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JEEMA 0007-2023 汽车排放外观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_第1页
T-ZJEEMA 0007-2023 汽车排放外观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_第2页
T-ZJEEMA 0007-2023 汽车排放外观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_第3页
T-ZJEEMA 0007-2023 汽车排放外观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_第4页
T-ZJEEMA 0007-2023 汽车排放外观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XXXXXXX

CCSXXX

团体标准

T/ZJEEMA0007—2023

汽车排放外观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

Testmethodsandtechnicalrequirementsforvehicleemissionappearance

2023-XX-XX发布2023-XX-XX实施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协会发布

T/ZJEEMA0007—2023

汽车排放外观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排放外观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具备检验检测资质的机构对汽车进行排放外观项目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847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

GB18285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HJ1237机动车排放定期检验规范

HJ1238汽车排放定期检验信息采集传输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3847、GB18285、HJ123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车辆唯一性检查inspectionofvehicleidentification

对机动车的号牌号码、车辆品牌和型号、车辆识别代号(VIN)、发动机号码/驱动电机号、车身颜

色和车辆外形等特征进行检查,以确认送检机动车的唯一性。

注:发动机号码/驱动电机号码包括发动机/驱动电机的型号和出厂编号。

3.2

燃油蒸发控制fuelevaporationcontrol

1

T/ZJEEMA0007—2023

防止汽车油箱内蒸发的汽油蒸气排入大气,它由蒸气回收罐(亦称活性炭罐)、控制电磁阀、蒸气

分离阀及相应的蒸气管道和真空软管等组成。

3.3

氧传感器lambdasensor

一般安装在排气管上,位于三元催化转换器的前后,用以检测排气中氧的浓度,并向ECU发出反

馈信号,再由ECU控制喷油器喷油量的增减,从而将混合气的空燃比控制在理论值附近,完成闭环控制。

3.4

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

安装在柴油机排气系统中,包括催化器、尿素罐、尿素泵、喷射系统、电控单元、NOX传感器,将

排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以降低NOX排放量的排气后处理装置。

3.5

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ieseloxidationcatalystconverter

以陶瓷或金属材料作为载体,负载稀土、贵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等活性组分的柴油机排气净化用氧化

催化剂经过封装加工所形成的具备完整的外壳和气流进出接口的总成部件,安装于柴油机排气后处理装

置中。

3.6

颗粒氧化捕集器particleoxidationcatalyst

安装在柴油机排气系统中,能有效净化排气中的颗粒物(PM),同时通过催化氧化反应降低一氧化碳

(CO)、总碳氢化合物(THC)等污染物排放量的排气后处理装置。

3.7

颗粒过滤器dieselparticulatefilter

安装在柴油机排气系统中,也是三段式排气管中的第二段,主要作用是捕捉PM颗粒,通过过滤来

降低排气中颗粒物含量的排气后处理装置。

3.8

废气再循环系统exhaustgasrecirculation

废气再循环是指把发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回送到进气歧管,并与新鲜混合气一起再次进入气缸。由

于废气中含有大量的CO2,而CO2等气体不能燃烧却由于其比热容高而吸收大量的热,使气缸中混合气

的最高燃烧温度降低,从而减少了NOx的生成量。

T/ZJEEMA0007—2023

3.9

氨气氧化催化器ammoniaslipcatalyst

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的一种,装在SCR后端,通过催化氧化作用降低SCR后端排气中泄露出的氨

(NH)的装置。

3.10

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positivecrankcaseventilation

按一定的路线将曲轴箱的气体(漏气和空气)送入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装置。简称PCV.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SR: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ccelerationslipregulation)

ASC:氨气氧化催化器(ammoniaslipcatalyst)。

DPF:颗粒过滤器(dieselparticulatefilter)

DOC: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ieseloxidationcatalyst)

ECU: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controlunit)

EGR:废气再循环系统(exhaustgasrecirculation)

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

EPC:发动机电子稳定系统(electronicpowercontrol)

EVAP:燃油蒸发控制(fuelevaporationcontrol)

MI:故障指示器(malfunctionindicator)

OBD:车载诊断(on-boarddiagnostic)

POC:颗粒氧化捕集器(particleoxidationcatalyst)

PDA:智能终端(personaldigitalassistant)

PCV: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positivecrankcaseventilation)

SCR: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

TCS: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controlsystem)

VIN:车辆识别代码(vehicleidentificationnumber)

3

T/ZJEEMA0007—2023

5检验流程及时间

5.1排放外观检验流程见附录A。

5.2排放外观检验项目最少检验时间见表1。

表1外观检验项目最少检验时间

单位:秒

最少检验时间

检验项目汽油车柴油车(重型燃气车)

