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桑蚕一代杂交种原蚕区繁育技术规程_第1页
DB36T-桑蚕一代杂交种原蚕区繁育技术规程_第2页
DB36T-桑蚕一代杂交种原蚕区繁育技术规程_第3页
DB36T-桑蚕一代杂交种原蚕区繁育技术规程_第4页
DB36T-桑蚕一代杂交种原蚕区繁育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ICS号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FORMTEXT     DBFORMTEXT36DBFORMTEXT36/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FORMTEXT代替 DBFORMTEXT桑蚕一代杂交种原蚕区繁育技术规程FORMTEXTTechnicalregulationsforbreedingfirstgenerationhybridsilkwormbreedsFORMTEXT     FORMDROPDOWNFORMTEXT(本稿完成日期:2024.10.17)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FORMTEXT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XX/XXXXX—XXXXI桑蚕一代杂交种原蚕区繁育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桑蚕一代杂交种原蚕区繁育的术语和定义、原蚕区选择、品种与出库安排、原种催青、原蚕饲养、上蔟与种茧保护、制种和消毒防病等。本标准适用于省内桑蚕一代杂交种原蚕区繁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1026养蚕用药技术规程NY/T1093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NY/T327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DB36/T669养蚕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桑蚕原种(Originalsilkwormseed)供生产桑蚕一代杂交种用的蚕种称为桑蚕原种,生产上28个蛾圈蚕卵计算为一张原种。3.2一代杂交种(firstgenerationhybrid)按照规定的杂交组合饲养原种并制种,供农村丝茧育使用的蚕种称为一代杂交种。3.3原蚕区(Originalsilkwormarea)开展原蚕饲养和就地制种蚕区称为原蚕区。3.4原种黑暗(Primitivedarkness)先淘汰单蛾卵量少、不良卵多的卵圈,然后补齐淘汰卵圈的原种后以张为单位用棉纸四周包扎紧。每个原蚕户的原种包扎成一包,把每个原蚕点包扎好的相同品种原种一块放入木框内,木框外用黑布包扎遮光。3.5种茧(Cocoonforeggproduction)由原蚕户饲养原种所生产的蚕茧称为种茧。3.6分户制种(Householdbasedseedsystam)每个原蚕户生产的种茧作为一个制程单位生产一代杂交种。3.7种茧保护(Seedcocoonprotection)根据种茧生理发育特点和生产要求把种茧放在适宜环境中保护,使其由蚕蛹顺利羽化成蛾的过程。3.8削茧(cocooncutting)把种茧用刀片从一头斜削开,倒出蚕蛹的过程。3.9鉴蛹(kampupa)对削出蚕蛹进行雌雄鉴别,并分别放置的过程。3.10收蛾(Colltingmoths)交配后母蛾投放到产卵蚕种纸上让其产卵,根据不同制种期别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母蛾集中收走处理。4原蚕区选择4.1环境条件区域内生态环境良好,无工业废水、废气污染,交通方便、生产布局合理、水电充足。4.2桑园条件桑园栽植集中连片、土壤肥沃、能灌易排,户均桑园面积在2000m2以上且栽植桑树优良品种如农桑系列、强桑系列。