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部分:太阳能发电工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2025-03-28发布2025-04-28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前言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前期准备工作相关规定 45基本资料收集 4 5 68论证内容和方法 79报告格式 9附录A(资料性)太阳能发电工程相关规定 附录B(资料性)报告封面及封二样式 附录C(资料性)编制大纲示例 参考文献 ——第1部分:火电工程;——第2部分:太阳能发电工程;——第3部分:水利工程;——第4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第6部分:区域现场踏勘;——第7部分:雷电工程参数的计算;——第8部分:能源化工类园区;——第9部分:物流类园区(开发区);——第10部分:油田开发工程。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29号)精神,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是涉及安全的强制性评估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旗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城乡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涉及安全的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强制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开发区和新区推行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规范各类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领域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特制订《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系列标准,拟由以下十二部分组成。——第1部分:火电工程。目的在于为火电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提供技术指南。——第2部分:太阳能发电工程。目的在于为太阳能发电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提供技术指——第3部分:水利工程。目的在于为水利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提供技术指南。——第4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目的在于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提供技术指南。——第5部分:档案业务建设。目的在于为气候可行性论证项目档案业务建设提供技术指南。——第6部分:区域现场踏勘。目的在于为气候可行性论证现场踏勘提供技术指南。——第7部分:雷电工程参数的计算。目的在于为气候可行性论证雷电工程参数的计算提供技术指南。——第8部分:能源化工类园区。目的在于为能源化工类园区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提供技术指——第9部分:物流类园区(开发区)。目的在于为物流类园区(开发区)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提供技术指南。——第10部分:油田开发工程。目的在于为油田开发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提供技术指南。——第11部分:食品加工类园区。目的在于为食品加工类园区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提供技术指——第12部分:信息产业类园区。目的在于为信息产业类园区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提供技术指1第2部分:太阳能发电工程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GB/T31155太阳能资源等级总辐射GB/T31156太阳能资源测量总辐射GB/T33677太阳能资源等级直接辐射GB/T33698太阳能资源测量直接辐射GB/T33699太阳能资源测量散射辐射GB/T33872太阳能资源观测站分类指南GB/T34325-2017太阳能资源数据准确性评判方法GB/T34412地面标准气候值统计方法GB/T35225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压GB/T35226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空气温度和湿度GB/T3522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风向和风速GB/T35228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降水量GB/T3523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辐射GB/T37525太阳直接辐射计算导则GB/T37526-2019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GB5001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97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T51396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标准2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地面气象辐射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地面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格式BUFR编码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抗风参数计算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现场观测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数值模拟与再分析资料应用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架空输电线路抗冰设计气象参数计算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极值概率统计分析地面气象辐射观测数据格式BUFRDB15/T2040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31163、GB50797、GB/T51396、GB/T513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对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等项目进行气候适宜性、风险性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析、评估活动。