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第九章-生命控制与死亡伦理_第1页
医学伦理学第九章-生命控制与死亡伦理_第2页
医学伦理学第九章-生命控制与死亡伦理_第3页
医学伦理学第九章-生命控制与死亡伦理_第4页
医学伦理学第九章-生命控制与死亡伦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生命控制与死亡伦理

4/17/20251第一节

生命与死亡伦理概述生命4/17/20252一、生命的定义(一)生命的定义人的生命分为:生物学生命(humanbiologicallife)人格生命(humanpersonallife)4/17/202531.人的生物学生命1.生理学定义:生命为具有进食、代谢、排泄、呼吸、运动、生长、生殖和反应性等功能的系统。2.新陈代谢定义:生命系统具有与外界经常交换物质能量但不改变其自身性质。3.生物化学定义:生命系统包含储藏遗传信息的核酸和调节代谢的酶蛋白。4.遗传学定义:通过基因复制、突变和自然选择而进化的系统。5.热力学定义:生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不断增加其秩序。4/17/202542.人的价值生命

具有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创造能力的个人活动的存在,也即以生物学生命为基础,具有感觉、思维、情感和意志等机能并能自身同一的处于活动过程中的主体、自我。人的价值生命强调:自我意识的能力。4/17/202553.人的属性自然的人社会的人4.人的定义人(person)是在社会关系中扮演一定角色的有自我意识的生物实体。4/17/20256(二)关于人的生命标准的讨论争论的焦点:胎儿是不是人什么时候成为人如果胎儿不是人又是什么胎儿的道德地位

第8个月的胎儿:我是生命吗?4/17/20257生命的起始问题

与以下三个问题密切相关:我们在什么时候可以实施人工流产是符合伦理道德的我们在什么时候可以对生命进行操作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关于人的尊严、生命神圣与生命价值等问题的认识和看法4/17/202581.生命的标准授权标准复合标准4/17/20259

受精第一天6周的胎儿8个月的胎儿可爱的宝宝以上都是生命现象,但除了第四个是人的生命以外,其余都是“潜在的人”。只有我才完全具有人的本质属性……4/17/202510胎儿的地位:

“潜在的人”(thepotentialperson)

理由:人类有机体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胎儿不是有思想、有意识的独立存在者胎儿出生前与孕母是一元存在人是生物学生命和社生命的统一体注:胎儿的法律地位与利益保护“活着出生规则”

子宫中的胎儿,仿佛宇宙中飘浮的星斗。

4/17/202511二、死亡伦理概述“象斯芬克斯之谜那样,永远摆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字:死”

---巴金4/17/202512(一)死亡的界定死亡的神秘性关于死亡的不同观点医学伦理学的定义:

是生命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的本质属性消失和终止的生物学过程。

4/17/202513(二)死亡标准1.传统死亡标准

传统的死亡标准就是指心肺死亡标准。医学上实际采用的传统死亡标准是脉搏、呼吸、血压的停止或消失。1951年美国布莱克法律词典:血液循环全部停止以及由此导致的呼吸、脉博等动物生命活动的终止。1979年我国《辞海》:把心跳、呼吸的停止作为死亡的重要标准。即,呼吸停止、心脏停跳,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是死亡的三个指征。4/17/202514传统死亡标准的局限性:

●死亡判断不够准确传统死亡标准带来的伦理问题

●何时停止对病人的抢救

●对医学新技术采用的影响4/17/2025152.脑死亡标准

脑死亡就是全脑死亡,即大脑、中脑、小脑和脑干的不可逆的死亡。4/17/202516脑死亡标准的确定

1968年,以贝彻为主席的美国哈佛医学院特设委员会发表了检查脑死亡定义的报告,把死亡定义为不可逆的昏迷或“脑死”,并提出了以下四条判定标准:

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2、自主运动和自主呼吸停止。

3、脑干反射消失,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眼运动反射都消失,以及吞咽,发育等由脑干支配的反射全部消失。

4、脑电波消失(平坦)等。

4/17/202517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科学地判定死亡有利于合理利用有限卫生资源有利于器官移植有利于道德和法律责任的确定

