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1月调研模拟检测语文 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1月调研模拟检测语文 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1月调研模拟检测语文 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1月调研模拟检测语文 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1月调研模拟检测语文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1月调研模拟检测语文(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拮据(jū)炽热(chì)咄咄逼人(duō)B.咄咄逼人(duō)炽热(chì)拮据(jū)C.拮据(jū)咄咄逼人(duō)炽热(chì)D.炽热(chì)拮据(jū)咄咄逼人(duō)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他对工作总是漫不经心,这种态度实在令人担忧。C.这场演出精彩纷呈,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D.他的演讲虽然冗长,但内容空洞无物,令人昏昏欲睡。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B.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效果并不显著。C.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D.由于天气原因,比赛被迫推迟,给参赛选手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5分)【甲】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3分)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结合【甲】和【乙】,谈谈你对“学而时习之”和“温故而知新”的理解。(6分)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5分)《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生活在哪个朝代?(2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5分)【材料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包含了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多个方面,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材料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一些新的文化元素不断地涌现出来,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1)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内容。(4分)(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传统文化”的理解。(6分)(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看法。(5分)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5分)【材料一】【材料二】(1)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内容。(4分)(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科技发展与人类生活”的看法。(5分)四、名著阅读(共15分)1.《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作者曹雪芹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衰败”的理解。(6分)2.《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通过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之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世界的广阔。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人性与成长”的理解。(6分)3.《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的生活。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童年记忆与成长”的理解。(3分)五、写作(共25分)请以“科技与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一、语言文字运用1.C2.C3.A二、古诗文阅读1.(1)①学习②生气、发怒(2)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从而可以做老师了。②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3)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深化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2.(1)王之涣,唐代(2)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三、现代文阅读1.(1)材料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材料二: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2)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3)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只有不断传承和创新,才能让文化保持活力。(3)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对。四、名著阅读1.《红楼梦》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衰败。2.《西游记》通过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之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世界的广阔,揭示了人性与成长的关系。3.《朝花夕拾》通过回忆童年时的生活,展现了童年记忆与成长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成长的思考。五、写作科技与生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合理利用科技,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八、文学常识(共10分)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5分)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它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B.《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它通过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成长的主题。C.《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它是一部回忆录,通过回忆童年生活,表达了对成长的思考。D.《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它通过祥子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2.下列关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5分)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B.《楚辞》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它开创了楚辞这一新的诗歌体裁。C.《左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D.《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九、名著阅读(共10分)1.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5分)A.《红楼梦》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B.《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它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C.《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最终出家为僧,林黛玉因病去世。D.《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纠葛是小说的主线。2.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5分)A.《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它通过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成长的主题。B.《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分别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C.《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具有神通广大、机智勇敢的特点。D.《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了真经。十、文言文阅读(共15分)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共10分)(甲)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乙)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而时习之:学习并且按时复习。B.有朋自远方来:有朋友从远方来。C.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D.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反省自己三次。(2)下列加点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4分)A.不亦说乎:不也是很高兴吗?B.不亦乐乎:不也是很快乐吗?C.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D.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反省自己三次。(3)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认为学习要持之以恒,并且要经常复习。B.孔子认为有朋友从远方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C.孔子认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应该生气。D.孔子认为要经常反省自己,才能成为君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共5分)(丙)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弘毅:刚强勇毅。B.任重而道远:任务重大而道路遥远。C.仁以为己任:把仁义作为自己的责任。D.死而后已:死了之后才停止。(2)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子认为士人要有刚强勇毅的品质。B.曾子认为士人要承担重大的责任。C.曾子认为士人要把仁义作为自己的责任。D.曾子认为士人要为了仁义而奋斗终身。十一、古诗文默写(共10分)1.请默写《论语》中的名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分)2.请默写《诗经》中的名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分)3.请默写《离骚》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分)4.请默写《庐山谣》中的名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2分)5.请默写《将进酒》中的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分)十二、古诗文鉴赏(共10分)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共5分)《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思乡的情景。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C.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D.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共5分)《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C.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D.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十三、语言表达(共10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5分)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B.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效果并不显著。C.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D.由于天气原因,比赛被迫推迟,给参赛选手带来了很大的不便。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5分)A.他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他对工作总是漫不经心,这种态度实在令人担忧。C.这场演出精彩纷呈,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D.他的演讲虽然冗长,但内容空洞无物,令人昏昏欲睡。十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共10分)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合理利用科技,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5分)A.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B.科技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