可转化成热能、电能、化学能等以供人类利用的太阳能。水平面从上方2π立体角范围内接收到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从日面及其周围一小立体角内发出的辐射。在与太阳光线垂直的平面上接收到的直接辐射。3以光伏发电系统为主,包含各类建(构)筑物及检修、维护、生活等辅助设施在内的发电站。通过聚集太阳能并通过热力过程将太阳直接辐射转化为电能4具有由菲涅耳聚光器和位于菲涅耳反射镜焦线处的吸热器组成集热场特征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站。4前期准备工作相关规定4.1太阳能发电工程分类和规模太阳能发电工程相关规定参见附录A。4.2现场气象观测站的建设要求4.2.1大中型光伏发电站和光热发电站在建设前期,应在工程所在地设立现场气象观测站,观测周期不应少于一个连续完整年。4.2.2光伏发电工程设立的现场气象观测站,观测内容至少应包括水平面总辐射、水平面直接辐射、散射辐射、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等观测要素。4.2.3太阳能光热发电工程设立的现场气象观测站,观测内容至少应包括法向直接辐射、水平面总辐射、水平面直接辐射、散射辐射、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等观测要素。4.2.4对于按最佳固定倾角布置光伏方阵的大中型光伏发电站,应增设最佳固定倾角面上的辐射观测项目。4.2.5对于有斜单轴或平单轴跟踪装置的大中型光伏发电站,应增设斜单轴或平单轴跟踪受光面上的辐射观测项目。4.2.6对于高倍聚光光伏发电站,应增设法向直接辐射观测项目。4.2.7现场气象观测站的选址、设计和建设以及竣工验收,应符合GB/T35231和QX/T449的规定。4.2.8辐射要素的观测应符合GB/T31156、GB/T33698、GB/T33699、GB/T33872、GB/T19535231、QX/T20和QX/T550的规定。GB/T35227、GB/T35228和QX/T427的规定。4.3现场踏勘的基本要求4.3.1应在太阳能发电工程建设前期,组织有关专家对工程拟建设区域进行现场踏勘。4.3.2踏勘内容应包括现场气象观测站的建设情况以及工程拟建设区域的地理位置、太阳能资源宏观分布情况、地形特征、植被类型等基本情况。4.3.3可结合踏勘情况,给出现场气象观测站建设的合理建议。4.3.4应对踏勘过程和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文字、拍照、录音、录像或无人机航拍等资料记录,并作为原始资料保存。5基本资料收集5.1太阳能发电工程相关资料5.1.1收集工程项目背景信息和资料,包括项目所在地的基础地理信息及高分辨率的地形数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项目相关论证研究成果。5.1.2收集与气候可行性论证有关的太阳能行业的规范、导则、技术标准。5.1.3收集太阳能发电工程相关的行业资料、社会经济资料、环境资料和灾情资料。55.2太阳能资源观测资料5.2.1应收集与工程建设区域属于同一气候区的太阳能资源观测站实测资料,包括现场气象观测站、短期辐射观测站和国家级辐射观测站的太阳辐射观测资料。5.2.2辐射要素应包括水平面总辐射,宜包括法向直接辐射、水平面直接辐射、散射辐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5.2.3观测数据的代表性应符合GB/T37526-2019中5.2、5.3和QX/T457的要求。5.2.4国家级辐射观测站应至少具有30年以上逐月水平面总辐射数据,数据质量应符合GB/T34325-2017中4.2的要求,月值数据有效完整率应达到100%。5.2.5现场气象观测站和短期辐射观测站应至少具有1年以上连续、完整的辐射要素观测资料,数据质量应符合QX/T117的要求,数据记录应至少包括小时值,且有效数据完整率应不低于95%,连续缺测时间不应超过3d。5.3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5.3.1应收集工程所在地周边的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区域气象观测站和现场气象观测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气象观测站信息。5.3.2气象要素应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宜包括气象能见度、云、地温、蒸发、冻土、雪深、雪压、电线积冰、天气现象。5.3.3气象观测站信息应包括气象站名称、类别、位置、历史沿革、观测项目、观测场高程、探测环境、与工程所在地的相对位置等。5.3.4气象观测站与工程所在地应属于同一气候区,两地地形应无明显差异,距离不宜超过100km。5.3.5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年限应至少在30年以上,且气象资料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5.3.6区域气象观测站和现场气象观测站应至少具有1年以上连续、完整的气象观测记录,气象观测数据符合QX/T118的要求,且有效数据完整率应不低于95%。5.4其他资料5.4.1收集工程所在区域的气象灾害资料,包括灾害种类、发生频率、影响范围、灾害损失、灾害个例等。5.4.2收集基于气候学方法、卫星遥感反演、数值模拟、复杂地形下太阳辐射分布式模拟或其他方法计算得到的太阳辐射数据和太阳能资源空间分布图。5.4.3收集工程所在区域1:50000及以上地形图资料及行政边界、水体、道路等基础地理信息资料。5.4.4收集影响工程所在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相关的天气气候分析资料、再分析气象资料、模式模拟结果、卫星遥感和雷达探测气象资料等。6参证气象站选取6.1选取原则6.1.1应选择与工程地点距离较近、处于同一气候区,且自然地理条件接近、下垫面条件相似的国家级气象观测站作为备选参证气象站。参证气象站长序列资料应对影响太阳能发电工程的关键气象因子具有最优代表性。参证气象站逐年、月、日和小时的资料序列应连续完整,数据质量应符合QX/T118的要求。66.1.2参证气象站没有辐射要素观测的情况下,可以选取同一气候区内的国家级辐射观测站作为辐射参证站,或者采用符合GB/T37526-2019中6.3.4和6.3.5要求的长序列计算数据。6.1.3应选择观测场址一直保持不变或变迁次数较少且探测环境较好的国家级气象观测站。6.2选取方法6.2.1应绘制包含论证区域以及周边气象观测站位置的地形图,并以表格形式列出备选参证气象站的历史沿革情况,以及距离工程所在位置的最短距离、相对位置、海拔高度差以及地形地貌相似性等信息。