输出电力产生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吨二氧化碳(tCO2)计;E输出热——核算和报告期内输出热力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吨二氧化碳(tCO2)计。6.2.2污水处理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公式生活污水处理过程直接排放量包括污水处理各环节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按公式(2)计算:E污水=ECH4_污水×GWPCH4+EN2O_污水×GWPN2O..........................................(2)式中:E污水——污水处理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以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计;ECH4_污水——污水处理过程甲烷排放总量,以吨甲烷(tCH4)计;EN2O_污水——污水处理过程氧化亚氮排放总量,以吨氧化亚氮(tN2O)计;GWPCH4——甲烷全球增温潜势值,根据《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取值为28;GWPN2O——氧化亚氮全球增温潜势值,根据《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取值为265;.1污水处理甲烷排放量生活污水处理过程的CH4排放量按公式(3)计算:ECH4_污水=Q×COD进水-COD出水×EFCH4_污水×10-2-RCH4_污水(3)式中:ECH4_污水——污水处理过程甲烷排放总量,以吨甲烷(tCH4)计;Q——报告年度污水处理总量,以万立方米(104m3)计;COD出水——年均出水化学需氧量浓度,以毫克COD每升水(mg/L)计;EFCH4_污水——污水处理过程甲烷排放因子,以千克甲烷每千克COD去除(kgCH4/kgCODRe)计,可采用表C.1的推荐值;RCH4_污水——污水处理过程甲烷回收量,以吨甲烷(tCH4)计;目前我国污水处理领域尚未开展规模化CH4回收利用,缺省值可取0。.2污水处理氧化亚氮排放量生活污水处理过程的N2O排放量按公式(4)计算:EN2O_污水=Q×(TN进水-TN出水)×EFN2O_污水×10-2×(4)式中:EN2O-污水——污水处理过程氧化亚氮排放总量,单位为吨氧化亚氮(tN2O);Q——报告年度污水处理总量,以万立方米(104m3)计;TN进水——年均进水总氮平均浓度,以毫克氮每升(mg/L)计;TN出水——年均出水总氮平均浓度,以毫克氮每升(mg/L)计;EFN2O_污水——污水处理过程N2O排放因子,以千克氧化亚氮-氮每千克总氮去除(kgN2O-N/kgTNRe)计,可采用表C.1的推荐值;——氧化亚氮和总氮测试值的分子质量比。活动数据获取生活污水处理环节活动数据主要包括核算与报告期内污水处理量、进出水化学需氧量浓度和总氮浓度、以及药剂种类和用量,均为年均值,可通过报告主体的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来确定,同时确保其统计报表数据与报送至上级主管部门的数据一致,易于核查。用于计量污水处理量的流量计应定期校准;化学需氧量浓度检测应遵循HJ828、HJ377、HJ399等标准的相关规定;总氮浓度HJ668等标准的相关规定。排放因子数据获取污水处理过程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因子缺省值见附表C.1。具有条件的企业可自行监测或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检测,检测应遵循相关标准进行。监测方法和过程需在附录B“(四)排放因子及其来源”中报告,并另附材料说明.6.2.3污泥处理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公式污泥处理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按式(5)~(10)计算:E污泥=ECH4-污泥,i×GWPCH4+EN2O-污泥,i×GWPN2O(5)式中:E污泥——核算与报告期污泥处理过程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以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计;ECH4-污泥,i——污泥处理过程甲烷排放总量,以吨甲烷(tCH4)计;EN2O-污泥,i——污泥处理过程氧化亚氮排放总量,以吨氧化亚氮(tN2O)计;.2污泥厌氧消化温室气体排放污泥厌氧消化过程甲烷排放主要源于收集管路逸散,可按照公式(6)计算:ECH4-污泥厌氧=V沼气×F甲烷×L×ρ×0.001(6)式中:ECH4-污泥厌氧——核算和报告期内污泥厌氧消化过程甲烷排放总量,以吨甲烷(tCH4)计;V沼气——核算和报告期内沼气总产量,以立方米(m3)计;F甲烷——沼气中甲烷所占比例,以百分比(%)计;L——沼气泄漏比例,以百分比(%)计,比例通常为1~10%,缺省值取5%;ρ——甲烷密度,标准状态下(压强101.325kPa,温度0ºC)甲烷的密度为0.717kg/m³。.3污泥好氧发酵温室气体排放污泥好氧发酵过程甲烷和氧化亚氮温室气体排放可分别按照公式(7)和公式(8)计算:ECH4_污泥好氧=M污泥×EFCH4_污泥好氧)×10-3-RCH4_污泥好氧(7)EN2O_污泥好氧=M污泥×EFN2O_污泥好氧)×10-3(8)式中:ECH4_污泥好氧——核算和报告期内污泥好氧发酵过程