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据存储与备份技术作业指导书TOC\o"1-2"\h\u10467第一章数据存储技术概述 2288421.1数据存储的基本概念 3232141.2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 310991.2.1传统数据存储技术 334291.2.2网络存储技术 3269971.2.3云存储技术 350181.3数据存储技术的分类 3114831.3.1按存储介质分类 3250771.3.2按存储设备分类 3103081.3.3按存储管理系统分类 3112511.3.4按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分类 418106第二章硬盘存储技术 4183942.1硬盘存储原理 4182552.2硬盘存储技术的特点 468842.3硬盘存储技术的应用 523288第三章存储网络技术 561953.1存储网络的基本概念 577563.1.1定义 5286933.1.2发展背景 5138653.1.3存储网络的组成 5149983.2存储网络的分类 6201043.2.1按照传输协议分类 6326283.2.2按照存储架构分类 6299733.3存储网络的关键技术 6202153.3.1存储虚拟化 6218143.3.2数据备份与恢复 6312853.3.3存储网络安全性 6188643.3.4存储网络功能优化 7119793.3.5存储网络管理 76151第四章数据备份技术概述 764234.1数据备份的重要性 731484.2数据备份的基本原则 724144.3数据备份技术的分类 88187第五章本地备份技术 8153385.1本地备份的实现方式 8279175.2本地备份的优势与不足 981305.2.1优势 9303265.2.2不足 987825.3本地备份技术的应用场景 922941第六章网络备份技术 10253706.1网络备份的实现方式 10226786.2网络备份的优势与不足 1086376.3网络备份技术的应用场景 1127426第七章远程备份技术 11315747.1远程备份的实现方式 11135087.1.1定义 11319487.1.2实现步骤 12287817.2远程备份的优势与不足 12307997.2.1优势 1298657.2.2不足 12163017.3远程备份技术的应用场景 1326740第八章数据恢复技术 13129178.1数据恢复的基本原理 13257638.2数据恢复的方法与技巧 13179138.2.1数据恢复方法 132598.2.2数据恢复技巧 1478628.3数据恢复技术的应用 1421849第九章数据存储与备份的安全措施 14198849.1数据加密技术 14280789.1.1概述 1465629.1.2加密算法 14156279.1.3加密技术在数据存储与备份中的应用 15152189.2访问控制技术 15110189.2.1概述 15281099.2.2访问控制策略 15151179.2.3访问控制在数据存储与备份中的应用 15297299.3数据存储与备份的法律法规 155419.3.1概述 1665179.3.2主要法律法规 1622309.3.3法律法规在数据存储与备份中的应用 1628550第十章数据存储与备份的未来发展趋势 162459410.1新型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 16598910.1.1固态存储技术 161195510.1.2分布式存储技术 172672410.2备份技术的创新方向 172206510.2.1备份效率优化 171205710.2.2备份安全性增强 17937710.3数据存储与备份行业的市场前景 171989810.3.1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182203110.3.2市场竞争加剧 18413110.3.3市场细分领域增多 18第一章数据存储技术概述1.1数据存储的基本概念数据存储是指将数据以某种形式保存在某种介质上,以便于在需要时进行读取、处理和恢复的过程。数据存储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性工作,对于保障数据安全、提高数据利用率和支持业务连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数据存储涉及的关键要素包括存储介质、存储设备、存储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等。1.2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1.2.1传统数据存储技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初期,数据存储主要依赖于磁带、磁盘等磁性介质。这一阶段的数据存储技术以直接存储为主,存储容量有限,读写速度较慢。1.2.2网络存储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存储开始向网络存储转型。网络存储技术包括NAS(网络附加存储)和SAN(存储区域网络)两种主流形式。NAS将存储设备直接连接到网络,实现数据共享;而SAN则通过高速专用网络连接存储设备和服务器,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1.2.3云存储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兴起为数据存储带来了新的变革。