6.2.2应结合历史沿革情况,对备选参证气象站资料序列进行一致性分析,内容包括对资料序列均一性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6.2.3应使用现场气象观测站与备选参证气象站同期观测的关键气象因子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6.2.4应对比分析备选参证气象站与区域气象观测站同期观测的气压、气温、湿度、风速、风向和降水量数据,论证备选参证气象站的区域代表性。7数据处理方法7.1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7.1.1太阳能资源数据的准确性应按照GB/T34325的要求进行评判。7.1.2太阳能资源数据的检验、缺测插补、代表年数据订正应按照GB/T37526的规定执行。7.1.3水平面直接辐射和法向直接辐射的计算应按照GB/T37525的规定执行。7.1.4太阳能资源等级划分应按照GB/T31155的规定执行。7.1.5太阳能直接辐射资源等级划分应按照GB/T33677的规定执行。7.2气象资料处理方法7.2.1气象观测数据的审核整理、缺测插补、均一性检验和订正应按照QX/T457的规定执行。7.2.2地面标准气候值的统计方法应符合GB/T34412的要求。7.2.3数值模拟与再分析资料的应用应符合QX/T497的要求。7.2.4气象要素极值概率统计分析方法应符合QX/T529的要求。7.3模式运算初始资料的处理7.3.1应把气象资料处理为气象数值模拟所需的格式。7.3.2应把地形、工程建(构)筑物高度和布局等资料处理成气象数值模拟所需的格式类型。78.2.3.1应利用现场气象观测站的实测辐射数据和参证8.2.3.2对于固定式并网光伏发电站,应增加斜面总辐射年辐照量的计算和分析,推荐采用各向异性(散射)辐射模型推算最佳倾角和最佳斜面总辐射年辐照量。8.2.3.3对于光伏发电站工程,应增加太阳能电池阵列行间距的计算,遵循的确定原则是冬至日当天早晨9:00至下午15:00(当地真太阳时)的时间段内,太阳电池阵列不应被遮挡。8.2.3.4对于太阳能光热发电工程和聚光光伏发电工程,应重点分析和评估法向直接辐射,给出太阳筛选和分析当地影响太阳能发电工程建设运营的主要气象要素,结合太阳能发电设8.3.1.1对太阳能发电工程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或天气气候事件包括但不限于雷电、大风8.3.1.2应分析论证区域内制约太阳能工程建设、运营的高影响天气变化规律,分析其出现频率及强88.3.3.1宜利用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度和承灾体脆弱性,构建太阳能发电工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8.3.3.2宜根据调研结果,结合专家打分法,确定影响太阳能发电工程的致灾因子和各因子权重。8.3.3.3主要致灾因子应包括但不限于沙尘暴、雪灾、大风、高温、低温和连阴雨。8.3.3.4应利用GIS技术,绘制太阳能发电工程所在区域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8.3.4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影响综合分析提出各类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对太阳能发电工程施工建设、维护运营的风险性,给出综合性的影响评估结论。8.4太阳能发电工程对局地气候环境的可能影响8.4.1应分析评估太阳能发电工程建成后对局地气候的影响程度和范围,需重点分析的气象要素包括但不限于气温、地表温度、风速、空气湿度。8.4.2可以采用现场观测、遥感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技术方法进行评估,推荐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8.4.3根据模拟区域下垫面、气候特征和太阳能发电工程规划或建设项目要求确定模拟情景。8.4.4根据模拟情景确定网格划分方案、初值和边值条件、参数化方案等。8.5工程相关气象参数推算8.5.1抗风参数和基本风压计算应按照GB50009和QX/T436规定的方法,计算离地10m高度不同重现期最大风速和基本风压。对于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应增加吸热塔高度上不同重现期最大风速的推算。8.5.2基本雪压计算应按照GB50009规定的方法,计算基本雪压。8.5.3基本气温计算应按照GB50009规定的方法,计算基本气温。8.5.4架空输电线路抗冰设计气象参数计算应按照QX/T528规定的方法,计算抗冰设计气象参数。8.5.5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应按照GB50014和DB15/T2040的要求,编制工程所在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8.5.6防洪、防积水设计气象参数计算采用极值I型或皮尔逊Ⅲ型分布函数拟合不同重现期的日最大降水量、最大连续降水量和最大小时降水量。8.5.7设计冻土深度计算采用极值I型函数推算工程区不同重现期最大冻土深度。98.5.8供暖通风设计参数计算应按照GB50019的要求,计算供暖通风设计参数。8.6主要结论和适用性说明给出太阳能发电工程气候适宜性、风险性和可能对局地气候的影响三方面的主要结论,提出明确的结论性意见。8.6.2适用性说明给出论证结论的适用范围以及可能存在的误差和不确定性,提出完善建议。9报告格式9.1报告封面和封二样式参见附录B。9.2报告正文应按照第8章的要求编写,编制大纲示例参见附录C。9.3报告中图表格式参照QX/T423-2018中附录C。9.4报告最终版本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普通协议书范本
- 舞蹈室转让协议书范本
- 抗结核治疗药物的注意事项讲课文档
- 家长学校二期小儿腹泻讲课文档
- 智能家居安防市场行业研究报告
- 《成华猪饲养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施工反馈施工噪声控制考核试卷
- 刨花板客户需求满意度与消费者购买行为关系研究考核试卷
- 医药技术转移过程中的风险评估与管理策略考核试卷
- 企业内部劳务派遣流程优化考核试卷
- iOS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无人机教员聘用协议书
- 车务管理竞聘
- (2025)燃气调压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本(一)
- 《幕墙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课件
- 网络安全态势建模-深度研究
- HY/T 0382-2023海岸带生态系统减灾功能评估技术导则红树林和盐沼
- 无人机基础知识
- 江华瑶族自治县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
- 轿车运输合同模板
- 工程数据分析与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