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ASCO看晚期HCC免疫治疗进展及思考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BG_CN_DAM_00000784进群,免费资料,知识星球,商务合作请联系我!01晚期HCC治疗现状02免疫治疗在晚期HCC治疗中的应用03HCC免疫治疗的思考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目录CONTENT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1我国首诊时中晚期肝癌比例超70%,患者5年OS率略有提升,但仍显著低于其他消化系统肿瘤,预后较差2-4我国肝癌发病率、死亡率高,大部分确诊时已是中晚期、预后较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2,21(2):143-168.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转化治疗协作组,樊嘉.肝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1,20(6):600-616.国际肝胆胰协会,等.肝细胞癌免疫联合治疗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3,22(3):293-315ZengHM,etal.LancetGlobHealth.2018May;6(5):e555-e567.OS:总生存期我国肝癌流行病学(2020年)5我国恶性肿瘤5年OS率变化趋势4我国肝癌新发410038例占全球45.3%我国肝癌死亡391152例占全球47.1%我国肝癌发病率:18.2/10万人,远高于全球的9.5/10万人我国肝癌死亡率:17.2/10万人,远高于全球的8.7/10万人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甲状腺癌子宫癌总体肝癌胃癌卵巢癌食管癌OS/%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卫健委《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版)》中国肝癌临床分期及治疗路线图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全身状况肝功能肝外转移影像学可见血管癌栓肿瘤数目肿瘤大小无有PS
0-2PS
3-4HCCChild-Pugh
A/BChild-Pugh
C无有2~3个≥4个1个≤5cm5cm≤3cm>3cmCNLC分期治疗选择la期lb期lla期llb期llla期lllb期lV期手术切除消融肝移植手术切除TACE消融/TACE+消融肝移植手术切除TACE手术切除+消融/TACE+消融肝移植TACE手术切除系统抗肿瘤治疗TACE系统抗肿瘤治疗手术切除放疗系统抗肿瘤治疗TACE放疗对症支持肝移植舒缓疗护指南推荐系统治疗作为中晚期肝癌患者标准治疗手段之一Sorafenib-FDAApprovalLetter.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HCC系统治疗已全面进入免疫治疗时代20072007.11(美国)1索拉非尼获批的一线治疗药物/方案化疗靶向免疫单药/免疫联合获批的二线治疗药物/方案20092013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09.08(中国)2索拉非尼2013.03(中国)2FOLFOX4
2017.04(美国)22017.12(中国)2瑞戈非尼
2017.092纳武利尤单抗(已撤回)2018.08(欧洲,美国)3,42018.09(中国)5仑伐替尼2018.112帕博利珠单抗2019.012卡博替尼2020.05(美国)62020.10(中国)7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2020.032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2020.032卡瑞利珠单抗2020.128阿帕替尼2021.0610替雷利珠单抗2021.069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类似物2021.0611多纳非尼2022.1013度伐利尤单抗+曲美木单抗2022.1012帕博利珠单抗2019.052雷莫芦单抗2023.0114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目前唯一获得阳性结果的PD-1单药对比索拉非尼用于uHCC一线治疗的全球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RATIONALE301:证实IO单药治疗一线HCC实力,替雷利珠单抗疗效和安全性良好Kudo
M,
et
al.
2022
ESMO.
