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33.180.10
CCSM33
T/JSIC
江苏省通信学会团体标准
T/JSIC002–2018
─────────────────────────────────────────────
通信用微型尾纤
Micropigtailfortelecommunication
2018–11-12发布2018–12-1实施
─────────────────────────────────────────────
江苏省通信学会发布
通信用微型尾纤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用微型尾纤(以下简称尾纤)的产品分类和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布线和通信设备之间互连所用的终端光组件用单芯微型尾纤。也可用于尾纤光
缆、微型光跳线、光器件引出线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169.5-2008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5部分:试验火焰针焰试验方法装置、确认试
验方法和导则
GB/T6995.2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2部分:标准颜色
GB/T7424.2-2008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IEC60794-1-2:2003,MOD)
GB/T8815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
GB/T15972.20-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0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光纤几何参
数
GB/T15972.40-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0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衰减
GB/T15972.42-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2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波长色散
GB/T15972.44-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4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截止波长
GB/T15972.45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5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模场直径
GB/T18380.12-2008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
蔓延试验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IEC60332-1-2:2004,IDT)
GB/T26125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
GB/T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YD/T837.4-1996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部分:环境性能试验方
法
YD/T908光缆型号命名方法
YD/T1113通信电缆光缆用无卤低烟阻燃材料
YD/T1181.2光缆用非金属加强件的特性第2部分:芳纶纱
YD/T1272.1光纤活动连接器第1部分:LC型
YD/T1272.3光纤活动连接器第3部分:SC型
YD/T1272.4光纤活动连接器第4部分:FC型
YD/T1997.3-2015通信用引入光缆第3部分:预制成端光缆组件
YD/T2152光纤活动连接器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
1
3产品分类
3.1常用型式
3.1.1尾纤由尾纤光缆和连接器两部分组成。
3.1.2尾纤光缆按照YD/T908的规定划分型式、规格和编制型号,增加特殊类别代号-W代表微型;尾纤
光缆的常用型式有:
GJFV-W非金属加强构件、光纤、聚氯乙烯护套微型尾纤光缆;
GJFH-W非金属加强构件、光纤、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微型尾纤光缆;
3.1.3连接器按照结构不同分为SC型、FC型、LC型。
3.1.4连接器插针端面分为PC型、UPC型、APC型。
3.2规格
规格用尾纤光缆长度表示,单位为m。
3.3型号和标记
3.3.1型号
尾纤型号由尾纤光缆型式代号和光纤型号代号、连接器结构代号、连接器插针端面代号、规格代号
组成,如图1所示。
/
规格长度
连接器插针端面代号
连接器结构代号
光纤规格型号
尾纤光缆型号
图1尾纤型号组成
3.3.2标记
加工订货时产品标记由产品型号和本部分标准编号组成。
示例1:非金属加强构件、光纤、聚氯乙烯护套尾纤光缆,包含1根B1.3类二氧化硅系单模光纤,SC/UPC
型连接器,长度为10m的微型尾纤,产品型号表示为:GJFV-W1B1.3SC/UPC10T/JSIC002-2018