甲烷排放总量,以吨甲烷(tCH4)计;EN2O_污泥好氧——核算和报告期内污泥好氧发酵过程氧化亚氮排放总量,以吨氧化亚氮(tN2O)计;M污泥——绝干污泥重量,以吨干重(tDS)计;EFCH4_污泥好氧——污泥好氧发酵过程甲烷排放因子,以千克甲烷每吨干污泥(kgCH4/tDS)计,可采用表C.2的推荐值;EFN2O_污泥好氧——污泥好氧发酵过程氧化亚氮排放因子,以千克氧化亚氮每吨干污泥(kgN2O/tDS)计,可采用表C.2的推荐值;RCH4_污泥好氧——污泥好氧发酵过程甲烷回收量,以吨甲烷(tCH4)计。.4污泥焚烧温室气体排放污泥焚烧过程甲烷和氧化亚氮直接排放主要源自污泥不完全燃烧,排放量分别见公式(9)和公式(10ECH4_污泥焚烧=M污泥×EFCH4_污泥焚烧×10-3(9)EN2O_污泥焚烧=(M污泥×EFN2O_污泥焚烧)×10-3(10)式中:ECH4_污泥焚烧——核算和报告期内污泥干化焚烧过程甲烷排放总量,以吨甲烷(tCH4)计;EN2O_污泥焚烧——核算和报告期内污泥干化焚烧过程过程氧化亚氮排放总量,以吨氧化亚氮(tN2O)计;M污泥——绝干污泥重量,以吨干重(tDS)计;EFCH4_污泥焚烧——污泥干化焚烧过程甲烷排放因子,以千克甲烷每吨干污泥(kgCH4/tDS)计;EFN2O_污泥焚烧——污泥干化焚烧过程氧化亚氮排放因子,以千克氧化亚氮每吨干污泥(kgN2O/tDS)计。活动数据获取污泥处理环节活动数据主要包括核算与报告期内污泥处理量可通过查询企业台账获取。沼气中甲烷所占比例的检测可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红外气体分析法等,采样及数据分析可参考NY/T1700等标准或相关规定。排放因子数据获取污泥处理各阶段释放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因子缺省值见表C.2。具有条件的企业可自行监测或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监测应遵循相关标准进行。监测方法和过程需在附录B“(四)排放因子及其来源”中报告,并另附材料说明。6.2.4污水处理药剂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污水和污泥处理药剂使用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11)计算:E药剂=Σ1(EF药剂i×Mi)(11)式中:n——使用的n种药剂;EF药剂i——第i种药剂使用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以吨二氧化碳每吨药剂(tCO2/t)计,可采用表C.3的缺省值Mi——核算和报告期内第i种药剂用量,以吨(t)计。活动数据获取生活污水处理环节活动数据主要包括核算与报告期内药剂种类和用量,均可通过报告主体的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来确定,同时确保其统计报表数据与报送至上级主管部门的数据一致,易于核查。排放因子数据获取生活污水处理企业药剂使用二氧化碳的排放因子推荐值见表C.3。6.2.5化石燃料燃烧排放计算公式企业在核算和报告期内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按公式(12)计算:E燃烧=Σ(ADi×EF燃料i)(12)式中:E燃烧——核算和报告期内化石燃料消耗对应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i——第i种燃料;ADi——第i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数据,单位为吉焦(GJ),按公式(13)计算;EF燃料i——第i种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以吨二氧化碳每吉焦(tCO2/GJ)计,按公式(14)计算。活动数据获取.1概述化石燃料燃烧活动数据是核算和报告期内各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与平均低位发热量的乘积,按式(13)计算:ADi=Ncvi×Fci(13)式中:Ncvi——核算和报告期内第i种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对固体和液体化石燃料,以吉焦每吨(GJ/t)计;对气体化石燃料,以吉焦每万标立方米(GJ/104Nm3)计;Fci——第i种燃料净消耗量;对固体和液体燃料,以吨(t)计;对气体燃料,以万标立方米(104Nm3)计;.2化石燃料消耗量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应根据企业能源消耗实际测量值确定,具体测量器具应符合GB17167的相关要求。企业应保留化石燃料实际消耗量的原始数据记录或在企业能源消费台账或统计报表中有所体现。.3低位发热量化石燃料低位发热量可通过实验室测试获得,燃煤低位发热量测量方法和实验室及设备仪器应遵循GB/T11062等相关规定。不具备检测条件的机构可选择采用本文件提供的化石燃料平均低位发热量缺省值(见表C.4)。排放因子数据获取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按(14)计算:(14)EFi——第i种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以吨二氧化碳每吉焦(tCO2/GJ)计;cci——第i种化石燃料单位热值含碳量,以吨碳每吉焦(tC/GJ)计,可采用表C.4推荐值;OFi——第i种化石燃料碳氧化率,以百分比(%)计,可采用表C.4的推荐值;——二氧化碳与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6.2.6购入和输出的电力产生的排放计算公式报告主体购入电力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15)计算:E购入电=AD购入电×EF电(15)式中:AD购入电——核算和报告期内的外购电量,以兆瓦时(MWh)计;EF电——区域电网年平均供电排放因子,以吨二氧化碳每兆瓦时(tCO2/MWh)计。