Abs
LBA36.BIRC:盲态独立审查委员会;DoR:缓解持续时间R1:1入组标准组织学确诊HCC既往未经系统治疗BCLC
B或C期Child-Pugh
A级≥1个可测量病灶(RECIST
V1.1)ECOG
PS
0-1在局部-区域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或不适合局部-区域治疗无门静脉主干或下腔静脉癌栓N=674替雷利珠单抗
200mgIVQ3Wn=342索拉非尼400mgPOBIDn=332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随访主要终点:OS(ITT人群)次要终点:BIRC评估的ORR、PFS、DoR(RECISTv1.1)和安全性0908070605040302010100时间(月)OS/%051484542393633302724211815129635458.3%57.2%39.0%31.8%29.2%20.3%mOS:15.9
vs
14.1月HR=0.85,P=0.0398替雷利珠单抗索拉非尼OS替雷利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OS结果非劣效于索拉非尼替雷利珠单抗组ORR14.3%,为索拉非尼组近3倍;
完全缓解率(CR)为索拉非尼组的近10倍替雷利珠单抗一旦起效,50%患者持续缓解时间超3年,中位DOR为36.1个月vs11个月14.3%5.4%mDoR:36.1
vs
11.0月Durationofresponse(DoR)0908070605040302010100Time(months)Patients(%)0423936333027242118151296344Tislelizumab49261114161719212527283237544Sorafenib1802222337111400018替雷利珠单抗
索拉非尼月
(95%CI)36.1
(16.8,NE)11.0
(6.2,14.7)mDoR:36.1vs11月
免疫单药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Datacutoff:July11,2022.a药物调整包括中断/暂停给药或降低剂量.Abbreviations:AE,adverseevent;TEAE,treatment-emergentadverseevent.患者
替雷利珠单抗(n=338)索拉非尼(n=324)安全性,n(%)任何级别TEAE治疗相关325(96.2)259(76.6)324(100.0)311(96.0)≥3级TEAE163(48.2)212(65.4)治疗相关75(22.2)173(53.4)严重
TEAE治疗相关101(29.9)40(11.8)91(28.1)33(10.2)TEAE导致的停药治疗相关37(10.9)21(6.2)60(18.5)33(10.2)TEAE导致用药调整a治疗相关105(31.1)68(20.1)210(64.8)187(57.7)TEAE导致的死亡治疗相关15(4.4)3(0.9)17(5.2)2(0.6)免疫相关性AEs58(17.2)10(3.1)免疫相关性
AEs≥5%肝炎甲状腺功能减退18(5.3)18(5.3)1(0.3)0(0)仅供内部参考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替雷利珠单抗组≥3级TRAEs相比对照组为22.2%vs.53.4%,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导致停药/用药调整的发生率低于索拉非尼免疫单药2022ESMO.PresentedbyMasatoshiKudo.LBA36RATIONALE301:替雷利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HCC,≥3级TRAEs仅22.2%a缺失n(%):替雷利珠单抗:4(1.2);索拉非尼:8(2.4);总体:12(1.8);缩写:ALBI,白蛋白
-
胆红素;BCLC,巴塞罗那肝癌分期;ECOG
PS,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织体力状态;HBV/HCV,乙/丙肝病毒;ITT,意向性人群;N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P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SD,标准差;SOR,索拉非尼;TIS,替雷利珠单抗。表1
基线特征1.2.2023ASCOannualmeeting,Poster4083.数据截止日期:2022.7.11。aHR基于非分层Cox回归模型,仅将治疗作为协变量。缩写:Cl,置信区间;HR:风险比;ITT,意向性人群;
OS,总生存期。2023ASCO:RATIONALE301研究提示,ALBI、PLR、NLR可能对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有一定价值图1潜在危险因素的OS森林图(ITT分析集)ALBI1级、PLR≤141、NLR≤3患者更能从替雷利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获益ITT中潜在风险因素对OS的影响亚组事件数/患者数HR(95%CI)mOS,月(95%CI)索拉非尼替雷利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更优索拉非尼更优ALBI分级血小板计数PLRNLRALBI:白蛋白-胆红素;P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截止至2022.7.11,随访时间33个月,各生物标志物组的基线特征基本平衡白蛋白-胆红素(ALBl)分级可能对OS具有一定预后价值。
