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400字_第1页
《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400字_第2页
《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400字_第3页
《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400字_第4页
《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4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TOC\o"1-3"\h\u11415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290391.生育意愿的相关研究 1221922.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1285463.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2244384.文献评述 325548参考文献 31.生育意愿的相关研究生育意愿是个体关于生育的态度和愿望,是个体生育行为的主观反应。顾宝昌首次提出生育的“三维性”,即无论是生育意愿还是生育行为,其同时具有数量、性别和时间三个特征。至今,尽管不同学者对于生育意愿维度的界定有不同方式,但无论是哪种方式均包括数量、性别和时间三个共同维度。本文对生育意愿的研究取自于生育数量的维度,即研究个体的理想子女数。对于个体理想子女数,国内学者结合不同时期与相应政策进行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结论。侯佳伟等人(2014)运用了横断历史元法考察了1980~2011年间的生育意愿纵向变化,得出我国育龄人群理想子女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理想子女数从20世纪80年代的2.13下降为21世纪初的1.67。2012~2015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得出,在政策调整下,国内育龄人群的平均理想子女数有所回升,从2012年的1.85增长至2015年的2.00。李冰(2020)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得出国内育龄人群的平均理想子女数1.93,意愿生育二孩及以上的人数占比为80.34%,表明“全面二孩”政策后,二孩意愿有显著提升,但平均生育意愿仍保持稳定。全面放开三孩伊始,国内学者转而向三孩生育意愿进行研究。宋磊(2021)披露的统计结果显示,从济南抽样得到的366户家庭中,有三孩生育意愿的仅有6.3%。2.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个体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丰富,而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分析样本中得到的结论具有多样性。在政策方面,Aassve(2008)在研究了欧洲2008年前的各国人口出生率变化时,发现政府干预政策与社会福利是影响生育意愿的最关键因素。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效果尤为显现。但近年来许多国内学者在研究我国计划生育后的政策与生育率变化时认为,政策促进生育的作用在逐步减弱,即使生育政策在短时间可以提高生育率,然而长期效应却不容乐观,所以生育政策并非当前影响生育意愿的主导因素。在经济方面,包括家庭收入、房价、养育成本等经济因素对生育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这得到大多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例如,从宏观上看,美国教授Adsera(2005)认为国家、地区经济波动导致的家庭收入不稳定、失业率飙升等问题,是各国生育率下降的直接原因。从微观上看,王记文(2018)研究发现个人收入与生育意愿呈现出两边高、中间低的U型关系而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在个人因素方面,学者们对性别、职业、婚姻与健康状况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比较一致。例如就性别而言,祝宏辉与陈贵红(2017)发现女性所负担的生育成本会比男性更多,即女性既是内务的主要承担着,又是生育养育的主角,所以女性的生育意愿普遍低于男性。最主要的争端在于年龄与受教育程度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就年龄而言,祝宏辉与陈贵红认为生育二孩的风险、成本会因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所以生育意愿也将随之递减。而Iacovou和Skew(2010)研究证实了妇女在30岁之前,随着年龄增长预期子女数呈上升趋势,而30岁之后预期子女数呈下降趋势。赵婧扬(2016)认为,目前越来越多高龄人群,特别是即将退休的人群二孩的意愿更高,并且他们会将高生育意愿灌输给自己的子女。就教育程度而言,刘惠萍(2016)研究发现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二孩生育意愿要高,这可能是由于教育水平一定程度与收入、社会地位挂钩。而Kumar(2016)等人研究认为,高学历的妇女会更谨慎与独立,并且由于教育程度越高代表着职场地位越高,这会增加生育的成本与负担,所以其生育意愿也就越低。对其他因素包括户口、家庭规模、社会与医疗保障等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比较一致。例如就户口而言,侯佳伟等人发现计划生育时期城市人群理想子女数数基本保持在1.55,而农村人口理想子女数从1980年的2.18降至2000年的1.82,且农村与城市人群的理想子女数趋同。张晓青等人(2016)也得出,“单独二孩”政策与“全面二孩”政策下城乡生育意愿已经不存在较大差异。就家庭规模而言,牛亚东等人(2015)研究发现规模较大的家庭会减少养育子女的成本和压力,所以这类家庭意愿生育数量也更高。 3.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根据现有文献发现,在对个体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Logistic回归是学者们经常使用的方法。随着调查研究的多样化与统计模型的创新,国内外学者根据实际情况也使用了一系列其他的方法。日本学者田渊六郎等(2017)在分析日本年轻人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时,基于日本代际与性别计划调查的历年追踪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得出结论。HashemzadehMozhgan等人利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检索了1946年至2017年国外众多期刊文献,将53项研究纳入定性综合,得到了生育意愿核心决定因素的全面信息。李翼和李晓(2021)利用Logistic-SVM-RFE模型研究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即利用Logistic模型初步筛选出变量,后引用至SVM-RFE模型中再次筛选出更重要的二孩影响因素,以达到优化模型的效果。李冬领(2017)将数据挖掘引用至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的研究当中,比较几种常用的分类模型,得出随机森林的预测效果最好。4.文献评述对于生育意愿与其影响特征的这一课题,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调查和研究,得到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有所记载,如今已经形成了多种理论模型。随着经济问题的不断解决,国内对于人口问题在二十世纪才备受关注,所以相关研究也是在生育政策调整后才开始兴起。得益于国外研究成果,国内的研究也得到了深入。