报告主体输出电力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16)计算:E输出电=AD输出电×EF电(16)式中:AD输出电——核算和报告期内的输出电量,以兆瓦时(MWh)计;EF电——区域电网年平均供电排放因子,以吨二氧化碳每兆瓦时(tCO2/MWh)计。活动数据获取购入和输出电力的活动数据以电表记录的读数为准,数据不可得时也可采用电费发票或结算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排放因子数据获取参照附录D,EF电应选用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6.2.7购入和输出的热力产生的排放计算公式报告主体购入热力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17)计算:E购入热=AD购入热×EF热(17)式中:AD购入热——核算和报告期内的外购热量,以吉焦(GJ)计;EF热——平均供热的排放因子,以吨二氧化碳每吉焦(tCO2/GJ)计。报告主体输出热力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18)计算:E输出热=AD输出热×EF热(18)式中:AD输出热——核算和报告期内的输出热量,以吉焦(GJ)计;EF热——平均供热排放因子,以吨二氧化碳每吉焦(tCO2/GJ)计。活动数据获取购入和输出的热力数据优先采用企业热力表记录的读数,数据不可得时也可采用供应商提供的发票或者结算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1)以质量单位计量的热水可按下式转换为热量单位AD热水=Maw×(Tw-20)×4.186×10-3(19)式中:AD热水——热水的热量,单位为吉焦(GJ);Maw——热水的质量,单位为吨(tTw——热水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4.1868——水在常温压下的比热容,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kJ/(kg·℃)]。(2)以质量单位计量的蒸汽可按下式转换为热量单位:AD蒸汽=Mast×(Enst-83.74)×10-3(20)式中:AD蒸汽——蒸汽的热量,单位为吉焦(GJ);Mast——蒸汽的质量,单位为吨(tEnst——蒸汽所对应的温度、压力下每千克蒸汽的热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的热焓分别参考附录表C.5和表C.6。排放因子数据获取热力排放因子优先采用供热单位的实测值,若无实测值,按0.11tCO2/GJ计算。7.1管理制度报告主体应加强温室气体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a)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的规章制度,包括负责机构和人员、工作流程和内容、工作周期和时间节点等;配置专职人员负责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b)根据各种类型的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重要程度对其进行等级划分,并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源一览表,对于不同等级的排放源的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数据的获取提出相应的要求;c)依照GB17167对现有监测条件进行评估,不断提高自身监测能力,并制定相应的监测计划,包括对活动数据的监测和对燃料低位发热量等参数的监测;定期对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和在线监测仪表进行维护管理,并记录存档;d)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数据记录管理体系,包括数据来源、数据获取时间及相关责任人等信息的记录管理;e)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内部审核机制,定期交叉检验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构建误差数据的风险评估体系,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f)建立温室气体核算参数的优先序体系,并根据优先序体系进行参数的选取。