含有双端连接器的微型尾纤缆跳线应将两个连接器的型号都表示出来。
示例2:非金属加强构件、光纤、聚氯乙烯护套尾纤缆,包含1根B1.3类二氧化硅系单模光纤,一端
是SC/UPC型连接器,另一端是FC/UPC型连接器,长度为10m的微型尾纤,产品型号表示为:GJFV-W1B1.3
SC/UPC-FC/UPC10T/JSIC002-2018
4要求
4.1使用环境
使用温度:-20℃~+60℃
2
4.2结构与材料
4.2.1尾纤结构
尾纤由尾纤光缆和连接器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尾纤光缆护套应包封在连接器插头的尾套
内,并妥善固定,包封长度宜不小于20mm。
连接器尾纤光缆
图2尾纤结构示意图
4.2.2尾纤光缆结构
尾纤光缆外形为圆形,由光纤、加强构件、护套构成。尾纤光缆的主要结构见图3。
涂覆光纤
加强构件
护套
图3尾纤光缆结构
4.2.3尾纤光缆中的光纤
4.2.3.1尾纤光缆中所用的单模光纤应是符合GB/T9771系列规定的单模光纤,也可以是用户要求的其
它类别的光纤。当用户要求时,允许使用涂覆层外径标称值为200μm的单模光纤。
4.2.3.2同批产品应采用相同设计、相同材料和相同工艺制造出来的光纤。
4.2.3.3光纤涂覆层可以为本色,当用户有要求时也可着色,着色层颜色应是GB/T6995.2规定的蓝、
橙、绿、棕、灰、白、红、黑、黄、紫、粉红或青绿色。并且在光纤适用的温度范围内应不褪色、不迁
移。
4.2.4尾纤光缆中的加强构件
4.2.4.1尾纤光缆中应包含足够的非金属加强构件,用以增强尾纤光缆的拉伸性能。其加强构件宜采用
芳纶丝束或其它合适的增强元件,加强构件宜周向均匀地螺旋层绞或纵向放置在光纤周围。
4.2.4.2加强构件应具有足够的杨氏模量和弹性应变范围,芳纶纱的杨氏模量应不低于80GPa,其他性
能应符合YD/T1181.2的规定,其它非金属加强构件的性能要求另订。
4.2.5尾纤光缆的护套
4.2.5.1尾纤光缆应在加强构件外挤包一层具有保护功能的圆形护套,如图3。
4.2.5.2尾纤光缆护套的结构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
4.2.5.3护套颜色应符合GB/T6995.2的规定。当尾纤光缆中光纤为B1和B6类光纤时护套颜色宜为黄色,
B4类时宜为红色或黄色。也可以是符合用户要求的其他颜色。
4.2.5.4对于聚氯乙烯护套尾纤光缆,护套材料应符合GB/T8815中HⅡ-90型“90℃柔软护套级软聚氯
乙烯塑料”的规定;对于阻燃聚烯烃护套尾纤光缆,护套材料应符合YD/T1113的规定;对于聚氨酯护
套等尾纤光缆,护套材料要求待定。
3
4.2.5.5尾纤光缆护套的表面应圆整光滑,其横截面上应无目力可见的鼓包、裂纹、气泡和砂眼等缺陷。
表1微型尾纤光缆的结构尺寸单位:毫米
分类护套外径护套最小厚度
微型I1.5±0.10.30
微型II1.2±0.10.25
注:也可根据用户要求生产其他尺寸的护套
4.2.6连接器
4.2.6.1尾纤光缆上的SC型连接器插头的结构尺寸和性能应符合YD/T1272.3的规定。
4.2.6.2尾纤光缆上的FC型连接器插头的结构尺寸和性能应符合YD/T1272.4的规定。
4.2.6.3尾纤光缆上的LC型连接器插头的结构尺寸和性能应符合YD/T1272.1的规定。
4.2.6.4当尾纤光缆用于特殊环境(如狭窄空间)或用户有要求时,连接器插头的主要结构尺寸和公差
还应符合表2要求。
表2微型尾纤主要结构尺寸
参考尺寸
标记
(mm)
A45.5±2
B45.5±2
C44.5±2
D24±1
ΦE5.4±0.3
4.3交货长度
4.3.1尾纤光缆的交货长度
4
4.3.1.1尾纤光缆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单独交货,尾纤光缆的标准制造长度标称值应为500m、1000m或
2000m,容差为0~+100m。
4.3.1.2尾纤光缆交货长度应是标准制造长度或按合同中规定的长度交货。
4.3.2尾纤的交货长度
尾纤的交货长度可以是尾纤光缆的制造长度,也可以是买卖双方协商的其他长度。
4.4性能要求
4.4.1尾纤光缆的性能
4.4.1.1尾纤光缆中的光纤特性
尾纤光缆中单模光纤的尺寸参数、光学和传输特性等应符合GB/T9771系列标准的规定。
4.4.1.2尾纤光缆的护套性能
尾纤光缆的护套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护套的机械物理性能
指标
序单
项目名称聚氯乙烯无卤阻燃
号位聚氨酯护套
护套聚烯烃护套
抗拉强度
热老化处理前(最小值)MPa12.510.0
1热老化前后变化率|TS|(最大值)%2020待定
热老化处理温度℃100±2100±2
热老化处理时间h24×1024×10
断裂伸长率
热老化处理前(最小值)%150125
热老化处理后(最小值)%125100
2待定
热老化前后变化率|EB|(最大值)%2020
热老化处理温度℃100±2100±2
热老化处理时间h24×1024×10
热收缩率%555
3热处理温度℃110±385±3110±3
热处理时间H242
4耐环境应力开裂(50℃,96h)(失效数/试样数)个—0/10—
4.4.1.3尾纤光缆的衰减特性
尾纤光缆中的光纤衰减系数应符合表4规定。
表4尾纤光缆中光纤的衰减系数
光纤类别B1.1B1.3B6
工作波长
131015501310138315501550
(nm)
衰减系数I级0.400.300.400.400.300.30
(最大值,dB/km)II级0.700.500.700.700.500.50
4.4.1.4尾纤光缆的机械性能
4.4.1.4.1尾纤光缆的拉伸、压扁等机械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
4.4.1.4.2尾纤光缆允许承受的拉伸力和压扁力的最小值应符合表5的规定。