在用车注册车辆在用车注册车辆

排放外观检验6090100180

6信息录入

6.1车辆基本信息内容参照GB18285-2018附录G、GB3847-2018附录F检验报告的基本信息。

6.2注册登记车辆的信息录入:

a)车辆的基本信息应与出厂合格证及环保随车清单内容一致;

b)车辆所有人信息由车辆送检人负责提供;

c)累计行驶里程数、驱动方式、变速器型式由检验人员确认并提供;

d)检测方法默认为工况法,非工况法应按照HJ1237–2021中附录D规定的要求执行。

6.3在用车信息的信息录入:

a)车辆的基本信息应与行驶证签注的内容一致,车辆的额定功率、额定转速、排量可以从车辆登

记信息或铭牌上获取,并由检验人员确认;

b)污染物控制装置及型号由检验人员确认;

c)燃料供给型式、进气方式、累计行驶里程数、驱动方式、变速器型式由检验人员提供并确认;

d)检测方法默认为工况法,非工况法应按照HJ1237–2021中附录D规定的要求执行。

7检验方法及要求

7.1外观检验设备及软件功能要求

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应设置相应的外观检验区,外观检验区应包括外检工位和地沟工位。应配置满

T/ZJEEMA0007—2023

足HJ1237要求的移动外观检验设备,外观检验软件符合HJ1238的要求。

7.2车辆唯一性检查

7.2.1注册登记检验时,送检机动车的车辆品牌和型号、车辆识别代号(VIN)、发动机号码/驱动电

机号应与机动车出厂合格证(对进口车为海关货物进口证明书等)一致。

7.2.2在用机动车检验时,送检机动车的号牌号码和车辆类型、车辆识别代号(VIN)、发动机号码/

驱动电机号(适用时),应与机动车行驶证签注的内容一致。

7.3汽油车外观检验

7.3.1注册登记检验流程

7.3.1.1按照HJ1237–2021中B.2.2的要求检查环保随车清单及公开信息,环保随车清单信息应

至少能覆盖信息公开的内容。对实车污染物控制装置进行查验、信息核对并拍照或录制视频记录保存,

照片或视频记录中装置信息应清晰可见。有污染控制装置但无法通过目视核查或需拆卸车辆设备的,应

在对应项目中填写“信息不可见”。

7.3.1.2对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3500kg的重型燃气车(混合动力燃气车),在申请注册登记检验前

应当对车载终端与生态环境部门的联网情况开展检查。

7.3.1.3检查车辆不应出现明显烧机油或者严重冒黑烟现象,包括车辆排气污染物测试过程中出现的

目视可见冒蓝烟或黑烟现象。

7.3.1.4汽车发动机处于运行状态时,目视检查车辆仪表,冷却液高温警告灯、机油压力警告灯、MI

灯等故障指示灯不应点亮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形。

7.3.1.5车辆机械状况良好并满足以下要求:

a)车辆换挡应正常,变速器倒挡应能锁止;

b)离合器接合应平稳,无打滑、分离不彻底等现象;

c)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安装牢固、连接可靠,不应有腐蚀、裂痕、松动、异响等;

d)制动部件、底盘部件等的机械状况正常;

e)不应有其他异常机械故障情形。

7.3.1.6检查发动机进气系统是否装有空气滤清器、排气系统装有排气消声器和排气后处理装置情况,

进排气系统连接固定情况是否完好,无堵塞、泄漏、腐蚀、破损、松动等现象。

7.3.1.7不应有以下影响安全或引起测试偏差机械故障情形:

5

T/ZJEEMA0007—2023

a)车辆制动(包括前驱车辆的驻车制动)异常;

b)车身部件有可能损坏检测设备;

c)传动轴螺丝、轮胎螺丝及半轴螺丝未紧固;

d)排气管口与驱动桥、车轮间隔距离是否影响探头插入和固定;

e)车辆运行中存在干涉等其他现象。

7.3.1.8确认受检车辆空调、暖风等附属设备已关闭。

7.3.1.9车辆驱动轮胎胎面应干燥、清洁,轮胎磨损符合要求,轮胎间无夹杂其他物体,轮胎气压符

合车辆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7.3.1.10车辆油箱应固定可靠,无燃油渗漏情况,目视检查油箱盖及衬垫无变形或损坏现象。