7.2数据质量控制报告主体应构建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工作体系,包括但不限于:a)完善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内容,相关信息参考附录E报送:(1)明确报告主体和修订情况:包括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的版本和修订,排放单位基本概况、厂区平面分布图、组织机构图和工艺流程图等内容;(2)依据本指南,明确实际核算边界和主要排放设施情况:包括核算边界,设施名称、类别、编号、位置情况等内容;(3)明确数据的确定方式:包括数据的计算方法、数据获取方式,相关测量设备信息,数据缺失处理,数据记录及管理信息等内容;(4)明确数据内部质量控制和保证相关规定:包括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修订以及执行等管理流程、人员配置情况、内部评估管理、数据文件归档管理程序等内容。b)排放单位在以下情况下应对数据质量控制计划进行修订,并详细记录修订内容,修订内容应符合实际情况并满足本指南的要求:(1)设备设施发生更换或使用计划外的新燃料或物料而产生的排放;(2)更改数据质量控制计划或采用新的测量仪器和方法,为提高报告数据的准确度;(3)发现计划不符合本指南核算和报告的要求。c)报告主体应严格按照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实施温室气体的测量活动,并符合以下要求:(1)主要设备设施情况与计划描述一致;(2)核算边界与计划中的核算边界和主要设备设施一致,数据内部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程序能够按计划实施;(3)所有活动数据、排放因子和生产数据能够按照计划实施测量,并能够依照计划中的规定频次记录测量结果;(4)测量设备能够依据计划、核算标准、国家要求、地方要求或设备制造商的要求,得到有效的维护和校准,否则应采取符合保守原则的处理方法;(5)数据缺失时的处理方法能够与计划一致。8.1概述报告内容应包括报告主体基本信息、温室气体排放量、活动数据及其来源和排放因子数据及其来源;报告格式模板见附录B。8.2报告主体基本信息报告主体基本信息应包括报告主体名称、单位性质、报告年度、所属行业、排污许可证编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经营地址、通讯地址、填报负责人和联系人等信息。报告主体基本信息还应包括企业核算边界、工艺流程、以及排放源识别情况的详细说明(必要时应附表和附图)。8.3温室气体排放量报告主体应在阐述核算边界及排放源识别的基础上,以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的形式报告本企业在整个核算报告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分别报告生活污水处理企业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生活污水处理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污泥处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药剂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报告主体应遵循相关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一并核算报告其它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源。8.4活动数据及来源报告主体应结合核算边界和排放源的识别情况,分别报告所核算的各个排放源的活动数据,并详细阐述它们的监测计划及实际执行情况,包括数据来源或监测地点、监测方法、仪表精度、记录频率等。8.5排放因子数据及其来源报告主体应分别报告各项活动数据所对应的排放因子或排放因子计算参数。若源于实测则应说明抽样检测频率、方法和依据标准,否则应说明它们的数据来源、参考出处、假设条件、选择理由等。8.6其他报告信息报告主体可将绿电购入和输出情况、药剂使用等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在此处报告。生活污水处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如图A.1所示。图A.1污水处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示意图(资料性附录)报告格式模板生活污水处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格式模板如下。生活污水处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报告主体(盖章)_________________报告年度___________________):表B.1报告主体基本信息单位名称单位性质核算年度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所属行业行业代码经营地址区(县)通讯地址区(县)单位分管领导传真单位管理部门传真部门负责人姓名职务传真手机电子邮箱联系人姓名职务传真手机电子邮箱污水处理主要工艺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处理量污泥处理主要工艺(可自行增加行技术更新和设施变化情况技术更新(相比于上一年)新增或规模扩大的设施变化(相比于上一年)表B.2报告主体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汇总表--表B.3报告主体年温室气体排放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数据一览表排放源活动水平(年均值)数据单位排放因子排放因子来源排放量(t)污水处理污水处理量万立方米,104m3kg/kgCODRe氧化亚氮:kg/kgTNRe□实测值□缺省值□实测值□缺省值氧化亚氮:进水COD浓度毫克每升,mg/L出水COD浓度毫克每升,mg/L甲烷回收利用量吨甲烷,tCH4进水TN浓度毫克每升,mg/L出水TN浓度毫克每升,mg/L污泥处理厌氧消化污泥干重好氧发酵污泥干重吨,tDS□实测值□缺省值干化焚烧污泥干重吨,tDS□实测值□缺省值沼气产量立方米,m3--沼气中甲烷比例百分比,%--沼气泄漏比例□实测值□缺省值百分比,%-□实测值□缺省值甲烷回收利用量吨,t--表B.4报告主体年药剂使用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数据一览表(选填)药剂种类数据单位排放因子(kgCO2/kg)数据来源药剂1吨,t药剂2吨,t药剂3吨,t表B.5报告主体化石燃料燃烧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数据一览表燃料品种a消费量t或104m3低位发热量GJ/t或GJ/104m3单位热值含碳量tC/GJ碳氧化率%数据数据来源数据数据来源无烟煤□实测值□缺省值□实测值□缺省值烟煤□实测值□缺省值□实测值□缺省值褐煤□实测值□缺省值□实测值□缺省值洗精煤□实测值□缺省值□实测值□缺省值其他洗煤□实测值□缺省值□实测值□缺省值型煤□实测值□缺省值□实测值□缺省值其他煤制品□实测值□缺省值□实测值□缺省值焦炭□实测值□缺省值□实测值□缺省值原油□实测值□缺省值□实测值□缺省值燃料油□实测值□缺省值□实测值□缺省值汽油□实测值□缺省值□实测值□缺省值柴油□实测值□缺省值□实测值□缺省值一般煤油□实测值□缺省值□实测值□缺省值液化天然气□实测值□缺省值□实测值□缺省值液化石油气□实测值□缺省值□实测值□缺省值天然气□实测值□缺省值□实测值□缺省值煤制气b□实测值□缺省值□实测值□缺省值其他石油制品□实测值□缺省值□实测值□缺省值a实际燃烧的能源品种如未在表中列出请自行添加。b适用于外购商品水煤浆和水煤气表B.6购入和输出电力对应的活动数据及排放因子数据一览表项目MWh排放因子tCO2/MWh排放量tCO2表B.7购入和输出热力对应的活动数据及排放因子数据一览表项目热量GJ排放因子tCO2/GJ排放量tCO2购入a输出aa若购入或输出的热力存在一个以上不同排放因子的热力来源,请自行分行一一列明并填数。(资料性附录)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及编制说明表C.1污水处理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类型数据(中位数)单位*6.9×10-3千克甲烷每千克COD去除kgCH4/kgCODRe推流式活性污泥5.6×10-3千克氧化亚氮-氮每千克总氮去除kgN2O-N/kgTNRe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7.6×10-4千克氧化亚氮-氮每千克总氮去除kgN2O-N/kgTNRe生物滤池1.5×10-2千克氧化亚氮-氮每千克总氮去除kgN2O-N/kgTNRe*下标Re代表去除量。表C.2污泥处理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类型数据单位厌氧消化3.0×10-1百分比%好氧发酵4.8×10-1千克甲烷每吨干污泥kgCH4/tDS干化焚烧3.0×10-3千克甲烷每吨干污泥kgCH4/tDS好氧发酵5.4×10-1千克氧化亚氮每吨干污泥kgN2O/tDS干化焚烧8.0×10-1千克氧化亚氮每吨干污泥kgN2O/tDS表C.3主要化学药剂碳排放因子(kgCO2/kg)缺省值其他参考值T/CAEPI49CUWA3003CUWA50055CPCDEcoinventSimaproIncopa碳源类0.65(天然气制)2.90(煤制)0.610.65(天然气制)2.90(煤制)0.48(天然气制)3.42(煤制)0.723(天然气制)3.85(煤制)0.852.49乙酸钠2.900.622.90葡萄糖化学除磷类氯化铁2.862.710.262.860.830.40硫酸亚铁0.030.03硫酸铁50.23硫酸铝0.15(8.25%)0.30(17%)0.500.160.15(8.25%)0.30(17%)0.740.840.30聚合氯化铝0.530.54脱水类聚丙烯酰胺2.852.853.062.953.25消毒类次氯酸钠2.990.92(15%)0.992.992.282.57(15%)二氧化氯9.319.318.68.77液氯2.000.930.71氯酸钠4.564.61臭氧8.01液氧氧气0.320.320.320.96其他柠檬酸9盐酸8氢氧化钠0.460.46碳酸氢钠2.01碳酸钠生石灰表C.4常用化石燃料相关参数的缺省值燃料品种计量单位低位发热量GJ/t或GJ/×104m3单位热值含碳量tC/GJ燃料碳氧化率%固体燃料无烟煤t26.7c27.4b×10-394b烟煤t19.570d93b褐煤t28b×10-396b洗精煤t26.334a25.41b×10-390d其他洗煤t12.545a25.41b×10-390d型煤t17.460d33.6b×10-390b其他煤制品t17.460d33.6b×10-398b焦炭t28.435a29.5b×10-393b石油焦t32.5c27.50b×10-398b液体燃料原油t41.816a98b燃料油t41.816a98b汽油t43.070a98b柴油t42.652a20.2b×10-398b一般煤油t43.070a98b液化天然气t51.498e98b液化石油气t50.179a98b石脑油t44.5c20.0b×10-398b焦油t33.453a22.0c×10-398b粗苯t41.816a22.7d×10-398b其他石油制品t41.031d20.0b×10-398b气体燃料天然气104m3389.31a99b高炉煤气104m333.00d70.80c×10-399b转炉煤气104m384.00d49.60d×10-399b焦炉煤气104m3179.81a99b炼厂干气t45.998a99b其他煤气104m352.270a99ba数据取值来源为《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21》。