云存储技术将数据存储在分布式服务器上,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和管理。云存储具有弹性扩展、高可用性、低成本等优点,逐渐成为企业数据存储的重要选择。1.3数据存储技术的分类1.3.1按存储介质分类数据存储介质包括磁性介质、光学介质、半导体介质等。磁性介质主要包括磁盘、磁带等;光学介质包括光盘、光驱等;半导体介质包括硬盘、固态硬盘等。1.3.2按存储设备分类数据存储设备可分为以下几类:(1)磁盘存储设备:包括硬盘、固态硬盘等。(2)磁带存储设备:主要用于数据备份和归档。(3)光盘存储设备:包括光盘库、光盘塔等。(4)网络存储设备:如NAS、SAN等。1.3.3按存储管理系统分类数据存储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文件系统:如FAT、NTFS、EXT等。(2)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SQLServer等。(3)分布式存储管理系统:如HDFS、Ceph等。1.3.4按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分类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包括以下几种:(1)本地备份:将数据复制到同一存储设备的不同分区或磁盘。(2)远程备份:将数据复制到其他存储设备或远程服务器。(3)热备份:在业务运行过程中实时备份。(4)冷备份:在业务停止运行时进行备份。(5)数据恢复: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将备份的数据恢复到原始状态。第二章硬盘存储技术2.1硬盘存储原理硬盘存储技术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数据存储方式。其基本工作原理基于磁记录技术,通过磁头在磁盘表面读写数据。硬盘由多个盘片组成,每个盘片两面均涂有磁性材料,用于记录数据。盘片被固定在主轴上,由电机驱动高速旋转。磁头安装在磁头臂上,可以移动到磁盘表面的不同位置,以访问存储的数据。当写入数据时,磁头产生变化的磁场,使得磁盘表面的磁性材料磁化,形成一系列磁性变化,代表数字信息。读取数据时,磁头检测磁盘表面的磁性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经过处理后得到存储的数据。2.2硬盘存储技术的特点硬盘存储技术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大容量存储:技术的发展,硬盘的存储容量不断提高,能够满足大数据时代的需求。高速读写:硬盘的读写速度相对较快,尤其是固态硬盘(SSD),具有更快的读写功能。可靠性:硬盘存储技术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在多种环境下稳定工作。成本效益:相比于其他存储介质,硬盘存储技术的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易于维护和管理:硬盘存储系统通常具有良好的维护和管理特性,便于用户操作和管理。2.3硬盘存储技术的应用硬盘存储技术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个人计算机存储:硬盘是个人计算机中不可或缺的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个人数据。服务器存储:在服务器领域,硬盘存储技术用于构建高功能、大容量的存储系统,以满足企业级应用的需求。数据中心存储:大型数据中心通常采用硬盘存储技术,提供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快速访问。备份和归档:硬盘存储技术也常用于数据备份和归档,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持久性。嵌入式系统存储:在嵌入式系统中,硬盘存储技术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运行数据,为设备提供稳定的存储支持。技术的不断发展,硬盘存储技术将继续演进,为各类应用提供更高效、可靠的存储解决方案。第三章存储网络技术3.1存储网络的基本概念3.1.1定义存储网络是一种利用网络技术将存储设备和服务器连接起来,实现数据存储、管理和访问的技术。存储网络通过将存储资源与计算资源分离,提高了数据存储的效率、可靠性和灵活性。3.1.2发展背景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数据量的快速增长,传统的直连存储(DAS)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存储网络技术应运而生,解决了数据存储和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3.1.3存储网络的组成存储网络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存储设备:包括磁盘阵列、光盘库、磁带库等。(2)存储网络交换设备:如存储交换机、路由器等。(3)存储网络连接设备:如光纤通道、以太网等。(4)存储管理软件:用于管理存储资源、数据备份和恢复等。3.2存储网络的分类3.2.1按照传输协议分类(1)光纤通道(FC):使用光纤通道协议,传输速率较高,适用于高速存储网络。(2)以太网(Ethernet):使用TCP/IP协议,传输速率适中,适用于普通企业级存储网络。