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0T-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标准_第1页
DBJ50T-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标准_第2页
DBJ50T-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标准_第3页
DBJ50T-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标准_第4页
DBJ50T-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2569-2014DB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50/T-178-20××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标准At-gradeIntersectionDesignonUrbanRoads(修编征求意见稿)20**-**-发布20**-**-**实施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标准At-gradeIntersectionDesignonUrbanRoadsDBJ50/T-178-20××主编单位: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施行日期:20XX年XX月XX日前言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20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第二批)的通知》(渝建标[2020]46号)文件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并在广泛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城市道路交叉口是整个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事故的多发点、交通运行的拥堵点、通行能力的控制点。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交叉口是道路交通系统安全与畅通的决定因素之一。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的咽喉,是机动车流、人流、自行车流的汇集点。在交叉口处对各种交通流的不同处理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到作为交通弱势群体的安全和利益,也影响到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并且涉及城市用地、建设投资、环境景观、维护管理等各个方面。规范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将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规范从2014年发布以来,对重庆市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在指导平面交叉口和设计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智能设施技术的成熟,以及国标的更新,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并在广泛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具代表性机动车车辆、非机动车辆、三轮车外廓尺寸;2细化平面交叉口设计流程;3细化交叉口分类及选型方式;4根据重庆市实际情况细化设计指标;5完善无障碍通道设计;6交通管理设施基本要求。本规范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技术归口单位负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解释。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为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重庆市洋河一村69号,邮编400020,电本标准(规程、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专家:主编单位: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张国庆、陈德玖、宋少贤、祝烨、龚丽俨、李翔、高兴中、俞仁怡、谢梅艳、刘鑫、余爽审查专家:目录TOC\o"1-2"\h\u1总则 表6-9取值。图6-SEQ图6-\*ARABIC16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示意图表6-SEQ表6-\*ARABIC9交叉口港湾式停靠站各部分尺寸道路设计速度速度(km/h)60504030交叉口设计速度速度(km/h)30252015减速段长度(m)20151010停靠站台长度最小值30303015加速段长度25201510公交停靠站最小总长度756555352、站台长度最多不应超过同时停靠4辆公交车的长度,否则须考虑分开设置为双站,双站间距不应小于25m,以减少上下游公交车进出停靠站的相互影响。3、公交车停靠的站台长度可按表6-10确定。表6-SEQ表6-\*ARABIC10多辆公交车停靠站台长度同时停靠的公交车辆数1234公交停靠站站台长度(m)15304560条文说明:公交停靠站站台长度可按下式计算:Lw=n(Lb+2.5)式中:Lw——公交停靠站站台长度;n——公交停靠站同时停靠的公交车辆数;Lb——公交车辆长度。条文说明:重庆市普通公交车长度不超过12米,重庆市基本无饺链车,为有效控制公交停车港的长度,取公交车停车长度为15m。经过实际调查,确定公交停车港仅停靠小型巴士时,站台尺寸应根据小型巴士停靠数量和车型尺寸进行计算。最小长度应满足两辆车同时停靠的要求。车辆长度根据站点实际停靠最大车型计算。结合重庆市公交轨道接驳换乘和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需求,补充社区小型巴士专用停车港的设计,以便在旧城改造中同步完善居民出行设施。4、公交停靠站候车站台高度宜取15~20cm;站台宽度不应小于2.0m,改扩建及治理交叉口条件受限时不应小于1.5m。5、新建交叉口,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车道宽度应为3.5m,改扩建及治理交叉口条件受限时,不应小于3.0m。交通性主干道可在公交车道与相邻车道之间设置隔离带,服务性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需在公交车道与相邻车道之间设置专用标线。6.6.10交叉口附近立交桥匝道出入口段不宜设置公交停靠站。桥梁、隧道端头100m范围内不宜设置公交停靠站。6.6.11当交叉口处有轨道交通车站人行出入口时,公交车站的设置应考虑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换乘需要。6.6.12公交停靠站区域内,距离路缘石0.6米之内,不宜设置任何阻挡物,避免与公交车后视镜相撞。6.7交通管理设施6.7.1为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交叉口宜设置交通监控系统,交通管理设施等级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各级管理设施等级与适用范围应符合表7-1的规定。图7-1交通管理设施等级与适用范围相交道路等级道路等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主干道ⅠⅠⅢ次干道ⅠⅡⅢ支路ⅢⅢ-6.7.2当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等级为Ⅰ级时,应配置完善的信息采集、交通监控、电子警察、信息处理及发布等智能设施。信号灯宜采用感应控制以或自适应控制;平面交叉口形成路网的区域,可采用线控和区域控制。6.7.3当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等级为Ⅱ级时,应设置交通监控、电子警察和信号控制设施。信号灯可采用定时控制、感应控制以、自适应控制。6.7.4当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等级为Ⅲ级时,可视交通情况设置信号灯等设施。6.7.5交通信号机、交通监控、交通信息诱导装置以及交通信息采集设施等电器设备应有可靠的防雷和接地措施。6.7.6交通信号灯及交通监控设施的供电线路宜采用就近公用变压器。6.7.7设置有交通监控和信号灯控制的平面交叉口,横穿道路的管道、结构物上的监控外场设施基础和管道应与土建工程同步实施。

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规程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要求)”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064《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重庆市《城市道路人行过街设施设计标准》DBJ50/T-278北京市《城市道路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