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浙江专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浙江专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浙江专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选择题1.柳宗元这样指责汉代政治:“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他笔下的“封建”制度始于()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汉朝解析:B“封建之始”指的是分封制,始于西周。2.(2024·浙江1月学考)周初,“天下未集”。有商朝遗民“作乱叛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之后,部分商朝遗民被指令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封于()A.燕地 B.鲁地 C.宋地 D.楚地解析:C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分封对象。抓住材料中“商朝遗民”这一关键信息,依据所学可知,周初分封亲周的商朝旧贵族于宋地,故选择C。3.卫国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是商朝都城朝歌所在地;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原来是商代重要的属国奄国所在地;齐国是姜太公吕尚的封国,是周公东征对象蒲姑所在地。这反映出西周的分封()A.依据严格的宗法等级 B.得到同姓子弟的支持C.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 D.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解析:C材料反映了周代分封时商地等征伐之地均封于同姓亲族或功臣,目的是对这些地区加强管理,以稳定政局,防止叛乱,反映出西周的分封是具有明确政治目的的,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法等级的信息,A项不符合题意,解除;B项材料无体现,解除;西周的分封制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项不符合史实,解除。4.(2024·浙江嘉兴期末)据文献记载,商王已有派遣亲近的宗族到别的方国实施监督的事例。西周时期,分封制度发展为一种成熟的政治权力体系,疆域比商代更为扩大。这反映了分封制()A.推动了周政治文化的扩展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周王室对地方的干脆管理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解析:A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西周分封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通过分封有利于传播周的政治文化到更广袤的地区,故选择A;君主专制制度当时没有建立,故解除B;实现对地方的干脆管理是源于郡县制,解除C;贵族世袭在夏商时期就已经确立了,解除D。5.(2024·浙南联盟期末)《礼记》中记载,“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在西周,只有武王才有祭祀文王的特权,周公只有在武王的统率之下,才能参与文王的祭典。材料说明()A.周公贤能不及武王 B.武王位于大宗地位C.武王权力高度集中 D.周公对武王定期朝贡解析:B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武王是全国大宗,周公相对武王是小宗;据此依据材料“在西周,只有武王才有祭祀文王的特权,周公只有在武王的统率之下,才能参与文王的祭典”可知B正确。A说法片面,解除。西周没有形成中心集权,解除C。D材料不能体现,解除。故选B。6.阅读“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下图)。图中的空白方框中应当填写()A.天子 B.诸侯 C.士 D.卿大夫解析:B诸侯的爵位,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故B项正确。7.(2024·浙江6月学考)春秋时期晋平公之母为杞国女子,晋国因此率诸侯为杞筑城。郑国大夫指责说:“晋国不恤周宗之阙,而夏肄是屏,其弃诸姬,亦可知也已。诸姬是弃,其谁归之?是谓离德。”这个事实表明,当时的社会舆论依旧非常重视()A.宗法关系 B.以法治国C.疼惜民力 D.等级关系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实力和宗法观念。材料大意是春秋时期晋平公之母为杞国女子,晋国(周成王弟弟叔虞的封国)因此帮助杞国(夏禹后代东楼公的封国)修筑城墙。郑国指责说“晋国不体恤周人的同宗,却去爱护夏人的后裔”。因此材料没有涉及以法治国、疼惜民力、等级关系,而是强调了同宗同祖的宗法观念。故选择A。8.(2024·浙江绍兴期末)《左传》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夏商周时期,政治决策往往在祭祀场合进行,参与祭祀活动的人员尤其是主祭人员,往往就是决策参与者。这反映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依据血缘关系安排政治权力B.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C.形成由宗法关系确定的等级D.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解析:B材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说明政治生活与祭祀关系亲密,从“参与祭祀活动的人员尤其是主祭人员,往往就是决策参与者”,可以推断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选择B。二、非选择题9.(2024·浙江4月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二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宏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诗经·周颂·我将》(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主动作用。(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周颂·我将》所蕴涵的主要意义,综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封君”等可以得出分封制,依据“宗族纽带”“亲缘网络”等可以得出宗法制;其次小问依据所学分别回答分封制与宗法制的主动影响: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宗法制则依据血缘宗族关系安排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第(2)问,第一小问首先明确“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周颂》主要是歌颂祖先和当权者公德的,然后依据材料二中“刑(效法)文王之典”“伊嘏(宏大)文王”得出是歌颂周文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