(3)InfiniBand:使用InfiniBand协议,传输速率较高,适用于高功能计算领域。3.2.2按照存储架构分类(1)直接附加存储(DAS):存储设备直接连接到服务器,适用于小型企业和个人用户。(2)网络附加存储(NAS):存储设备通过以太网连接到服务器,适用于中小型企业。(3)存储区域网络(SAN):存储设备通过光纤通道连接到服务器,适用于大型企业和数据中心。3.3存储网络的关键技术3.3.1存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技术将多个存储设备虚拟成一个逻辑存储池,实现对存储资源的集中管理和优化配置。存储虚拟化可以提高存储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存储成本。3.3.2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是存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期备份数据,可以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快速恢复。常见的备份方式包括本地备份、远程备份和在线备份等。3.3.3存储网络安全性存储网络安全性主要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防火墙等技术。通过实施这些安全措施,可以保护存储网络中的数据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3.3.4存储网络功能优化存储网络功能优化技术包括负载均衡、缓存、数据压缩等。通过优化存储网络功能,可以提高数据访问速度,降低延迟。3.3.5存储网络管理存储网络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管理、数据管理、功能监控等。通过实施有效的存储网络管理,可以提高存储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第四章数据备份技术概述4.1数据备份的重要性数据备份是现代信息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据备份是保证数据安全的关键措施。在信息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机构及个人最宝贵的资产之一。一旦数据丢失或损坏,将给组织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通过数据备份,可以在数据发生丢失、损坏或遭受攻击时迅速恢复,保证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数据备份有助于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对数据安全提出了明确要求,如我国的《网络安全法》等。通过实施数据备份,组织可以保证在法规要求下对数据进行有效保护。数据备份有助于提高数据恢复效率。在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下,未进行备份的数据恢复往往耗时较长、成本较高。而通过备份,可以迅速找到备份数据,提高数据恢复的效率。4.2数据备份的基本原则为实现有效的数据备份,以下基本原则应予以遵循:(1)定期备份: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变化频率,制定合理的备份周期,保证数据的安全。(2)多元化备份:采用多种备份方式,如本地备份、远程备份、在线备份等,提高数据备份的可靠性。(3)备份策略定制:根据组织的数据特点,制定合适的备份策略,包括备份类型、备份频率、备份存储位置等。(4)备份验证:定期对备份数据进行验证,保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5)加密备份:对备份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非法访问。(6)灾难恢复计划:制定灾难恢复计划,保证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迅速恢复。4.3数据备份技术的分类数据备份技术可根据备份方式、备份位置和备份策略等多种因素进行分类。以下为常见的几种数据备份技术:(1)按备份方式分类:(1)完全备份:将整个数据集进行备份,适用于数据量较小或变化频率较低的场景。(2)差异备份:仅备份自上次完全备份或差异备份以来发生变化的数据,适用于数据量较大或变化频率较高的场景。(3)增量备份:仅备份自上次增量备份以来发生变化的数据,适用于数据量较大且变化频繁的场景。(2)按备份位置分类:(1)本地备份:将数据备份至本地存储设备,如硬盘、光盘等。(2)远程备份:将数据备份至远程服务器或云存储。(3)混合备份:结合本地备份和远程备份,提高备份的可靠性。(3)按备份策略分类:(1)热备份:在业务运行过程中实时进行数据备份,适用于对数据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2)温备份:在业务运行过程中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适用于对数据实时性要求较低的场合。(3)冷备份:在业务停机期间进行数据备份,适用于对数据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景。