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3229-2020-榆跳象防治技术规程-辽宁省_第1页
DB21-T3229-2020-榆跳象防治技术规程-辽宁省_第2页
DB21-T3229-2020-榆跳象防治技术规程-辽宁省_第3页
DB21-T3229-2020-榆跳象防治技术规程-辽宁省_第4页
DB21-T3229-2020-榆跳象防治技术规程-辽宁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DB21B16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3229—2020榆跳象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onthecontrolofRhynchaenusalini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1/T3229—2020目次前言................................................................................II12345范围..............................................................................1规范性引用文件....................................................................1术语和定义........................................................................1虫情调查..........................................................................1防治方法..........................................................................2附录A(资料性附录)榆跳象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4附录B(规范性附录)榆跳象线路踏查表................................................5附录C(规范性附录)榆跳象标准地调查表..............................................6附录D(规范性附录)榆跳象标准地调查汇总表..........................................7附录E(资料性附录)榆跳象发生程度划分标准..........................................8附录F(规范性附录)榆跳象防治检查验收调查表........................................91DB21/T3229—202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鞍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归口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鞍山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本标准起草人:洪悦、赵勋、李伟、孙立民、朱晶磊、邢礼国、宁苓、李连海、马林、付雷、董大颖、雷鸣雷。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鞍山市铁东区新营路38号,联系电话B21/T3229—2020榆跳象防治技术规程12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榆跳象防治的术语和定义、虫情调查和防治方法。本规程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榆跳象的防治。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DB21/T2590辽宁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DB21/T2597辽宁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规程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本文件。榆跳象RhynchaenusaliniLinnaeus。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虫科(Curculionidae)跳象甲属(Rhynchaenus),寄主为榆树,成虫取食叶片,幼虫潜叶危害,叶片被害部位鼓起变黄,受害严重时全林如同火烧。其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见附录A。4踏查于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在寄主分布区进行踏查,调查发生范围、有虫株率。仔细观察榆树叶片上有无榆跳象危害,将踏查结果填入附录B。对踏查达到发生统计起点标准的设立标准地。每块标准地在0.2hm左右,标准地内寄主植物至少2100株。