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Ⅱ卷2024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01_第1页
新课标Ⅱ卷2024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01_第2页
新课标Ⅱ卷2024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01_第3页
新课标Ⅱ卷2024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01_第4页
新课标Ⅱ卷2024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资源网(ks5u),您身边的高考专家PAGE1欢迎广阔老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ks5u2024年高考押题预料卷01【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留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李零在《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了“西周的四合院”的探讨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可以视作西周的“前庭后院”,它们之间相互沟通,人才往来,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A.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心集权 B.认为分封制标记中华民族形成C.强调分封制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 D.相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25.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币。文帝时“盗铸如云而起”。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汉武帝的举措意在A.强化中心对全国经济的限制 B.打击猖獗的私铸钱币者C.推动盐铁官营政策平稳实施 D.消退诸侯国割据的基础26.宋太宗时大幅改革科举制度,若举人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称“别试”;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称“弥封”。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有时长达50天,称“锁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参考人员日趋多元 B.考试程序趋向公正C.官员选拔方式多样 D.防弊措施流于形式27.明清时期,官员在君主面前的地位越来越低,但这并未使官僚队伍与君主离心离德,也没有影响官僚对皇帝和国家的忠心,反而还使这种忠心越来越剧烈。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缘由是A.科举制度日趋僵化 B.自然经济仍占主流地位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程朱理学影响根深蒂固28.下图为1881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股票下面记载:“直隶爵阁督部堂李,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等矿,札饰筹办等因,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千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一股至千股,皆可附搭。”由此可知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官督商办 B.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C.洋务企业受西方经营方式影响 D.煤矿业获得了稳健快速发展29.有学者认为,经过甲午斗争,中国自我形象在中国人心中起先破裂。保守的学问分子群体走向了变法,他们将变法与求新相表里,求新与西学相表里。变法派生了改良和革命。中国进入急剧的社会变革时期。该学者认为维新思想A.全面否定中国自我形象 B.引发中国阶级结构巨变C.完全师法西方挽救危亡 D.起于忧患引发社会剧变30.1943年春节,有记者报道太行依据地乡村民众过年的状况:旧历元旦,驻在各村的团体机关与驻地民众一同实行团拜,机关领导还和村代表携带礼物,慰问村中抗战烈属;“耍钱”等各种不正值的消遣已经削减,演新戏、开晚会等是最常见的消遣;有些村的民众不辞远途去凭吊左权将军的陵墓。据此可知A.依据地村民文化素养普遍提升B.传统节目受重视的程度有所下降C.民俗节日呈现革命动员的特征D.依据地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31.下图是我国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图(1950—199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一五安排的实施推动1952年经济增长率快速提升B.周恩来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推动1975年经济的复原C.国民经济比例调整推动1964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1992年经济的快速发展32.法学家尤里安《学说汇纂》记载:“假如买方发觉被售奴隶有瑕疵,那么,在6个月之内,买方可以选择是提起退货之诉还是减价之诉。因为,当该瑕疵的存在致使买方不再情愿购买该奴隶时,这后一个诉讼是包括退货在内的。”这一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A.经济立法渗透契约理念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说明 D.奴隶的切身利益得到法律爱护33.15世纪末,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围绕该事务有不同历史叙述。(见下表)观点出处世界历史上仅次于基督诞生和逝世的最宏大的事务戈马拉(西班牙历史传记作家),1552年开了欧洲海盗行径、残暴、奴隶买卖、屠杀、疾病、折服和种族文化灭亡的先河美国图书馆联合会,1990年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A.时代愈近历史评价愈接近真实 B.历史事务的价值推断具有主观性C.历史评价因时间推移愈加客观 D.历史评价因人而异因此难有定论34.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再投资时,这便意味着低工资与消费品的短缺。一位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他们在付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材料主要表明苏联A.