第五章本地备份技术5.1本地备份的实现方式本地备份是指将数据在同一物理位置的不同存储设备之间进行复制和存储的过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本地备份实现方式:(1)直接复制:通过文件复制命令或图形界面工具,将数据从一个存储设备复制到另一个存储设备。(2)磁盘镜像:使用磁盘镜像技术,将一个磁盘的内容完全复制到另一个磁盘上,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3)备份软件:使用专业的备份软件,如AcronisTrueImage、SymantecBackupExec等,对数据进行定时备份或实时备份。(4)存储snapshots:利用存储设备的快照功能,创建数据在某一时刻的快照,以便在需要时恢复到该时刻的状态。5.2本地备份的优势与不足5.2.1优势(1)速度快:本地备份通常在同一物理位置进行,数据传输速度较快。(2)操作简单:本地备份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网络配置和远程访问。(3)恢复便捷:当数据发生故障时,本地备份可以快速恢复数据,减少业务中断时间。(4)节约成本:与远程备份相比,本地备份可以节省网络带宽和存储空间成本。5.2.2不足(1)数据安全风险:本地备份在同一物理位置,易受到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影响,数据安全性较低。(2)存储空间限制:本地备份需要占用大量存储空间,可能导致存储设备资源紧张。(3)数据一致性:在多设备间进行本地备份时,可能因数据更新不同步导致数据不一致。5.3本地备份技术的应用场景本地备份技术适用于以下场景:(1)个人数据备份:用户可以将个人重要数据定期备份到本地硬盘、U盘等存储设备。(2)小型企业数据备份:小型企业可以将数据备份到本地服务器或存储设备,以应对数据丢失风险。(3)数据库备份:数据库管理员可以将数据库备份到本地存储设备,以便在数据库发生故障时快速恢复。(4)虚拟机备份:虚拟机管理员可以将虚拟机备份到本地存储设备,保证虚拟机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5)关键业务数据备份:对于关键业务数据,可以采用磁盘镜像、快照等技术进行实时备份,保证数据安全。第六章网络备份技术6.1网络备份的实现方式网络备份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数据从原始存储位置复制到远程存储位置的过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网络备份实现方式:(1)本地备份与远程备份:本地备份通常指在同一局域网内进行数据备份,而远程备份则是将数据备份到地理上分离的存储系统。远程备份能够有效防止自然灾害等导致的本地数据丢失。(2)基于磁盘的备份:使用磁盘阵列作为备份介质,具有快速读写、易于管理和维护的优点。磁盘备份通常适用于频繁访问的数据。(3)基于磁带的备份:磁带备份是一种传统的备份方式,虽然速度较慢,但成本较低,适合大数据量的长期存储。(4)基于云的备份:云备份是将数据存储在第三方云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备份数据,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和灵活性。(5)备份代理和备份服务器:备份代理是在客户端上运行的软件,负责将数据传输到备份服务器。备份服务器则负责管理备份任务和存储备份数据。6.2网络备份的优势与不足优势:(1)数据安全:通过网络备份,可以将数据存储在多个地理位置,降低单点故障的风险。(2)灵活性和扩展性:网络备份可以适应不同规模的数据中心需求,易于扩展。(3)自动化和集中管理:备份任务可以自动化执行,减少人工干预,同时通过集中管理平台,可以方便地监控和管理备份过程。(4)远程访问: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互联网访问备份数据,便于数据恢复和共享。不足:(1)带宽限制:网络备份受限于网络带宽,大数据量备份可能需要较长时间。(2)数据隐私和合规性:将数据存储在第三方数据中心可能存在数据隐私和安全合规性问题。(3)成本:网络备份可能涉及额外的硬件、软件和带宽成本。6.3网络备份技术的应用场景(1)企业数据中心:企业数据中心通常存储大量关键业务数据,通过网络备份可以实现数据的远程复制和灾难恢复。(2)云计算服务:云服务提供商通过部署网络备份技术,为用户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服务。(3)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对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极高的要求,网络备份可以帮助其保证金融交易数据的完整性。(4)医疗机构:医疗机构需要对患者数据进行长期存储和备份,网络备份技术有助于满足这一需求。(5)机构:机构的数据涉及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网络备份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连续性。(6)教育机构:教育机构需要备份学术资料和研究成果,网络备份技术可以为其提供高效的数据保护方案。第七章远程备份技术7.1远程备份的实现方式7.1.1定义远程备份是指将数据从本地计算机或存储系统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网络传输至远程存储设备或云平台的过程。