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妃红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广西《贵妃红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广西《贵妃红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广西《贵妃红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广西《贵妃红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贵妃红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项目来源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6年第八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6]04号),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起草的广西地方标准《贵妃红生产技术规程》。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荔枝是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著名特色水果,以其精致的外观,剔透的果肉及爽口的风味享誉中外,被誉为果中之王,其丰富的营养以及较高的药用价值更引起国内外消费者喜爱。我国荔枝种植总面积为813万亩,产量为229.6万吨,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和福建等地,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广西是我国荔枝的主要产区,荔枝栽培面积240多万亩,产量60多万吨均居全国第二。目前我国荔枝生产上存在着品种结构不合理、种植标准化程度低以及单产低、商品果率低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优质丰产栽培的需求。作为国内荔枝主产省区的广西,也同样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其中品质中等的禾荔和黑叶占到种植面积的70%以上,卖价低,效益差;桂味、糯米糍等传统优质品种丰产稳产性差,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面对这些问题,科研人员利用优良新品种开展区试示范和高接换种进行品种改良,从而达到促进广西荔枝品种结构优化调整和良种化商品化生产发展的目的。贵妃红为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首次受理并通过终审的荔枝品种,属中晚熟荔枝品种。主要特点:果型较大,着色鲜红艳丽;丰产稳产,无隔年结果及大小年结果现象;较少发生霜疫病,商品果率较高,品质优。平均单果重32.4±1.8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0.8%;可食率76.4%。焦核率46%。该品种目前已在广西、云南、广东、福建等荔枝产区引种试种并获得成功,也颇受当地果农的欢迎。但由于新品种推广较快,缺乏规范化栽培使得该品种的优势不能充分表现,导致新优品种未能在产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针对贵妃红荔枝栽培存在的问题,广西农科院园艺所荔枝龙眼研究团队从资源调查开始,对该品种的特性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加上这几年在区内外的多点试验研究,将这些研究结果进行总结,编写成生产技术规程,为提高贵妃红荔枝推广的经济效益提供技术保障。经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备案公告》,目前贵妃红荔枝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本标准的制定,填补了国内贵妃红荔枝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的空白,保证了贵妃红荔枝商品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标准编制过程(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根据标准主管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6年第八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6]04号),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相关人员为起草小组成员,秦献泉为主持人,李鸿莉、徐宁、李冬波、邱宏业、彭宏祥、朱建华、黄凤珠、陆贵锋为组员,及时部署了标准编制的工作方案和小组成员调研、起草工作时间安排表。(二)收集整理文献资料编制工作小组确定后,随即开展资料收集工作。资料收集包括国内、区内已颁布的相关标准、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技术性资料和结合“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熟期育种岗位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荔枝龙眼创新团队等项目实施所获得资料三个方面。资料来源有现存纸质文献、网络期刊文章、试验研究结果和与生产单位科技干部、技术人员座谈了解。资料收集力求具有全面性、典型性和代表性。(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后,标准编制工作组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本规程的编写原则是: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严格执行强制性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与配套使用的系列标准及相关标准相衔接,做到协调统一。