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31.220.10L23T/CECAXXX—20202020-XX-XX实施2020-XX-XX发布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 发布轨道交通用外接电源连接器Railwayapplications:Outsidepowerconnector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征求意见稿)T/CECAXXX—XXXX轨道交通用外接电源连接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轨道交通用外接电源连接器的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规定、交货准备和型号命名规则。本标准适用于轨道交通用外接电源连接器(以下简称电连接器)的设计、制造和验收。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421.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IEC60068-1:1988,IDT)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IEC60068-2-1:2007,IDT)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IEC60068-2-2:2007,IDT)GB/T2423.3-20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IEC60068-2-78:2012,IDT)GB/T2423.22-201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IEC60068-2-14:2009,IDT)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IDT)GB/T3190-202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60529:2013,IDT)GB/T5095.1~5095.11-1997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IEC60512:1994,IDT)GB/T5231-2012\t"/search/stdPage?q=GB/_blank"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5465.2-2008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IEC60417DB:2007,IDT)GB/T21413.1-2018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IEC60077-1:2017,IDT)GB/T21563-201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IEC61373:2010,MOD)GB/T34119-2017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用电连接器TB/T3213-2009高原机车车辆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条件EN45545-2-2013铁路应用铁路车辆防火第2部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防火要求铁总【2014】50号文: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禁用及限用物质测试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于及GB/T34119-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外接电源连接器(outsidepowerconnector)机车车辆高压电路断电后,用于机车车辆与外部电源连接,保障车辆保养、检修等工作顺利进行的电连接器。3.2功率接触件(powercontact)外接电源连接器中用于给机车车辆进行供电的接触件。3.3控制接触件(controlcontact)外接电源连接器中用于控制、安全保护等回路信号传输的接触件。3.4联锁装置(interlock)与外接电源连接器配合使用,用于安全联锁保护,避免高压电路与车间电源同时供电的装置。4技术要求4.1材料4.1.1金属件电连接器接触件材料应为铜合金材料,符合GB/T5231-2012标准;其中功率接触件采用镀银工艺,控制接触件采用镀金或镀银工艺。