在ALBI-1级亚组中,替雷利珠单抗的中位OS比索拉非尼更长(≥3个月)对于全身炎症和免疫之间平衡状态更好的患者,当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14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3时,接受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可带来更好OS获益。免疫单药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免疫联合治疗已成为肝癌治疗方案的中坚力量,多种模式百花齐放LlovetJM,etal.NatRevClinOncol.2021Nov11.doi:10.1038/s41571-021-00573-2.Onlineaheadofprint.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其他疗法联合能驱动免疫细胞渗入“冷”肿瘤,将其转化为“热”肿瘤并提高疗效。协同作用可能涉及多种机制:血管正常化(改善药物递送和免疫浸润)、激活多种抗肿瘤免疫细胞亚群、抑制具有促进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等联合治疗的诉求更强的肿瘤退缩和降期作用疗效更持久更好降低肿瘤负荷更显著提升患者长期OS需要安全可耐受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免疫联合治疗uHCC用药模式广泛,百花齐放免疫联合多靶点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剂)LEAP-002: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SHR1210-310: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BGB-A317-211:替雷利珠单抗+仑伐替尼BGB-900-104:替雷利珠单抗+Sitravatinib免疫+免疫HIMALAYA:度伐利尤单抗+替西木单抗CHECKMATE-040: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免疫联合贝伐珠单抗
(大分子抗血管生成药)IMbrave150: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Orient32: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类似物RWS: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免疫联合局部治疗±靶向免疫联合其他新方案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ASCOASCOLEAP-012: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TACEEMERALD-1:度伐利尤单抗+TACETACE+替雷利珠单抗+仑伐替尼HAIC+替雷利珠单抗+仑伐替尼ASCOASCOPD-L1+Bev+TIGITPD-1+LAG3+TKI免疫双抗+BevASCOASCOHYMALAYA研究: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曲美木单抗一线治疗uHCC可改善长期生存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曲美木单抗一线治疗uHCC
,中位OS达16.4个月,优于索拉非尼组13.8个月(HR0.78),“双免疫”联合模式探索初见曙光主要终点:STRIDE组(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曲美木单抗组)对比索拉非尼组的OS关键次要终点:度伐利尤单抗对比索拉非尼的OS其他次要终点:RECIST
v1.1评估的PFS、ORR和DoR、安全性研究人群经证实的uHCC患者BCLC
B(不适合局部治疗)和C既往未接受全身系统治疗ECOGPS
0-1Child-Pugh
A无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无需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STRIDE组合(n=393):曲美木单抗300mg*1
dose+度伐利尤单抗1500mg
Q4W度伐利尤单抗
单药组(n=389):度伐利尤单抗1500mgQ4W索拉非尼组(n=389):索拉非尼400mg
BID
R N=1324GhassanKAbou-Alfa,etal,2022ASC0GI,Abatract#379数据截止日期:2021年8月27日。STRIDE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3.18个月(95%CI,31.74-34.53),索拉非尼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2.23个月(95%CI,30.42-33.17)。CI,置信区间;HR,风险比;OS,总生存期;STRIDE,单次曲美木单抗联合固定周期的度伐利尤单抗STRIDE组索拉非尼
(n=389)OSevents,n
(%)262
(66.7)293
(75.3)MedianOS(95%CI),
months16.4
(14.2-19.6)13.8
(12.3-16.1)HR(96.02%
CI)0.78
(0.65-0.92)P-value
(2-sided)0.0035免疫联合免疫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研究设计:研究结果:曲美木单抗+Durva组*
(n=153)Tremelimumab75mgQ4W×4次+
Durva
Q4W
*由于疗效及安全性数据不佳,已关闭2023ASCO:STRIDE组治疗安全性可控,但imAE发生率较IO单药组高相比免疫单药组,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曲美木单抗(STRIDE)治疗的imAE发生率较高,且有20.1%的imAE需要通过大剂量激素治疗。STRIDE组中内分泌相关、胰腺相关和皮炎皮疹的imAE发生比例更高,肝脏及胰腺不良事件发生率在治疗开始后1个月达到高峰。Lau
G,
et
al.
2023
ASCO.