技术上具有可靠性,实施上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经过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包括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与规划、定植、土壤管理、施肥管理、水分管理、整形修剪、培养结果母枝、控冬梢促花、壮花保果、病虫害防治、采收。调研、形成文本草案、征求意见稿2016年05月,标准编制小组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荔枝生产技术规程的前人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同时开展实地调研工作,深入区内对贵妃红荔枝栽培基地进行调研,并开展试验。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广西地方标准《贵妃红生产技术规程》(草案)。2016年07月,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6年第八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6]04号),广西地方标准)《贵妃红生产技术规程》获立项批准。2016年07月至2018年12月,深入广西境内贵妃红荔枝生产企业、合作社以及农户征求栽培生产技术意见。根据反馈意见,标准编制工作组多次召开会议,对标准草案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形成广西地方标准《贵妃红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第一次)。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对标准进行试行,收集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根据收集反馈的意见,标准编制工作组多次召开会议,对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一次)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广西地方标准《贵妃红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第二次)。编制原则与依据(一)本标准的格式和编写方法执行GB/T1.1-2020的规定。(二)本标准的制定力求科学、准确、系统,内容与当前广西贵妃红荔枝种植的实际和社会经济状况紧密结合,可操作性强。(三)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贵妃红荔枝种植,以降低种植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促进其在农户、合作社、公司以及企业的推广应用。(四)本标准规定了贵妃红荔枝种植的适用范围、生产技术。适用于贵妃红荔枝种植生产的农户、合作社、公司以及企业通过生产技术规范化栽培。(五)本标准的编写以贵妃红荔枝规范化种植生产技术研究的数据为基本依据,同时结合了种植现状和市场现状。标准引用情况目前国内关于《贵妃红生产技术规程》标准还未见相关报道,通过查阅参考了其他品种荔枝种植标准和一些常规化种植的标准,具体列出如下:NY/T355荔枝种苗NY/T1478热带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荔枝NY/T5174无公害食品荔枝生产技术规程DB45/T880无公害食品荔枝生产技术规程DB45/T923有机荔枝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主要章节内容及确定依据广西地方标准《贵妃红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内容包括园地选择与规划、定植、土壤管理、施肥管理、水分管理、整形修剪、培养结果母枝、控冬梢促花、壮花保果、病虫害防治、采收。贵妃红荔枝新品种为标准编制单位选育的荔枝新品种,200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对其栽培适应性的研究,并推广到广东、云南、福建等荔枝产区进行种植。2013年获得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2014年获得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终首次受理并通过终审的荔枝品种。同时进行配套技术的研究,针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作了重点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如下:1园地设计及规划强化水肥一体化管理,园区设有水肥滴灌管网3000m及3个蓄水池共100m2,通过管道将水肥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易于吸收,发挥肥效快,提供工效。除平时施用促梢肥、花前肥、壮果肥及根外施肥外,由于贵妃红荔枝为大果型品种,壮果肥应更加重视。第二次生理落果前后,按照每生产100kg的鲜荔枝施花生麸粉2kg~3kg、复合肥(15-15-15)1kg,同时,可结合根据树势、结果量进行2~3次根外追肥,如0.2%尿素+0.2%磷酸二氢钾+0.2%硫酸钾。同一小区里应当搭配种植5%~7%与贵妃红荔枝花期相近的其他品种作为授粉品种,适宜作为贵妃红荔枝授粉品种的有鸡嘴荔、糯米糍、禾荔等。2高接换种及砧木选择高接换种是利用优良品种的早果、高产、优质的特性,改变实生树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不抗病等缺点,是一种改劣换优最快捷的有效措施。对于立地条件较好、树势较强、无病虫为害的低产实生荔枝园,高接后效果显著。根据编制组种植经验得出适宜作为高接换种的砧木品种有禾荔,其次为镇奉和黑叶,不宜以大造、糖驳、立夏红为砧木,嫁接成活率低,苗木生长差。