工厂管理僵化未调动生产主动性 B.轻重工业及农业结构严峻失衡C.工业化模式未能使民众有获得感 D.工人的工资水平长期处于低位35.下图为某时期的漫画,从中可知A.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最终形成 B.欧洲政治局势尚未摆脱冷战的阴影C.北约东扩受到了俄罗斯的有效遏制 D.两极格局下美国在争霸中处于优势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需作答。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41.(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至18世纪前期,在欧洲,教化的限制权主要驾驭在耶稣会和其他宗教团体的手中。各级学校中,宗教神学占主导地位,学校与生活脱节。18世纪后期,随着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建立,很多学者主动提倡建立一个完整的国家教化体制,在他们的推动下,产生了一股民族主义教化热潮。他们主见由民族国家兴办教化,强调教化的社会功能,留意通过传统的民族文化教化培育具有民族意识的民族国家公民。——摘编自王春梅《西方民族主义教化思想探讨:流变及省察》材料二教化救国思潮的发展脉络是与中国近代社会救亡图存的主题相一样的。内忧外患之下,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必定构成近代文化学问体系的重要部分,发展教化被看成了重要的甚至根本的手段。民族危机愈深,救亡图存的呼声愈高,教化救国的思潮就愈为高涨。各时期教化救国的重提并不是简洁的机械重复,从“睁眼看世界”、到“变器不变道”、再到“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从学问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文化心理层次,教化救国论者在对中西文化的反思中对“教化救国”内涵的相识逐步丰富和深化。教化救国论者以自己的主动实践推动了旧中国教化的发展,他们所焕发和激起的爱国热忱,时至今日仍是弥足宝贵的精神财宝。——摘编自《教化救国思潮的形成与发展》(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学问,简述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教化兴起的背景。(10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近代中国教化救国思潮与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教化思潮的不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产生的缘由。(15分)4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阿米蒂·什莱斯的著作中有一个关于“鸡与鹰之争”的典型案例。故事发生在20世纪的30年头。犹太人谢克特四兄弟居住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区,所经营的家禽公司主要从事收购家禽进行屠宰后出售的中间商业务。1930年,他们家在纽约联合州银行的存款泡了汤,虽然公司生存了下来,但特别艰难。1934年秋,他们的公司被国家工业复兴总署(简称NRA)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违犯了《纽约市都市区和四周地区活禽行业公允竞争法规》的相关规定——“价格管制”“干脆屠宰”(即客户无权选择单只家禽,拿到哪只算哪只)等。1934年11月,纽约东区法院经审判后以不按规定允许顾客自己选择产品等罪名判处谢克特兄弟有罪,他们被处以罚款和短期监禁。谢克特兄弟不服该判决,最终上诉至最高法院。5月27日下午最高法院判决认为“特别形势并未创立或扩大宪法权力。……总统制定行业法规的权力是违宪的”,最终以9:0一样裁定:“《活禽法规》的制定是不合乎宪法的立法权的托付……《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谢克特兄弟无罪。”NRA随之寿终正寝。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学问,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材料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需精确全面)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辽朝幅员宽阔,民族成分困难,既有“转徙随时,车马为家”的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渔猎部族,又有“宫室以居,城郭以治”的汉人和渤海人。为了有效地治理被折服地区和被统治民族,契丹统治者在建立政权和开拓疆域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各族上层人士参加治理,吸取他们的治国阅历,学习各族的文化和制度,使他们的统治方式与各地区人民的社会文化背景相适应。辽朝从朝廷到地方都有两套平行的政权机构——北面官和南面官。“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处理契丹各部和其他游牧、渔猎部族事宜,长官由契丹贵族担当,办事机构在皇帝御帐的北面;“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管理汉人、渤海人事务,长官由契丹贵族、汉人和渤海人中的上层担当,办事机构在皇帝御帐的南面。——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辽朝官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缘由。(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辽朝官制改革的意义。(6分)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斗争与和平]材料克什米尔地区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印度、中国和阿富汗之间,战略位置特别重要。克什米尔争端是英国殖民主义在1947年撤出印度时留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纷争不断。1955年,巴基斯坦通过四个条约与美国联系在一起,巴基斯坦被视为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联盟。巴基斯坦期望并期盼西方对它因支持西方事业而赐予它回报。美国通过巴基斯坦结盟,获得了白沙瓦等军事基地。美国与巴基斯坦的结盟增加了印巴敌对,使印度寻求与苏联的密切接触,严峻影响了南亚次大陆的稳定。美巴结盟后,美国对巴基斯坦进行了大量的军事经济救济。这些救济给美国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并没有实现利用巴基斯坦反抗共产主义扩张的目的。美巴结盟签订后不久,美国领导人就已经意识到失去与印度友好关系的巨大代价。艾森豪威尔起先主动与印度往来。(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美巴结盟出现的历史背景与美国的意图。(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美巴结盟的影响。