4/17/202518脑死亡标准的社会伦理问题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冲击对现行法律制度的冲击实施中的可操作性问题4/17/202519(三)理性对待死亡1.历史上的死亡观西方:基督教的死亡观东方:儒家的死亡观道家的死亡观佛家的死亡观4/17/2025202.珍惜生命,正视死亡

树立自然归宿信念积极充实人生价值坦然、无畏惧地面对死亡

4/17/2025213.开展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的意义死亡教育的形式与内容4/17/202522第二节

生殖技术应用伦理

4/17/202523一、生殖技术概述含义:是指运用医学科学技术和方法对配子、合子、胚胎进行人工操作,替代自然生殖过程的某一步骤或全部步骤的医学技术。生殖技术的类型(1)人工授精(AI,artificialinsemination)(2)体外受精(IVF,invirtofertilization)(3)无性生殖(clone)

4/17/202524人工授精:是收集丈夫或自愿献精者的精液,由医师注入女性生殖道,以达到受孕目的的一种技术。按照精液的来源不同,人工授精可以分为:同源人工授精(AIH,artificialinseminationofhusband),又叫夫精人工授精或同质人工授精,指使用的是丈夫的精子;异源人工授精(AID,artificialinseminationofdonor),又叫他精人工授精或异质人工授精,指使用的是自愿献精者的精液。

宫腔内丈夫精液人工授精4/17/202525体外受精:是用人工方法,让卵子和精子在人体以外受精和发育的生殖方法。体外受精实际上和胚胎移植技术是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受精是实验室的试管中进行,通过这种方式诞生的婴儿,人们通常叫做“试管婴儿”。单精子卵胞浆注射技术试管婴儿4/17/202526无性生殖技术:又叫克隆技术,就是运用现代医学技术,不通过两性结合,而进行高等动物(包括人)生殖的技术。严格意义的无性生殖技术,又叫成体细胞克隆技术。是取出高等动物的成体细胞,把其携带遗传信息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中,通过技术让结合体继续发育,再将发育到一定程度的胚胎植入母体子宫妊娠直至分娩。多利绵羊4/17/202527二、生殖技术的历史与现实人工授精的历史与现实体外受精的历史与现实无性生殖的历史与现实4/17/202528人工授精的历史与现实1799年,英国外科医师约翰·亨特(JohnHunter)用海绵方法试验成功,为人类最早实施人工授精技术。美国纽约妇产科医院马里恩(Marien)于1866年用其丈夫的精液试验成功。1890年杜莱姆逊(Dulemson)试用于临床,到19世纪30年代使用者与日俱增。在我国,1983年湖南医学院生殖工程研究组用冷冻精液的人工授精取得成功,婴儿顺利成功。1984年上海第二医学院用洗涤过的丈夫精子施行人工授精获得成功。1986年青岛医学院建成了我国第一座人类精子库。为了规范人工授精等生殖技术和人工精子库的管理,2001年,国家卫生部颁布实施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和《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4/17/202529体外受精的历史与现实1978年7月25日,在英国兰开夏奥德姆医院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1978年10月30日,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一所医院里诞生了世界上第二个“试管婴儿”,目前世界上的试管婴儿数量,已经超过30万。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于1988年3月10日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平安诞生,1988年6月9日,我国大陆第一例来自异体的试管婴儿在湖南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诞生。这被称为第一代试管婴儿技术,后出现第二代、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并在临床上运用。通过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技术替他人妊娠的代孕技术,在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许多州,成立了代孕技术中心,而且出版了一份代孕技术通讯,组织了一个代孕技术协会,名叫“白鹤”。2000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通过媒体宣称已经成功进行代孕技术,这位代孕母亲是替因病切除子宫的姐姐代孕的。湖南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人类生殖工程研究室也进行了代理母亲手术。4/17/202530无性生殖的历史与现实严格意义的无性生殖技术,即生殖性克隆技术诞生的标志,是英国一个名叫“多莉”(Dolly)的克隆绵羊诞生。1997年2月23日《自然》杂志刊登了这则消息,设在英国爱丁堡的罗斯林研究所以威尔莫特和肯贝尔为首的研究小组,从提供卵细胞的母羊体内提取一个卵细胞,去掉细胞核,制成具有生物活性但无遗传物质的卵“空壳”,在从一只母羊的乳腺中取出一个普通组织细胞,与上述无遗传物质的卵细胞融合,生成一个含有新的遗传物质的卵细胞。当这个卵细胞分裂发育成一个胚胎,到一定程度,研究人员将其植入一头母羊子宫,母羊怀孕生下了“多莉”。这一成果表明,高等生命所遵循的有性生殖繁殖规律发生了突破,生命可以通过无性生殖繁殖和“复制”,但至今尚未有“克隆人”的准确报道。

