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纺织产品检测方案_第1页
纺织行业纺织产品检测方案_第2页
纺织行业纺织产品检测方案_第3页
纺织行业纺织产品检测方案_第4页
纺织行业纺织产品检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纺织行业纺织产品检测方案TOC\o"1-2"\h\u4213第一章检测概述 2265421.1检测目的与意义 2115601.2检测范围与标准 325658第二章样品准备与处理 3117012.1样品选取与保存 3137262.1.1样品选取 380642.1.2样品保存 443422.2样品预处理 4213612.2.1清洗 468712.2.2干燥 4240202.2.3剪切 4144012.2.4缝制 512800第三章物理功能检测 541283.1拉伸功能检测 582853.1.1断裂强度检测 524923.1.2断裂伸长率检测 5290663.1.3初始模量检测 6142873.2弹性功能检测 6285843.2.1弹性模量检测 6238283.2.2回弹率检测 6304923.3耐磨功能检测 6242063.3.1马达磨耗试验 6128703.3.2摩擦系数检测 7227523.3.3抗起球功能检测 732763第四章化学功能检测 7310714.1染色牢度检测 7170944.2水解稳定性检测 82054.3抗菌防霉功能检测 81849第五章安全功能检测 8176305.1有害物质检测 886725.2阻燃功能检测 9284085.3皮肤刺激性检测 910631第六章功能性检测 9270786.1保暖功能检测 963876.1.1温度保持率测试 9155156.1.2热传导率测试 10315626.2透气功能检测 10191276.2.1压差法 10247546.2.2气体透过率测试 10240446.3防水功能检测 1112656.3.1静水压测试 11243756.3.2水柱法 118217第七章色牢度与外观检测 12300187.1色牢度检测 12229177.1.1概述 12163747.1.2检测方法 12224397.1.3检测标准 12249547.2外观质量检测 12316177.2.1概述 12185187.2.2检测内容 1232717.2.3检测方法 1329697.2.4检测标准 13997第八章包装与标识检测 13289708.1包装完整性检测 13188318.1.1检测目的 13142588.1.2检测方法 13162628.1.3检测标准 13186228.1.4检测流程 13175808.2标识信息检测 14238198.2.1检测目的 14139928.2.2检测内容 14112898.2.3检测方法 14178218.2.4检测标准 14188118.2.5检测流程 1421198第九章检测方法与设备 1495989.1检测方法概述 1464329.2检测设备介绍 155142第十章检测结果与分析 16584110.1结果整理与报告 16517710.2结果分析与建议 161073010.2.1结果分析 16897310.2.2建议 16第一章检测概述1.1检测目的与意义纺织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开展纺织产品检测工作,旨在保证纺织品在原料选择、生产加工、成品制作等环节的质量达标,满足消费者对健康、舒适、美观的需求。检测目的具体如下:(1)保证纺织品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2)保障消费者健康,预防因纺织品质量问题导致的皮肤病、过敏等疾病;(3)促进纺织行业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4)维护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纺织产品检测工作的意义在于:(1)提升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2)提高消费者对纺织品的信任度,促进消费升级;(3)推动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浪费。1.2检测范围与标准纺织产品检测范围主要包括原料、半成品、成品等各阶段的产品。具体如下:(1)原料检测:包括棉、麻、丝、毛、化学纤维等原料的成分、颜色、强度、湿度等指标的检测;(2)半成品检测:包括纱线、织物等半成品的结构、功能、质量等指标的检测;(3)成品检测:包括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成品的尺寸、外观、功能、安全等指标的检测。纺织产品检测标准依据我国国家及行业标准进行。主要标准包括:(1)GB/T29122012《纺织品安全技术要求》;(2)GB/T29132012《纺织品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3)GB/T233442009《纺织品纤维含量标识》;(4)GB/T233452009《纺织品检测方法》;(5)其他相关产品标准、试验方法标准等。通过对纺织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保证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纺织品。第二章样品准备与处理2.1样品选取与保存2.1.1样品选取在纺织产品检测过程中,合理选取样品是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关键。