(6分)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皇甫谧,生于东汉末年。家族曾有过显赫的历史,但到了皇甫谧的祖父辈,家道中落,以务农为生。皇甫谧对书籍的酷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其读书用力之勤,远非一般人能想象。他终日手不释卷,带经而农,耽玩典籍,废寝忘食,浸淫书香,心无旁骛,所以当时的人们都称他为“书淫”。在奢侈浮华之风盛行的魏晋,很多文人名士同流合污,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而皇甫谧却远离政治漩涡,隐居在黄土高原上的老家过着自由、淳朴、乐观、清贫的生活,成了魏晋文人中的一个胜利的另类。其不为名利所动,坚决贯彻“隐居四因、终生不仕”这一处世原则。晚年,深受疾病之苦的他决心从医书中找寻挽救自己并能解除民众疾苦的良方,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精研医学经典,编撰出了我国史学上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为后世什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而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世界针灸学始祖。——摘编自田斌《晋代名士皇甫谧的乱世自存之道》(1)依据材料,概括皇甫谧的人格特质。(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影响皇甫谧人格特质的因素。(9分)242526272829303132333435CABDCDCCABCB24.流,人才往来,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体现出分封制的影响,这反映出分封制在肯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大一统,故C项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实现中心集权,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分封制对于中华民族形成的影响,故B项错误;D项与材料反映的正好相反,故解除。25.币权,把铸币权收归中心,加强了中心对全国经济的限制,加强了中心集权,故A正确;B不是汉武是加强中心对全国经济的限制,故解除D。26.B除D。28方式的影响,故答案为C项。开平矿务局属于民用工业,解除A项;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斗争后,解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煤矿业的发展状况,解除D项。历史第1页(共6页)29生了改良和革命”反映了甲午斗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社会上出现了维新思想,即强调了维新思想是起于民族忧患而引发的社会剧变。故答案为D项。维新思想并未全面否定中国自我形象,解除AB料中“他们将变法与求新相表里”不符,解除C30映了抗战时期春节的特点,这说明民俗节日呈现革命动员的特征,故C正确。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依据地村民文化素养普遍提升,故A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各种不正值的消遣削减,并不是传统节目受重视的程度有所下降,故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依据地的物质生活水平,故D错误。311953;邓小平对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推动19751959—年中心制定了“八字方针”,起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故选;1992年才确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D。33掠夺发觉新的据点,奴隶买卖、屠杀、疾病、折服和种族文化灭亡冲击了美洲原有社会秩序,戈马拉为西班牙殖民扩张作辩护,而美国的表述体现了对殖民掠夺的剧烈指责,故不同历史时期基于不同立B评价的真实客观性无关,故解除、C两项。历史评价的客观性标准不因个人主观立场的差异而变更,故解除D项。34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反映了工业化模式未能使民众有获得感,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工厂管理僵化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轻重工业及农业结构严峻失衡,而是说明民众缺乏获得感,故B错误;材料虽然反映了工人的工资水平低,但这不符合材料主旨,而且“长期”一词材料无法体现,故D错误。历史第2页(共6页)35下的姿态可以看出,当前欧洲政治局势尚未摆脱冷战的阴影,故答案为B项。多极化格局目前尚未形成,解除A项;漫画不能反映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有效遏制”,解除C项;由材料中的“俄罗斯”可知,漫画反映的应当是两极格局终结后的欧洲形势,解除D411)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促进思想的解放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近代民族国家纷纷建立,与教会进行争夺教化权的斗争;部分学者的主动推动;10(2)不同之处:近代西方由民族国家兴办教化,强调教化的社会功能,目的是培育民族国家公民;而6分)缘由西方:18教神学占主导地位;王权与教权冲突突出,争取世俗教化是主要任务。中国: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9分)422分)2分)概述和评价:20世纪20年头,美国经济“旺盛”的表象背后,事实上隐藏着严峻的危机。年月,美国华尔街股市崩责,全面的经济危机接踵而至: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美国历史的“大萧条”时期来临。在这一背景下,谢克特兄弟的银行存款也化为乌有。这场经济危机规模空前,它的爆发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冲突。生产发展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股票投机冲击金融市场的稳定,政府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也激化了冲突。这充分表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模8分)示例二2分)历史第3页(共6页)2分)平经营章程,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同等,将生产的各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在这一背景下,谢克NRA告上了法庭。工业各行业的相关规定体现出罗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