电连接器外壳应为铝合金材料,符合GB/T3190-2020标准;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4.1.2模制塑料电连接器绝缘体材料应为工程塑料。4.1.3禁限用物质电连接器所用的材料应符合《铁总【2014】50号文: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禁用及限用物质测试》的要求。4.1.4防火非金属材料的防火安全性能应满足EN45545-2-2013中相关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认的防火性能要求。4.2结构和物理特性电连接器应满足以下结构和物理特性:a)电连接器由自由电连接器和固定电连接器组成,固定电连接器安装于机车车辆车体上,自由电连接器安装于地面设备上;b)电连接器接触件由功率接触件和控制接触件组成;c)电连接器的结构应能保证在外壳定位后,插针接触件才能接触到插孔接触件或绝缘安装板的表面;d)电连接器应具有防错插功能,不同极性、不同孔位的接触对之间应不能插合,且插合过程中接触件与外壳间不能有任何直接接触;e)自由电连接器出线端带有电缆夹紧单元;安装在车体外侧、直接曝露在需防护环境下的固定电连接器应带有防护盖,对固定电连接器进行单独密封;f)若需要集成联锁装置,结构和要求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4.3外观质量4.3.1标记电连接器标记的特性如下:a)制造商名称、商标或溯源标记(至少三者之一);b)型号标识;c)制造时间或批次号;标记应满足下列要求:a)标记应为永久性标识,清晰、正确、牢固;b)标记应不出现在螺钉或可拆卸部件上;c)标记用符号应符合GB/T5465.2-2008的规定。4.3.2外观、尺寸电连接器应满足下列要求:a)电连接器的零件表面不应有龟裂、气泡或起皮等缺陷;b)绝缘安装板应无掉渣、开裂、破碎等影响使用的缺陷;c)标识孔位排列的数字或字母应永久清晰;d)电连接器的端子不应存在锐边缘,以避免破坏绝缘;e)电连接器外观应无破裂、无变色、无污点和无变形;f)电连接器的外形尺寸应符合附录A、电连接器互换性尺寸应符合附录B、定位键互换性尺寸应符合附录C及绝缘安装板孔位排列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有特殊要求的,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4.4性能4.4.1环境自然环境a)海拔高度:≤1400m,更高海拔等级的工频耐受电压应按TB/T3213-2009进行修正;b)环境温度:-55℃~+70℃;c)相对湿度: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5%(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d)通过隧道时,外界温度变化率不大于3℃/s,温度变化不大于40℃;e)存贮温度不应低于-40℃;f)有风、沙、雨、雪天气,偶有盐雾、酸雨、沙尘暴等现象。安装环境a)过电压类别:符合GB/T21413.1-2018中规定的2类过电压(OV2);b)污染等级:符合GB/T21413.1-2018中规定的污染等级PD3级;c)冲击和振动:符合GB/T21563-2018中规定的1类B级。4.4.2额定工作电流在适配相应规格导线后,电连接器的额定工作电流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额定工作电流类别接触件插配端直径mm额定工作电流A匹配导线规格mm2功率接触件Ø1853018545015040012035095Ø1540012035095Ø1435095控制接触件Ø3.6406Ø2.4234a)为了保证足够的设计冗余量,当实际应用时使用了比表1规定的更大导线规格,连接器允许通过的电流应不大于最大额定工作电流;b)当实际应用时使用了比表1规定的更小导线规格,连接器允许通过的电流应不大于导线的额定工作电流;c)当电连接器的接触方式(如:端面接触)、接触件插配端直径、额定工作电流与表1不一致时,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4.4.3额定工作电压连接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应按表2的规定。表2额定工作电压接触件类别额定工作电压介电强度VAC耐液体后介电强度VAC匹配系统功率接触件1750VDC60004500用于1500VDC的供电系统1000VDC35002600用于750VDC的供电系统500VAC25001850用于380V交流供电系统控制接触件500VAC25001850用于交流控制110VDC15001150用于直流控制应用时,连接器的实际工作电压在不大于额定工作电压的情况下均可使用。4.4.4互换性同一型号规格的连接器任一插头和插座应保证结构及性能互换。4.4.5接触电阻当按条规定试验时,接触件的最大接触电阻应符合表3的规定。