样品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1)代表性:选取的样品应能代表整个批次产品的质量状况,避免因个体差异导致的误判。(2)随机性:在选取样品时,应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保证样品的随机性。(3)完整性:样品应保持完整,不得有破损、污染等影响检测的因素。(4)适量性: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选取适量样品,以满足检测需求。2.1.2样品保存样品保存是保证检测数据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以下为样品保存的注意事项:(1)环境:样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发霉、褪色等影响。(2)容器:选用适当的容器盛放样品,容器应干净、无污染,且不影响样品的质量。(3)标识:在容器上贴上清晰的标签,注明样品名称、编号、检测项目、采样日期等信息。(4)密封:对于易受潮、易挥发的样品,应采用密封保存,防止样品发生变化。(5)定期检查:对保存的样品进行定期检查,保证样品质量稳定。2.2样品预处理2.2.1清洗在检测前,应对样品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污垢等。清洗方法如下:(1)水洗:对于不耐水洗的样品,可使用清水进行清洗。(2)酒精洗:对于不耐水洗的样品,可使用酒精进行清洗。(3)超声波清洗:对于难以清洗的样品,可采用超声波清洗,提高清洗效果。2.2.2干燥清洗后的样品应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水分。干燥方法如下:(1)自然干燥:将清洗后的样品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让其自然干燥。(2)烘箱干燥:对于易变形、易损坏的样品,可将其放入烘箱中,以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干燥。2.2.3剪切对于需要检测纤维成分、纱线线密度等项目的样品,应进行剪切处理。剪切方法如下:(1)手工剪切:使用剪刀将样品剪切成适当大小的片段。(2)机器剪切:对于大量样品,可使用剪切机进行剪切,提高效率。2.2.4缝制对于需要检测织物尺寸、色牢度等项目的样品,应进行缝制处理。缝制方法如下:(1)手工缝制:使用缝纫针线将样品缝制成所需尺寸和形状。(2)机器缝制:对于大量样品,可使用缝纫机进行缝制,提高效率。第三章物理功能检测3.1拉伸功能检测拉伸功能是衡量纺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力学功能的重要指标。其主要检测内容包括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初始模量等。3.1.1断裂强度检测断裂强度是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力。检测方法通常采用拉伸试验机,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样品准备:从待检测的纺织材料中裁剪出规定尺寸的样品,并保证样品的横截面与拉伸方向垂直。(2)装夹:将样品两端分别固定在拉伸试验机的上下夹具中,保证样品处于自然状态,不得有皱褶或损伤。(3)拉伸:启动拉伸试验机,以设定的拉伸速度对样品进行拉伸,直至样品断裂。(4)记录数据:记录拉伸过程中所施加的最大拉伸力,以及对应的样品宽度、厚度等参数。3.1.2断裂伸长率检测断裂伸长率是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单位长度的伸长量与原始长度的比值。检测方法如下:(1)样品准备:同断裂强度检测。(2)测量原始长度: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样品的原始长度。(3)拉伸:同断裂强度检测。(4)计算断裂伸长率:根据拉伸过程中的最大拉伸力和原始长度,计算断裂伸长率。3.1.3初始模量检测初始模量是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单位应力所引起的应变。检测方法如下:(1)样品准备:同断裂强度检测。(2)拉伸:同断裂强度检测。(3)计算初始模量:根据拉伸过程中的应力与应变数据,计算初始模量。3.2弹性功能检测弹性功能是衡量纺织材料在受力后恢复原状的能力。主要包括弹性模量和回弹率两个指标。3.2.1弹性模量检测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单位应力所引起的应变。检测方法如下:(1)样品准备:从待检测的纺织材料中裁剪出规定尺寸的样品。(2)测量原始长度: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样品的原始长度。(3)加载:对样品施加一定载荷,使样品产生一定应变。(4)卸载:卸去载荷,观察样品的恢复情况。(5)计算弹性模量:根据加载和卸载过程中的应力与应变数据,计算弹性模量。3.2.2回弹率检测回弹率是指材料在卸载后,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能力。检测方法如下:(1)样品准备:同弹性模量检测。(2)加载:对样品施加一定载荷,使样品产生一定应变。(3)卸载:卸去载荷,观察样品的恢复情况。(4)计算回弹率:根据加载和卸载过程中的应力与应变数据,计算回弹率。3.3耐磨功能检测耐磨功能是衡量纺织材料在反复摩擦过程中抗损伤的能力。