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2446-2017-猪圆环病毒病防控技术规范-河北省_第1页
DB13-T2446-2017-猪圆环病毒病防控技术规范-河北省_第2页
DB13-T2446-2017-猪圆环病毒病防控技术规范-河北省_第3页
DB13-T2446-2017-猪圆环病毒病防控技术规范-河北省_第4页
DB13-T2446-2017-猪圆环病毒病防控技术规范-河北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1.220DB13B41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2446—2017猪圆环病毒病防控技术规范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2446—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唐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彩然、马增军、张军、芮萍、王秋悦、刘谢荣、吴建华、张子佳、李颖、任芳、刘荣生、田瑞、刘玄福。IDB13/T2446—2017猪圆环病毒病防控技术规范12范围本标准包括猪圆环病毒病的术语与定义、诊断与综合防控措施。本标准适用于猪圆环病毒病预防和控制。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7959-2012GB16548-2006GB16567-1996GB/T17824.2GB/T17824.3GB18596-2001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规模猪场生产技术规程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21674-2008NY/T1168-2006猪圆环病毒聚合酶链反应试验方法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1568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建设规范猪圆环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3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circovirusdisease)由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ircovirustype2,PCV-2)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其包括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multisystemicwastingsyndrome,PMWS)、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orcinedermatitisandnephropathysyndrome,PDN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respiratorydiseasecomplex,PRDC)、仔猪先天性震颤(Porcinecongenitaltremor,CT)、生长猪肠炎以及母猪的繁殖障碍等多种疾病类型。4病猪和隐性感染的猪只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经消化道、呼吸道途径感染和胎盘垂直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病毒的饲料、用具以及人员等传播。1DB13/T2446—20174.1.34.2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呈地方性流行。临床症状4.2.1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发生于5~10周龄仔猪,主要表现为渐进性消瘦,肌肉衰弱无力,生长发育不良或停止,皮肤苍白,呼吸困难,腹泻等。4.2.2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发生于8~18周龄的猪,病猪主要表现为后肢、会阴及腹部皮肤出现圆形或不规则隆起的红色斑块。严重者表现跛行、皮下水肿、发热、厌食、呕吐等症状。4.2.3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发生于生长育肥猪,病猪生长缓慢、嗜睡、厌食、发热、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4.2.4仔猪先天性震颤发生于初生仔猪,主要特征是患猪头和四肢呈不同程度的震颤,当仔猪处于安静状态时可得到缓和,受到外界刺激震颤加重。4.2.5母猪的繁殖障碍主要发生在初产母猪,表现为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新生仔猪死亡。患猪的多个组织器官出现病变,主要病变是淋巴结,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和支气管淋巴结肿大3~5倍,颜色苍白或呈土黄色;另外,肺脏呈间质性肺炎病变;脾脏萎缩;肾脏肿胀,被膜下有出血点或灰白色病灶;胃黏膜溃疡,肠黏膜充血、出血。皮肤出血、坏死;肾肿大、苍白,皮质部有出血点、出血斑或白斑;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2DB13/T2446—2017圆环病病毒分离鉴定按SN/T2708-20104.1方法执行。4.4.2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PCR检测按GB/T21674-2008方法执行。4.4.3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CR)检测Real-timePCR检测按DB21/T2327-2014方法执行。结果判定4.5符合4.2,4.3,初步诊断为圆环病毒病疑似病例。在初步诊断基础上,且按照4.4.1、4.4.2和4.4.3方法之一检测,阳性者判定为猪圆环病毒病确诊病例。5综合性防控措施5.1合理的猪场选址按NY/T1568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建设规范执行。5.2引种从圆环病毒阴性并且具有《种猪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种猪场引进种猪,按照GB16567-1996和《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要求执行。生产模式合理配制日粮,保证猪群各个阶段营养需要,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同日龄和不同生长阶段的仔猪勿混群饲养,做到一栏一窝,避免出现交叉感染。适当地降低饲养密度,按GB/T17824.2要求执行;做好防暑降温,防寒保温工作,并加强通风换气,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氨气浓度,保持猪舍清洁干燥,按GB/T17824.3要求执行。后备母猪配种前45天免疫1次,间隔3~4周加强免疫1次;经产母猪产前25~45天左右免疫1次;种公猪每年免疫2次;仔猪14或21日龄首免,间隔3周免疫一次,也可根据猪场实际情况确定首免日龄。3DB13/T2446—20175.6.1.1消毒剂选择使用碱性消毒剂(氢氧化钠)、氧化剂(次氯酸钠)和季铵盐化合物等化学消毒药物。5.6.1.2人员和车辆等物品的消毒猪场门口应设置独立无交叉且单向流通的人员和物品消毒通道,进入猪场的车辆应彻底消毒,除车辆通过消毒池(定期更换消毒液)消毒外,还应对车身进行喷洒消毒;饲养、管理等人员可采取淋浴、消毒液洗手、全自动喷雾消毒系统等方式消毒;衣、帽、鞋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采取浸泡、高压灭菌等方式消毒。5.6.1.3场内及舍内环境的卫生消毒对场内道路和明沟可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消毒。所有猪舍门口应设立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猪舍带猪消毒,一般每周消毒1~2次。5.6.2无害化处理5.6.2.1粪便、垫料和污染物等采取堆积发酵的方式进行处理,按GB7959-2012和NY/T1168-2006要求执行。5.6.2.25.6.2.35.6.3污水采取分级沉淀池方式处理或使用沼气等处理方法。按GB18596-2001标准执行。病死猪及母猪所生产的弱仔猪、死胎、流产胎儿按GB16548-2006的要求执行。杀虫灭鼠加强猪圆环病毒病疫苗接种的同时,应及时做好猪沙门菌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细小病剪牙、断尾、阉割加强消毒,采用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药物预防保健,防止发生副猪嗜仔猪断奶后,在饲料中添加抗病毒、免疫增强剂类中草药,饮水中电解多维5~7天。保育猪在转舍前后5天,饲料中添加支原净、阿莫西林等药物,连喂10天,防止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等感参考DB13/T1742-2013执行。分别做好生产记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购进和使用记录、兽药购进和使用记录、畜禽免疫记录、消毒记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防疫监测记录、畜禽疾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