当电连接器采用端面接触方式或其它接触件插配端直径时,最大接触电阻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表3最大接触电阻接触件插配端直径mm最大接触电阻mΩØ180.15Ø150.15Ø140.15Ø3.60.9Ø2.41.3当按条规定试验时,接触件与导线压接后,其压接接触电阻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压接接触电阻导线截面积mm2测试电流A压接接触电阻mΩ导线截面积mm2测试电流A压接接触电阻mΩ0.520.351070.0520.7520.301690.04120.3022120.0291.520.1825120.029220.1835120.0292.530.1250180.019440.0970230.015650.072≥95230.0134.4.6接触件单孔拔力当按5.5.4条规定试验时,单孔拔力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接触件单孔拔力接触件插配端直径mm单孔拔力N标准检验插针尺寸mmØ184.17-89.04Ø17.97-0.005Ø154.17-89.04Ø14.97-0.005Ø144.17-89.04Ø13.97-0.005Ø3.61.39-45.44Ø3.58-0.005Ø2.40.83-8.35Ø2.37-0.005当电连接器采用端面接触方式或其它接触件插配端直径时,接触件单孔拔力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4.4.7绝缘电阻当按5.5.5条规定试验时,任一接触件之间,以及接触件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表6规定。表6绝缘电阻试验条件绝缘电阻MΩ常态下≥5000高温、低温、温度变化、恒定湿热、交变湿热、流动混合气体腐蚀、防护等级、盐雾及耐液体试验后≥504.4.8介电强度当按5.5.6条规定试验时,电连接器接触件之间、任意接触件与外壳之间能承受表2规定的试验电压,历时1min无击穿和无闪络现象。4.4.9接触件固定性当按5.5.7条规定试验时,对接触件施加表7规定的最小负荷,接触件应不从绝缘体中脱落或出现影响产品功能的损坏,最大位移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接触件固定性接触件插配端直径mm最小负荷N接触件最大位移mmØ182000.5Ø152000.5Ø142000.5Ø3.61100.3Ø2.4900绝缘安装板固定性当按5.5.8条规定试验后,装配在自由电连接器和固定电连接器内的绝缘安装板应无偏移或脱落,且无影响功能降低的损伤。绝缘安装板承受的试验力值计算方法:a)当电连接器采用插针和插孔接触件时,试验力值为所有插孔接触件单孔拔出力上限总和的2倍;b)当电连接器采用端面接触件时,试验力值为所有端面弹性接触件接触压力上限总和的2倍;c)当电连接器即采用a)与b)两种混合接触时,试验力值为a)与b)分别计算后的和值。4.4.11电缆夹拉伸耐力当按5.5.9条规定试验后,电缆或带护套的线束不允许有影响正常使用的任何损坏,电缆位移应符合表8的规定。要求:a)仅对带电缆夹的电连接器进行该项试验;b)试验拉力按照表8的规定;c)当电缆夹拉伸耐力要求与表8规定不一致时,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表8电缆夹拉伸耐力试验电缆直径mm电缆夹拉伸耐力试验要求电缆夹扭曲耐力试验要求固定电连接器电缆夹拉伸试验拉力N自由电连接器电缆夹拉伸试验拉力N允许位移距离mm扭矩N.m允许扭转角度°>4~≤98015030.1±30>9~≤121002000.15>12~≤2012030050.6±45>20~≤331505000.8>332008002电缆夹扭曲耐力当按5.5.10条规定试验后,电缆或带护套的线束不允许有影响正常使用的任何损坏,电缆夹与护套之间无相对转动。要求:a)仅对带电缆夹的电连接器进行该项试验;b)按表8规定的扭矩值和允许的扭转角度进行电缆夹扭曲耐力试验,试验时,扭矩值和允许的扭转角度以先到规定值为准。4.4.13电缆夹弯曲耐力当按5.5.11条规定试验后,电缆或带护套的线束不允许有影响正常使用的任何损坏,且:a)当电缆护套为非弹性材料(如非硅胶护套)时,电缆和电缆夹之间滑动应小于1mm;b)当电缆护套为弹性材料(如硅胶护套)时,电缆和电缆夹之间滑动应小于3mm。仅对带电缆夹的电连接器进行该项试验。4.4.14抗拉强度当按5.5.12条规定试验时,抗拉强度符合GB/T34119-2017《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用电连接器》第6.14条的规定。4.4.15机械耐久性当按5.5.13条进行1500次的机械耐久性试验后,连接器外观应无影响正常使用的损伤,最大接触电阻应符合4.4.5条的规定。接触对表面基体金属允许有局部暴露。4.4.16温升当按5.5.14条规定试验时,对电连接器施加额定工作电流,温升应不超过55K。