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3.3.1马达磨耗试验马达磨耗试验是模拟实际使用中材料受到的磨损情况。检测方法如下:(1)样品准备:从待检测的纺织材料中裁剪出规定尺寸的样品。(2)安装样品:将样品固定在磨耗试验机上,保证样品与磨头接触良好。(3)开启试验机:启动磨耗试验机,使磨头对样品进行往复运动。(4)记录数据:记录磨头运动次数和样品的质量损失。3.3.2摩擦系数检测摩擦系数是衡量材料在摩擦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与施加在材料上的压力之比。检测方法如下:(1)样品准备:同马达磨耗试验。(2)测量摩擦系数:使用摩擦系数测量仪,测量样品在摩擦过程中的摩擦系数。3.3.3抗起球功能检测抗起球功能是衡量材料在反复摩擦过程中抵抗起球的能力。检测方法如下:(1)样品准备:同马达磨耗试验。(2)测试抗起球功能:使用抗起球试验机,对样品进行反复摩擦,观察样品表面的起球情况。第四章化学功能检测化学功能检测是评估纺织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染色牢度检测、水解稳定性检测和抗菌防霉功能检测等方面。以下将分别对这些检测项目进行详细阐述。4.1染色牢度检测染色牢度检测是衡量纺织品染色质量的关键指标,主要评估染料在纺织品上的附着力。染色牢度检测方法包括摩擦牢度、水洗牢度、汗渍牢度、干热牢度等。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摩擦牢度检测:将染色纺织品与标准摩擦布进行摩擦,通过观察摩擦后的色差和沾色程度,评估染色牢度。(2)水洗牢度检测:将染色纺织品放入水中,经过一定时间的水洗,观察染料的褪色程度,评估水洗牢度。(3)汗渍牢度检测:将染色纺织品与含有汗渍的摩擦布进行摩擦,观察染料的沾色程度,评估汗渍牢度。(4)干热牢度检测:将染色纺织品放入高温环境中,观察染料的褪色程度,评估干热牢度。4.2水解稳定性检测水解稳定性检测是评估纺织品在湿润环境中抵抗水解的能力。水解稳定性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热水浸泡法:将纺织品放入热水中,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观察样品的质量变化,评估水解稳定性。(2)高压蒸汽法:将纺织品放入高压蒸汽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处理,观察样品的质量变化,评估水解稳定性。(3)酶处理法:将纺织品放入含有酶的溶液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处理,观察样品的质量变化,评估水解稳定性。4.3抗菌防霉功能检测抗菌防霉功能检测是评估纺织品在一定时间内抵抗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生长的能力。抗菌防霉功能检测方法包括:(1)定性检测:将纺织品与已知菌种接触,观察细菌、霉菌的生长情况,评估抗菌防霉功能。(2)定量检测:采用菌落计数法,将纺织品与已知菌种接触,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计算菌落数,评估抗菌防霉功能。(3)抑菌率检测:将纺织品与已知菌种接触,观察菌种的生长速度,计算抑菌率,评估抗菌防霉功能。通过以上检测方法,可以全面评估纺织品的化学功能,为我国纺织行业提供可靠的质量保障。第五章安全功能检测5.1有害物质检测有害物质检测是保证纺织品安全功能的重要环节。在纺织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来源主要包括原料、生产过程及后整理过程。有害物质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重金属检测:针对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进行分析。(2)有害染料检测:针对偶氮染料、芳香胺染料等有害染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3)甲醛检测:采用乙酰丙酮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检测纺织品中的甲醛含量。(4)有机溶剂残留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等检测纺织品中的有机溶剂残留。5.2阻燃功能检测阻燃功能检测是评估纺织品在火灾中能否有效降低燃烧速度和烟雾产生量的重要指标。阻燃功能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垂直燃烧法:将纺织品垂直放置,点燃火焰,观察燃烧速度、燃烧时间和燃烧程度。(2)水平燃烧法:将纺织品水平放置,点燃火焰,观察燃烧速度、燃烧时间和燃烧程度。(3)氧指数法:通过测定纺织品在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中的燃烧极限,计算氧指数,评估阻燃功能。5.3皮肤刺激性检测皮肤刺激性检测是评估纺织品与皮肤接触时可能引起的皮肤刺激程度。皮肤刺激性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动物实验法: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纺织品与动物皮肤接触后的反应,评估刺激性。