b数据取值来源为《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试行)》。c数据取值来源为《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及2019修订版。d数据取值来源为《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e数据取值来源为GB/T2589。表C.5饱和蒸汽热焓表压力MPa温度℃kJ/kg压力MPa温度℃kJ/kg0.0016.982513.8179.882777.00.0022533.2184.062780.40.00324.102545.2187.962783.40.00428.982554.12786.00.00532.902561.2195.042788.40.00636.182567.1198.282790.40.00739.022572.2201.372792.20.00841.532576.7204.32793.80.00943.792580.8207.12795.10.01045.832584.4209.792796.40.01554.002598.92.00212.372797.40.02060.092609.62.20217.242799.10.02564.992618.12.40221.782800.40.0302625.32.60226.032801.20.04075.892636.82.80230.042801.70.05081.352645.03.00233.842801.90.06085.952653.63.50242.542801.30.07089.962660.24.00250.332799.40.08093.512666.05.00263.922792.80.09096.712671.16.00275.562783.30.1099.632675.77.00285.82771.4104.812683.88.00294.982757.5109.322690.89.00303.312741.80.16113.322696.8310.962724.40.18116.932702.1318.042705.40.20120.232706.9324.642684.80.25127.432717.2330.812662.40.30133.542725.5336.632638.30.35138.882732.52611.60.40143.622738.5347.322582.70.45147.922743.8352.262550.80.50151.852748.5356.962514.40.60158.842756.4361.442470.10.70164.962762.920.0365.712413.90.80170.422768.421.0369.792340.20.90175.362773.022.0373.682192.5表C.6过热蒸汽热焓表温度压力(MPa)0.010.10.513572025300℃00.10.513304242.142.54344.946.948.851.755.661.366.170.820℃83.984.384.886.788.690.493.29740℃60℃2611.3251.2251.2251.9253.6255.3256.9259.4262.8267.8272276.180℃2649.3335335.3335.7337.3338.8340.4342.8346350.8354.8358.72687.32676.5419.4419.7421.2422.7424.2426.5429.5434437.8441.62725.42716.8503.9504.3505.7507.1508.5510.6513.5517.7521.3524.92763.62756.6589.2589.5590.8592.1593.4595.4598602605.4603.128022796.22767.3675.7676.9678679.2681683.4687.1690.2693.32840.62835.72812.12777.3764.1765.2766.2767.8769.9773.1775.9778.7200℃2879.32875.22855.52827.5853853.8854.6855.9857.7860.4862.8856.2220℃2918.32914.728982874.9943.9944.4945.0946947.2949.3951.2953.1240℃2957.42954.32939.92920.528231037.81038.01038.41040.31041.51024.8260℃2996.82994.12981.52964.82885.51134.71134.31134.31134.8280℃3036.530343022.93008.32941.828571236.71235.21233.51231.61230.51229.9300℃3076.33074.13064.23051.32994.22925.42839.21343.71339.51334.61331.5350℃31773175.33167.63157.73115.73069.23017.02924.22753.51648.41626.4.1611.3400℃3279.432783217.832643231.63196.93159.73098.530042820.12583.22159.1420℃3320.963319.683313.83306.63276.93