Abs
4004.*每天≥40mg泼尼松或等效剂量imAE总结最常发生的imAE类型及发生时间患者/%患者/%时间/月uHCC:不可切HCC;imAE:免疫介导的不良事件时间/月免疫联合免疫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Atezo+bev治疗超up-to-seven标准中期HCC:mPFS
9.1月,ORR
45.9%多中心、单臂、II期研究(中位随访15.1个月)*不包括RFA、肝切除术等根治性局部治疗前行TACE者PFS时间/月PFS率/%mPFS:9.1个月(95%CI:7.1-12)6个月PFS率:66.8%OS率/%时间/月OS6个月OS率:94.5%12个月OS率:84.6%mOS:NR(95%CI:NA-NA)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治疗疗效良好mPFS达9.1个月,6个月PFS率达66.8%ORR达45.9%mOS尚未达到,12个月OS率达84.6%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治疗总体安全可控67例(90.5%)患者发生所有级别TRAE24例(32.4%)患者发生≥3级TRAE10例(13.5%)患者需要激素治疗AEUeshimaK,etal.2023ASCO.Abs4125.研究结论: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为不适合TACE、超出up-to-seven标准中期HCC患者提供了良好的临床获益主要终点:PFS(mRECIST)次要终点:ORR、PFS(RECIST1.1)、OS、安全性疾病进展关键入组标准中期HCC超出up-to-seven标准既往未接受TACE治疗*Child-Pugh
A级N=70阿替利珠单抗1200mg
IV+贝伐珠单抗15mg/kg
IVQ3W免疫联合贝伐珠单抗NA:无法评估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研究结论:本研究提示,真实世界中建议在开始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治疗前有选择性地进行消化道内镜检查,并对于有潜在出血风险患者需要提前进行干预。2023ASCO:Atezo+Bev治疗应提前进行消化道内镜检查,并对于出血风险提前干预LeeCL,
et
al.
2023
ASCO.
Abs
4105.FinnRS,etal.NEnglJMed.2020May14;382(20):1894-1905.中位随访10.4个月EGD: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ASCO大会上一项真实世界、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112例接受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HCC患者,旨在确定真实世界患者的EGD应用情况、静脉曲张比例、治疗后出血情况,共有78例(69%)患者在治疗开始前6个月内进行了EGD本项研究中,完成消化道内镜检查患者中,有32例(41%)存在静脉曲张,15例(20%)患者需用套扎或β受体阻滞剂有17例(15%)患者发生出血事件,EDG人群、未EDG人群分别为18%和9%有6例(5%)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事件,EGD人群、未EGD人群分别为6%和3%RWS:在完成EGD检查患者中,有32例(41%)存在静脉曲张真实世界研究中的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IMbrave150免疫联合贝伐珠单抗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II期临床研究替雷利珠单抗+仑伐替尼一线治疗HCC
ORR达38.7%,mPFS达9.6个月,DCR
90.3%2.Xu
L,
et
al.
2022
ESMO-IO.
Abs
165P.iRECIST:免疫治疗疗效评估标准入组标准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HCC既往未经系统治疗BCLC
B或C期Child-Pugh
A级≥1个可测量病灶(RECIST
V1.1)ECOG
PS
0-1无门静脉主干或下腔静脉癌栓N=64替雷利珠单抗200mgIVQ3W仑伐替尼12mg或8mg
PO
QD疾病进展、出现不可耐受毒性、完成12个月治疗、死亡主要终点:ORR(IRC,RECIST
V1.1)次要终点:安全性、耐受性ORR(研究者,RECISTV1.1)ORR(IRC和研究者分别根据mRECIST、iRECIST评估)DoR、DCR、PFS(IRC和研究者分别根据RECIST
V1.1、mRECIST、iRECIST评估)时间/月PFS率/%mPFS较基线变化/%靶病灶较基线变化免疫联合TKI替雷利珠单抗+仑伐替尼一线治疗ORR达38.7%,DCR达90.3%替雷利珠单抗+仑伐替尼一线治疗mPFS达9.6个月,12个月PFS率为42%替雷利珠单抗+仑伐替尼一线治疗安全性优,≥3级TRAE发生率低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2023ASCO:靶免+介入治疗uHCC:
mPFS达10.2个月,ORR达71.1%,安全可耐受Nong
X,
et
al.
