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一“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导学号103840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9—11世纪,教皇和皇帝(指封建君主)通常是携手合作。教皇帮助皇帝制服日耳曼的世俗封建主,而皇帝则支持教皇应付公开对抗罗马教皇权威的对手拜占庭。1073年,格列高利七世继位为教皇,起先了教皇权力至高无上的时期。格列高利在教皇与皇帝争夺主教续任权——任命日耳曼主教的权力斗争中,赢得了成功,从而减弱了皇帝的权力和帝国的行政管理。在两个多世纪里,教皇始终被普遍地公认为是天主教世界的首脑。对此,13世纪中叶相继即位的法国、英国君主们起了尤为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特别虔诚的。教皇权力至高无上的时期,结束于1296年即法国腓力四世在向教士征税的问题上战胜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之时。材料二法国和英国的君主们所拥有的新力气,多半来源于他们与新兴的商人阶级所结成的非正式联盟。君主爱护市民们不受常见的斗争和封建主随意征收的苛捐杂税的侵害,而市民们则向君主供应财政支援作为报答。随着民族君主的力气日渐增加、国家机构渐渐完备,君主们在动员人力物力以从事海外冒险事业方面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中世纪时教皇是如何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的。产生了什么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回答法国和英国封建君主能战胜教皇权威的主要缘由。产生了什么影响?参考答案:(1)教皇利用宗教的权威帮助封建君主战胜世俗封建主,又在封建君主的支持下确立教皇在教会中的权威;教皇通过整顿教会,拓展势力,与封建王权绽开权力之争;由于中世纪时,封建割据严峻、王权衰弱,使得教皇最终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影响:教皇限制各国主教的任命权,严峻减弱了封建王权;教士利用特权不向封建国家缴税,影响了封建国家的发展。(2)缘由: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支持封建君主与封建割据势力、教皇势力进行斗争。影响: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建了条件。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元仁宗是元朝第四位皇帝。他支持将汉文著作翻译成蒙古文,如《尚书》《高校衍义》《贞观政要》《帝范》《资治通鉴》等。在下令翻译《贞观政要》时,他指出此书有益于国家。仁宗下诏规定:汉人职官子孙承荫,需考试一经一史,考试合格者干脆任职,免去见习期。蒙古职官子孙承荫者可以选择考试,通过考试的人授官时比原袭职务高一等。元仁宗通过核实田土占有状况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但一些“郡县并缘以厉民”“考核多失其实”,百姓苦不堪言。——据《元史》整理(1)依据材料,概括元仁宗改革的主要特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元仁宗改革的主要影响。参考答案:(1)特点: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发挥儒家思想作用;通过考试(科举制)提高官员文化素养;注意好用性。(2)影响:促进了蒙古族的进步(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之间经济文化沟通(民族融合);增加了政府收入,但加重了人民负担。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殷商、西周时期,国家并无成文法典。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往往是从以前的判例、故事中去找寻法律的依据,假如找不到,就从神明的启示,或礼仪风俗或公认的观念中去找寻答案。这些详细的判例,或形诸文字藏之于王宫;或铸之于礼器,一般士民不得知晓。子产是春秋晚期郑国的执政。公元前536年,子产将刑书铸刻于青铜鼎上,把它作为国家的常用法典。铸刑鼎后,“郑人游于乡校(是建立于乡里的基层学校,现在成了士民议政的场所),以议执政”。继郑国“铸刑鼎”之后,各国纷纷仿行,其中尤以晋国的“铸刑鼎”反响最大。——摘编自张军《变法与治吏:历史深处的风云人物》(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子产“铸刑鼎”的历史背景。(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指出子产“铸刑鼎”的历史意义。思路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往往是从以前的判例、故事中去找寻法律的依据……一般士民不得知晓”归纳出传统法律易被贵族利用;依据材料“继郑国‘铸刑鼎’之后,各国纷纷仿行”归纳出改革成为时代潮流;结合所学学问,还可以从王室衰微、法家思想影响等角度归纳。