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T 1056-2024肉食性鱼类生态循环养殖技术规范_第1页
DB3301T 1056-2024肉食性鱼类生态循环养殖技术规范_第2页
DB3301T 1056-2024肉食性鱼类生态循环养殖技术规范_第3页
DB3301T 1056-2024肉食性鱼类生态循环养殖技术规范_第4页
DB3301T 1056-2024肉食性鱼类生态循环养殖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012024-10-30发布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增加了“7.2病害防治”的章节内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高立、潘明杰、吕维娜、朱萍飞——2015年首次发布为DB3301/T1051肉食性鱼类生态循环养殖技术规范4环境条件4.1.1水源水质4.1.2养殖水质单池面积10m2~500m2。池深1.0m~2.0m,池底坡度5°~15°之间。25.2.1供水方式宜采用明暗管渠分设供水。5.2.2进水方式由蓄水池进水到养鱼池,可采用溢流式、射流式、喷淋式或浸没式等形式。设在池底最深处,定期开启排污阀排除污物,排到沉淀池。5.4防逃网设在排水(排污)口上方,形状有片状、筒状或钟罩状等,由金属网片或带孔的硬质PVC板等材质制成。5.5保温大棚采用屋面为透明玻璃钢瓦或环保塑料材质建设的拱形大棚,夏季加盖遮阳布。5.5.2温度调控通过地源热泵、空气能或太阳能等方式调节水温,一般控制养殖水体水温在15℃~30℃。6水处理系统6.1水处理工艺生态循环养殖水处理主要工艺流程图见图1。生态循环养殖水处理主要工艺流程图见图1。r消毒业图1生态循环养殖水处理主要工艺流程图6.2水处理设施6.2.1沉淀池采用平流式、竖直式、辐射式或旋转式等形式,设有排污装置。3分为轴流式和径流式。筛网网目孔径80目~120目之间,反冲洗水压0.2MPa~0.5MPa,过滤能力3/h~300m3/h。紫外线照射水体深度≤20mm,照射时间>10s,照射量>10养殖水体制氧机产氧量宜为3Nm3/h~6N采用潜流式人工湿地进行养殖尾水处理,湿地面积占池塘养殖面积10%左大口黑鲈和花鲈养殖产量以20kg/m3~40kg/m3为宜,乌鳢和杂交鳢养殖产量以40kg/m3~604配套水质(温度、溶解氧、pH值和电导率(ORP)等)在线检测系统,监控水质变化,定期检测特9养殖尾水处理养殖尾水不直排,经处理后排放,尾水排放标准符合SC/T9101的规(资料性)污染。m²,正常在10~500m²。池深1.0m~2m,水深保持在0.6m~1.3m,池底坡度5°~15°之间③供水洗水压0.2MPa~0.5MPa,过滤能力14m³/h~300m³/h,能耗≤1.0kW/h。悬浮物的去除率≥90%;④生物接触氧化设施由鼓风机供气,供气量为水体体积的1.0%~3.0%;⑤利用水耕栽培作物将封闭循环水体中的NO₃、PO³作为其养分进行吸收,从而降低循环水中含盐量;⑥紫外线照射水体深度≤20mm①大口黑鲈和花鲈养殖产量以20kg/m³~40kg/m³为宜,乌鳢和杂交鳢养殖产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