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CGA 20009 空分提氦装置技术规范_第1页
TCCGA 20009 空分提氦装置技术规范_第2页
TCCGA 20009 空分提氦装置技术规范_第3页
TCCGA 20009 空分提氦装置技术规范_第4页
TCCGA 20009 空分提氦装置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CCS点击此处添加CCS号

CCGA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团体标准

T/CCGA20009—XXXX

空分提氦装置技术规范

TechnicalregulationforheliumproductionsystemfromASU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发布

T/CCGA20009—XXXX

空分提氦装置安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空气分离系统中提氦装置(以下简称提氦装置)的基本流程模块,设计,出厂检

验,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安装,现场性能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以深冷低温富集法提取并分离空气分离设备中的氦,来自空分的粗氖氦经加氧催

化除氢系统及干燥系统去除氢气及水分,经过冷凝富集系统及吸附净化系统去除氮气,最后由低温

精馏分离系统获得高纯氦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150(所有部分)压力容器

GB/T151热交换器

GB/T156标准电压

GB/T2624(所有部分)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

GB/T2888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

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594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18442(所有部分)固定式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

GB/T20801(所有部分)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30氧气站设计规范

GB5005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T5006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T50063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GB5018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3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GB50275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677空分制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HG/T269013X分子筛

HG/T20512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范

JB/T4711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

JB/T4732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

JB/T4734铝制焊接容器

JB/T8058空气分离设备用活性氧化铝验收技术条件

1

T/CCGA20009—XXXX

JB/T8693大中型空气分离设备

JB/T12343空气分离设备用金属孔板波纹填料技术条件

NB/T47006铝制板翅式热交换器

NB/T47041塔式容器

NB/T47042卧式容器

3术语和定义

GB/T1060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设计

4.1设计条件

4.1.1总则

提氦装置中需要的常规设计条件见4.1.2~4.1.9,合同技术协议另有规定的,以合同技术协议

为准。

4.1.2原料气

设备原料进口与散发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发生源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符合GB50030的规

定。原料气中痕量杂质(特别是氢)的含量应现场检测或模拟分析,并提供所有数据给提氦装置制

造单位。

表1为典型的提氦装置设计基础条件。当原料气中杂质超过表1中设计基础条件时,应采取针对

性的分子筛吸附或其它有效措施。

表1典型的提氦装置设计基础条件

(粗氖氦)

原料气(压力氮气)组分允许的典型参考含量值(Vol%)

He≥0.10

Ne≥0.30

H2≤0.06

N2其余

4.1.3大气条件

大气条件设计点按表2的规定。

表2大气条件

项目名称要求

压力当地年平均大气压

温度当地最热月平均气温

相对湿度当地年平均相对湿度

4.1.4循环冷却水

循环冷却水按表3的规定。循环冷却水系统阻力应尽可能小,以节省能耗。与空气直接接触的循

环冷却水宜采用独立循环冷却水系统。

表3循环冷却水

2

T/CCGA20009—XXXX

项目名称要求

进水压力MPa≥0.4

回水压力MPa≥0.25

最高进水温度℃≤32

酸碱度pH7~8

悬浮物含量mg/L≤20

总硬度mmol/L≤3.2

Cl-mg/L≤300

Ca2+mg/L30~200

石油类mg/L<5

水侧污垢热阻值/(m2·K/W)1.72×10-4~3.44×10-4

4.1.5外供仪表气源

空分设备启动用外供仪表气源按表4的规定。

表4外供仪表气源

项目名称要求

常压露点℃≤-40

气源压力MPa0.6~0.8

含油量mg/m3≤10

含尘粒径μm≤3

含尘量mg/m3≤1

注:常压露点比空分设备所在地极端最低温度至少低15℃。

4.1.6电源

电源为交流电,电源的电压、相位及频率应符合表6的规定,其余相关技术条件应符合GB/T156、

GB/T12325和GB/T15945的规定。

表5电源

电压频率

相位

系统标称电压V偏差频率Hz偏差Hz

380+7%,-7%3

50±0.5%

220+7%,-10%1

注:事故电源宜采用380V交流电源。

4.1.7其它条件

4.1.7.1雨量:当地历年平均降雨量和日最高降雨量。

4.1.7.2风速/基本风压:当地历年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基本风压。

4.1.7.3雪:当地雪的最大厚度或最大荷重。

4.1.7.4气温:当地的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及历年月平均最低气温的最低值。

