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技术推广与应用实践案例分享_第1页
绿色建筑技术推广与应用实践案例分享_第2页
绿色建筑技术推广与应用实践案例分享_第3页
绿色建筑技术推广与应用实践案例分享_第4页
绿色建筑技术推广与应用实践案例分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建筑技术推广与应用实践案例分享TOC\o"1-2"\h\u650第1章绿色建筑概述 317490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内涵 383871.1.1绿色建筑的内涵 3179851.2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312191.2.1发展历程 4240561.2.2发展趋势 4284421.3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 45278第2章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4193982.1节能技术 4225032.1.1高功能外壳设计 5257682.1.2高效能源系统 564362.1.3高效建筑材料 5248052.2节水技术 5147722.2.1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 5163822.2.2废水处理和再利用技术 5225772.2.3节水型设备和设施 5140412.3节材技术 5275942.3.1生态建筑材料 5179602.3.2建筑废弃物利用 5183472.3.3高功能长寿命材料 5237432.4环境保护技术 5118712.4.1绿色景观设计 6117352.4.2生物多样性保护 675722.4.3污染防治技术 625184第3章绿色建筑设计实践案例 6319113.1绿色建筑外观设计 6178563.1.1案例一:某生态办公建筑 6278703.1.2案例二:某低碳住宅区 6209173.2绿色建筑室内设计 6123593.2.1案例一:某绿色办公楼 6231033.2.2案例二:某绿色酒店 611533.3绿色建筑景观设计 6250033.3.1案例一:某生态公园 6309883.3.2案例二:某绿色校园 777443.4绿色建筑整体设计策略 7176123.4.1案例一:某绿色综合体 7179553.4.2案例二:某绿色产业园区 731965第4章绿色建筑施工实践案例 770074.1节能施工技术 7243124.2节水施工技术 8167014.3绿色施工管理 8132944.4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 827982第5章绿色建筑运行与维护实践案例 9130595.1绿色建筑运行管理 9229985.2能源管理与监控系统 9218155.3水资源利用与回收系统 9195755.4室内环境品质保障 1016316第6章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实践案例 10233756.1太阳能利用技术 10264056.1.1案例一:某城市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 10112356.1.2案例二:某生态园区太阳能热水系统 10228106.2风能利用技术 106566.2.1案例一:某海岛风能供电项目 10185756.2.2案例二:某城市大型公共建筑风能利用 10282516.3地热能利用技术 1163536.3.1案例一:某地区地热供暖项目 11318216.3.2案例二:某酒店地热制冷和供暖项目 11178996.4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 11304136.4.1案例一:某绿色生态城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 11156556.4.2案例二:某低碳园区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 116280第7章绿色建筑生态景观实践案例 1137787.1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1161297.2生态景观案例分析 12271407.3景观绿化技术 12223607.4生态景观维护与管理 128033第8章绿色建筑节水实践案例 13100278.1节水型建筑设计与实践 13738.1.1节水设计原则 13130328.1.2实践案例:某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13293948.2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 14140048.2.1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原理 14326118.2.2实践案例:某城市公共建筑雨水利用项目 14191388.3中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1443628.3.1中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原理 14150938.3.2实践案例:某酒店中水处理与回用项目 1495048.4节水设备与设施 15215828.4.1节水型卫生洁具 15198128.4.2节水型灌溉设备 1579878.4.3节水型冷却塔 1516321第9章绿色建筑节材实践案例 15298459.1节材建筑设计策略 15187669.1.1案例一:模块化建筑设计 1534419.1.2案例二:被动式建筑设计 15261929.2旧材料再利用技术 16264439.2.1案例一:废弃砖块再利用 1639069.2.2案例二:旧木料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16280509.3绿色建筑材料应用 1628689.3.1案例一:绿色混凝土的应用 1659019.3.2案例二:竹材料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16230339.4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16245119.4.1案例一: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 1674269.4.2案例二:建筑垃圾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162791第10章绿色建筑发展趋势与展望 162351510.1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 161383210.2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趋势 171064610.3绿色建筑技术创新 171973710.4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探讨 17第1章绿色建筑概述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内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拆除等全寿命周期内,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节能降耗、低碳减排、功能合理、健康舒适等因素,以降低建筑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者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建筑理念和实践。