然而,我们整理得到各类文献也可以得出,国内的研究仍存在部分不足。第一,“全面三孩”政策实施伊始,国内学者对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重点仍停留在二孩意愿上,对三孩生育意愿的相关研究还不太完善。第二,当前的研究多是针对某一个或几个地区范围的研究,关于全国性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并且即使有一些是全国性范围的研究,在数据资料方面也急需更新。第三,对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缺少实证,并且大多数实证研究也是利用Logistic回归、Probit回归。由于现实中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较多,其影响关系也较复杂,利用普通的Logistic回归、Probit回归方法预测与评判效果可能不准确,所以需利用更多统计模型来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在参考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利用全国性数据,尽可能地从多方面考虑不同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将不同的多分类算法引用至研究中,以选择最优的模型对生育意愿进行预测,对未来生育情况进行展望,并对三孩政策的实施提供相关建议。参考文献[1]穆光宗.我国人口新形势及应对建议[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06):69-72.DOI:10.14117/11-3331/d.2018.06.020.[2]宋磊.济南:超八成居民无三孩生育意愿[J].四川省情,2021(08):58-59.[3]孟庆伟.国家统计局:三孩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N].中国经营报,2022-01-24(A02).[4]顾宝昌.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J].人口研究,1992(06):1-7.[5]侯佳伟,黄四林,辛自强,孙铃,张红川,窦东徽.中国人口生育意愿变迁:1980—2011[J].中国社会科学,2014(04):78-97+206.[6]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2014-2015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11[7]李冰.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0.DOI:10.26991/ki.gdllu.2020.000792.[8]AassveA.Demographicchange:howgovernmentsupportinfluencesbirthrates[J].EuropeanView,2008,7(2):209-216.[9]杨柠聪.全面二孩背景下人口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20(01):94-105.DOI:10.19631/ki.css.2020.001.009.[10]AdseraAlicia.VanishingChildren:FromHighUnemploymenttoLowFertilityinDevelopedCountries.[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5,95(2):189-93.[11]王记文.很低生育率背景下中国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0~2015)重复调查数据的分析[J].西北人口,2018,39(04):73-80+88.DOI:10.15884/ki.issn.1007-0672.2018.04.010.[12]祝宏辉,陈贵红.“全面二孩”政策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育龄人群生育意愿调查分析[J].西北人口,2017,38(06):111-115+124.DOI:10.15884/ki.issn.1007-0672.2017.06.015.[13]IacovouM,SkewAJ.HouseholdcompositionacrossthenewEurope:WheredothenewMemberStatesfitin?[J].DemographicResearch,2011,25(14):465-490.[14]赵婧扬.济南市居民二胎生育意愿状况调查研究[J].金融经济,2016(12):111-113.DOI:10.14057/43-1156/f.2016.12.045.[15]刘惠萍.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报告[J].商,2016(03):63.[16]KumarA,BordoneV,MuttarakR.LikeMother(-in-Law)LikeDaughter?InfluenceoftheOlderGeneration'sFertilityBehavioursonWomen'sDesiredFamilySizeinBihar,India[J].EuropeanJournalofPopulation,2016,32(5):629-660.[17]张晓青,黄彩虹,张强,陈双双,范其鹏.“单独二孩”与“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生育意愿比较及启示[J].人口研究,2016,40(01):87-97.[18]牛亚冬,张文斌,张栋,贾艳婷,陈丽萍,张治国.单独家庭生育二孩意愿的分析——基于武汉市1093户单独家庭的调查数据[J].人口与发展,2015,21(03):13-18.[19]田渊六郎,雷妍贞,朱安新.日本年轻人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J].青年探索,2017(01):103-112.DOI:10.13583/ki.issn1004-3780.2017.01.013.[20]HashemzadehMozhgan,ShariatiMohammad,MohammadNazariAli,KeramatAfsaneh.Childbearingintentionanditsassociatedfactors:Asystematicreview.[J].Nursingopen,2021,8(5).[21]李翼,李晓.基于Logistic-SVM-RFE的二胎生育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1,21(01):41-46.DOI:10.16792/ki.1672-6758.2021.01.010.[22]李冬领.基于数据挖掘的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预测[J].软件,2017,38(11):55-59.[23]庄亚儿,姜玉,王志理,李成福,齐嘉楠,王晖,刘鸿雁,李伯华,覃民.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生育意愿——基于2013年全国生育意愿调查[J].人口研究,2014,38(03):3-13.[24]庄国波.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演变及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25]李蒙蒙,刘艺,李庚松,郑奇斌,秦伟,任小广.不平衡多分类算法综述[J/OL].计算机应用:1-17[2022-04-03]./kcms/detail/51.1307.TP.20220221.1455.002.html[26]SeokhoKang,SungzoonCho,PilsungKang.Constructingamulti-classclassifierusingone-against-oneapproachwithdifferentbinaryclassifiers[J].Neurocomputing,2015,149:677-682[27]LiuXuYing,WuJianxin,ZhouZhiHu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