4.3蚕室条件每个原蚕户要有专用蚕室,蚕室内“六面光”、南北对流通风,蚕室四周2m内路面和排水沟硬化,每张原种大蚕饲养室面积不少于20m2,户均蚕室面积在100m2以上,并配备相应的消毒池、蚕沙坑等设施。5品种选择与出库安排5.1品种选择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且满足省内蚕桑生产要求杂交组合蚕品种,根据每期一代杂交种的用种数量和各品种(品系)繁育系数来确定饲养蚁量和中系原种、日系原种比例。5.2出库安排根据一代杂交种用种时间和用种数量确定原种出库时间和数量,在此基础上安排好每个原蚕户饲养品种、蚁量和出库日期。出库前调整好原种胚胎发育到丙2阶段,中系原种比日系原种提前1天~2天出库。6原种催青按NY/T1093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执行。7原蚕饲养7.1饲育形式7.1.1小蚕饲养根据各原蚕点蚕室、桑园、劳力等条件,组织原蚕户采取联户小蚕共育,共育过程中桑叶、药品、劳力、物资等由原蚕户各自承担。7.1.2大蚕饲养以户为单位采取蚕台育。各原蚕户可根据饲养蚁量、蚕室面积搭配一层或多层蚕台,原蚕大蚕禁止地面育。7.2饲养方法7.2.1收蚁按NY/T1093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执行。7.2.2饲养标准原蚕饲养标准见表1。表1原蚕饲养标准龄别1龄2龄3龄4龄5龄目的温度(℃)28~2927~2826~2725~2624~25相对湿度(%)85~9085~9080~8575~8070~80给桑(次/d)22222克蚁量平均给桑量(kg)1.22.0830200切桑标准1cm2方块2cm2方块三角叶片叶片叶或芽叶除沙次数眠除1次起除、眠除各1次起除、眠除各1次起除、眠除各1次起除1次蚕体消毒次数每日消毒1次每日消毒1次每日消毒1次起蚕、将眠各1次起蚕、见熟各1次张种最大蚕座面积(m2)0.41.002.001020饲育方式全防干育全防干育半防干育普通育普通育7.2.3原蚕各龄用叶标准原蚕各龄用桑标准见表2。表2各龄蚕用桑叶标准春蚕各龄用叶标准龄期收蚁1龄2龄3龄4龄5龄成熟程度偏嫩适熟偏嫩适熟偏嫩适熟适熟适熟叶色黄中带绿色嫩绿色浅绿色绿色深绿色深绿色叶位2~33~44~55~6止芯芽新梢中部以下新梢中部以下含水率%78~8077~7876~7875~7674~7572~75中秋蚕各龄用标准龄期收蚁1龄2龄3龄4龄5龄成熟程度偏嫩适熟偏嫩适熟偏嫩适熟适熟适熟叶色嫩绿色绿色绿色绿色深绿色深绿色叶位2~33~44~55~6枝条1/3以下全部枝条1/3以下全部含水率%77~7875~7775~7775~7674~7572~758上蔟与采茧8.1上蔟见熟蚕5%时整理蚕座,然后撒一次防僵类粉剂进行蚕体消毒,再喂薄薄一层粗切桑叶。约2h后先加一张大蚕用塑料网,然后铺塑料折蔟上蔟,上蔟密度为450条蚕/m2。8.2蔟中保护按NY/T1093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执行。8.3早采茧上蔟后60~72h即吐丝终了到尚未化蛹为采茧适期,采茧时轻采、轻放、横向薄层平铺于蚕匾内;同一原蚕户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上蔟时间的种茧要分开放置,严防混杂。9种茧保护与削茧鉴蛹各原蚕户将种茧摊平摆匀于制种室,密度以2㎏/㎡~2.5㎏/㎡为宜。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上蔟日期种茧应分开放置保护、严防混杂。保护室温度以25℃为中心,控制在23℃~27℃范围内,相对湿度75%~80%,室内保持昼明夜暗、空气新鲜。9.1选茧按NY/T1093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执行。9.2种茧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种茧调查。