远程备份的实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云备份云备份是指将数据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和管理数据。实现方式包括公有云备份、私有云备份和混合云备份等。(2)VPN备份VPN备份是指通过虚拟专用网络(VPN)将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器。VPN备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用于企业内部数据的安全备份。(3)FTP备份FTP备份是指通过文件传输协议(FTP)将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器。FTP备份操作简单,但安全性相对较低。(4)NAS备份NAS备份是指将数据存储在网络附加存储(NAS)设备上。NAS备份便于数据共享,但存储容量有限。7.1.2实现步骤远程备份的实现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数据筛选:根据备份需求,筛选需要备份的数据。(2)数据压缩:对选定的数据进行压缩,减小数据传输量。(3)数据加密:为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4)数据传输:将加密后的数据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网络传输至远程存储设备。(5)数据存储:将传输至远程存储设备的数据进行存储。(6)数据恢复:当需要恢复数据时,从远程存储设备并解密数据。7.2远程备份的优势与不足7.2.1优势远程备份具有以下优势:(1)安全性:数据加密传输,保障数据安全。(2)可靠性:远程存储设备具有高可靠性,降低数据丢失风险。(3)灵活性: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管理备份数据。(4)自动化:可以设置自动备份任务,降低人工干预成本。(5)节省空间:无需购买大量存储设备,节省物理空间。7.2.2不足远程备份存在以下不足:(1)带宽限制:受限于网络带宽,数据传输速度可能较慢。(2)成本:远程备份服务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3)依赖网络:远程备份依赖于网络连接,网络不稳定可能导致备份失败。7.3远程备份技术的应用场景远程备份技术在以下场景中具有广泛应用:(1)企业数据备份:企业内部数据的安全备份,保障业务连续性。(2)个人数据备份:个人重要数据的备份,防止数据丢失。(3)灾难恢复:在发生自然灾害、网络攻击等情况下,通过远程备份快速恢复数据。(4)云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数据备份服务,提高数据安全性。(5)物联网设备:对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进行远程备份,便于数据分析和处理。第八章数据恢复技术8.1数据恢复的基本原理数据恢复是指采用技术手段,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不可访问、不可用、丢失或损坏的数据进行修复,以恢复数据原本状态的过程。数据恢复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存储结构分析:了解文件系统、存储设备的数据存储结构,为数据恢复提供理论基础。(2)数据修复策略:根据数据损坏程度和原因,制定合适的修复策略。(3)数据恢复工具:使用专业数据恢复软件或工具,对损坏的数据进行修复。(4)数据校验与验证:在数据恢复过程中,对恢复的数据进行校验和验证,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8.2数据恢复的方法与技巧8.2.1数据恢复方法(1)备份恢复:通过备份文件,将丢失或损坏的数据恢复到原始状态。(2)文件修复:针对文件损坏,采用专业工具进行修复。(3)磁盘镜像:将损坏的磁盘制作成镜像文件,以便于数据恢复。(4)磁盘阵列恢复:针对磁盘阵列损坏,采用相应技术进行恢复。(5)数据恢复软件:使用数据恢复软件,对丢失或损坏的数据进行扫描和恢复。8.2.2数据恢复技巧(1)及时备份:在数据丢失或损坏前,及时备份重要数据。(2)避免重复操作:在数据恢复过程中,避免对损坏的数据进行重复操作,以免加剧数据损坏。(3)合理选择恢复工具:根据数据损坏程度和原因,选择合适的恢复工具。(4)分析日志文件:通过分析系统日志文件,了解数据损坏原因,为数据恢复提供线索。(5)定期检查存储设备:定期检查存储设备的健康状况,预防数据损坏。8.3数据恢复技术的应用数据恢复技术在以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1)个人数据恢复:针对个人电脑、手机等设备丢失或损坏的数据进行恢复。(2)企业数据恢复:针对企业服务器、存储设备等丢失或损坏的数据进行恢复。(3)司法取证:在法律诉讼过程中,对涉及犯罪行为的电子数据进行恢复。(4)数据挖掘: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有价值的信息。(5)灾难恢复:在发生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对受损的数据进行恢复。(6)数据安全:加强对数据恢复技术的研发,提高数据安全性。