1.1.1绿色建筑的内涵绿色建筑包含以下内涵:(1)全寿命周期理念:绿色建筑关注建筑从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到拆除的全过程,强调在每个阶段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2)节能降耗:绿色建筑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选用高功能建筑材料和设备,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和资源消耗。(3)低碳减排:绿色建筑采用低碳技术和低碳建材,减少建筑产业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4)功能合理:绿色建筑注重室内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域的合理规划,提高室内舒适度和居住品质。(5)健康舒适:绿色建筑关注室内空气质量、水质、声环境、光环境等方面,为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1.2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1.2.1发展历程绿色建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20世纪90年代:引进绿色建筑理念,开展相关研究。(2)21世纪初:发布绿色建筑相关政策和标准,推动绿色建筑实践。(3)2006年至今:绿色建筑逐渐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绿色建筑市场逐步成熟。1.2.2发展趋势(1)政策推动:加大绿色建筑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绿色建筑产业发展。(2)技术创新:绿色建筑相关技术不断创新,新型绿色建材和设备得到广泛应用。(3)市场成熟:绿色建筑市场逐步成熟,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断提高。(4)国际合作:绿色建筑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共同推动全球绿色建筑发展。1.3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衡量建筑绿色程度的重要工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能源利用:评价建筑能源消耗水平,包括建筑节能设计、能源设备功能等。(2)资源节约:评价建筑对水、土地、材料等资源的节约利用程度。(3)生态环境:评价建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包括绿化、生物多样性、景观水体等。(4)室内环境质量:评价室内空气质量、水质、声环境、光环境等方面的舒适度。(5)运行管理:评价建筑运行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6)创新与特色:评价建筑在设计、施工、运营等过程中的创新举措和特色表现。第2章绿色建筑技术体系2.1节能技术绿色建筑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节能技术在这一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1.1高功能外壳设计通过优化建筑的墙体、门窗、屋顶等部分的设计,减少热量传递和空气渗透,降低供暖和空调负荷。2.1.2高效能源系统运用先进的供暖、空调和照明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例如地源热泵、太阳能光电系统等。2.1.3高效建筑材料采用高功能的保温材料、隔热材料和节能门窗,减少能源损失。2.2节水技术绿色建筑在节水方面亦有所作为,旨在减少建筑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2.2.1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收集屋顶、地面雨水用于绿化、冲厕等非饮用领域,减少对地下水和市政供水的依赖。2.2.2废水处理和再利用技术对建筑内的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达到再利用标准,用于冲厕、绿化等。2.2.3节水型设备和设施采用节水型卫浴设备、灌溉系统等,降低建筑日常用水量。2.3节材技术绿色建筑倡导在材料的使用上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生。2.3.1生态建筑材料使用可再生、环保的建筑材料,如竹材、木材等,减少对环境的破坏。2.3.2建筑废弃物利用将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降低建筑业的资源消耗。2.3.3高功能长寿命材料选择耐久性强的建筑材料,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次数。2.4环境保护技术绿色建筑技术体系还关注建筑对环境的整体影响,力求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2.4.1绿色景观设计通过生态绿化、屋顶花园等设计手段,提高建筑周围环境的生态质量。2.4.2生物多样性保护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为动植物提供生存和繁衍的空间。2.4.3污染防治技术运用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如空气净化、噪声控制等,降低建筑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第3章绿色建筑设计实践案例3.1绿色建筑外观设计3.1.1案例一:某生态办公建筑本项目位于城市新区,建筑外观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地气候特点,采用绿色建筑理念。通过优化建筑朝向、遮阳系统及立面开窗方式,降低能耗。同时利用绿色植被覆盖建筑屋顶及墙面,提高建筑美观性的同时降低热岛效应。3.1.2案例二:某低碳住宅区该住宅区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绿色建筑外观的打造。采用环保材料,提高建筑物的保温功能,减少热量的损失。同时通过建筑立面的绿化,提升空气质量,为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3.2绿色建筑室内设计3.2.1案例一:某绿色办公楼该办公楼室内设计遵循绿色、环保、舒适的原则。采用自然通风、天然采光系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同时选用低甲醛、低VOC的装修材料,降低室内污染。设置室内绿化,增加室内空气质量。3.2.2案例二:某绿色酒店该酒店室内设计充分运用绿色建筑理念,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为酒店提供电力。室内空间采用节能灯具,降低能耗。同时酒店内设置多个绿化区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为顾客提供舒适的入住体验。3.3绿色建筑景观设计3.3.1案例一:某生态公园该公园景观设计以绿色建筑理念为指导,注重生态平衡。