9.2.1调查时间一般在盛上蔟后第9d~10d进行,夏秋品种种茧调查可适当提前1d~2d。9.3.2调查项目按NY/T1093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执行。9.3削茧、鉴蛹削茧、鉴蛹应在蛹体复眼深黑色后进行,春季在上蔟后第10d开始,夏秋季在上蔟后第9d开始,并在发蛾前完成。削茧要求做到“一削、二倒、三轻放”,避免、削死、削伤、漏削、漏倒,并妥善处理好病死蚕和病死蛹。鉴蛹分为初鉴和复鉴,初鉴由原蚕户组织鉴蛹技术熟练人员进行,复鉴由蚕种生产企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复鉴后要求误差在1%以内。9.4雄蛹交换摊蛹复鉴蛹结束后每个原蚕户根据出库时安排的对交品种蚁量与对交户将彼此雄蛹进行交换。复鉴后的雌蛹和交换后的雄蛹分别摊放在蚕匾或蚕台上,雌蛹、雄蛹应摊放在不同房间或间隔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混杂并便于发蛾调节。摊蛹前在蚕匾或蚕台上铺一层干净稻草或木屑,摊蛹密度为:雌蛹550~600颗2、雄蛹1000~1200颗2。9.5发蛾调节温度调节范围以22℃~26℃为宜。雄蛾调节掌握“提头、留尾、对大批”原则。10制种10.1感光一般在化蛾当天早上5∶00~6∶00进行感光,制种期间气温过高可提前到4∶00~5∶00感光。10.2捉蛾捉蛾时间掌握在盛羽化后2h~3h,蚕蛾鳞毛充分干燥,蛾翅展开,蛾体收缩后进行,捉蛾时及时剔除纯对,先捉雌蛾后捉雄蛾。10.3选蛾选除纯对蛾、病态蛾、半脱皮蛾、特小蛾、黑节蛾、鳞毛脱落蛾等不良蛾,淘汰苗蛾、末蛾。10.4交配发蛾后3h~4h且大部分雌蛾已捉完可捉雄蛾进行交配,将捉好的雄蛾均匀撒在摊放雌蛾的蚕匾或蚕台上,掌握雄蛾数量多于雌蛾5%~10%为宜。对雌雄调节不平衡农户可用冷藏的雄蛾进行二交,对制种规模过大且劳力偏紧农户等可采取分批交配制种,即雌蛾捉到60%~70%时先捉雄蛾进行第一批交配,第一批交配理对完后再捉剩余雌蛾进行第二批交配。10.5理对交配20min~30min后进行,捉出未交配雌、雄蛾另行交配,捡干净蚕蛹和其他杂物。10.6拆对交配后4h~5h可拆对,雄蛾不够需进行二交的,交配时间可缩短至3.5h~4h拆对。按交配时间先后进行拆对,拆对时左手按住雌蛾右手向上拉雄蛾拆开。10.7投蛾将拆出雌蛾轻轻抖动让其排尿后收拢投入蚕种纸上产卵,投蛾密度为:中系品种600只~650只/m2、日系品种700只~750只/m2。10.8产卵产卵室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75%。对产卵性差、残存卵多的品种,产卵室温度可适当提高到28℃~29℃。产卵室内保持黑暗,并注意换气、切忌闷热。投蛾过程中和投蛾结束后应有专人巡蛾,扶正雌蛾,拣出雄蛾及不良蛾,吸干蛾尿。10.9雄蛾保护拆对后需二交的雄蛾必须先在低温室内保护30min后再交,拆对后多余的雄蛾及当天不用的新鲜雄蛾,放入雄蛾冷藏器内冷藏,冷藏温度为5℃~7.5℃,冷藏时间以3d为限。10.10袋蛾以户为单位按制种前照编排的批次进行袋蛾,袋蛾标准按NY/T327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执行。10.11收蛾收种袋蛾后把多余雌蛾收拢集中处理,然后把产卵后蚕种纸卵面相向插入线架,每格插入4张~6张。11蚕种结算11.1净种计算原蚕户在规定时间内把当日产卵的蚕种送到蚕种场指定场所称重计算。净种数=(毛种重量-蚕种纸重量)×75%÷15.5(中系)或÷15(日系)。11.2张种定价张种结算价=【(当期蚕种茧单价÷2)+削茧制种工资】12消毒防病12.1蚕室蚕具消毒按DB36/T669养蚕技术规程执行。12.2防病卫生制度a)小蚕共育室门口设消毒隔离带,隔离带每天用1%有效氯的氯制剂淋湿,进出小蚕共育室人员踏踩隔离带消毒;大蚕期各大蚕室门口撒一层新鲜石灰粉供进出人员踏踩消毒。b)小蚕饲养人员进出蚕室、储桑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