3定植定植时间分为春植和秋植,春植为2月~4月,秋植为9月~10月,其中以春植较好,成活率高。采用宽行窄株方式定植,株行距为5m×6m。宽行窄株种植方式有利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植株封行晚,有利于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定植前1~2个月挖种植穴,种植穴规格为长和宽各100cm,深80cm~100cm。挖好后让其风化一段时间。每穴施腐熟的有机肥、绿肥、土杂肥等40kg~50kg、过磷酸钙1kg,表土与基肥混匀,填入种植穴,做成直径80cm、高20cm~30cm的定植墩,待回于种植穴的泥土座实后再进行种植。定植应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定植前将种苗叶片剪去1/2~2/3左右以减少水分蒸发,定植时不能将嫁接口埋入土中。定植后在植穴的周围做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直径100cm左右的浅盘状圆形树盘,盖上干草,淋水保湿。4培养结果母枝贵妃红荔枝在栽培上要求合理疏枝,培养节间短而粗壮的秋梢结果母枝,在雄花准备开放期疏删或短截花穗,以促进花穗短壮。通过修剪、灌溉和施肥等措施,培养健壮的结果母枝,使秋梢老熟后不再抽生冬梢。根据树势强弱确定当年的放梢次数,幼树采果后一般放3次秋梢,青壮年结果树放2次秋梢,老树视树势放1次至2次秋梢。放2次秋梢以上的树,末次梢萌出的最佳时间是9月下旬。秋梢要健壮、营养积累充足、无病虫危害,新梢中部直径0.4cm~0.5㎝,45~50片叶,叶片浓绿完好,不抽发冬梢。5控梢促花在加强肥水调控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物理或化学措施,促使优良秋梢适时老熟后不再抽生冬梢。控杀冬梢促花的物理措施可选用晒根、断根、环割、环剥、人工摘除等方法,但贯彻措施时一定要注意树龄、树势、立地条件等影响。环剥处理作为当下荔枝控梢促花主要方式,编制组进行以下研究:以环剥其中试验材料为种植在广西农科院里建科研基地荔枝种质资源圃的贵妃红荔枝,树龄10年。2015年11月16日随机选取10株树势相近的树进行试验,对其中5株进行环剥,剩余5株不环剥设为试验对照。①环剥处理对荔枝末次梢叶片N、P、K元素含量的影响环割后15天末次梢叶片N、P、K元素含量迅速下降,三种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环割后15天~75天5次检测显示环剥处理的末次梢叶片N、P元素含量均低于对照。对环剥和对照荔枝末次梢叶片N、P、K元素含量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见表1。从数据分析来看在环剥处理当天处理树和对照树的末次梢叶片N、P、K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环剥后15、30、45、75天N元素含量出现显著性差异。环剥后15、30、45、60、75天P元素含量出现显著性差异。环剥后15、75天K元素含量出现显著性差异。表1环剥对荔枝末次梢叶片N、P、K元素含量的影响测定元素处理后天数处理t检验p值A环割B对照N020.3419.380.5041516.0020.610.001*3018.1720.010.032*4517.5421.370.003*6018.0520.150.0657518.9421.270.003*P02.432.420.964151.542.290.000*301.732.220.003*451.482.170.002*601.471.910.042*751.241.550.004*K09.309.290.977157.779.160.001*308.188.310.611457.597.910.205607.807.210.180757.156.340.039*注:*号表示在5%水平上差异显②环剥处理对荔枝末次梢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环割处理后环割树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对环剥和对照荔枝末次梢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见表2。从数据分析来看在环剥处理当天处理树和对照树的末次梢叶片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环剥后45、60、75天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出现显著性差异。环剥后45、75天叶绿素a含量出现显著性差异。表2环剥对荔枝末次梢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测定项目处理后天数处理t检验p值A环割B对照叶绿素a01.531.550.831151.501.700.188301.411.640.055451.431.790.002*601.651.820.161751.571.840.001*叶绿素b00.590.630.411150.720.730.800300.530.580.217450.560.710.017*600.320.580.010*750.620.730.019*总叶绿素02.132.190.665152.222.430.260301.932.230.067451.992.500.000*601.972.400.003*752.192.570.003*③环剥处理对荔枝花穗生长的影响环剥处理对荔枝花穗生长的影响见表3。环剥处理的荔枝树花穗抽生率和花穗宽度比对照树较高,花穗长度比对照树较短。进行t检验分析,环割和对照之间的数值差异不显著。表3环剥对荔枝花穗生长的影响测定项目处理t检验p值A环割B对照花穗抽生率/(%)87.9280.880.081花穗长度/(cm)16.5216.580.949花穗宽度/(cm)17.8017.110.530根据以上研究得出,在冬季末次梢老熟后新梢萌发前对贵妃红荔枝树体进行环剥能够有效的抑制冬梢的生长,提高花穗抽生率,是实现贵妃红荔枝丰产、稳产的简单且有效的技术措施。6花果管理贵妃红荔枝开花前半个月停止使用杀虫剂;在开花前3d~5d,按照每亩1箱蜜蜂的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