4.4.17低温当按5.5.15条规定试验时后,应无影响正常使用的损伤,绝缘电阻应符合4.4.7条的要求,介电强度应符合4.4.8条的要求。4.4.18高温当按5.5.16条规定试验后,应无影响正常使用的损伤,绝缘电阻应符合4.4.7条的要求,介电强度应符合4.4.8条的要求。4.4.19恒定湿热当按5.5.17条规定试验后,应无影响正常使用的损伤,最大接触电阻应符合4.4.5条的要求,绝缘电阻应符合4.4.7条的要求,介电强度应符合4.4.8条的要求。4.4.20温度变化当按5.5.18条规定试验后,应无影响正常使用的损伤,绝缘电阻应符合4.4.7条的要求,介电强度应符合4.4.8条的要求。4.4.21交变湿热当按5.5.19条规定试验后,电连接器应无影响正常使用的损伤,最大接触电阻应符合4.4.5条的要求,绝缘电阻应符合4.4.7条的要求,介电强度应符合4.4.8条的要求。4.4.22防护等级当按5.5.20条规定试验后,缘电阻应符合4.4.7条的要求,介电强度应符合4.4.8条的要求。4.4.23冲击和振动当按5.5.21条规定试验时,固定电连接器用于常通控制信号的接触件(如开盖保护),其瞬间断电不应大于10μs。试验后:a)联锁装置(若配有)应能正常工作;b)固定电连接器应无机械损伤,与自由电连接器能正常连接和使用。4.4.24盐雾腐蚀当按5.5.22条规定试验后,电连接器最大接触电阻应符合4.4.5条的要求,绝缘电阻应符合4.4.7条的要求,介电强度应符合4.4.8条的要求。金属防护层腐蚀面积不应超过金属防护层面积的10%,非金属材料应无明显的泛白、膨胀、起泡、皱裂及麻坑等缺陷且无影响正常使用的损伤。盐雾时间根据产品安装环境确定:直接安装于车体外侧,曝露于自然环境的连接器,盐雾时间为:240h;安装箱体内部,并由箱体提供电气保护的连接器,盐雾时间为:96h。4.4.25液体浸渍当按5.5.23条规定试验后,绝缘电阻应符合4.4.7条的要求,介电强度应符合4.4.8条的要求,绝缘和密封系统应没有任何裂痕或溶解痕迹,标识应清晰可见,应无影响产品正常功能的缺陷。4.4.26流动混合气体腐蚀当按5.5.24条规定试验后,电连接器最大接触电阻应符合4.4.5条的要求,绝缘电阻应符合4.4.7条的要求,介电强度应符合4.4.8条的要求。5质量保证规定5.1总则本标准规定的检验分类如下:型式检验;交收检验。5.2检验条件5.2.1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除另有规定,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符合GB/T2421.1-2008中第5.3条的规定,并采用以下细则: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30%~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5.2.2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符合GB/T2421.1-2008中第5.2条的规定,并采用以下细则:温度:23℃±1℃;相对湿度:48%~52%;气压:86kPa~106kPa。5.2.3恢复条件除另有规定,恢复条件符合GB/T2421.1-2008中第5.4条规定。5.3型式检验5.3.1通则试验连接器应是在生产中通常使用的设备和工艺所生产的产品。5.3.2检验时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产品定型生产时;正式生产后,如产品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产品转厂生产时;连续停产2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连续生产的连接器每4年进行一次;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5.3.3型式检验样品从需要型式检验的产品批中,随机抽取3只样品。5.3.4检验项目和顺序型式检验项目和顺序按表9进行。表9型式检验项目检验项目要求章条号检验方法章条号1组(全部样品)外观、尺寸.1互换性.2接触电阻.3绝缘电阻.5介电强度.62组(1只样品)接触件单孔拔力.4温升.14机械耐久性.13接触件固定性.7绝缘安装板固定性.8抗拉强度.12电缆夹拉伸耐力.9电缆夹扭曲耐力.10电缆夹弯曲耐力.113组(1只样品)恒定湿热.17温度变化.18流动混合气体腐蚀4.4.265.5.24高温.16交变湿热第1周期.19低温.15交变湿热第2周期.19冲击和振动.214组(1只样品)防护等级.20盐雾腐蚀.225组(全部样品)液体浸渍a.23a耐柴油使用第2组样品,耐矿物油使用第3组样品,耐酸和耐碱使用第4组样品。5.3.4合格判据型式检验的每一套产品按规定的型式检验项目全部符合要求,判定该种产品型式检验合格,其中任一套产品的任一项不符合要求时,允许排除不符合要求的因素再次检验,但同一个产品检验次数(包括不同项目)不得超过2次。