7.3.1.11确认车辆已经中断车辆上可能影响测试正常进行的功能,如ASR、ESP、EPC牵引力控制或

自动制动系统等。

7.3.1.12车辆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冷却系统等应无明显的液体渗漏。

7.3.1.13检查通气管、真空管、油气分离器、PVC阀应齐全,软管无开裂、破损现象,连接紧固、

无漏气现象,确认曲轴箱通风系统工作正常。

7.3.1.14燃油蒸发控制系统连接管路的连接正确、完整,无老化、龟裂、破损或堵塞现象;活性炭

罐无缺失或损坏,单一燃料燃气汽车除外。

7.3.1.15检查车辆OBD接口(梯形16针诊断座)和MI灯确认车辆是否配备OBD系统。

7.3.2在用车检验流程

7.3.2.1对受检车辆进行环保联网核查,对存在环保违规和排放召回记录的车辆,应提醒车主及时处

理。

7.3.2.2检查催化转化器、氧传感器等污染物控制装置齐全、正常、固定、连接可靠。对污染物控制

装置应进行查验、并拍照或录制视频记录保存。有污染控制装置但无法通过目视核查或需拆卸车辆设备

的,应在对应项目中填写“信息不可见”

7.3.2.3其他检验项目、方法和要求按照7.3.1.3~7.3.1.15条款检验。

7.4柴油车外观检验

7.4.1注册登记检验流程

7.4.1.1按照HJ1237-2021中B.2.2要求检查环保随车清单及公开信息,环保随车清单信息应至少

T/ZJEEMA0007—2023

能覆盖信息公开的内容。对实车污染物控制装置进行查验、信息核对并拍照或录制视频记录保存,照片

或视频记录中装置信息应清晰可见。有污染控制装置但无法通过目视核查或需拆卸车辆设备的,应在对

应项目中填写“信息不可见”。

7.4.1.2对国V及以上排放标准且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3500kg的柴油车(含混合动力柴油车),在

申请注册登记检验前应当对车载终端与生态环境部门的联网情况开展检查。

7.4.1.3目视检查,检查发动机由高压蓄能器(共轨管)、电控喷油嘴组成的电控高压共轨系统(图

C.1)或喷油泵、电控单体泵组成的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图C.2)的电控喷油器由电控系统控制,确

认发动机燃油系统采用了电控泵。

7.4.1.4检查车辆不应出现明显烧机油或者严重冒黑烟现象,包括车辆排气污染物测试过程中出现的

目视可见冒蓝烟或黑烟现象。

7.4.1.5汽车发动机处于运行状态时,目视检查车辆仪表,车速表、冷却液温度表指示及尿素箱实际

液位应处于正常状态,冷却液高温警告灯、机油压力警告灯、尿素液位警告灯、MI灯等故障指示灯不

应点亮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形。

7.4.1.6车辆机械状况良好并满足以下要求:

a)车辆换挡应正常,变速器倒挡应能锁止;

b)离合器接合应平稳,无打滑、分离不彻底等现象;

c)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安装牢固、连接可靠,不应有腐蚀、裂痕、松动、异响等;

d)制动部件、底盘部件等的机械状况正常;

e)不应有其他异常机械故障情形。

7.4.1.7检查发动机进气系统是否装有空气滤清器、排气系统装有排气消声器和排气后处理装置情况,

进排气系统连接固定情况是否完好,无堵塞、泄漏、腐蚀、破损、松动等现象。

7.4.1.8不应有以下影响安全或引起测试偏差机械故障情形:

a)车辆制动(包括前驱车辆的驻车制动)异常;

b)车身部件有可能损坏检测设备;

c)传动轴螺丝、轮胎螺丝及半轴螺丝未紧固;

d)排气管口与驱动桥、车轮间隔距离是否影响探头插入和固定;

e)车辆运行中存在干涉等其他现象。

7.4.1.9确认受检车辆空调、暖风等附属设备是否已关闭。

7

T/ZJEEMA0007—2023

7.4.1.10车辆驱动轮胎胎面应干燥、清洁,轮胎磨损符合要求,轮胎间无夹杂其他物体,轮胎气压

符合车辆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7.4.1.11车辆油箱和尿素箱(如适用)应固定可靠,无燃油、尿素溶液渗漏情况,目视检查油箱盖