2023
ASCO.
Abs
4111.单臂、II期临床研究(中位随访11.3个月)替雷利珠单抗+仑伐替尼+TACE治疗疗效良好:ORR
71.1%,DCR
87.1%替雷利珠单抗+仑伐替尼+TACE治疗安全可耐受:最常见TRAE为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35%)、AST升高(32%)、血小板减少症(25%)仅2例出现3级AE,未发生严重AEPFSOSmPFS:10.2个月mOS:NR所有患者(n=31)mRECISTRECIST
V1.1最佳疗效CRPRSDPD2(6.6%)20(64.5%)5(16.1%)4(12.9%)1(3.2%)20(64.5%)6(19.4%)4(12.9%)ORR22(71.1%)21(67.7%)DCR27(87.1%)27(82.7%)缓解情况总结研究结论:替雷利珠单抗+仑伐替尼+TACE治疗uHCC患者达到较高ORR,生存情况良好,安全可控主要终点:ORR次要终点:DCR、OS、PFS、安全性TACE+替雷利珠单抗200mg
IV
Q3W+仑伐替尼*
PO
QD主要入组标准18-75岁组织学或临床确诊的HCCBCLCC期不适合手术切除或肝移植ECOGPS0-1≥1个可测量病灶(根据mRECIST标准)Child-PughA或B级N=31*仑伐替尼剂量:体重≥60kg
12mg;体重<60kg
8mg免疫+TKI+介入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NongX,etal.2023ASCO.Abs4111.ChenS,etal.2023ASCO.Abse16147.ZhouJ,etal.2023ASCO.Abse16107.XuYK,etal.2023ASCO.Abse16145.ZhongJH,etal.2023ASCO.Abse16219.YinLN,etal.2023ASCO.Abse16163.2023ASCO:多项研究证实靶+免+介入三联治疗uHCC获益良好,值得进一步探索TACE: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DCR:疾病控制率;TEAE: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SAE:严重不良事件;HAIC:肝动脉灌注化疗;PVTT:门静脉癌栓;TAE:经动脉栓塞;ALT:谷丙转氨酶;TTR:至缓解时间研究方案纳入人群入组人数疗效结果安全性结果TACE+替雷利珠单抗+仑伐替尼1BCLC
C期HCC31ORR:71.0%DCR:87.1%mPFS:10.2个月mOS:NR所有级别TEAE:64.5%3级TEAE:6.4%SAE:0%TACE
vs替雷利珠单抗+仑伐替尼vs
TACE+替雷利珠单抗+仑伐替尼2BCLC
B期、超出up-to-seven标准HCC120mOS:15.0
vs
20.6
vs
24.2个月HRT+L+P
vs
T=0.32,P<0.001HRT+L+P
vs
T+L=0.49,P=0.011mPFS:HRT+L+P
vs
T=0.35,P<0.001HRT+L+P
vs
T+L=0.53,P=0.003ORR、DCR未有显著差异替雷利珠单抗+仑伐替尼±TACE治疗3-4级AE更常见TACE+PD-1单抗+多纳非尼3不可切、晚期HCC306个月PFS率:69.4%ORR:62.1%DCR:62.1%所有级别TRAE:50.0%3级TRAE:23.3%HAIC+替雷利珠单抗+仑伐替尼4Vp3-4PVTT
HCC276个月PFS率:50%ORR:77.3%DCR:90.9%所有级别TRAE:81.8%3级TRAE:27.3%HAIC序贯TAE+替雷利珠单抗+仑伐替尼5不可切HCC356个月PFS率:77.1%ORR:63.6%DCR:62.1%最常见AE:ALT升高、发烧、腹痛TACE+HAIC+PD-1单抗+多纳非尼6不可切HCC36ORR:82.6%DCR:100%mTTR:1.1个月mPFS、mOS均未达到所有级别TRAE:100%3级TRAE:22.2%免疫+TKI+介入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Ib/II期临床研究(MORPHEUS)中的一个队列研究2023ASCO:
MORPHEUS研究-PD-L1+Bev+TIGIT三联疗法初见曙光FinnR,etal.2023ASCO.Abs4010.截止2022年11月28日,Tira+Atezo+Bev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4.0个月,Atezo+Bev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1.8个月uHCC:不可切HCC;EBV:Epstein-Barr病毒R2:1入组标准uHCCChild-Pugh
A级有可测量病灶既往未经系统治疗无活动性EBV感染队列1(n=40)Q3WTira
600mg
IV+Atezo
1200mg
IV+Bev
15mg/kg
IV对照组(n=18)Q3WAtezo
1200mg
IV+Bev
15mg/kg
IV直至失去临床获益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主要终点:ORR次要终点:PFS、安全性三联治疗PFS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降低了58%的疾病进展/死亡风险三联治疗总体安全可控时间/月PFS率/%PFSIMbrave
150MORPHEUS-liverAtezo+Bevn=336Atezo+Bevn=18Tira+Atezo+Bevn=40事件数/%76.583.357.5mPFS,月(95%CI)6.9(5.7-8.6)4.2(1.6-7.4)11.1(8.2-NE)HR(95%CI)0.42(0.22-0.82)PD-L1+贝伐+TIGIT本研究中,PD-L1+Bev+TIGIT三联治疗的PFS和ORR获益高于对照组。但本研究的免疫+贝伐组PFS数据较IMbrave150研究中有较大差异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2023ASCO:晚期HCC治疗更多新型联合方案在初步探索中,期待更高级别证据PD-1+LAG3+TKI双抗+Bev*仑伐替尼剂量:体重≥60kg
12mg;体重<60kg
8mg主要终点:安全性和有效性LAG-3单抗+PD-1Q3W+仑伐替尼*主要入组标准未经治uHCC既往未经系统治疗ECOGPS:0-1不可耐受的毒性疾病进展NCT04085185,Ib研究MingLiu,
et
al.
2023
ASCO.
Abs.2577FengBi,
et
al.
2023
ASCO.
Abs.4077NCT05603039,Ib/II研究R1:1入组标准不可切除或进展的HCC既往未经系统治疗Child-PughA/B级ECOGPS:0-1双抗(PD-1/CTLA-4)+贝伐珠单抗Q3W对照组PD-1200mg+贝伐珠单抗Q3W主要终点:安全性次要终点:ORR、PFS、OS安全性和剂量探索双抗(PD-1/CTLA-4)+贝伐珠单抗Q3W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目录CONTENT01晚期HCC治疗现状02免疫治疗在晚期HCC治疗中的应用03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晚期HCC免疫治疗的思考01免疫治疗已成为晚期HCC治疗的标准方案之一,如何更好预测疗效?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2023ASCO:RWS研究证实,ALBI分级对免疫治疗疗效具有潜在预测价值1.Alkadimi
M,
et
al.
2023
ASCO.