通过人工湿地、植被缓冲带等设计手法,实现雨水收集与利用,减少城市排水压力。同时种植多样化的植物,提高生物多样性,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3.3.2案例二:某绿色校园该校园景观设计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理念,采用透水铺装,提高雨水利用率。同时利用校园空地,设置多个绿化带,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空气质量。还设置了太阳能路灯、风能发电等设施,降低能源消耗。3.4绿色建筑整体设计策略3.4.1案例一:某绿色综合体该综合体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整体绿色建筑策略。通过建筑、室内、景观的全方位设计,实现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例如,利用地热能、太阳能为建筑提供供暖、供电;采用绿色植被覆盖屋顶、墙面,降低热岛效应;室内采用自然通风、天然采光,提高空气质量。3.4.2案例二:某绿色产业园区该产业园区遵循绿色建筑整体设计策略,从建筑、室内、景观等多方面入手,实现绿色环保。采用节能建筑材料,降低能耗;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设置大面积绿化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通过这些策略,为园区内企业提供绿色、舒适的工作环境。第4章绿色建筑施工实践案例4.1节能施工技术在本节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在绿色建筑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节能施工技术实践案例。这些案例主要涉及建筑围护结构、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HVAC)系统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方面。案例一:某绿色办公建筑采用了高功能的外墙保温系统,结合低辐射中空玻璃窗,有效降低了建筑物的采暖与制冷需求。该建筑还采用了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热能进行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大幅减少能源消耗。案例二:某绿色住宅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的应用,有效降低屋顶和室内温度,减少空调负荷。同时该项目还采用了高效节能的LED照明系统,进一步降低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耗。4.2节水施工技术节水施工技术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案例主要涉及雨水收集与利用、节水型卫生设备以及灌溉系统等方面。案例一:某生态居住区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雨水的收集与利用。通过设置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设施,实现了雨水的自然渗透、净化和利用。该项目还采用了节水型卫生设备,降低日常用水量。案例二:某绿色校园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为校园绿化提供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同时该项目还建立了水资源监测与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用水情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4.3绿色施工管理绿色施工管理涉及施工过程中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以下案例展示了绿色施工管理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一:某绿色建筑项目采用施工废弃物分类回收制度,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同时通过严格的施工过程管理,降低扬尘、噪音等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案例二:某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如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装配式建筑等,降低现场施工污染,提高施工质量。4.4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在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环保措施。以下案例主要涉及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案例一:某绿色建筑项目在施工现场设置了封闭式垃圾站,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和运输,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施工现场还采用了低噪音设备和隔音措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案例二:某绿色住宅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环境保护法规,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洒水降尘,防止扬尘污染。该项目还采用了环保型施工材料,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通过上述案例分享,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建筑施工实践在节能、节水、绿色施工管理和环保措施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这些案例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第5章绿色建筑运行与维护实践案例5.1绿色建筑运行管理本节将介绍一些典型的绿色建筑运行管理实践案例。这些案例包括但不限于先进的运行策略、优化能源配置以及提升建筑设施整体效率等方面。案例一:某城市生态园区绿色建筑群该生态园区采用了集成化的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实时数据监测与大数据分析,实现了能源消耗的优化分配。园区还采用了分时运行策略,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差异,降低运行成本。案例二:某绿色办公建筑该办公建筑运用了BIM技术进行运行管理,通过模拟分析,不断调整室内外环境参数,实现了节能减排与舒适度的双重提升。5.2能源管理与监控系统能源管理与监控系统是实现绿色建筑高效运行的关键。以下案例展示了不同类型的能源管理与监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案例一:某高校绿色实验楼该实验楼采用了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控能源消耗,结合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实现了能源消耗的最优化。