4.1.7.5地震设防烈度:按GB50011附录A确定。

4.1.7.6地下水位:当地地下水最高水位。

4.2通用要求

4.2.1压力容器的设计应符合GB/T150(所有部分)、GB/T151、JB/T4734、NB/T47006、NB/T47041

和NB/T47042的规定。

4.2.2压力管道和压力管件的设计应符合GB/T20801(所有部分)。

4.2.3机组应适应所在地的安装环境及自然气候条件,并能安全、稳定、连续、全负荷运行,机组

日常操作和维修应有足够的安全空间。

4.2.4合同技术协议另有规定的,以合同技术协议为准。

3

T/CCGA20009—XXXX

4.3产品基本性能要求

4.3.1提氦装置连续运行时间不少于4000h。

4.3.2设备运行稳定后,氦提取率应不低于95%;

4.3.3提氦装置在考核设计工况下的运行能耗应不大于考核设计值的105%。

4.3.4提氦装置的解冻(不包括排液)时间不少于72小时,解冻后分馏塔各部位温度不低于0℃。

4.3.5提氦装置的噪声排放限值应符合GB12348的规定。

4.3.6上述性能要求在合同技术协议另有规定时,按合同规定执行。

4.4提氦装置的组成

4.4.1主要组成

提氦装置通常由除氢、除氮、氖氦分离三大模块组成,分别对应催化除氢系统、干燥系统、冷

凝富集系统、吸附净化系统、氖氦增压系统、氖氦精馏系统、氦产品充装系统。设备组成包括氖氦

浓缩物膜式压缩机、催化除氢反应器、分子筛吸附塔、冷源氮气供给系统、氖氦过滤器、热交换器、

氖氦分离精馏塔、GM制冷机、真空绝热系统、产品氦增压机、仪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来自空分粗氖氦气低温冷凝除氮低温吸附深度除氮氖氦增压&低温精高纯氖去充装系统

来自空分粗氖氦气催化除氢&干燥低温冷凝除氮馏分离

4.4.2催化除氢反应器

粗氖氦原料气与过量氧气充分混合均匀,经过两级催化后发生氢氧反应生成水,再经分子筛后

干燥。

注:其中过量氧气在后级低温冷凝富集除氮系统中与冷凝液氮一同排出系统。

4.4.3干燥系统

催化除氢反应器中除去杂质氢气,生成水分经过冷却后排出系统,多余水汽通过分子筛干燥,

保证分子筛出口原料气水分体积分数不大于1×10-6。分子筛吸附塔至少应满足

a)活性氧化铝应符合JB/T8058的规定;

b)分子筛应符合HG/T2690的规定;

c)吸附器容器应进行疲劳分析,并符合JB/T4732的规定;

d)吸附器出口应在线连续监测,水分体积分数应不大于1×10¬6;

e)单台吸附器吸附时间不宜低于3.5小时;

f)应有防冲床措施;

g)电加热器氮气出口应设置温度联锁;