如果样品未能通过型式检验,则承制方应按下列步骤进行处理:立即通知用户并停止产品交货和交收检验;查明失效原因,在材料、工艺或其他方面提出纠正措施,对采用基本相同的材料和工艺进行制造、失效模式相同、能够进行纠正的所有产品采取纠正措施;完成纠正措施后,重新抽取样品进行型式检验(由用户决定进行全部项目检验或进行原样本失效项目的检验);交收检验也可以重新开始,但必须在型式检验重新检验合格后,产品才能交货。如果型式检验重新检验不合格,则应由承制方与订购方双方共同就该产品在一起协商处理。5.3.5样品处理已经受过型式检验的样品,不应按合同交货。5.4交收检验5.4.1检验批一个检验批应由在基本相同条件下生产的并同时提交检验的相同型号的所有连接器组成。5.4.2检验项目交收检验按表10进行。表10交收检验项目检验项目要求章条号检验方法章条号AQL外观、尺寸.14.0互换性a.21.0接触电阻.31.0绝缘电阻.51.0介电强度.61.0a随机抽取3套连接器。5.4.3抽样方案从提交产品中,按GB/T2828.1-2012中的一般检查水平II的一次正常抽样检查方案随机抽取样品。合格质量水平(AQL)应符合表10的规定。5.5检验方法5.5.1外观、尺寸按GB/T5095.2-1997中的试验1a的规定进行试验。5.5.2互换性将同一型号连接器的自由电连接器、固定电连接器进行连接和分离。5.5.3接触电阻最大接触电阻按照GB/T5095.2-1997中2a进行试验,并采用以下细则:a)测量点为接触件的端尾部;b)试验采用直流电流,电流不大于100mA。压接接触电阻按照GB/T5095.2-1997中试验2b进行试验,并采用以下细则:a)测量点为接触件压接端尾部;b)试验采用直流电流,电流应按表4规定的测试电流;c)每批试验样品中,抽取一套试验样品,对其中的2对功率接触件和6对控制接触件进行压接接触电阻测量,少于规定数量则全部测量。d)接触件压接测量方法见图1。图1接触件压接接触电阻测量示意图在测量点上仅剥去约5mm的导线绝缘层。导线上电压降的测量点固定在距压接端尾部150mm处。压接接触电阻电压US按式(1)计算。………………(1)式中:US—1个压接点的电压降,单位为毫伏(mV);Ua—1对接触件及300mm导线的电压降,单位为毫伏(mV);Ub—300mm导线的电压降,单位为毫伏(mV);Uc—由于接触电阻引起的电压降,单位为毫伏(mV);根据US和测试电流换算出压接接触电阻。5.5.4接触件单孔拔力按GB/T5095.8-1997中16e规定的方法A进行试验,测试时使用标准检验针对单个插孔接触件进行检测,标准检验插针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5.5.5绝缘电阻按GB/T5095.2-1997中3a规定的方法A进行试验,测试时施加直流电压500V±50V。5.5.6介电强度按照GB/T5095.2-1997中试验4a规定的方法A进行试验,并满足下列要求:试验时漏电流不超过2mA;施加电压时间:60S±5S。5.5.7接触件固定性按照GB/T5095.8-1997中试验15a的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以下细则:a)先给每个接触件试品施加2N的初始压力,测量试品与外壳的轴向距离;b)施加规定的负荷后,测量试品与外壳的轴向最大位移。5.5.8绝缘安装板的固定性按照GB/T5095.8-1997中试验15b的规定进行试验。5.5.9电缆夹拉伸耐力按照GB/T5095.9-1997中试验17c进行试验,并采用以下细则:a)与电连接器连接的线束长度2m;b)距自由电连接器1m的线束位置施加规定的拉力;c)取消拉力后,测量原拉力位置对自由电连接器的位移。5.5.10电缆夹扭曲耐力按照GB/T5095.9-1997中试验17d进行试验,并采用以下细则:a)与电连接器连接的线束长度2m;b)对距自由电连接器一端0.5m的线束处,按顺时针方向施加转动扭矩,维持1min,取消扭矩后测量转动角度;c)在原来的位置按逆时针方向施加转动扭矩,维持1min,取消扭矩后测量转动角度。5.5.11电缆夹弯曲耐力按照GB/T5095.9-1997中试验17a进行试验,并采用以下细则:a)电缆夹弯曲耐力试验见图2;b)与电连接器连接的线束长度2m;c)距自由电连接器1m的线束位置施加压力弯曲线束为直角,且R值满足下列要求:1)对于直径不大于20mm的线束,R值为6倍线束直径;2)对于直径大于20mm的线束,R值为7.5倍线束直径。d)对线束、电缆夹和电连接器进行目检;e)缓解线束后再次试验,共试验4次。图2电缆夹弯曲耐力试验示意图5.5.12抗拉强度按GB/T5095.8-1997中试验16d的规定进行试验,选取一套电连接器的接触件进行试验。5.5.13机械耐久性电连接器在无电负荷的情况下,按GB/T5095.5-1997中试验9a的规定进行,以速率不大于10次/min的插拔速度插入和完全分离。5.5.14温升按GB/T5095.3-1997中5a规定进行温升试验,并采用以下细则:a)试验环境温度为25℃±5℃;b)电缆截面积不大于10平方时,电缆长度为250mm±25mm,电缆截面积大于10平方时,电缆长度为500mm±50mm。c)接触对温升稳定后,再测量和记录接触件的温度和环境温度,测量位置应靠近压接端。