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时素养评价九大气受热过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2024·扬州高一检测)图甲为李明同学拍摄的扬州市郊某蔬菜大棚的照片。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辐射。读图完成1、2题。1.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能量最强部分是红外线B.②表示大气逆辐射C.③是近地面大气的干脆热源D.④表示地面辐射2.该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目的是 ()A.增加① B.减弱②C.增加③ D.减弱④【解析】1选C,2选B。第1题,①是太阳辐射,能量最强部分是可见光;②表示被大气减弱了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干脆热源;④表示大气逆辐射。第2题,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可遮挡太阳辐射,减弱②;不行能增加太阳辐射①;对地面辐射③和大气逆辐射④无影响。每年冬天,浙江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爱护茶树,如图1);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图2)。读图回答3、4题。3.图1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 ()A.防太阳暴晒 B.阻隔霜冻干脆接触叶面C.防病虫害 D.防洪、防涝4.图2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 ()A.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加B.使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加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加D.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加【解析】3选B,4选A。第3题,覆盖防寒,即阻断寒潮、霜冻干脆接触茶树叶面。第4题,熏烟能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汲取地面辐射的实力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加,从而起到保温作用。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5、6题。世纪金榜导学号5.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加了大气逆辐射C.增加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加了对太阳辐射的汲取6.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秋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汲取太阳辐射增加地温【解析】5选A,6选C。第5题,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减弱了地面辐射造成的热量损失。地膜不能增加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地膜不能变更对太阳辐射的汲取。第6题,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秋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利于苹果着色。减弱地面辐射不是主要作用,反光膜不能保持地温。(2024·江阴高一检测)“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诗句描写的景色约在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8.关于“夜来霜”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①增加 B.②增加 C.③减弱 D.④减弱【解析】7选D,8选D。第7题,由材料“数树深红出浅黄”可推断出树叶变成红色和浅黄色应为秋季11月。第8题,“夜来霜”的成因是夜间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水汽凝聚形成的,图中④是大气逆辐射;①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地面辐射。(2024·玉溪高一检测)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柔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夫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右图所示。完成9、10题。世纪金榜导学号9.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干脆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A.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10.若天气晴朗,农夫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 ()A.春季晚上 B.夏季午后C.秋季早晨 D.冬季傍晚【解析】9选A,10选B。第9题,图中塑料薄膜是透亮的,对太阳辐射减弱很少;对地面辐射是隔热层,削减地面辐射热量损失,从而起到保温作用,干脆影响的是地面辐射。黑色尼龙网干脆影响的是太阳辐射,减弱太阳辐射作用明显,对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影响很小。第10题,黑色尼龙网的主要作用是减弱太阳辐射。若天气晴朗,农夫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夏季午后,此时段太阳辐射最强,简单将作物晒伤。春季晚上没有太阳辐射。秋季早晨、冬季傍晚太阳辐射弱。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更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世纪金榜导学号(1)填写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全球变暖与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过程增加有关。
(3)图乙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更的是____________,据图甲所示原理说明推断理由。
【解析】第(1)题,依据图甲中箭头指向进行推断即可,依据箭头指向可以推断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第(2)题,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对应的是B;全球变暖与大气逆辐射增加有关,对应的是C。第(3)题,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进行分析即可,由图中曲线变更可以推断,阴天昼夜温差小,对应的是曲线②;昼夜温差小的缘由是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减弱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答案:(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2)BC(3)②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强,削减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青藏高原上的人习惯穿露一只胳膊的不对称大袍,服饰的特点是宽松的腰部、两只可触及地面的长袖,如图1,图2为大气主要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12.不对称是图1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缘由是()A.山峰多冰川 B.昼夜温差大C.草原面积广 D.高原光照强13.与四川盆地相比,青藏高原受热状况的突出特征是 ()A.②强④弱 B.①弱③强C.①强②弱 D.③弱④强【解析】12选B,13选A。第12题,不对称是图1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是受高原特别的地理环境影响形成的,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缘由是昼夜温差大,中午天热,脱一只袖子;晚上天冷,再穿上。山峰多冰川、草原面积广、高原光照强不是服饰特点的主要成因。第13题,图中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与四川盆地相比,青藏高原空气淡薄,受热状况的突出特征是②强④弱。①没有差异。(2024·武汉高一检测)2024年1月27日,郑州大雪,雪后寒风凛冽,贾先生于大雪后外出办事顺手拍摄到图1、图2的照片。据此完成14、15题。14.图1中道路上无积冰,但桥面有大量积冰的缘由是 ()A.桥面下层与大地隔离,桥体热量散失多,温度低B.路面下层与大地相连热量散失快C.桥面汲取大气逆辐射较少D.路面汲取大气逆辐射较少15.图2照片显示屋顶西面、北面积雪面积较小且薄,东面、南面积雪面积较大,而当时地面积雪几乎没有溶化。屋顶西面、北面积雪面积小且薄的缘由是()A.太阳照耀西、北面的时间长B.太阳照耀西、北面时太阳辐射强C.西、北面受冬季风吹拂,雪不易存留D.太阳照耀东、南面时太阳高度角小【解析】14选A,15选C。第14题,桥面下层与大地相隔,呈悬空状态,四周空气流淌快,散热快,温度降低快。路面下层与大地相连,有地温支撑,降温较慢;路面、桥面获得的大气逆辐射相同。第15题,据材料可知地面积雪未化,且阳面积雪面积大,说明此时影响积雪面积和厚度的主要因素不是温度。该地纬度相对较高,冬季风较强,西面、北面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冬季风的吹拂,积雪易被吹散不易存留。二、非选择题(共20分)16.(2024·安庆高一检测)读“大气的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1)图中甲表示____________,乙表示_______________,丙表示_____________,丁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请说明缘由。(3)请用地理原理说明“高处不胜寒”。【解析】第(1)题,据图中箭头特点可知,甲指向地面,表示太阳辐射,乙从地面指出,表示地面辐射,丙从大气辐射指向地面,表示大气逆辐射,丁表示另一种减弱方式即散射。第(2)题,据大气的保温原理可知,晴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物制药靶点发现与验证技术国际合作与竞争格局报告
- 校园安全管理报告2025年:智慧校园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与技术创新
- 环保产业园2025年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绿色能源开发与利用报告
- 2025年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中的医疗信息化与互联网医疗融合发展研究报告
- DB41-T 2886-2025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花岗伟晶岩型高纯石英矿
- 三类人员安全c考试题库及答案
- 数控切割工考试题及答案
- 四川视听语言试题及答案
- 泰莱大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梯形的题目及答案
-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单元复习知识清单)
- 110kV变电站施工材料采购方案
- 《风暴潮地理》课件
- 保险钱教育金课件
-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与评估规程
- 物资搬运服务方案
-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 律师事务所案件管理系统操作指南
- 微型消防站消防应急预案
- 高中英语语法大全总结
- 知识题库-机动车检测站授权签字人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