h)吸附器进出管道、再生加热器及其管道应分别包扎保温层。

4.4.4冷凝富集系统

除氢后粗氖氦气经过干燥,进入冷凝富集系统,冷源为负压液氮,用来除去原料气中氮气。经

过两级或多级换热冷却,将粗氖氦气中的大量氮、微量氧通过预冷、冷凝、分离后除去,获得含Ne+He

≥97%的氖氦气。

4.4.5吸附净化系统

吸附净化系统的主要作用为将进口氖氦气(≥97%)经过低温吸附后,出口氖氦气中的氮含量体

积分数1×10-6。冷源采用负压液氮,再生采用常温氮气及加热氮气,吸附剂采用活性炭。原理为负

压液氮温区,多孔活性炭对氮的选择吸附性大于氖氦,从而达到除氮效果。

4.4.6氖氦分离精馏塔

经过吸附净化系统纯化的氖氦气增压后进入到氖氦精馏杜瓦系统(真空绝热),经过高压一级

换热器后、负压液氮吸附换热器冷却,高压二级换热器冷却,然后高压节流减压至设计压力,温度

降低至42K,再经GM制冷机冷头一级预冷,然后节流至0.14MPa进塔精馏分离,分离器顶部获得粗氦。

在氖氦精馏塔底获得体积纯度99.9999%高纯液氖产品,经冷量回收后去产品充装系统。

4

T/CCGA20009—XXXX

a)氖氦分离精馏塔底部液位低于绕管式换热器高度90%时应报警,不得在绕管式换热器

高度90%以下长时间运行;

b)精馏塔宜采用规整填料塔,填料应符合JB/T12343的规定;

c)氖氦精馏杜瓦基础应有必要的防水措施,并考虑漏液情况下极端温度(-196℃)时的安全,

以及相应的安全可靠的加温措施;

d)氖氦精馏杜瓦钢结构设计应符合GB50017的规定,并进行地震作用、风荷载等计算,且抗

震设计应符合GB50011的规定,风荷载等计算应符合GB50009的规定;

e)氖氦精馏杜瓦内管道设计应符合TSGD0001的规定,并进行管道应力计算,确保管系具有足

够自补偿能力;

f)氖氦精馏杜瓦内支架(含设备、管道、阀门及仪表支架等)材质应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或铝

合金;

g)排放低温液体时,应气化后排放;

4.4.7真空绝热系统

氖氦精馏真空系统杜瓦采用真空夹层,夹层内充电多层复合防辐射铝箔,杜瓦内胆采用内抛光,

然后再抽真空绝热,真空度小于1×10-3Pa,杜瓦真空度测量采用真空电离规。

4.4.8产品氦气增压机

产品氦气压缩机采用膜式压缩机,进口采用调阀与手阀并联,增大膜式压缩机开启启动过程中

的进气量,有助于快速开启膜压机。膜压机本体自带减压阀,在机器开启阶段处于关闭状态,待后

续气体送出后,逐步增加回流,以平衡进出气压力。

a)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上应设置可靠的隔断措施;

b)压缩机周围设施布局应通风良好;

c)压缩机运行及相关部件维修时,应对运行及维修环境的氧气浓度进行安全监控。

4.4.9氦浓缩物隔膜压缩机

从空分中出来的粗氖氦气,经浓缩后收集,然后进入氖氦浓缩物隔膜压缩机,增压至1.1MPa,

再经自力式减压阀后与氧气混合进入催化炉中除氢,氢含量体积分数应不大于1×10¬6。

4.4.10冷源液氮供给系统

装置冷源均来源于常压/负压液氮,包括液氮汽化后冷氮气。

a)低温液体贮槽的设计应符合GB/T18442(所有部分)的规定;

b)液氮后备系统的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

c)低温液体贮槽液体排出口应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d)低温液体排放宜汇集排放至安全区域;

e)应设置安全阀、爆破片等必要的安全泄放装置。

4.4.11仪表控制系统

a)室外安装的仪表和调节阀门应能在当地的极端恶劣室外环境下稳定使用;

b)中控室应设置集散控制系统(DCS),并根据需要设置机组综合控制系统;

c)转动设备应设置就地停车按钮,重要转动设备应设置中控室紧急停车按纽;

d)仪表信号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与动力电缆布设距离较近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并符合

HG/T20512的规定;

e)控制系统的设备、带微机处理的分析仪表以及机柜工作环境温度应在18℃~30℃,且机柜

工作环境湿度应在40%~65%;

f)控制系统应采用在线式不间断电源(UPS);

g)分析仪表的标准气瓶宜与分析仪表室隔开;

h)投产前仪表控制系统应根据工艺要求进行模拟试验,确保各种联锁控制达到要求。

4.4.12电气控制系统

a)用电设备应满足现场条件(海拔高度、地震烈度、湿热带、户内户外、防爆区域等)的相

应要求;

b)电动机等用电设备控制及信号装置的设置应符合GB50055的规定,保护装置的设置应符合

GB/T50062的规定,计量表计的设置应符合GB/T50063的规定;

c)主要用电设备宜采用两回线路供电,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可采用一回专用线路供电;