案例二:某医院绿色建筑该医院运用智能监控系统,对各个科室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与评估,有效降低了能源浪费,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5.3水资源利用与回收系统绿色建筑在水资源利用与回收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以下案例展示了水资源利用与回收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一:某绿色住宅小区该小区采用了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清洗等非饮用领域,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案例二:某酒店绿色建筑该酒店采用了中水回用系统,将污水处理至中水标准,用于冲厕、景观补水等,大大降低了新鲜水资源的消耗。5.4室内环境品质保障室内环境品质是绿色建筑评价的重要指标。以下案例分享了室内环境品质保障的实践成果。案例一:某绿色办公楼该办公楼通过采用新风系统、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等手段,有效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提高了办公人员的舒适度与工作效率。案例二:某绿色学校该学校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自然通风、日照等因素,结合室内绿化,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健康、舒适的成长环境。通过以上实践案例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建筑在运行与维护方面的积极摸索与成果。这些案例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第6章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实践案例6.1太阳能利用技术6.1.1案例一:某城市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本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是一座集光伏发电、建筑节能于一体的绿色建筑。通过在建筑屋面、墙面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内部供电。项目年均发电量为万千瓦时,满足了建筑约%的用电需求。6.1.2案例二:某生态园区太阳能热水系统此案例为某生态园区内的宾馆和宿舍楼提供热水。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系统采用集热器、储热水箱、循环泵等设备,为园区内建筑提供稳定、高效的热水供应。6.2风能利用技术6.2.1案例一:某海岛风能供电项目此项目位于我国某海岛,由于地处偏远,电力供应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海岛上建设了风力发电机组,为当地居民提供电力。项目共安装风力发电机组台,总装机容量达到兆瓦,满足了海岛居民的日常生活和部分生产用电需求。6.2.2案例二:某城市大型公共建筑风能利用本项目为一座大型公共建筑,利用建筑自身的风能资源,安装了风力发电装置。在满足建筑部分用电需求的同时还起到了美化建筑外观的作用。6.3地热能利用技术6.3.1案例一:某地区地热供暖项目此项目位于我国某地区,利用当地丰富的地热资源,为周边建筑提供供暖。项目采用地热供暖系统,通过地热井提取地热能,为建筑供暖。与传统供暖方式相比,地热供暖具有节能、环保、经济等优点。6.3.2案例二:某酒店地热制冷和供暖项目此项目为一座高档酒店,利用地热资源实现制冷和供暖。夏季,地热能为建筑提供制冷;冬季,地热能为建筑提供供暖。项目年均节能率达到%以上,有效降低了酒店运营成本。6.4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6.4.1案例一:某绿色生态城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此项目为一座绿色生态城,充分整合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通过建立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项目在满足自身能源需求的同时还向周边区域输出清洁能源。6.4.2案例二:某低碳园区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此项目位于某低碳园区,采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技术。通过多种能源的互补和综合利用,实现了园区的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为我国绿色建筑领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第7章绿色建筑生态景观实践案例7.1生态景观设计原则绿色建筑生态景观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2)因地制宜原则: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地形、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和景观设计手法,提高生态景观的适应性和稳定性。(3)循环利用原则:充分利用场地内的自然资源,如雨水、中水、废弃物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景观建设和维护成本。(4)以人为本原则:关注人的需求,提供舒适、美观、安全的景观空间,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5)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长远发展,提高生态景观的可持续性。7.2生态景观案例分析以下为几个典型的绿色建筑生态景观实践案例:案例一:某城市生态居住区项目位于城市新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运用生态景观设计原则,打造了一个具有生态、休闲、观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居住区。主要措施包括:采用乡土植物,提高绿化覆盖率;设置雨水花园,实现雨水收集和利用;构建生态湿地,净化小区水质;提供多样化的户外活动空间,满足居民休闲需求。案例二:某企业总部办公区该项目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以生态、环保、低碳为设计理念。在景观设计中,采用大量节能环保材料,如透水混凝土、太阳能景观灯等;设置生态停车场,采用植草砖,提高绿化率;利用屋顶、墙面等空间,打造立体绿化;引入生态水系,提高景观品质。7.3景观绿化技术绿色建筑生态景观绿化技术主要包括:(1)乡土植物应用: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维护成本低等特点的乡土植物。(2)屋顶绿化:采用轻质、抗渗、耐候功能好的绿化材料,提高屋顶绿化效果。(3)立体绿化:利用建筑物的墙面、阳台、护栏等空间,采用挂篮、攀爬植物等方式,实现立体绿化。