5.5.15低温按GB/T2423.1-2008中试验Ab的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以下细则:a)电连接器为插合状态并水平放置;b)低温温度:-55℃±3℃,持续时间:2h;c)试验结束后,在常压下解冻吹干后测量。5.5.16高温按GB/T2423.2-2008中试验Bb的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以下细则:a)电连接器为插合状态并水平放置;b)高温温度:125℃±2℃,持续时间:96h;c)试验结束后,在常压下恢复4h后检查。5.5.17恒定湿热按GB/T2423.3-2016中试验Ca的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以下细则:a)电连接器为插合状态,电缆端头应进行密封处理,电连接器尾部为非密封时,应进行密封处理;b)温度:40℃±2℃,相对湿度:93%~95%,持续时间:96h;c)试验结束后,保持连接器为插合状态,室温下恢复1h后检查。5.5.18温度变化按GB/T2423.22-2012中试验Na的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以下细则:a)电连接器为插合状态;b)低温:-55℃,高温:125℃,循环次数:3次;c)在每种温度的暴露时间为2h;d)试验结束后,在常压下吹干,恢复2h后检查。5.5.19交变湿热按GB/T5095.6-1997中试验11m的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以下细则:a)电连接器为插合状态,电缆端头应进行密封处理,电连接器尾部为非密封时,应进行密封处理;b)高温温度:+55℃,降温阶段按变化1保持相对湿度下限值;c)第一周期12h的试验结束后,恢复2h再进行检查;d)第二周期12h的试验结束后,恢复2h再进行检查。5.5.20防护等级按GB/T4208-2017进行,并采用以下细则:a)试验严酷程度:固定电连接器单体:IP66;电连接器插合状态:IP54;对于安装于电源柜内,由箱体提供防护的固定电连接器不做要求;b)电连接器尾部应进行密封处理。5.5.21冲击和振动按GB/T21563-2008规定的1类B级冲击振动条件下对固定电连接器进行试验。5.5.22盐雾腐蚀按GB/T5095.6-1997中试验11f的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以下细则:电连接器为插合状态,尾部应进行密封处理;在试验箱中至少保持20mm的间隔距离,不应与其他金属相碰;试验后用不超过35℃的蒸馏水漂洗,恢复1h~2h后检查。5.5.23液体浸渍耐柴油试验按下列步骤进行试验:a)试品与线束连接并处于分离状态,整体浸在柴油中5.0min±0.5min并维持环境温度50℃±2℃;b)再将试品连接,整体浸在柴油中24h并维持环境温度50℃±2℃、相对湿度30%~70%;c)重复a)~b),共试验3次,不进行清理和擦拭,检查外观;d)在环境温度70℃±2℃下烘烤试品4h,再分别测量试品的插头插座的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耐矿物油试验按下列步骤进行试验:a)试品与线束连接并处于分离状态,整体浸在2号矿物油(特性为苯胺点93℃±3℃,100℃时流动粘度20mm2/s±1mm2/s,闪点245℃±6℃)中5.0min±0.5min并维持环境温度50℃±2℃;b)再将试品连接,整体浸在2号矿物油中24h并维持环境温度15℃~30℃、相对湿度30%~70%;c)重复a)~b),共试验3次,不进行清理和擦拭,检查外观;d)在环境温度70℃±2℃下烘烤试品4h,再分别测量试品的插头插座的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耐酸和耐碱试验按下列步骤进行耐酸试验:a)试品与线束连接并处于分离状态,整体浸在标准盐酸(1mol/L)中5.0min±0.5min并维持环境温度50℃±2℃;b)冲洗2次后再将试品连接,整体浸在标准盐酸中24h并维持环境温度15℃~30℃、相对湿度30%~70%;c)重复a)~b),共试验3次,不进行清理和擦拭,检查外观;d)最后在环境温度70℃±2℃下烘烤试品4h,再分别测量试品的插头和插座的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通过耐酸试验后,再按以上步骤进行耐碱试验但应采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1mol/L)代替标准盐酸。5.5.24流动混合气体腐蚀按照GB/T5095.11—1997试验11g的规定进行混合气体腐蚀试验,并满足下列要求:a)试验时试品应处于连接状态;b)选择GB/T5095.11—1997试验11g中的方法1或方法4进行试验;c)试验周期为4d。