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平台商家信用体系的法律监管问题分析》3200字_第1页
《淘宝平台商家信用体系的法律监管问题分析》3200字_第2页
《淘宝平台商家信用体系的法律监管问题分析》3200字_第3页
《淘宝平台商家信用体系的法律监管问题分析》3200字_第4页
《淘宝平台商家信用体系的法律监管问题分析》3200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淘宝平台商家信用体系的法律监管问题分析综述(一)淘宝平台现存问题以淘宝为例,淘宝平台主要通过制定相关规定、日常监测、违规处理、商家承诺等手段来规范商家活动、监管交易行为,以此形成诚信透明的网购环境,维护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促进电子商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淘宝平台发展之初,大数据技术尚不发达,淘宝平台主要是通过人工检测的方法进行监管。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商发展迅速,淘宝有上千万的商家数量和上亿的买方数量,每年产生的巨大交易量采用人工检测进行排查难以实现。日前淘宝平台主要采用系统检测的方式,主要是基于概率学和大数据技术,运用研发的“虚假交易模型”系统,从交易账号、商品价格、交易行为、交易资金、发货物流等多个维度对异常的交易数据进行排查。系统排查较人工排查而言,更加科学快捷便利,是基于大数据技术下新兴的排查模式。同时淘宝平台针对商家的相关违规行为都制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通过刷单提升自身好评率、评价值等行为,淘宝网视情节严重程度对店铺采取下架商品、搜索降权商品、取消虚假交易产生的不当利益等惩处措施[[]《淘宝网关于市场管理及违规处理的信息来源实施细则》.[]《淘宝网关于市场管理及违规处理的信息来源实施细则》.[EB/OL].[2020-06-03]/detail-14.htm?spm=a21pp.820460dc5b71BBHbTy&tag=self#2371.检测系统不完善许多不良商家为了逃避平台针对交易行为的检测,并不盲目追求刷单等行为产生的交易数量,而是还会考虑到质量,将其一单的购买行为尽可能地模仿真人的操作习惯,甚至是雇佣真实的买手购买。即使平台的检测机制是通过多维度来检测交易行为,但机器终归是机器,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漏洞。在以刷单为首的所有提升商家信用体系的行为流程中,只要商家和协作者小心操作其实是很难被淘宝平台的检测机制所发觉的。由于不良商家有着严密的组织、高超的技术、多变的方法,在阿里体系的漏洞里以假乱真的操作,导致网络购物平台的检测机制仍无法检测到高手段、多样化的不法交易行为[[]唐玮,蒋秋爽,全蕊,李雅婧,黄斐杨.刷单对电商诚信危机的影响研究[J].现代商业,2016(30):26-27.[]唐玮,蒋秋爽,全蕊,李雅婧,黄斐杨.刷单对电商诚信危机的影响研究[J].现代商业,2016(30):26-27.2.排名机制不公正从根本上讲,刷单等行为的泛滥与目前淘宝平台所使用的排名机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淘宝等购物平台目前所采用的是好评、销量、推广等衡量标准形成的排名机制,其与该商家的信用情况息息相关,而商家信用评价体系中的店铺信用等级是不断累计的,将会直接反映商家的信用体系。这种排名机制将会使新商家、小规模商家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情形不断严重,甚至危及排名底层商家的生存。而在利益导向和丛林法则生存思想的指导下,部分底层商家和新商家便会采取“见效快、牟利多”的刷单等行为来虚增自身信用,打造虚假的商家信用体系。这一恶性循环情形的产生需我们进一步反思现存的平台排名机制,探索新兴的发展方式,给底层商家和新商家以正当存活的机会。3.监管信息不对称在反映商家信用的商家信用评价体系中,消费者对商家的好评率、评分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消费者自身因素不同可能造成最后的评价结果的不同[[]李鹏程.C2C模式下的商家信用评价体系探讨——以淘宝网为例[J].商场现代化,[]李鹏程.C2C模式下的商家信用评价体系探讨——以淘宝网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5(14):18-19.4.监管权力较小淘宝等购物平台作为与商家直接接触的监管主体,但对商家信用体系的监管仅能采用法律法规、日常监测、商家承诺等手段来约束,所享有的实际监管权力较小。即使检测出商家的不法行为,淘宝等购物平台对其的打击多局限于小惩小戒,产生的威慑效力远远达不到商家逐利的驱动力。(二)法律监管主体现存问题工商部门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目前主要通过经投诉后监管和不定期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来打击扰乱网络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近年来,特别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在2019年修正以来,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等多地的工商部门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网络市场监管的专项行动,如:“网剑行动”、“净网雷霆”等,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潜伏在互联网之下的违法犯罪活动,净化了网络交易环境。