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鼎湖山听泉同步练习北京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鼎湖山听泉同步练习北京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鼎湖山听泉同步练习北京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14鼎湖山听泉夯实基础1.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在横线上改正。轻纱遮面欢呼鹊跃澄澈透亮山明谷应万籁俱寂岁月流失引人暇想有仙则名2.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的钟声和()的泉声,在雨后安静的暮色中,相互()着,像是老人扶仗立于门前,()着游戏忘返的孩子。A.嘹亮响亮叮叮咚咚呼喊招呼B.安详厚重清爽明丽回答呼喊C.安详厚重欢快清亮应答呼喊D.嘹亮响亮欢快清亮应答呼喊3.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方法。(1)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异的交响乐。()(2)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尝……()(3)我完全沉醉在泉水的歌颂之中。()实力提升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进山方知泉水非此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行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漫步时,经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静静跑进,偎我腰间。好一个淘气的孩子!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很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澄澈透亮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1)给加点字注音一泓()楹联()幽曲()童稚()(2)山泉和“我”的爱女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3)文中引用楹联有什么作用?开放探究5.下面一段文字选自老舍的《趵突泉》,阅读后答题。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宏大,不敢再正眼去看。恒久那么纯净,恒久那么活泼,恒久那么显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气!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漂浮着,使你不由想起一种好像神奇的境界。(1)与《鼎湖山听泉》比较一下,谢大光与老舍对泉的描写反映出他们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理解有什么不同?答:(2)语段的结尾说“……使你不由想起一种好像神奇的境界”,请你发挥想象,描绘一下你所想到的境界。【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鹊—雀明—鸣失—逝暇—遐2.C3.(1)比方(2)排比(3)拟人【实力提升】4.(1)略(2)泉的踪影不行捉摸,“半含半露、欲近故远”;“我”的爱女淘气、活泼,忽而“跑开”,忽而“跑进”。(3)点出了眼前境界澄澈透亮的特点,也印证了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