(2)人体实验法:将纺织品与志愿者皮肤接触,观察接触部位的皮肤反应,评估刺激性。(3)细胞毒性实验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纺织品提取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评估刺激性。第六章功能性检测6.1保暖功能检测保暖功能是纺织产品的重要功能性指标之一,其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6.1.1温度保持率测试温度保持率测试是评估纺织产品保暖功能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模拟人体穿着环境,将试样与标准热源进行接触,测量试样的温度变化,从而计算温度保持率。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试样:从待测试的纺织产品中剪取一定面积的试样,保证试样无破损、无污染。(2)测试设备:采用温度保持率测试仪,该设备应具备稳定的热源、温度传感器及数据采集系统。(3)测试过程:将试样放置在测试仪上,开启热源,记录试样温度变化,直至达到稳定状态。然后关闭热源,继续记录试样温度变化,计算温度保持率。6.1.2热传导率测试热传导率测试是评估纺织产品保暖功能的另一种方法。通过测量试样在热传导过程中温度梯度的变化,计算热传导率。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试样:从待测试的纺织产品中剪取一定面积的试样,保证试样无破损、无污染。(2)测试设备:采用热传导率测试仪,该设备应具备稳定的热源、温度传感器及数据采集系统。(3)测试过程:将试样放置在测试仪上,开启热源,记录试样两侧温度变化,计算热传导率。6.2透气功能检测透气功能是纺织产品舒适性的关键指标,其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6.2.1压差法压差法是评估纺织产品透气功能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测量试样两侧的压差和气体流量,计算透气率。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试样:从待测试的纺织产品中剪取一定面积的试样,保证试样无破损、无污染。(2)测试设备:采用压差法透气功能测试仪,该设备应具备稳定的气源、压差传感器及数据采集系统。(3)测试过程:将试样放置在测试仪上,调整气源压力,记录试样两侧的压差和气体流量,计算透气率。6.2.2气体透过率测试气体透过率测试是评估纺织产品透气功能的另一种方法。通过测量气体透过试样的速率,计算气体透过率。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试样:从待测试的纺织产品中剪取一定面积的试样,保证试样无破损、无污染。(2)测试设备:采用气体透过率测试仪,该设备应具备稳定的气源、流量传感器及数据采集系统。(3)测试过程:将试样放置在测试仪上,开启气源,记录气体透过试样的速率,计算气体透过率。6.3防水功能检测防水功能是纺织产品在户外环境下的重要功能性指标,其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6.3.1静水压测试静水压测试是评估纺织产品防水功能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测量试样在静水压作用下的渗水量,计算防水功能。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试样:从待测试的纺织产品中剪取一定面积的试样,保证试样无破损、无污染。(2)测试设备:采用静水压测试仪,该设备应具备稳定的压力源、流量传感器及数据采集系统。(3)测试过程:将试样放置在测试仪上,调整压力源,记录试样在静水压作用下的渗水量,计算防水功能。6.3.2水柱法水柱法是评估纺织产品防水功能的另一种方法。通过测量试样在一定水柱高度下的渗水量,计算防水功能。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试样:从待测试的纺织产品中剪取一定面积的试样,保证试样无破损、无污染。(2)测试设备:采用水柱法防水功能测试仪,该设备应具备稳定的水源、流量传感器及数据采集系统。(3)测试过程:将试样放置在测试仪上,调整水柱高度,记录试样在一定水柱高度下的渗水量,计算防水功能。第七章色牢度与外观检测7.1色牢度检测7.1.1概述色牢度是指纺织产品在加工、使用过程中,颜色保持稳定的能力。色牢度检测是评价纺织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颜色不褪变、不变色具有重要意义。7.1.2检测方法色牢度检测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摩擦色牢度检测:通过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纺织产品与其他物体摩擦的情况,评价其色牢度。检测方法包括干摩擦色牢度和湿摩擦色牢度。(2)汗渍色牢度检测:模拟人体汗液对纺织产品的影响,评价其在汗液作用下的色牢度。(3)光照色牢度检测:通过模拟阳光、灯光等光照条件,评价纺织产品在光照作用下的色牢度。(4)水洗色牢度检测:模拟实际洗涤过程,评价纺织产品在水洗过程中的色牢度。7.1.3检测标准我国对色牢度检测有严格的标准,如GB/T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摩擦色牢度》、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汗渍色牢度》等。