及衬垫无变形或损坏。

7.4.1.12确认车辆已经中断车辆上可能影响测试正常进行的功能,如ASR、ESP、EPC牵引力控制或

自动制动系统等。

7.4.1.13车辆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冷却系统等应无明显的液体渗漏。

7.4.1.14检查车辆OBD接口(梯形16针诊断座)和MI灯确认车辆是否配备OBD系统。

7.4.2在用车检验流程

7.4.2.1对受检车辆进行环保联网核查,对存在环保违规和排放召回记录的车辆,应提醒车主及时处

理。

7.4.2.2应对以下汽车发动机进行目视检查,检查车辆油门踏板应为电子式接线(控制)方式或查看

发动机燃油系统配置高压共轨装置情况,其中电子式线(控制)方式包括线束、传感器等连接方式,确

认发动机燃油系统采用了电控泵:

a)2012年1月1日以后注册登记的在用重型柴油车发动机燃油系统应采用电控泵(包括电控高

压共轨),同时进气系统配置增压中冷;

b)2013年7月1日以后注册登记的在用轻型柴油车发动机燃油系统必须采用电控泵(包括电控

高压共轨),同时进气系统配置增压中冷。

7.4.2.3应对以下汽车污染控制装置进行检查,并拍照或录制视频记录保存:

a)2021年7月1日起生产的所有重型柴油车,必须配置的EGR、DOC、ASC、DPF、SCR催化器系

统;

b)2022年7月1日起生产的所有轻型柴油车,必须配置的EGR、DOC、ASC、DPF、SCR催化器系

统。

7.4.2.4其他检验项目、方法和要求按照7.4.1.4~7.4.1.14条款检验。

7.5外观检验记录表

汽油车(燃气车)外观检验记录表见附录D,柴油车外观检验记录表见附录F。

T/ZJEEMA0007—2023

8车辆复检

对检验结果不合格(包括外观检验、OBD检查、排气污染物检测)再次检验的车辆,视为复检。复

检时应按照本标准“7检验方法及要求”进行外观检验。

9方法变更

9.1排气污染物检测工况法适用判定应按照HJ1237-2021附录D进行。

9.2无法采用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的汽油车包括但不限于:

a)无法手动切换成两驱模式的全时四驱或自适应四驱车辆;

b)无法手动关闭防侧滑功能的车辆;

c)具有自动牵引力控制或其他导致主动制动或牵引力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如牵引力自动控制

ASR/TCS/TRC等、车身稳定控制ESC/ESP/DSC等)的,并且不能人工解除,或者可以解除,但检测

完毕后无法及时恢复其本来功能的特殊车辆;

d)总质量大于3500kg的车辆。

9.3无法采用加载减速法检测的柴油车包括但不限于:

a)无法手动切换成两驱模式的全时四驱或自适应四驱车辆;

b)紧密多驱动轴的车辆;

c)配备有牵引力控制或自动制动系统并且无法手动关闭该功能的车辆;

d)行驶速度受限(最高设计速度小于等于50km/h),无法满足加载减速测试要求的车辆;

e)装有自动挡变速器不在超速档进行测量的情况下,车速超过100km/h的车辆;

f)轴重超出三轴六滚筒测功机规定承载能力的车辆;

g)无法手动中断电机扭矩输出的柴电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h)轮式装载机械、清扫车等其他特殊结构车辆。

如有以上特殊情况,应填写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方法变更记录按照HJ1237-2021附录D中的

D.3.1条款要求确认批准。

10照片及视频要求

汽车排放外观检验时,检验照片(或视频)采集的数量、内容应能满足本表2要求。

9

T/ZJEEMA0007—2023

表2检验拍照或视频要求

序号照片(或视频)内容要求适用车辆类型

车辆识别代号(或整车出厂编号)拍照时能清晰显示打

1车辆识别代号拍照刻的车辆识别代号,对于无法清晰拍摄的机动车,允许所有类型汽车

拍摄车辆识别代号的拓印膜。

能清晰的看到车辆启动后仪表盘的状况(不应存在

2仪表盘拍照影响车辆行驶安全及影响排放检验的信号及指示),所有类型汽车

里程数应清晰可见。

污染物控制装置拍照时排气后处理装置应清晰可见

污染物控制装置拍照或(注册车辆检验时装置信息应清晰可见),视频应

3所有类型汽车

视频能清晰反应观察检验人员对污染物控制装置检验的

过程。

4环保随车清单拍照清单摆放端正,能清晰显示文字、印章。仅对注册登记检验车辆

5车辆铭牌拍照能清晰显示车辆铭牌上的文字。仅对注册登记检验车辆

T/ZJEEMA0007—202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外观检验流程图

(检验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流程)

图A.1外观检验流程图

11

T/ZJEEMA0007—2023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汽车排气污染物控制系统

图B.1燃油蒸发控制(EVAP)系统

图B.2曲轴强制通风(PCV)系统

T/ZJEEMA0007—2023

图B.3废气再循环(EGR)系统

图B.4国六后处理装置示意图

13

T/ZJEEMA0007—2023

图B.5国六后处理装置结构图

T/ZJEEMA0007—2023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电控泵原理结构

标引序号说明:1——空气流量计;2——电子控制单元;3——高压油泵;4——高压蓄能器(共轨管);