第九章数据存储与备份的安全措施9.1数据加密技术9.1.1概述数据加密技术是一种保证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使得未经授权的用户无法读取和理解数据内容。在数据存储与备份过程中,数据加密技术对于保护敏感信息和防止数据泄露具有重要意义。9.1.2加密算法数据加密算法主要包括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和混合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如AES、DES等,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非对称加密算法如RSA、ECC等,使用一对密钥,公钥加密,私钥解密;混合加密算法则结合了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优点。9.1.3加密技术在数据存储与备份中的应用(1)数据存储加密:对存储在硬盘、光盘、磁带等存储介质中的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被非法访问。(2)数据传输加密:在数据备份过程中,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3)数据备份加密:对备份的数据进行加密,防止备份介质丢失或被非法访问时数据泄露。9.2访问控制技术9.2.1概述访问控制技术是指通过对用户、资源、权限等要素进行管理,保证合法用户才能访问特定资源的一种安全措施。在数据存储与备份过程中,访问控制技术对于保护数据安全。9.2.2访问控制策略(1)用户认证:通过密码、指纹、面部识别等技术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2)权限分配:根据用户角色和职责,为用户分配相应的权限。(3)访问控制列表(ACL):对资源进行分类,并为每个资源设置访问控制列表,限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4)访问控制规则:制定访问控制规则,对用户访问行为进行监控和控制。9.2.3访问控制在数据存储与备份中的应用(1)数据存储访问控制:对存储设备进行访问控制,防止非法用户访问数据。(2)数据备份访问控制:对备份操作进行访问控制,保证备份过程的安全。(3)数据恢复访问控制:对数据恢复操作进行访问控制,防止恢复过程中数据被非法访问。9.3数据存储与备份的法律法规9.3.1概述数据存储与备份的法律法规是指国家针对数据存储与备份领域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遵守法律法规是保障数据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9.3.2主要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数据安全保护责任,规定了数据存储与备份的基本要求。(2)《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对数据安全进行了全面规定,明确了数据存储与备份的相关要求。(3)《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规定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包括数据存储与备份。(4)《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安全保护基本要求》:规定了数据安全保护的基本要求,包括数据存储与备份。9.3.3法律法规在数据存储与备份中的应用(1)数据存储与备份方案设计:依据法律法规要求,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思维训练的幼儿园数学试题与答案
- 2025东航招聘英语试题及答案
- 失眠药物治疗试题及答案
- 艺术市场数字化交易平台在艺术品市场交易市场开发中的应用报告
- 广西区考申论试题及答案
- 节奏与旋律相互影响的探索试题及答案
- 知晓创业扶持政策试题及答案
- 城市供水设施建设风险分析报告:2025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政策建议
- 物理实验中数据处理与分析试题及答案
-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当下文艺现象述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功能材料概论-课件
- XX单线铁路隧道施工设计
- 叶曼讲《道德经》讲义第1~10章
- 地下车库地坪施工工艺工法标准
- 生物化学工程基础(第三章代谢作用与发酵)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形考任务1-7终结性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农村户口分户协议书(6篇)
-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复习课件
- SQ-02-绿色食品种植产品调查表0308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二级上Dinner for a Dragon 教学设计
- 活跃气氛的开场小游戏「培训破冰前必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