7.2外观质量检测7.2.1概述外观质量是评价纺织产品品质的重要方面,包括产品的尺寸、表面平整度、疵点等。外观质量检测有助于保证产品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7.2.2检测内容外观质量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尺寸检测:检查产品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2)表面平整度检测:评价产品的表面是否光滑、平整,是否存在皱褶、起球等缺陷。(3)疵点检测:检查产品表面是否存在色差、污点、破洞等疵点。(4)缝制质量检测:评价产品的缝线是否均匀、牢固,缝制工艺是否符合标准要求。7.2.3检测方法外观质量检测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视觉检测:通过肉眼观察,评价产品的外观质量。(2)仪器检测:利用专业仪器,如投影仪、扫描仪等,对产品的尺寸、表面平整度等指标进行精确测量。(3)手工检测:通过手摸、拉伸等方法,评价产品的手感、弹性等功能。7.2.4检测标准我国对纺织产品外观质量检测有相应的标准,如GB/T148012011《纺织品外观质量检测方法》、GB/T155351995《纺织品疵点检测方法》等。第八章包装与标识检测8.1包装完整性检测8.1.1检测目的包装完整性检测旨在保证纺织产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包装材料能够有效保护产品,防止损坏、污染和受潮。8.1.2检测方法(1)视觉检测:通过观察包装材料的外观,检查是否存在破损、皱褶、变形等缺陷。(2)物理检测:采用专业的包装检测设备,对包装材料的强度、密封性、抗穿刺性等功能进行测试。8.1.3检测标准参照国家或行业标准,对包装完整性进行评估。如GB/T65432008《包装用纸箱》、GB/T100042008《包装用塑料薄膜》等。8.1.4检测流程(1)抽取样品:按照规定比例抽取包装材料样品。(2)进行检测:按照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3)记录结果:记录检测数据,并与标准进行对比。(4)判定合格与否:根据检测结果,判定包装完整性是否符合要求。8.2标识信息检测8.2.1检测目的标识信息检测旨在保证纺织产品上的标识信息完整、准确、清晰,便于消费者识别和选购。8.2.2检测内容(1)产品名称:检查产品名称是否规范、准确。(2)产品规格:检查产品规格是否符合实际。(3)生产厂家:检查生产厂家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是否完整、准确。(4)生产日期:检查生产日期是否清晰、准确。(5)质量等级:检查质量等级标识是否符合实际。(6)其他标识:如成分、洗涤方式、保养方法等。8.2.3检测方法(1)视觉检测:通过观察产品上的标识信息,检查其完整性、清晰度等。(2)文字比对:将产品上的标识信息与标准进行比对,检查是否符合要求。8.2.4检测标准参照国家或行业标准,对标识信息进行评估。如GB/T5296.12008《工业产品标识通则》等。8.2.5检测流程(1)抽取样品:按照规定比例抽取产品样品。(2)进行检测:按照检测方法对样品上的标识信息进行检测。(3)记录结果:记录检测数据,并与标准进行对比。(4)判定合格与否: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标识信息是否符合要求。第九章检测方法与设备9.1检测方法概述在现代纺织行业中,纺织产品的质量检测。检测方法的选择与实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评估与控制。本节将对纺织产品检测的主要方法进行概述,以指导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纺织产品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物理检测法:通过测量纺织产品的物理功能,如拉伸强度、撕裂强度、顶破强度、耐磨性、透气性等,评估产品的质量。(2)化学检测法:通过对纺织产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如纤维成分、染料成分、助剂成分等,确定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等指标。(3)感官检测法:通过观察纺织产品的外观、手感和色牢度等,对产品的外观质量进行评价。(4)仪器检测法:利用专业仪器对纺织产品的功能进行定量检测,如光泽度、色差、厚度、密度等。9.2检测设备介绍为了保证纺织产品检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以下为常用的检测设备介绍:(1)万能试验机:用于测量纺织产品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物理功能,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2)电子天平:用于精确测量纺织产品的重量,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3)摩擦试验机:用于检测纺织产品的耐磨性,通过模拟实际使用环境,评估产品的耐磨功能。(4)透气性测试仪:用于测量纺织产品的透气性,以保证产品的舒适性和卫生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