5

T/CCGA20009—XXXX

d)主要用电设备宜在就地控制箱上进行操作,其上设置必要的电气表计、信号和操作元件,

也可根据工艺要求通过集散控制系统(DCS)实现;

e)一类负荷的供电电源应设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不小于15秒的宜采用快速

自起动柴油发电机组供电,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的宜采用UPS电源装置(或EPS电源装

置)供电,不能由交流电源供电的宜设置直流蓄电池供电;

f)所有用电设备均应可靠接地,其外露可导电部分宜采用单独的保护支线与保护干线相连或

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体相连,保护接地干线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不同方向且不少于两处

与接地体连接,并与全厂接地网连接;

g)在母线短路容量不满足起动要求且母线电压不低于85%(特殊情况不低于80%)时,电机应

采用降压起动或软起动。

5出厂检测

5.1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应提供有效的质量证明文件,产品合格引用标准及相应容器、管道泄漏率

数据。

5.2机组应按合同技术协议中明确规定的设备设计制造检验试验标准和规范在制造厂内检验或试

车合格,并提供合格证书及产品合格引用标准。受条件限制需在现场检验或试车时,应在合同技术

协议中注明。

5.3各设备制造厂检验合格后,提供有效的合格证书及材质证明书,相应容器、管道泄漏率数据。

6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6.1提氦装置应在明显位置设置铭牌,其尺寸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

6.2提氦装置的铭牌内容至少应包括:

a)产品型号;

b)产品名称;

c)制造日期;

d)制造厂名。

6.3提氦装置的出厂技术文件应包括:

a)合格证;

b)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c)所有机组、设备的外形图、基础图;

d)装箱清单;

e)成套交货范围;

f)安装技术要求;

g)使用说明书;

h)其它随机技术文件及图纸(按合同技术协议规定的清单提供)。

6.4提氦装置的运输包装应符合GB/T13384和JB/T4711的规定。

6.5提氦装置的储存:

a)设计制造单位应提供合同供货范围内设备、零部件、材料等的储存技术要求资料,负责货

物保管的单位应按照要求对接收到的货物进行存放。

b)保管单位应制定设备及材料的保管、领用以及出库后至安装就位之前的搬运、防护工作等

的管理制度,确保安装前设备及材料完好、安全。货物入库前应检查产品质量合格文件或

质量证明文件,并妥善保管。

c)所有到现场的设备、零部件、材料等应有固定的料场和库房进行存放。料场地势开阔平坦、

排水系统通畅,对超长设备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库房内存物高度宜垫高离地300mm。料场和

库房应具有足够空间,便于存放、取出和调拨,并具有消防措施。

d)装置露天放置在料场时,如储存时间超过2个月应采取防雨措施保护,雨水较多地区可视情

况加强防雨措施。

6

T/CCGA20009—XXXX

e)动设备、电器设备及大型的安装在室外的仪器仪表原则上应进库保管,但开箱前因现场实

际情况只能存放料场的,应采取下垫上盖、防雨防潮等防护措施,开箱后其仪表、电器安

装零部件应存放在室内。

f)精密仪器仪表、计算机等应存放在能控制温度、湿度的库房内。电子元件和开关柜存放环

境的温度应在5℃~40℃,相对湿度应低于30%。

g)对于材质有清洁度要求的管道、管件,应采取相应措施来满足存放要求。防止与氧介质接

触的设备和部件在库存期间受到油脂污染。阀门应按制造单位要求进行存放,不得将阀门

露天随意放置。

h)不同种类的材料应分开存放,有色金属、不锈钢应与碳钢材料隔离存放,并放在道木等软

材质上。管材应按材质、尺寸和种类分别有序堆放。

i)机组设备应妥善保管,并符合制造单位有关规定,超过规定油封期的机组应重新油封。

j)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等吸附干燥剂应密封包装,宜存放在库房内,垫高离地300mm。