4.4.1.4.3尾纤光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对于B1.1、B1.3类单模光纤,光缆的静态最小弯曲半径为30mm,动
态最小弯曲半径为60mm;对于B6a类光纤,光缆的静态最小弯曲半径为15mm,动态最小弯曲半径为30mm;
对于B6b类光纤,光缆的静态最小弯曲半径为10mm,动态最小弯曲半径为25mm。
5
表5尾纤光缆允许拉伸力和压扁力的最小值
拉伸力压扁力
尾纤光缆结构受力时间
NN/100mm
短暂受力100500
微型I
长期受力60100
短暂受力80500
微型II
长期受力40100
4.4.1.5尾纤光缆的衰减温度特性
尾纤光缆的适用温度范围及允许的温度附加衰减应符合表6的规定。温度附加衰减为适用温度下光
纤的衰减与20℃温度时的光纤衰减之差。
表6尾纤光缆温度特性
适用温度范围允许光纤附加衰减
℃dB/km
分级代号
低限TA高限TBB1.1类B1.3类B6类
A-20+60
不大于0.20
B-5+50
表7尾纤的机械性能
序号试验名称试验条件要求
连接器插头与光缆间:
拉力:60N(微型I):试验后插入损耗变化量≤0.3dB;
拉力:40N(微型II):不应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脱落等现象
1拉伸时间:10min
尾纤光缆:在长期允许拉力下光纤应无明显的附加衰减,应变不
在表5规定的长期拉力下持续1min和短大于0.2%;在短暂拉力下应变不大于0.4%,去除此力
暂拉力下持续5min;后应无明显残余附加衰减。护套应无目力可见的开裂。
仅针对尾纤光缆:
在长期压扁力下光纤应无明显附加衰减,在短暂压扁
2压扁在表5规定的长期和短暂压力下各持续
力下光纤应不断裂,护套应无目视可见开裂。
1min;
角度:士180;张力:20N试验后插入损耗变化量≤0.3dB;
3扭转
速率:10次/min;次数100次不应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脱落等现象
卷绕圈数:10圈试验后插入损耗变化量≤0.3dB;
4卷绕
卷绕直径:光缆最小动态弯曲半径外观不应有裂纹、变形等现象
高度:1.5m;试验后插入损耗变化量≤0.3dB;
5跌落
次数:5次不应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脱落等现象
频率:10Hz~55Hz;
扫频:扫频1次/min,频程45Hz;试验后插入损耗变化量≤0.3dB;
6振动
振幅:0.75mm单振幅;不应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脱落等现象
时间:两个方向,各1h
机械试验后插入损耗变化量≤0.3dB;
7插拔次数:100次
耐久性不应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脱落等现象
插入力:≤19.6N;拔出力:≤19.6N;
8插、拔力
不应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脱落等现象
试验后插入损耗变化量≤0.3dB;
拉力20N;
9锁紧度不应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脱落等现象
时间:10min
(适用于SC型、LC型连接器)
4.4.2尾纤连接器的性能
4.4.2.1尾纤连接器的插入损耗
6
尾纤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应不大于0.35dB(含重复性)。
4.4.2.2尾纤连接器的回波损耗
尾纤连接器的回波损耗应:>40dB(连接器插针端面PC型);>50dB(连接器插针端面UPC型);
>60dB(连接器插针端面APC型)。
4.4.2.3尾纤连接器的插拔重复性
插拔10次,插入损耗变化量≤0.2dB,测试波长1310nm。
4.4.2.4尾纤上的SC型连接器插头的其他性能应符合YD/T1272.3的规定。
4.4.2.5尾纤上的FC型连接器插头的其他性能应符合YD/T1272.4的规定。
4.4.2.6尾纤上的LC型连接器插头的其他性能应符合YD/T1272.1的规定。
4.4.3尾纤的机械性能
尾纤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
4.4.4尾纤的环境性能
尾纤的环境性能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尾纤的环境性能
序号试验名称试验条件要求
试验中及试验后插入损耗变化量≤0.3dB+L×0.05
尾纤:
dB/100m;
温度:-20℃~+60℃,5个循环共40h
不应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脱落等现象
尾纤光缆:
a)试样长度:应足以获得衰减测量所
1温度循环需的精度,一般应不小于1km;
b)温度范围:试验温度范围的低限TA
应符合表4规定。
和高限TB应符合表4规定;
c)保温时间:t1应足以使试样温度达
到稳定,宜不小于8h;
d)循环次数:2次;
试验中及试验后插入损耗变化量≤0.3dB+L×0.05
温度:60℃
2高温dB/100m;
时间:96h
不应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脱落等现象
试验中及试验后插入损耗变化量≤0.3dB+L×0.05
温度:-20℃
3低温dB/100m;
时间:96h
不应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脱落等现象
温度:40℃试验中及试验后插入损耗变化量≤0.3dB+L*0.05
4湿热湿度:95%dB/100m;
时间:96h不应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脱落等现象