第(2)问,依据材料“铸刑鼎后,‘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归纳出提高了法律的透亮度和有利于激发士民的参政议政热忱;依据材料“殷商、西周时期……法律的依据……一般士民不得知晓”归纳出打击了旧贵族对司法的垄断;依据材料“继郑国‘铸刑鼎’之后,各国纷纷仿行”归纳出对其他诸侯国起到了示范作用;结合所学学问还可从加速分封制瓦解的角度归纳。参考答案:(1)背景:王室衰微;传统法律易被贵族利用;法家思想的兴起;改革成为时代潮流。(2)意义:提高了法律的透亮度;打击了旧贵族对司法的垄断;有利于激发士民的参政议政热忱;对其他诸侯国起到了示范作用;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初,实行自由贩卖,不收盐税。后实行国家专卖,官府大幅提高盐价,甚至贪官污吏还抓夫抓差无偿运盐,勤孛百姓,中饱私囊。人民怨声载道,恨透食盐专卖。同时政府盐务机构浩大,开支惊人。刘晏首先大力削减了盐监、盐场等盐务机构,又调整了食盐专卖制度,改官收、官运、官销为官收、商运、商销、统一征收盐税,变更了肃宗时第五琦(唐朝官员)规定的官运官卖的盐法。规定盐官统一收购亭户(特地生产盐的民户)所产的盐,然后加价卖给盐商,由他们贩运到各地销售。国家只通过驾驭统购、批发两个环节来限制盐政。为防盐商哄抬盐价,在各地设立常平盐仓,以平盐价,这样一来,大批盐吏被精简,盐价下跌,万民称颂,税收也激增。——摘编自《山东千年古县志》(1)依据材料,分析刘晏盐政改革的缘由。(2)依据材料,说明刘晏盐政改革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影响。思路解析:第(1)问,可依据材料中“国家专卖““官府大幅提高盐价”“贪官污吏”“中饱私囊”“盐务机构浩大,开支惊人”等有关信息概括说明。第(2)问,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如削减盐务机构、调整食盐专卖制度、精简盐吏等;其次小问可结合材料信息“万民称颂”“税收也激增”等,从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社会冲突缓和、民众生活改善等方面概括说明。参考答案:(1)缘由:盐业专卖,官府抬高盐价;贪官污吏中饱私囊,百姓怨声载道;政府盐务机构浩大,开支惊人。(2)主要内容:由盐官管理亭户,统购亭户所产食盐;实行“借商销盐”的新方法;精简盐政机构和冗官冗吏;各地设立常平盐仓。影响: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肯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缓和了社会冲突;稳定了盐价,保障了百姓的日常生活。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前期主要实行府兵制。府兵从21岁服役,60岁免役,服役期间免除其个人的租庸调。府兵不脱离自己的乡土和农业生产,实行所谓兵农合一制。战时,中心从各地调集军队,高级将领临时委派,斗争结束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由于府兵必需自备兵甲衣粮,服兵役是一项沉重的负担。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作为府兵制基础的均田制日趋破坏,府兵纷纷逃亡。从高宗、武后起,由于同边疆各民族的频繁斗争,府兵得不到轮换,加上勋赏不行,府兵地位下降。府兵常常被长官当作奴仆运用,从事各种杂役,百姓耻作“侍官”。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府兵制名存实亡。8世纪初,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一切费用均由国家负担,军事开支剧增。边疆节度使渐渐获得了独立征兵的权力。——摘编自俞鹿年《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唐玄宗实行募兵制的缘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动汽车环境影响评估试题及答案
- 数学体验活动幼儿园试题及答案
- 电商团队管理能力试题及答案
- 电商中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试题及答案
- 【方案】202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6)-项目部
- 深入探讨乐理考试的练习模式试题及答案
- 未来工厂笔试题目及答案
- 物理学中的技术创新与发展问题研究试题及答案
- 新车保密测试题及答案
- 电商助力农民增收的机制研究试题及答案
- 全套三级安全教育记录及表格
- 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 KTV工程部岗位职责
- 社会科学处横向课题合同书
- 常州施工招标开标清标评标报告
- 第十五届运动会场馆医疗保障工作方案
- 体外诊断试剂标准品、校准品、质控品
- GB/T 3452.4-2020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4部分:抗挤压环(挡环)
- 王力宏-缘分一道桥-歌词
- 高校电子课件:现代管理学基础(第三版)
- 《药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