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试卷第=PAGE1*2-11页(共=NUMPAGES1*22页) 综合试卷第=PAGE1*22页(共=NUMPAGES1*22页)PAGE①姓名所在地区姓名所在地区身份证号密封线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所在地区名称。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3.不要在试卷上乱涂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内填写无关内容。一、选择题1.我国古代史的开端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百家争鸣”时期,代表儒家学派的是()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老子
3.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227年
C.公元前214年
D.公元前213年
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包括()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
5.《史记》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范晔
D.王充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A
解题思路:我国古代史的开端一般指的是夏朝的建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开始。
2.答案:A
解题思路: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儒家学派的思想。
3.答案:A
解题思路: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权的封建国家。
4.答案:B
解题思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火药是其中之一。
5.答案:A
解题思路:《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撰写。二、填空题1.商朝时期,都城先后迁移到(西亳)和(殷)。
2.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是(临淄)。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有(书同文)和(车同轨)。
4.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西汉末年)。
5.《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西亳、殷
2.临淄
3.书同文、车同轨
4.西汉末年
5.司马光
解题思路:
1.商朝都城的迁移是古代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事件,根据历史记载,商朝的都城从西亳迁移到殷,即今天的河南安阳。
2.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国,其都城位于今天的山东淄博市临淄区。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集权,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书同文”是指统一文字,“车同轨”是指统一车轨宽度,以利于国家统一和交通发展。
4.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据史料记载,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西汉末年,由印度僧人传入。
5.《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纂,被誉为“史家之绝唱”。三、判断题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解题思路: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其存在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之间,由大禹建立。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
2.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解题思路:老子,姓李名耳,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被尊称为“道家始祖”。他的著作《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重要经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陵墓。(√)
解题思路: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秦始皇的陵墓的一部分。这些兵马俑是为了保护秦始皇在另一个世界中的军队,是秦始皇陵的重要组成部分。
4.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解题思路: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集权,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这一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对后世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解题思路:虽然隋朝在公元581年至618年间实现了中国的再次统一,但它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此之前,秦朝在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间已经实现了对中国的统一,并且其统治范围覆盖了多个民族。隋朝虽然统一了北方,但并未完全统一南方,直到唐朝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四、简答题1.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战役。
解答: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战役包括:
(1)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城濮(今河南省鹤壁市)展开的一场大战。晋国在晋文公的领导下,以智胜敌,取得胜利,奠定了晋国霸主地位。
(2)马陵之战:公元前343年,魏国与赵国在马陵(今河北省邯郸市)发生的一场大规模战役。魏国军队在孙膑智谋的指引下,成功击败赵国,巩固了魏国的霸权地位。
(3)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国与齐国在桂陵(今河南省许昌市)展开的一场战役。魏国军队在孙膑的智谋下,被齐军围困,最终投降,齐国取得胜利。
(4)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市)展开的一场激战。秦军在白起指挥下,以少胜多,取得胜利,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
解答: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
(1)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下设县,实行集权;
(2)统一度量衡,规范货币、度量衡等,便于经济交流和统一管理;
(3)修建驰道,加强交通运输,促进各地联系;
(4)焚书坑儒,统一思想,加强集权;
(5)修筑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3.简述唐朝的科举制度。
解答:
唐朝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设立进士科、明经科等科目,选拔优秀人才;
(2)实行考试选拔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3)实行进士及第,授予官职;
(4)设立国子监,培养官员;
(5)重视诗赋、经义、史书等文化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4.简述宋朝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
解答:
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1)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纸币“交子”;
(2)文化:诗词、散文、书画、戏曲等文学艺术繁荣,出现了许多著名文人;
(3)科技:天文、数学、地理、医药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如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
5.简述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
解答:
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
(1)政治:封建君主专制加强,集权制度更加完善;
(2)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得到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文化:儒家思想逐渐衰落,新思想开始涌现,如李贽、王夫之等;
(4)科技:科技成就突出,如宋应星《天工开物》、李时珍《本草纲目》等;
(5)社会矛盾:封建制度逐渐僵化,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阶级矛盾尖锐。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战役有城濮之战、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
解题思路:
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梳理出这一时期的主要战役,然后逐一进行简要描述。
2.答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包括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修建驰道、焚书坑儒、修筑长城。
解题思路:
根据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历史背景,梳理出秦始皇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然后逐一进行简要描述。
3.答案:
唐朝的科举制度包括设立进士科、明经科等科目,实行考试选拔制度,设立国子监,重视诗赋、经义、史书等文化素养。
解题思路:
根据唐朝的历史背景,梳理出唐朝的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然后逐一进行简要描述。
4.答案:
宋朝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诗词、散文、书画、戏曲、天文、数学、地理、医药等领域。
解题思路:
根据宋朝的历史背景,梳理出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然后逐一进行简要描述。
5.答案:
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如封建君主专制加强、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新思想涌现、科技成就突出等。
解题思路:
根据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梳理出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然后逐一进行简要描述。五、论述题1.论述孔子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解题思路:
1.阐述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
2.分析孔子思想对后世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
3.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孔子思想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2.论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解题思路:
1.阐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背景;
2.分析统一六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意义;
3.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统一六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论述唐朝的盛世景象。
解题思路:
1.描述唐朝盛世的背景,如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等;
2.分析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成就,如科举制度、丝绸之路等;
3.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唐朝盛世的景象及其历史地位。
4.论述明朝的衰亡原因。
解题思路:
1.回顾明朝的兴起和发展过程;
2.分析明朝衰亡的原因,如政治腐败、财政困难、边疆危机等;
3.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明朝衰亡的历史教训。
5.论述清朝的统一与对外战争。
解题思路:
1.阐述清朝统一中国的大致过程和背景;
2.分析清朝对外战争的原因、过程及结果,如对蒙古、西藏、缅甸等地的征讨;
3.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清朝统一与对外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及解题思路:
1.孔子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
1.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2.孔子思想对政治制度、伦理道德、教育体系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
3.实际案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
解题思路:从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入手,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
1.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战乱,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统一;
2.统一六国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意义,为后世发展奠定了基础;
3.实际案例:秦始皇推行法治,修建长城等重大工程,加强集权。
解题思路:阐述统一六国的过程和背景,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历史意义。
3.唐朝的盛世景象:
答案:
1.唐朝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等方面达到了高峰;
2.唐朝时期,科举制度成熟,丝绸之路繁荣,对外交往频繁;
3.实际案例: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是中国古代的黄金时期。
解题思路:描述唐朝盛世的背景和成就,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唐朝盛世的景象。
4.明朝的衰亡原因:
答案:
1.明朝衰亡的原因主要有政治腐败、财政困难、边疆危机等;
2.明朝中期以后,政治腐败现象严重,导致社会动荡;
3.实际案例:明朝后期,农民起义频繁,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解题思路:回顾明朝的兴衰过程,分析其衰亡原因,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历史教训。
5.清朝的统一与对外战争:
答案:
1.清朝通过一系列征战,最终统一了中国;
2.清朝对外战争,如对蒙古、西藏、缅甸等地的征讨,加强了集权;
3.实际案例: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地位。
解题思路:阐述清朝统一中国的大致过程和背景,分析对外战争的原因和结果,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其对历史的影响。六、材料分析题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句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力强盛,被誉为‘贞观之治’。”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这句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2)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影响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促使国家政策和社会风气向着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解题思路:
(1)从中华民族的精神层面上分析,指出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历史上的体现;
(2)从中华文化传承角度分析,强调厚德载物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影响;
(3)从历史进程分析,阐述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2.唐朝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有:
(1)实行科举制度,选拔贤能之士;
(2)减轻农民负担,调整税收政策;
(3)重视农业生产,推动经济发展;
(4)加强集权,保证政治稳定;
(5)尊重知识分子,提倡文治武功。
解题思路:
(1)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阐述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
(2)针对每,结合历史事件和人物,具体说明原因;
(3)综合归纳,得出唐朝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七、综合应用题1.根据所学知识,将以下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1)秦始皇统一六国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力强盛
(4)明朝的衰亡
时间顺序排列:
(1)秦始皇统一六国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力强盛
(4)明朝的衰亡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丝绸之路的开通
(2)科举制度的创立
(3)宋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4)明朝的海禁政策
(1)丝绸之路的开通
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中国带来了丰富的物质和文明。
(2)科举制度的创立
影响:科举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团队户外拓展活动合作协议
- 水利行业智能化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安全性方案
- 系统学习的2025年工程经济试题及答案
- 游戏赛事组织与执行方案
- 2025年公共关系学常见名词定义及试题及答案
- 物理光学及声学考点习题
- 经济学的实践案例试题及答案
- 高校成本核算体系构建与应用
- 行政管理结构调整试题及答案
- 住院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超详细一万字笔记
- 《南海南部海洋环流的结构与季节变化》
-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课件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 武汉版生命生态安全【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五年级 第7课《网络资讯辨真假》课件
- 《电气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
- 2024年下半年贵州省贵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招聘4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游戏动漫游戏体验提升及游戏衍生品开发策略
- DB11∕T 729-2020 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防火安全技术规程
- 体育-小学移动性技能:跳跃游戏教学设计与教案
- 第02辑一轮语法 专题16 with复合结构(高考真题+名校模拟+写作升格)(教师版) 2025届新高三英语提分培优通关练(高考真题+名校模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