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汛防雷电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防汛和防雷电的基本知识,认识到防汛防雷电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在面对汛情和雷电天气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3.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汛防雷电安全技能,如在洪水来临时如何避险、在雷电天气中如何正确应对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防汛和防雷电的基础知识,包括相关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特点等。防汛防雷电的避险方法和应急措施。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防汛防雷电的重要性,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针对不同场景(如城市、农村、山区等)的防汛防雷电应对方法的讲解。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防汛防雷电的基本知识、避险方法等内容。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防汛防雷电危害的认识。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应对防汛防雷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4.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演示防汛防雷电的场景和正确的应对动作。
四、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防汛防雷电的图片、视频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包含教学内容、案例、互动问题等。3.准备一些防汛防雷电的相关道具,如雨衣、雨靴、雨伞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关于暴雨引发洪水灾害的视频片段,展示洪水冲毁房屋、道路,人们被困等场景。2.提问学生:"看完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思考洪水等灾害的可怕。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防汛防雷电安全教育。
(二)防汛知识讲解(15分钟)1.什么是防汛讲解防汛的概念,即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在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2.洪水的形成原因结合图片和简单的示意图,介绍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举例说明不同地区洪水形成的特点,如山区可能因暴雨引发山洪,平原地区可能因河流决堤导致洪水泛滥等。3.洪水的危害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洪水对生命、财产、基础设施等方面造成的严重破坏。例如,列举某地区因洪水导致多人伤亡、大量房屋倒塌、农田被淹、交通中断等情况,让学生深刻认识洪水的危害。
(三)防汛避险方法(20分钟)1.洪水来临前的准备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及时了解洪水动态。准备应急物资,如食品、饮用水、药品、手电筒、救生衣等。检查房屋和门窗,确保其坚固,必要时进行加固。制定家庭应急疏散计划,明确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2.洪水来临时的避险措施在室内迅速关闭电源、燃气等,防止触电、火灾等事故发生。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如坚固的楼房上层、屋顶等。如果洪水持续上涨,应爬上屋顶、大树等高处等待救援,不要轻易游泳逃生,避免遭遇漩涡和其他危险。在室外远离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避免靠近电线杆、广告牌等可能被洪水冲倒的物体。如果身处低洼地区,来不及转移时,可寻找坚固的建筑物,如高楼、厂房等,在其上层躲避洪水。当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折断时,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3.洪水过后的注意事项不要立即返回洪水浸泡过的房屋,应等待相关部门检查确认安全后再进入。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防止感染疾病。对被洪水浸泡过的电器、家具等进行消毒和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再使用。
(四)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1.展示一些防汛相关的案例,包括成功避险和因忽视防汛知识导致危险的案例。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的经验教训,如案例中的人员是如何应对洪水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以及如果自己遇到类似情况会怎么做。3.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化学生对防汛避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防雷电知识讲解(15分钟)1.雷电的形成利用简单的科学原理,讲解雷电是如何产生的。云层中的电荷分布不均匀,在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强大的电场,导致空气电离,形成导电通道,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即雷电。2.雷电的危害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雷电造成的危害,如雷击导致人员伤亡、建筑物受损、电器设备损坏等。介绍一些因雷电引发的火灾、爆炸等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雷电危害的严重性。3.常见的雷电袭击情况在户外空旷地带,如田野、操场、水面等,容易遭受雷击。靠近高大的物体,如大树、电线杆、广告牌等,也增加了被雷击的风险。在雷电天气中使用电器设备、打电话、在金属物体附近停留等行为,可能会引发感应雷击。
(六)防雷电避险方法(20分钟)1.雷电来临前的准备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雷电准备。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在户外,要尽快寻找安全的避雷场所。2.在户外时的避雷措施远离危险物体不要在大树下避雨,因为大树相对于周围环境是比较高的物体,容易被雷电击中,其强大的电流可能会通过树干传导到人体。远离电线杆、广告牌、铁塔等高耸的金属物体,这些物体容易吸引雷电。避免在水面、湿地等开阔地带停留,因为雷电可能会通过潮湿的地面传导到人体。寻找安全场所尽快进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如商场、学校、住宅等。如果附近没有建筑物,可选择低洼地带双脚并拢蹲下,头部尽量低,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降低雷击风险。在山区,如果遇到雷电,不要在山谷中停留,应向山顶方向转移,因为山谷容易形成"V"字形的雷电通道。3.在室内时的注意事项关闭电器设备,拔掉电源插头,防止雷电通过电源线传入室内损坏电器设备或引发触电事故。不要接触金属管道,如水管、暖气管等,雷电可能会通过这些金属管道传导到人体。避免使用电话、电脑等电器设备,不要洗澡,因为雷电可能会通过电话线、网线、水管等传入室内。
(七)互动环节(10分钟)1.设置一些与防汛防雷电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抢答。例如:"在洪水来临时,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A.迅速游泳逃生;B.爬上屋顶等待救援;C.躲在大树下""雷电天气中,在户外可以打电话吗?为什么?""洪水过后,应该先做什么?"2.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小奖品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八)课堂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防汛防雷电知识,包括洪水和雷电的形成原因、危害、避险方法等重点内容。2.强调防汛防雷电安全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范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九)课后作业1.制作一份防汛防雷电安全手抄报,内容包括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和自己的心得体会,下节课进行展示和交流。2.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检查家庭的防汛防雷电准备情况,如应急物资是否齐全、电器设备是否有防雷措施等,并向家长讲解所学的防汛防雷电知识。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防汛防雷电应急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应急处理技能。2.鼓励学生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养成及时了解天气变化的习惯。3.在班级设置"防汛防雷电安全角",张贴相关的宣传资料和学生制作的手抄报等,营造浓厚的安全宣传氛围。
七、注意事项1.在讲解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垂准仪合作协议书
- 2024年浙江省教育院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凉山州德昌县人民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历年真题试题答案解析
- 2022年新高考广东历史高考试题历年真题试题答案解析
- 2024年恩施州利川市属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北京第三实验学校招聘笔试真题2024
- 银行业务部合规管理工作计划
- 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建议-范文
- 大鹏教育员工在职学习计划
- 铲车三个月、半年、年保养记录(新)
- 脑电图(图谱)课件
- 给水厂毕业设计正文(全)
- 《概率思想对几个恒等式的证明(论文)9600字》
- 重金属冶金学-钴冶金课件
- 《EBSD数据分析》课件
- 初高中生物衔接课课件
- KET词汇表(英文中文完整版)
- DBJ61-T 112-2021 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高清版)
- JJF(闽)1097-2020总溶解固体(TDS)测定仪校准规范-(现行有效)
- 推拉门定制安装合同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