7安装及验收

7.1提氦装置的安装及质量验收应符合GB50184、GB50235、GB50236、GB50275、GB50677的规

定。

7.2安装单位应按照设计制造单位提供的安装技术资料和要求实施安装,安装完成后需进行质量检

验,合格后通知设计制造单位进行验收。

7.3安装单位应根据管道、管件、阀门、仪表、单元设备和真空杜瓦内的清洁度要求制定清洗方案

和防止二次污染方案,由提氦装置设计制造单位会签后实施,清洁度检验报告作为竣工资料的重要

组成部分存档;清洗方案和防止二次污染方案实施后,由提氦装置设计制造单位进行验收,确保设

备质量。

7.4安装技术要求中要求记录的技术内容应由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制造单位的现场授权代表

联合检查,并记录、签字、存档。

7.5真空杜瓦内的管道和管件在安装前应进行抽检复验,材质证明、焊接质量评定报告、产品合格

证和其他检测报告应齐备;安装完成后,现场施工单位和设计制造单位需会同验收。

7.6真空杜瓦内管道或容器在焊接前应根据现场环境条件制定焊接工艺,工艺方案需有现场安装单

位备案。

7.7机器、真空杜瓦外设备的就位与安装应按照设计制造单位的技术要求进行。设备整体安装完成

后,需进行氦检,保证系统无漏点。氦检漏完成后,还需进行系统保压测试,保压测试步骤按照相

关设计文件进行。

7.8安装过程中涉及到的试验应按技术文件或相关标准进行,单体设备的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应

采用专用试验封头或盲板,不得使用设备氮封平板。试验用气体应干燥、清洁、无油,不得使用氧

气做试验介质。

7.9真空杜瓦内外管道系统应单独吹扫干净,且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设备设计制造单位三方会

签后方可实施冷箱内外管道的对接。

7.10不得将临时支架留在真空杜瓦内,真空杜瓦内应保证干燥、无杂物。

8现场性能检验

8.1现场性能检验条件

现场性能检验条件如下:

a)性能检验须在工况稳定后进行。连续测定时间为72小时,每小时记录一次,取其平均值;

b)性能检验期内所测数据在下列波动范围内可不进行修正:压差在98%~102%、转速在97%~

103%、电压在95%~105%、频率在99%~101%范围内;

c)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测试工况偏离本标准规定波动范围或偏离设计工况时,测试结果应

换算;

d)检验用仪器仪表应利于性能检验的开展,对检验结果有显著影响的仪器仪表在投入使用前

应经鉴定或校准,以确认其是否满足检验要求。

7

T/CCGA20009—XXXX

8.2测量仪表及精度

测量仪表及精度按表7的规定。

8.3流量测定

8.3.1气体流量测量装置宜采用标准孔板,安装、检验、校准等应符合GB/T2624(所有部分)以

及GB/T32201-2015之规定(以两者中较高要求为准)。测定前应检查所有管接头,不得有泄漏或堵

塞。

8.3.2原料气、产品氦气流量测量装置应安装在原料进口/产品出口与真空杜瓦相连接的管道上,

并保证流量计进/出口直管段长度各自不小于500mm。

8.3.3原料气、产品气的流量可按式(1)进行修正:

PT1

V=V1

P1T……(1)

式中:

V——修正后的气体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

3

V1——测定的气体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P、P1——工作条件下和设计条件下流量测量装置前气体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T、T1——工作条件下和设计条件下流量测量装置前气体热力学温标,单位为开尔文(K)。

注:流量如已经过仪表(温度、压力)自动修正,则无需经式(1)再进行修正。

8.3.4原料气流量宜在吸附净化系统出口至进真空杜瓦前的管道总管上测定。当工作条件与设计条

件不符时,气体流量按式(1)进行修正。

8.3.5液体产品流量测定宜采用贮槽体积计量,也可采用低温液体流量计测量。通过贮槽体积计量

参考JB/T8693附录A。

表6测量仪表和精度要求

测量项目仪表名称精度

分度值不大于0.5℃(±0.15+0.0024t)

温度铂电阻温度计Pt100

(±0.3+0.005/t)

压力计1.6级

压力

压力变送器0.5级

流量流量计1.5级

电流表0.5级

电量电压表0.5级

电度表0.5s级

振动测振仪±0.5%

注:t为感温元件实测温度绝对值。

8.4纯度测定

8.4.1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