试验中及试验后插入损耗变化量≤0.3dB
水源:室温自来水;
5浸水不应有变形、起泡、松弛、脱落等现象
时间:168h
(适用于适用于有防水要求的尾纤)
温度:35℃
试验后连接器插头金属构件应无锈蚀。
6盐雾浓度:5%NaCl盐水喷雾
(适用于FC型连接器)
时间:48h
注:表中L为尾纤长度,单位为m
4.4.5尾纤的阻燃性能
4.4.5.1尾纤上的连接器插头塑料件应阻燃,应能通过GB/T5169.5-2008规定的燃烧试验,燃烧时间10s。
4.4.5.2尾纤用光缆应阻燃,应能通过GB/T18380.12-2008规定的单根垂直燃烧试验。
4.4.6尾纤的环保性能
当用户要求时,尾纤组成材料应根据GB/T26572的规定进行分类。尾纤光缆和连接器插头用均质材
料(EEP-A类)中禁用的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表9的规定。其它分类材料中禁用物质的限量应符合GB/T
26572的规定。
7
表9禁用物质的含量限值
种类物质限量要求
铅0.1%
镉0.01%
重金属
汞0.1%
六价铬0.1%
多溴联苯(PBB)0.1%
有机溴化物
多溴联苯醚(PBDE)0.1%
注:限量要求值是质量分数,即材料中所允许含物质的最大质量占材料总质量的百分比。
5试验方法
5.1总则
尾纤的各项性能应按表10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要求中相关条文的规
定。
表10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检验类别和抽样比例
检验类别
序号项目本标准条文号试验方法
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1尾纤光缆结构及外观4.2.2本标准5.2100%
尾纤光缆结构尺寸
2
护套最大外径和最小厚度表1GB/T2951.15%
3长度4.3本标准5.35%
4尾纤光缆中的光纤特性4.4.1.1
4.1光纤尺寸参数GB/T15972.20-2008-
4.2单模光纤模场直径GB/T15972.45-2008-
4.3截止波长GB/T15972.44-2008-
4.4衰减系数GB/T15972.40-2008100%本标准
4.5色散GB/T15972.42-2008-6.3
5护套性能4.4.1.2
5.1热老化前后的拉伸强度和断表3序号1和序YD/T837.3-1996中4.10和4.11-
裂伸长率号2
5.2热收缩率表3序号3YD/T837.3-1996中4.12-
5.3耐环境应力开裂表3序号4YD/T837.3-1996中4.1-
6尾纤连接器性能4.4.2
6.1插入损耗4.4.2.1YD/T1997.3-2015中5.4.1100%
6.2回波损耗4.4.2.2YD/T1997.3-2015中5.4.2100%
6.3重复性4.4.2.3YD/T1997.3-2015中5.4.35%
7尾纤机械特性4.4.3
7.1尾纤的拉伸表7序号1YD/T1997.3-2015中5.5.1-
7.2尾纤的扭转表7序号3YD/T1997.3-2015中5.5.2-
7.3尾纤的卷绕表7序号4YD/T1997.3-2015中5.5.3-
7.4尾纤的跌落表7序号5YD/T1997.3-2015中5.5.4-
7.5尾纤的振动表7序号6YD/T1997.3-2015中5.5.5-
7.6尾纤的机械耐久性表7序号7YD/T1997.3-2015中5.5.6-
7.7尾纤的插、拔力表7序号8YD/T1997.3-2015中5.5.7-
8
表10(续)
检验类别
序号项目本标准条文号试验方法型式检
出厂检验
验
7.8锁紧力表7序号9YD/T1997.3-2015中5.5.8-
7.9尾纤光缆的拉伸表7序号1GB/T7424.2方法E1-
7.10尾纤光缆的压扁表7序号2GB/T7424.2方法E3-
8尾纤环境特性4.4.4
8.1尾纤光缆的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化学实验室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光热疗法测试题及答案
-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模式的理论探讨试题及答案
- 旋律进行的和声支持乐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农产品电商价格策略试题及答案
- 数学公式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创新能力考试题及答案
- 如何促进政策与创业实践的结合试题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师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
- 家具设计中的细节构建与整体效果的协调研究试题及答案
- 基于Web的毕业设计选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装修报价单Excel模板1
- 高职自动调速系统 完整全套课件 机械 第1-9章
- 日化企业品牌
- GB/T 16474-2011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 孤独症儿童评估与诊断
- 国开电大《C语言程序设计》形考任务2答案
- 物业保洁作业指导书(三甲大型医院类)
- 2022年上海奉贤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选择性电极法)
- 纳税实务(第三版)项目一纳税基础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