6交货准备6.1包装连接器的包装宜符合以下规定:a)连接器的自由电连接器、固定电连接器分开包装,连同合格证装入塑料袋内,合格证上应标明:制造厂商标、产品型号、产品标志代号、包装数量、包装人员代号,包装日期和厂检部门印记;b)封装好的产品塑料袋装入小包装盒内,根据数量再装入适当的包装盒内,盒上应标有制造厂商标、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包装人员章和包装日期;c)包装盒放入合适的包装箱内,包装箱上应有重量、编号、“小心轻放”、“防潮”等标记,标记应符合GB191-2008的规定。6.2运输包装成箱的产品,应在避免雨雪直接淋袭的条件下,用任何运输工具运输。6.3储存包装成箱的产品,应储存在环境温度为-5℃~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周围无酸性、碱性或其他腐蚀性气体存在的库房内。7型号命名规则连接器的型号命名参考规则见表11。表11型号命名规则序号分类特征分类内容标记1系列主称外接电源系列连接器WSC2分隔符分隔符(3功率接触件数量功率接触件数量1、2、3、44分隔符分隔符+5控制接触件数量控制接触件数量2、3、6、7、86分隔符分隔符)7类别自由电连接器-P,固定电连接器-RP、R8功率接触件额定工作电压额定工作电压(V)500、1000、17509分隔符分隔符/10功率接触件额定工作电流额定工作电流(A)350、400、450、53011分隔符分隔符-12辅助标记除P、R外的字母或数字自行定义型号命名示例:a)WSC(2+8)P1750/530额定工作电压为1750V,额定工作电流为530A,功率接触件为2芯,控制接触件为8芯的外接电源连接器插头;b)WSC(2+8)R1750/530-A额定工作电压为1750V,额定工作电流为530A,功率接触件为2芯,控制接触件为8芯的外接电源连接器插座,辅助标记为A。
(规范性附录)
外接电源连接器外形图(单位:mm)A.1外接电源连接器外形图图A.1WSC(2+8)P1750/530自由电连接器外形图图A.2WSC(2+8)R1750/530固定电连接器外形图图A.3WSC(1+2)P1750/400自由电连接器外形图图A.4WSC(1+2)P1750/400固定电连接器外形图图A.5WSC(1+7)P1750/400自由电连接器外形图图A.6WSC(1+7)P1750/400固定电连接器外形图图A.7WSC(1+7)P1000/350自由电连接器外形图图A.8WSC(1+7)P1000/350固定电连接器外形图图A.9WSC(4+6)P500/450自由电连接器外形图图A.10WSC(4+6)R500/450固定电连接器外形图图A.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自然科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基础医学概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医学检验师考试试卷及答案对比
- 应用统计入门2025年考试试题及答案
-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5年高三年级英语试题二模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试卷及答案
-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白旗中学2025年初三期末调研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怀仁一中2025届高三.十三校联考.第一次考试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工业废水处理药剂租赁及环保监管服务合同
- 工业级材料扭转试验机租赁与设备定期检修合同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教案 新人教版
- 考试通过保证书承诺保证
- 天津市河北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生物 含答案
-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方程式总结
- 2024年辽宁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赛项)理论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商业地产运营管理作业指导书
- 泰康入职在线测评题
- 六年级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六套)
- 2024-2030年中国智能音箱行业消费态势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反比例函数函数K的几何意义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
- 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