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法随机选取标准树30株,依据榆跳象被害状调查,将调查结果填入附录C。1DB21/T3229—20204.2.4发生面积统计将标准地调查结果汇总填入附录D。危害程度划分标准4.35危害程度分级标准见附录E。具体技术按DB21/T2597执行。防治方法5.1打孔注药防治在榆跳象幼虫危害期,于每年5月中旬用打孔机在树干基部打孔深1.5~2.0cm,按胸径每5cm打一孔,每孔注5%吡虫啉乳油(或其他药效相同的内吸杀虫剂)原液5ml,后用黄泥封口。具体技术按GB/T8321、DB21/T2590、NY/T1276执行。5.2化学药剂喷雾防治5.2.1在产卵至幼虫孵化期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喷雾防治。具体技术按GB/T8321、DB21/T2590、NY/T1276执行。5.2.2在成虫补充营养期,可喷洒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400倍液、1.2%烟参碱乳油1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液杀灭成虫。具体技术按GB/T8321、DB21/T2590、NY/T1276执行。5.3防治效果调查防治后3d~10d进行。防治后,每个防治区设1~2块标准地进行防治调查,采用对角线或平行线抽样法抽取30株样株详查,在每个标准树树冠中部,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选一个标准枝,调查活虫数、死虫数等。调查结果填入附录F。虫口减退率(%)=(防治前虫口密度-防治后虫口密度)/防治前虫口密度×1002DB21/T3229—2020AA附录A(资料性附录)榆跳象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A.1形态特征成虫体黄褐色,长3~3.5mm。全身密被倒伏刚毛,头黑色,布满大瘤突。眼大,几乎占据头部绝大部分;喙长,向下折;触角着生于喙基部1/3处,柄节长,索节6节,棒卵圆形。喙、小盾片、中胸及后胸腹板、腹部第一、二腹板均黑褐色;触角、前胸盒鞘翅黄色,前胸两侧和鞘翅肩部有数根长而直立的刚毛;鞘翅肩部突出,背面中间前后各有1条褐色横带。前、中足短小,后足腿节特别粗壮,腹面有若干个刺。卵长椭圆形,一端略小。长约0.7mm,宽约0.3mm,无色透明至米黄色。幼虫乳白色,体长约3mm,头部黄褐色,身上皱褶无刚毛。老熟幼虫上颚发达,额中央有1条深色纵沟,前胸背板黑褐色,中央有1条乳白色纵带,腹板有3个排列成倒三角形的黑斑,腹部被中线下凹,青色,每节背面和两侧均有瘤突,上面着生白色刚毛,腹末第二节为1个黑色骨化环。通体密布细小黑色颗粒。蛹乳白色至黄色,长约2.5mm。头部色深。头顶及胸部每节背面均有2根硬刚毛,胸部每节两侧各有2根刚毛,翅透明,卷向腹面,翅面刻点列明显,腹末有短棘两根。A.2生物学物性1年发生1代,以成虫于榆树粗皮裂缝或伤疤翘皮下及枯枝落叶层、地表松土中越夏和越冬。4月中旬开始出蛰活动,4月下旬转移到树冠上取食嫩芽和嫩叶。成虫补充营养10多天后即开始产卵,5月上旬为产卵盛期。成虫交尾产卵多在白天温度较高时进行,每次交尾约历时半小时左右。一生中多次交尾,多次产卵,并不断补充营养。卵多产于叶背主脉上。成虫产卵前先以喙在叶脉上蛀1个小洞,然后将卵产于洞中,每洞1粒,并用分泌物覆盖。单雌产卵12~25粒。卵期8~10d。4月底5月初卵孵化出幼虫,5月中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孵化后潜食叶肉,并蛀一隧道向叶片顶端一侧转移,及至顶端附近即开始辗转潜食,并排粪其中,呈轮纹状,似潜叶蛾危害状。后期被害处的上、下表皮各向外凸起形成泡囊,呈焦糊状,但不皱裂。幼虫期15~20d,于5月中、下旬在泡囊内化蛹,5月下旬为化蛹盛期。蛹期约一周。5月底开始出现成虫,6月上旬为出现盛期。刚羽化的成虫鞘翅黄色柔软,一天后鞘翅变硬。翅色变成红褐色并出现黑色毛班,在叶正面泡囊内蛀1个圆孔爬出,并开始取食嫩叶嫩皮层。取食10~30d便潜伏越夏,10月中旬,成虫开始在翘皮裂缝、伤疤、虫洞等处越冬。成虫会飞善跳,具假死性。天敌有蜘蛛、蠼螋、蚂蚁、拧黄姬小蜂、羽角姬小蜂以及麻雀等。3DB21/T3229—2020BB附录B(规范性附录)榆跳象线路踏查表踏查块编号:踏查块面积(hm2):踏查地点:GPS点数据:森林类型及树种组成:对有榆跳象危害的寄主树木,在编号后空格填“1”,无榆跳象危害,填“0”。标准树号虫情记录标准树号虫情记录标准树号虫情记录标准树号虫情记录标准树号虫情记录12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345678910调查株有虫株有虫株率(%)4DB21/T3229—2020C调查人:C调查时间:年月日附录C(规范性附录)榆跳象标准地调查表县(市)乡(镇)调查单位:调查地点GPS点数据平均胸径(cm)坡度标准地编号树种组成标准地面积代表面积(hm)2林龄(a)(hm)2平均树高(m)坡向海拔(m)虫情记录(有虫记1无虫记0)虫情记录(有虫记1无虫记0)虫情记录(有虫记1无虫记0)标准株号标准株号标准株号12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456789年月日5DB21/T3229—2020DD附录D(规范性附录)榆跳象标准地调查汇总表县(市)乡(镇)调查单位:发生面积(hm)2发生程度标准地号备注(有虫株率%)未发生轻中重合计年月日6DB21/T3229—2020EE附录E(资料性附录)榆跳象发生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