4/17/202531三、生殖技术的伦理讨论生殖技术的伦理价值生殖技术有利于计划生育解决不孕夫妇的生儿育女问题可以提高人类个体的遗传素质4/17/202532三、生殖技术的伦理讨论生殖技术引起的社会伦理问题对婚姻家庭关系的冲击生殖技术导致人类伦理关系的混乱生殖技术破坏自然法则代孕母亲是否合乎道德卵子、精子、受精卵、胚胎能否商品化生殖技术滥用的风险4/17/202533四、生殖技术的应用原则

审慎原则:严格控制适应证,控制适用范围知情同意原则:尊重受术者意愿,签署文字契约

保密与互盲原则优生原则:确保生殖质量

4/17/202534第三节计划生育与优生伦理4/17/202535(一)人的生育本质两种生产的理论物的生产人的自身生产

生育是人类的自身生产

生育的本质:生命是人类的自身生产和再生产,它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

人的生产的特点

人的生产周期比物的生产周期要长人的生产具有惯性

一、计划生育伦理4/17/202536人类生育行为的选择自然生育阶段

突出特点是,人类的生育完全听凭自然计划生育阶段

突出特点是人类调控自身生育行为选择生育阶段

突出特点是,生育变成了一系列人工选择和人工控制的行为

一、计划生育伦理4/17/202537(二)计划生育伦理1.计划生育的含义

计划生育是指人们有计划地生育子女,繁衍后代2.计划生育的内容一是调节人口增长的速度二是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一、计划生育伦理4/17/2025383.计划生育的历史与现实人类从很早就开始有计划地控制自己的生育,这包括鼓励生育和避孕两方面。中国历代王朝一般都鼓励生育到封建社会末期,开始有思想家认识到人口过多的危害。我国现行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一、计划生育伦理4/17/2025394、计划生育的伦理价值计划生育有利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计划生育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公众的健康与幸福一、计划生育伦理4/17/2025405.计划生育伦理原则生育权利与生育义务统一的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利益导向原则公正服务原则

一、计划生育伦理4/17/2025416.生育控制的伦理讨论

生育控制的含义

生育控制是对人的生育权利的限制,包括对正常人生育权利的限制和对异常特定人的生育权利的限制。生育控制的方法及伦理避孕的伦理分析人工流产的伦理分析绝育的伦理分析

一、计划生育伦理4/17/202542二、优生伦理4/17/202543优生的内涵

所谓优生是指生育身心健康的婴儿,以促进人类在体力和智力上优秀个体的繁衍。优生的种类积极优生消极优生

(一)优生的内涵和种类4/17/202544(二)优生伦理优生措施优生措施是使人们能够获得和选择安全、有效、合理的生育调节方法,能够获得适当的保健服务,使妇女能够安全怀孕和分娩,并得到一个健康婴儿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婚前医学检查、产前诊断、遗传咨询与遗传筛查。4/17/2025451.婚前医学检查含义

婚前医学检查是指对即将婚配的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前在婚育方面进行保健指导和健康检查。婚前医学检查的伦理要求4/17/2025462.产前诊断

含义:产前诊断是指在孕妇妊娠4~5个月间,通过检测了解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或先天性缺陷,从而为选择性流产提供科学依据。目的:优生、保护孕妇的人身安全和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

产前诊断的伦理要求4/17/2025473.遗传咨询

含义:遗传咨询(geneticcounseling)也称遗传商谈,是咨询医师和咨询者就某一遗传病,在该家系发生的原因、诊断、遗传方式、预后、再发风险等问题,进行一系列解答、讨论和商谈的过程。遗传咨询的对象遗传咨询的伦理要求4/17/2025484.遗传筛查

含义:遗传筛查是对人群中遗传病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进行检测。近年来随着个体化医学的发展,遗传筛查还包括对遗传多态性的检测,来评价与某些疾病的相关性和对某些药物的反应性。