5——电控喷油器;6——转速传感器;7——冷却液温度传感器;8——燃油滤清器;9——加速踏板传感器。

图C.1柴油车高压共轨系统结构

图C.2电控单体泵原理图

15

T/ZJEEMA0007—2023

图C.2电控单体泵结构图

T/ZJEEMA0007—2023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汽油车(燃气车)外观检验记录表

检验机构名称:检验报告编号:

1、车主信息6、车况检查

车主姓名/单位联系电话检查内容√/×

2、车辆基本信息车辆无明显烧机油或者严重冒黑烟现象(否决项)

车牌号(如适用)车辆型号污染物控制装置齐全、正常(否决项)

车辆生产企业品牌车上仪表工作正常

车辆识别代号(VIN)基准质量(kg)车辆机械状况良好

变速器型式最大设计总质量(kg)车辆进排气系统无有任何泄漏

驱动方式累计行驶里程(km)无可能影响安全或引起测试偏差机械故障

车辆出厂日期OBD系统□有□无已关闭车上空调、暖风等附属设备

车辆使用性质排放阶段轮胎气压正常、胎面干燥、清洁

初次登记日期独立工作排气管数量车辆油箱和燃油正常

3、发动机信息已中断车辆上可能影响测试正常的功能(如ASR,ESP,EPC牵引力控制或

发动机型号发动机号额定功率(kW)自动制动系统等)

排量(L)气缸数(个)额定转速(r/min)车辆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冷却系统等无明显的液体渗漏

燃料种类进气方式燃料供给系统型式曲轴箱通风系统工作正常(汽油车否决项)

4、混合动力装置信息(仅限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油蒸发控制装置正常(汽油车否决项)

电机型号能量储存装置型号电池(或电容)容量检测方法:□简易瞬态工况法□双怠速法

5、污染物控制装置查验(仅限注册登记检验)如不适合工况法检测,请描述详细原因,由机构技术负责人或授权签字人批准。

车辆是否按照要求完成环保信息公开,环保随车清单与信息公开是否一致□是□否不能采用工况法的原因:

控制装置名称环保公开信息查验结果技术负责人或授权签字人签字:

ECU型号检验时间时分到时分

催化转化器型号外观检验外检员

□合格□不合格

颗粒捕集器型号结果判定签字

碳罐型号注1:污染物控制装置检查时,如没有该项装置填写“无”;如有该装置,但不

在可视范围内,结果应填写“信息不可见”,信息不可见也视为污染物控制装置

氧传感器型号

检查合格。

EGR型号(如适用)注2:表中汽油车也适用于其他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

增压器型号(如适用)注3:对不适用的检查项目栏中填写“/”。

注4:应根据车辆合格证、铭牌、环保信息随车清单等如实准确填写车辆信息,

检查结果:污染物控制装置与信息公开内容一致□是□否并确认车辆身份。

17

T/ZJEEMA0007—2023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柴油车外观检验记录表

检验机构名称:检验报告编号:

1、车主信息检查结果:污染物控制装置与信息公开内容一致□是□否

车主姓名/单位联系电话6、车况检查

2、车辆基本信息检查内容√/×

车牌号(如适用)车辆型号发动机燃油系统采用电控泵(注册登记柴油车否决项)

车辆生产企业品牌车辆无明显烧机油或者严重冒黑烟现象(否决项)

车辆识别代号(VIN)基准质量(kg)污染物控制装置齐全、正常(否决项)

变速器型式最大设计总质量(kg)车上仪表工作正常

驱动方式累计行驶里程(km)车辆机械状况良好

车辆出厂日期OBD系统□有□无车辆进排气系统无有任何泄漏

车辆使用性质排放阶段无可能影响安全或引起测试偏差机械故障

初次登记日期独立工作排气管数量已关闭车上空调、暖风等附属设备

3、发动机信息轮胎气压正常、胎面干燥、清洁

发动机型号发动机号额定功率(kW)车辆油箱(尿素箱)和燃油正常

排量(L)气缸数(个)额定转速(r/min)已中断车辆上可能影响测试正常的功能(如ASR,ESP,EPC牵引力控制或自

燃料种类进气方式燃料供给系统型式动制动系统等)

4、混合动力装置信息(仅限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车辆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冷却系统等无明显的液体渗漏

电机型号能量储存装置型号电池(或电容)容量检测方法:□加载减速法□自由加速法

5、污染物控制装置查验(仅限注册登记检验)如不适合工况法检测,请描述详细原因,由机构技术负责人或授权签字人批准。

车辆是否按照要求完成环保信息公开,环保随车清单与信息公开是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