245.43211.03155.983072.722917.022730.762424.7440℃3362.523361.363355.93349.33321.93293.23262.33213.463141.443013.942878.322690.3450℃3383.33382.23377.13370.73344.43316.83288.03242.23175.83062.42952.12823.1460℃3404.423403.343398.33392.13366.83340.43312.43268.583205.243097.962994.682875.26480℃3446.663445.623440.93435.13411.63387.23361.33321.343169.083079.842979.58500℃3488.93487.93483.73478.33456.43433.83410.23374.133233240.231653083.9520℃3531.823530.93526.93521.863501.283458.63425.13378.43303.732373166.1540℃3574.743573.93570.13565.423546.163526.443506.43475.43432.53364.63304.73241.7550℃3593.23595.43591.73587.23568.63549.63530.23500.43459.23394.33337.33277.7560℃36183617.223613.643609.243591.183572.763554.13525.43485.83423.63369.23312.6580℃3661.63660.863657.523653.323636.343619.083601.63574.93538.23480.93431.23379.8600℃3705.23704.53701.43697.43681.53665.43649.036243589.83536.93491.23444.2(规范性)非化石能源电力排放因子的取值原则及证明文件D.1电力排放因子取值原则a)直供企业使用且未并入市政电网、企业自发自用的和通过市场化交易购入使用的非化石能源电力消费量的排放因子为零。b)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不包括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量)采用生态环境部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如有更新,采用其最新发布的数值。D.2相关证明文件通过市场化交易购入使用的非化石能源电力消费量,即以交易方式购买并实际执行、结算的电量,应提供发电与用电双方签订的市场化交易合同,以及由省级及以上电力交易机构出具的交易结算凭证。交易结算凭证应载明在核算与报告周期内的月度结算电量及其项目类型、发电企业名称、用电企业名称等。直供企业使用且未并入市政电网以及自发自用的非化石能源电力消费量应提供每月电量统计原始记录。(资料性附录)数据质量控制模板生活污水处理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控制计划模板如下。 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控制计划A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的版本及修订版本号制定(修订)时间制定(修订)原因备注B报告主体描述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名称地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行业分类(按核算标准分类)法定代表人姓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末模拟高频易错培优卷(含解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 聘用合同简易范本(2025版)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1课时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课件
- 蔬菜合同范本2025年
- 企业咨询服务协议2025年
- 热处理外协加工协议2025年
- 买卖房屋合同(2025版)
- 民间借贷合同示范文本2025年
- 2026届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重点中学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大庆三模试题及答案
-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控制程序
- (完整word版)英语国际音标表(48个)打印版
- JCT640-2010 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 penelope蓝色小考拉字幕文件
- 餐厅杂物电梯事故应急预案
- 地表水体长度和面积遥感监测技术规范
- 工程项目档案试题
- 银行账户基本信息表
- THBFIA 0004-2020 红枣制品标准
- GB/T 2652-1989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 GB/T 24824-2009普通照明用LED模块测试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