遗传筛查的伦理讨论4/17/202549第四节

临终关怀与安乐死4/17/202550一、临终关怀(一)临终关怀概述1.临终与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

“临终”是指人所患疾病的终末期或遭受意外濒临死亡的时间。

4/17/2025512.临终关怀的含义与历史发展

含义:是指对生命临终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的生活照护、医疗护理、心理护理、社会服务等全方位的关怀照顾,使其以最小的痛苦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临终关怀的历史发展4/17/202552(二)临终关怀的伦理原则不以延长生命为目的,而以减轻身心痛苦为宗旨尊重临终者生命的原则“社会沃母”原则

接受临终关怀的老人4/17/202553(三)临终关怀模式1.PDS(onePointthreeDirectionnineSubject)模式施氏模式家庭—社区—专业医护人员三结合模式

4/17/202554(四)临终关怀的具体要求营造温馨的环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克服焦虑与恐惧的心理促进心理舒适帮助临终病人面对现实为临终患者家属的精神支持提供方便妥善料理尸体,劝慰家属节哀

4/17/202555引例

“他走了很长的路,虚弱的身体没有力量再走一步了。他解掉了背在肩上所有的重负,好轻松啊,从来没有感到如此的放松。”这是一个医生亲眼目睹的一个儿童死后的例子,“杰米只有8岁,从他的父亲那里染上了病,真是极为不幸。在他死前的三天里,出现了两次险情,我不得不用电击来使他恢复心跳。我还记得他第二次‘反复’时,我把心导电棒接好,然后接通了电源。杰米的双眼突然张开,说:‘医生,你为什么要把上帝叔叔赶走呢?你不知道我有多么想他?’杰米对我说,他在那边很好,不痛也不忧虑,‘比这边要好!’几天后,杰米平静地去世了。”

4/17/202556二、安乐死(一)安乐死的定义和分类1.安乐死的含义

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濒临死亡状态时,由于肉体的极端痛苦,在患者和其亲属的要求下,经过一定的法律、道德及医学程序,用医学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的全过程。

4/17/2025572.安乐死的类型

根据医务人员的作为方式,可以将安乐死分为积极安乐死和消极安乐死。

根据提出安乐死请求的主体,可以将安乐死分为我们可以将安乐死分为自愿安乐死和非自愿安乐死。

4/17/202558(二)安乐死的历史与现状1967年美国建立了安乐死教育学会。1969年英国国会辩论安乐死立法法案。1976年在日本东京举行了“国际安乐死讨论会”,宣称要尊重人“尊严的死”的权利。“临终患者权利法案”(澳大利亚1995年6月16日北部)世界上第一个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荷兰4/17/202559(三)安乐死的伦理争论反对安乐死的理由赞成安乐死的理由(四)理性对待安乐死4/17/202560案例1:李某,女,27岁,怀孕5个月,在一天上班的路上,突然被王某骑自行车不小心撞倒,导致流产。事后,李某及其家属状告王某因导致胎儿死亡而犯过失杀人罪。问题:(1)人的生命从什么时候开始?(2)胎儿是人吗?(3)李某及其家属的要求合理、合法吗?4/17/202561案例2:

1985年11月10日(星期日)5点41分,美国费城“飞行”球队守门员PelleLindbergh,在新泽西州开车撞到水泥墙,他的大脑广泛受创,脊髓也受到严重损伤。

11月11日,《华盛顿邮报》报道“飞行队守门员PelleLindbergh昨日被宣布为脑死亡”;《纽约时报》报道说,Lindbergh“脑已死亡并且恢复无望”。在接下来的两天,报道继续称他“大脑死亡”,然而又说他在生命支持措施下“活着”,说他“在死亡的上空盘旋”并且“毫无生还机会”。另有一条新闻报导说他已经在星期一被宣布为“临床死亡”。

11月12日,新闻报道:“在他家人的请求下”,外科医生摘除了他的器官以供器官移植。

11月12日,《时报》报道:Lindbergh“于昨天下午在历时5个小时的器官摘除手术结束时死亡”。4/17/202562问题:(1)什么是死?(2)说一个人在星期日早晨被宣布为“脑死亡”,在星期一“临床死亡”,在星期二下午“死亡”,这意味着什么?(3)如果他真的直到星期二下午才死亡,引起他死亡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摘除了他的重要的器官吗?那么,是这些摘除他器官的外科医生杀死了他吗?4/17/202563《脑死亡判定标准》