(4)透水铺装:采用透水混凝土、透水砖等材料,提高地面透水性,减少雨水径流。(5)雨水收集与利用:通过设置雨水花园、生态湿地等设施,实现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7.4生态景观维护与管理为保证绿色建筑生态景观的效果,需加强以下方面的维护与管理:(1)绿化养护: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施肥、浇水等养护工作,保证植物生长良好。(2)水体维护:加强生态湿地的日常巡查,保证水质清洁,防止水体富营养化。(3)设施检修:定期检查绿化设施,如灌溉系统、照明设备等,保证设施正常运行。(4)环境卫生:加强景观区域的清洁工作,保持环境整洁,提高景观品质。(5)生态监控:对生态景观的植物、水体、土壤等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措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第8章绿色建筑节水实践案例8.1节水型建筑设计与实践本节主要介绍节水型建筑设计原理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以我国某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为例,分析其节水设计策略及实施效果。8.1.1节水设计原则(1)遵循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充分考虑地域水资源状况,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3)优化建筑设计,降低建筑用水需求;(4)采用节水型设备和系统,提高用水效率。8.1.2实践案例:某绿色建筑示范项目(1)项目概况:位于我国南方某城市,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2)节水设计策略:优化建筑布局,减少建筑体型系数,降低空调负荷;采用高效节水型卫生洁具和配件;利用建筑屋面和透水铺装收集雨水,用于绿化和景观用水;设置中水处理系统,实现污水的再生利用。(3)实施效果:项目建成后,建筑用水量较传统建筑降低30%以上,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果。8.2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本节主要介绍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原理及其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8.2.1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原理(1)收集:通过屋面、地面等途径收集雨水;(2)过滤: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3)储存:将过滤后的雨水储存于蓄水池等设施;(4)利用:将储存的雨水用于绿化、景观、冲厕等非饮用水用途。8.2.2实践案例:某城市公共建筑雨水利用项目(1)项目概况:位于我国北方某城市,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2)雨水利用技术:屋面、地面采用透水铺装,增加雨水渗透;设置雨水收集池,收集屋面和地面雨水;雨水经过过滤、消毒处理后,用于绿化和景观用水;建立雨水回用系统,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3)实施效果:项目实施后,每年可节约水资源约10万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8.3中水处理与回用技术本节主要介绍中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原理及其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8.3.1中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原理(1)收集:收集建筑内的污水、废水;(2)预处理:对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悬浮物、油脂等杂质;(3)生化处理:采用生化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降低污染物浓度;(4)深度处理:采用过滤、消毒等工艺,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浓度;(5)回用: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冲厕、绿化、景观等非饮用水用途。8.3.2实践案例:某酒店中水处理与回用项目(1)项目概况:位于我国南方某城市,酒店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2)中水处理与回用技术:收集酒店内的污水、废水;采用生化处理、过滤、消毒等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冲厕、绿化、景观等用途;建立中水回用系统,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3)实施效果:项目实施后,酒店每年可节约水资源约15万吨,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8.4节水设备与设施本节主要介绍绿色建筑中常用的节水设备与设施。8.4.1节水型卫生洁具(1)节水型马桶:采用低水量冲洗,减少冲水量;(2)节水型洗手盆:采用感应式或脚踏式控制,减少用水量;(3)节水型淋浴器:采用空气注入技术,减少热水用量。8.4.2节水型灌溉设备(1)滴灌系统:通过管道直接将水输送到植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2)喷灌系统:模拟自然降雨,均匀灌溉,提高用水效率;(3)微灌系统:适用于精细作物灌溉,实现精准用水。8.4.3节水型冷却塔采用高效冷却技术,降低冷却塔的能耗和水耗。通过以上实践案例,可以看出绿色建筑节水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今后的建筑设计和实践中,应进一步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我国绿色建筑事业贡献力量。第9章绿色建筑节材实践案例9.1节材建筑设计策略在本章节中,我们将探讨一系列成功的绿色建筑节材设计策略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在设计阶段如何实现材料使用的最大化和优化,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9.1.1案例一:模块化建筑设计此案例介绍了一种模块化建筑设计方法,通过预制构件的标准化和重复使用,降低材料浪费。分析其设计原则、施工流程及节材效果。9.1.2案例二:被动式建筑设计以某被动式住宅项目为例,阐述通过优化建筑朝向、采光、通风等设计策略,降低能源需求,从而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9.2旧材料再利用技术本节将通过具体案例,介绍旧材料再利用的技术及其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9.2.1案例一:废弃砖块再利用此案例展示了一种将废弃砖块重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