但是专项整治活动仅是在某一段特定的时间严格惩处并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并不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而其他时间仅由消费者的举报监督得以监管,其监管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具体问题如下:1.监管对象繁多仅以淘宝平台为例,迄今为止,在淘宝平台注册的商家数量高达上千万,经营产品数以亿计,监管对象数量繁多、规模广泛。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导致从事网络交易的商家实际身份不确定,更为工商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实施有效监管增加了难度。2.监管应用不足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破坏商家信用体系的违法行为日益泛滥,不法行为的多变与手段的进步,为工商部门及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监管部门为应对诸如刷单等新兴的不法行为,不断提高监管技术,改进监测方式,进行日常的实施监督,但基层执法部门对此类利用网络破坏商家信用体系的违法行为并未起到足够的重视,并未真正贯彻落实自上而下的监管。同时,各地在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监管时多会出现“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忽视了利用大数据进行监测是一个以应用为主导的产业,其发展的关键在于应用实践[[]涂文婕.信用大数据助力新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N/OL].和讯名家,2018-07-24.[]涂文婕.信用大数据助力新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N/OL].和讯名家,2018-07-24.[2021-01-22]./2018-07-24/193555307.html3.监管人员落后对商家信用体系的网络监管是新兴的时代发展产物,需要执法人员熟练掌握相应的网络技术知识与网络监管平台的实际操作。然而,目前的市场监管部门的主力军多为40岁以上的工作人员,对网络监管等方面的应用并不精通,对电商平台的运行机制并不熟悉。即使是刚进工商队伍的年轻工作人员也需要花费时间对网络监管技术和应用进行研究与培训学习,与有效监管的落实仍有一定差距。4.区域协作困难因网络交易遍布全国各地,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商家与消费者身处异地的情况,由此导致投诉调解、调查取证、违法查处等方面均存在困难。再加上不同地区之间的市场监管部门之间存在天然的协作壁垒,更有可能存在同案不同判、互相推诿等情况的发生,导致区域协作更是难上加难。5.监管联动性较差目前我国正逐步建设社会信用体系,通过注册登记、资质审核、日常监管、公共服务等来记载市场主体信用行为。尽管我国正不断打造“信用中国”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方式来公开企业信用情况,但是针对电商商家不法行为的信息公开仍不充分,实际受到打击的不良商家仍是少数,且线上的公示行为与线下的处罚行为联系并不紧密,难免会出现时间上的延迟,线上线下监管的联动性较差,执法机关不能对违法犯罪分子进行及时打击处理。(三)立法、司法主体现存问题立法、司法机关虽然并不能对危害商家信用体系的行为采取直接性、针对性的监管措施,但是其对有关商家信用体系的现存问题的整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日前《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刑法》等纷杂繁多的法律条文中对诸如刷单等危害商家信用体系的行为均有相关涉猎,但是并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惩处措施。不同的法律法规对该类行为有不同的处理措施,规定繁多,不论是法律还是部门规章,亦或是未实施的草案,都未将刷单等危害商家信用体系的行为做出系统规范且处罚不明确,商家难免会忽视相应法律法规,致使商家因缺乏法律意识以及在利益引诱下从事刷单活动。在立法层面,有关商家信用体系的监管立法主体多、层次低、缺乏权威性,惩处方式不明确,并且与网络购物平台间缺少系统性和协调性。从司法层面来说,目前指导性案例鲜有对商家的大规模破坏商家信用体系的行为进行处罚,而恰恰是缺少惩戒的警示致使商家越来越嚣张、不法行为越来越泛滥。而民事纠纷大多采用“不告不理”的原则,消费者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甚至是“助纣为虐”,对不良商家的恶行缺乏监督举报,而相应的购物平台与监管部门因种种原因也未能及时地对此类行为进行监管,致使商家在触犯法律底线的边缘频频试探,而相应的司法案例却少之又少。目前对刷单等危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