(第三稿征求意见稿)2005年卫生部该标准共有四项:第一,先决条件:(1)昏迷原因明确;(2)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第二,临床判定:(1)深昏迷;(2)脑干反射全部消失;(3)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自主呼吸激发实验证实无自主呼吸)。以上三项必须全部具备。第三,实验室检查:(1)脑电图呈电静息;(2)经颅多普勒超声无脑血流灌注现象;(3)体感诱发电位P14以上波形消失。以上三项中至少一项阳性。第四,脑死亡观察时间:首次判定后,观察12小时以上复查无变化,方可最终判定脑死亡。4/17/202564

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

管理办法(2001)制订背景:1988年全国第一届生殖技术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学术会议及其有关管理建议1999年香山科学会议:

“21世纪生命伦理学面临的难题”。卫生部专家小组起草管理办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带有试验性治疗性质。4/17/202565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配子、合子、胚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

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当遵循知情同意原则,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涉及伦理问题的,

应当提交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

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为当事人保密,

不得泄漏有关信息。

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不得进行性别选择。

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

管理办法(2001)4/17/202566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

伦理原则有利于患者知情同意保护后代社会公益保密严防商业化伦理监督4/17/202567行为准则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必须严格遵守知情同意、知情选择的自愿原则必须尊重患者隐私权禁止无医学指征的性别选择禁止实施代孕技术禁止实施胚胎赠与禁止实施以治疗不育为目的的人卵胞浆移植及核移植技术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

4/17/202568禁止人类与异种配子的杂交;

禁止人类体内移植异种配子、合子和胚胎;

禁止异种体内移植人类配子、合子和胚胎禁止以生殖为目的对人类配子、合子和胚胎进行基因操作禁止实施近亲间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在同一治疗周期中,

配子和合子必须来自同一男性和同一女性行为准则(续)

4/17/202569禁止在患者不知情和不自愿的情况下,将配子、合子和胚胎转送他人或进行科学研究禁止给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禁止开展人类嵌合体胚胎试验研究禁止克隆人行为准则(续)

4/17/202570案例:

丈夫李某与妻子王某结婚三年一直未能生育,经医院妇科检查,系王某输卵管堵塞所致,虽作过两次人工授精手术,均未成功。李家求子心切,李母召集家人商议,由李某与王某分别提供精子、卵子,通过体外授精、“借腹生子”,由李某胞姐(45岁,未婚)代为孕育,所生子女由李某夫妻抚养。李、王及李某胞姐均表示同意,并在医院的帮助下,胚胎成功植入李某胞姐子宫内,胎儿发育良好。此后不久,李某以王某不能生育为由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王某辩称,自己并没有丧失生育能力,只是暂时不能生育;夫妻感情尚好,不同意离婚。即使离婚,自己仍是李某胞姐腹中胎儿的母亲,对出生后的子女享有抚养、监护权。4/17/202571问题:(1)生育能力缺陷能成为离婚的条件吗?(2)现代人类生殖技术的发展,使得体外授精成为现实,从而使“不能生育”的缺陷得以弥补,那么李某的离婚理由还能成立吗?传统的婚姻功能是否从此已有所变化?(3)“借腹生子”合乎法律、伦理吗?谁又是所代生子女的父母?4/17/202572王某的老家在距离温州市区仅有两个小时车程的一个村子里。依靠一个服装厂,他目前已经积累了600多万元的资产。目前,他的3个孩子都在外地的一所私立学校上学。超生问题在王家表现突出。王某有3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王某的弟弟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多子多孙、人丁兴旺嘛!再说了,多一个孩子也就是一双筷子。”王某说。在生第二个孩子时,王某就是“疏通”了当地医院的人,开了张假证明,说他的第一个女儿有先天性心脏病。到了生第三个孩子的时候,他让老婆去了外地一个亲戚家。“生完孩子回来,反正政府也不敢把生下来的孩子掐死,交了罚款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案例4/17/202573王某说,子女多才是村民羡慕的“大户人家”,在办厂子的朋友中,好多人想方设法生了第二胎。与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相似,浙江省名人、富人超生情况普遍存在。浙江温州以发达的民营经济闻名天下,也是富人、名人超生现象较为严重的地区。问题:(1)请对“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的生育观进行伦理分析。(2)超生贵族现象符合我国人口政策与计划生育的基本原则吗?4/17/202574案例李某某,女性,26岁。曾于1997年怀孕32周时B超发现女性胎儿脑积水、多指畸形,给予引产。本次怀孕23周前来遗传咨询,进行B超检查时发现胎儿多发性畸形,包括下肢短小、唇腭裂、后脑凹积液,胎儿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为46XX(多一条X染色体)。根据孕妇的病史及家族史,告知孕妇及其丈夫该胎儿为多发畸形,预后不良。由于孕妇曾有类似症状胎儿的妊娠史,考虑存在隐性遗传的可能,在孕妇及其丈夫理解并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给予选择性人工流产。胎儿引产后病理检查结果与产前诊断的结果相一致,产前检查和遗传咨询避免了一个有严重缺陷的患儿出生。4/17/202575案例魏某某,女性,26岁。曾有过两次不良妊娠史,一次是足月分娩,女婴,出生后发现脑发育不全;一次是妊娠7个月时发现胎儿脑积水,予以引产,为女胎。本次怀孕35周时,前来遗传咨询。B超检查显示胎儿双侧脑室轻度增宽,根据孕妇的病史及家族史,认为胎儿为轻度脑积水,可能与隐性遗传有关;如系单纯脑脊液流出道的不畅,出生后可通过手术治疗,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建议出生后做进一步检查,孕妇于妊娠39周自然分娩一女婴,外表正常,于出生后1个半月进行CT检查,发现脑积水已消退,脑组织结构正常。这个病例防止了盲目引产对胎儿和孕妇本人及家庭造成的伤害。问题:(1)以上两个案例说明了什么?(2)生育控制符合道德吗?4/17/2025761986年6月20日,陕西省汉中市某医院接收了一位患有肝硬变腹水的59岁女性患者夏素文,在夏素文的儿子得知母亲无法救治后,不忍心见到母亲受病痛折磨,便向医师蒲连升提出,是否可以采取措施,让其母亲早点咽气,以少受些痛苦。在他们的一再央求并签字表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后,蒲连升为夏素文开了冬眠灵处方注射(总量为87.5毫克),14小时后患者死去。案发后,该案主治医师蒲连升、患者儿子王明成分别以故意杀人罪被拘留、逮捕。案例1:4/17/2025771991年4月,汉中市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后作出一审判决,一方面认定,被告人行为属于故意剥夺公民生命功能衰竭、不排除褥疮感染等原因,注射冬眠灵虽然促进了病人的死亡,但用药量尚属正常范围,不是造成夏素文死亡的直接原因,综合全案具体情况,二被告人的行为仍属“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因而宣判蒲连升、王明成无罪。一审判决后,汉中市人民检察院对一审判决两名被告行为不构成犯罪提起抗诉;蒲连升和王明成则对一审判决认定其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不服提起上诉。一年后的1992年3月25日汉中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抗诉、上诉,维持原判。至此,我国首例安乐死诉讼案从1986年7月3日立案到1992年3月25日,经历6年的漫长诉讼,终于尘埃落定,以被告人被宣告无罪而告终。4/17/202578案例2:据2001年10月14日《法制日报》报道:上海市一市民因对其母亲实施“安乐死”而被刑5年。67岁的梁某与92岁的老母张某多年来一直相依为命,他们没有工作也没有劳保,生活条件始终较困难。当年4月8日,张某突然瘫倒在家门口,不省人事。梁某将她送到医院,医生诊断为脑溢血且深度昏迷。梁某一开始去医院陪夜,自己服侍母亲。但每隔两小时一次的翻身、擦身、换尿布,使上了年纪的他也力不从心,于是梁某花750元请了个护工。在住院的五十多天中,张某的病情丝毫没有好转,说不出话,吃不进饭,大小便失禁,只有左手左脚稍稍能动。

4/17/202579医生告诉梁其母已没什么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