Abs
4107.一项RWS研究:接受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治疗HCC患者,探索ALBI分级对免疫联合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ALBI分级更低,与更长的OS/PFS具有相关性P<0.001P=0.004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外周血初始CD8+T细胞可预测仑伐替尼联合PD-1抗体HCC一线治疗的反应28HuangC,etal.CancerCommun(Lond).2022Nov;42(11):1226-1230.使用优化免疫标志物组合的单细胞质量细胞计数分析治疗前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以确定不可切除或晚期HCC患者对仑伐替尼联合抗PD-1抗体一线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分析了队列中PBMC的免疫表达谱,表明治疗前外周血T细胞和B细胞亚群的频率可能与联合治疗的反应相关。结果表明,治疗前外周血初始CD8+T细胞频率较低的患者可能更有可能对治疗产生应答。敏感性分析队列的多变量分析表明,初始CD8+T细胞的频率(比值比:0.79,95%CI:0.63-0.94,P=0.004)是联合治疗应答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外周血初始CD8+T细胞可预测uHCC患者对仑伐替尼+抗PD-1抗体一线联合治疗的反应。目的从2018年12月至2020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正在进行的一项观察性、前瞻性队列研究(NCT04639284)中,61例不可切除或晚期HCC患者在开始一线联合治疗前3天内采集外周血样本。方法分析FrequencyofnaiveCD8+Tcells(inallTcells)0.000.250.500.751.000.000.250.500.751.001-specificity0.742(0597-0.887)P=0.002AUROC(95%CI),PvaluePatientsreceivingfirst-linecombinationtherapyatZhongshanHospitalfromDecember2018toSeptember2020(n=61)Discoverycohort(n=14)Validationcohort(n=25)CR(n=2)PR(n=7)PD(n=5)CR(n=3)PR(n=18)PD(n=4)SD(n=22)Sensitivityanalysiscohort(n=47)201510520151052015105151052015105253020103010204030102040***n.s.n.s.****Cluster04Cluster24Cluster16Cluster31FrequencyFrequencyFrequencyFrequencyFrequencyofnaiveCD8+Tcells(inallTcells)FrequencyofnaiveCD8+Tcells(inallTcells)FrequencyofcytotoxicCD8+Tcells(inallTcells)FrequencyofcytotoxicCD8+Tcells(inallTcells)SensitivityProportionofpatients(%)**Non-responderResponderGroupNon-responderResponderGroup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02一线使用PD-1/L1治疗患者,后续是否可以继续进行IO治疗?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LorenzaRimassa,etal.LiverInternational.2020;40:1800–1811.一线治疗后,转换的时机及序贯方案的选择有诸多影响因素?30转换治疗方案的时机When?患者失去临床获益或出现不耐受AEs
疾病进展
肝功能损伤序贯方案的选择How?基于一线治疗方案进行决策(索拉非尼/仑伐替尼/IO单药/T+A)选择二线治疗方案考虑因素(疗效、安全性、耐受性、HRQoL、给药途径,给药方案,分子靶点等)患者个性化特征Who?AFP值ECOG评分预测性生物标志物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HCC一线免疫+TKI治疗进展后,维持免疫治疗并替换TKI,仍可能使部分患者获益JieZhao,etal.2022ASCOAbstract#e16118)研究共入组17例患者
(13例为二线,4例为三线)中位随访为8.8个月结果:免疫+TKI治疗进展后,原免疫方案不变,仅更换TKI为瑞戈非尼,仍然带来肿瘤缓解。总体人群中,ORR率为41.2%,DCR率为64.7%;二线治疗人群中,ORR达46.2%总体(含二线及三线治疗)和仅二线治疗受试者的缓解率(RECISTv1.1)*TKI:索拉非尼、阿帕替尼、仑伐替尼等ORR:客观缓解率;DCR:疾病控制率;本材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和科学信息交流,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一项中国单中心真实世界研究,评估了免疫+瑞戈非尼治疗既往免疫+TKI*治疗失败的晚期HCC患者的疗效。研究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基本外科知识题库及答案
- 原子物理五套试题及答案
- 化学系统性(联系、整体)思维测评试题
- 化学废弃物处理方法试题
- 功能性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农垦学院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南通美术真题试卷及答案
- 工商所考试题及答案
- 绩效考核评价标准
- 协作方信任承诺书6篇
-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26届校园操作类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山东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题库及答案(2025年)
- 新安全生产法课件
- 恐龙妈妈藏蛋课件
- 2025浙江杭州市西湖区民政局招聘编外合同制工作人员3人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静脉留置针应用及维护
- 《中国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解读
- 弗洛伊德课件
- 执业中药师课件
- 贵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企业策划书
- 音乐专业考研全流程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