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夯基提能卷2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塑造夯基提能卷②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4·吉林长春检测]“巨人之路”是位于英国北爱尔兰海岸的闻名旅游景点,在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这个由数万根凹凸不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而成的、绵延数千米的堤道,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地矗立在大海之滨,看起来就像巨型石阶,所以被称为“巨人之路”。下面图a为“巨人之路”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1~3题。1.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属于图b中的()A.甲B.乙C.丙D.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类型的判读。由材料中的玄武岩石柱可推断出“巨人之路”石柱属于岩浆岩。图b中甲为沉积岩,乙为岩浆岩,丙为变质岩,丁为岩浆,故B项正确。2.“巨人之路”地貌景观的地质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深海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下切—海水侵蚀B.板块张裂—岩浆侵入—岩浆冷却凝固—风力侵蚀C.板块碰撞—岩浆侵入—地壳隆起抬升—风力侵蚀D.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岩浆冷却凝固—海水侵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过程的判读。“巨人之路”景观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多岩浆活动,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玄武岩,玄武岩在沿海地区长期受海水侵蚀形成台阶形态,故D项正确。3.对“巨人之路”景观将来欣赏价值影响最大的可能是()A.风力侵蚀B.海水侵蚀C.全球变暖D.火山地震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巨人之路”景观将来欣赏价值的因素。由材料可知,“巨人之路”景观位于海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会上升,可能沉没“巨人之路”的台阶,从而影响其欣赏价值,故C项正确;“巨人之路”景观位于欧洲西部沿海地区,受盛行西风影响大,但“巨人之路”已经受西风影响数千年,所以将来风力侵蚀对其欣赏价值影响不大,故A项错误;“巨人之路”就是岩石长期受海水侵蚀形成的,故海水侵蚀对其欣赏价值影响不是太大,故B项错误;火山地震可能形成更加壮丽的景观,故D项错误。[2024·湖北恩施质检]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下表示意某地理爱好小组在该地野外考察中依次记录的5个观测点信息(岩层代号P—Q—S由老到新)。据此完成4~6题。观测点①②③④⑤海拔(米)531512563615575出露岩层代号QPQSQ4.图中与该小组考察的路途基本一样的是()A.L1线B.L2线C.L3线D.L4线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50米。依据表中数据可知,本次考察的两个端点海拔一个位于500米至550米,一个位于550米至600米,且中间有观测点海拔在600米至650米。图中四条线路,L1和L3两条线路海拔最高不超过600米,解除A、C;L2线路的一个端点海拔在600米~650米。解除B;D对。5.下列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M处为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B.M处岩层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C.N处地貌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D.N处断层发育,多地质灾难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依据表中信息及上题分析可知,考查路途应当是沿着L4线。结合图中的岩层新老关系,①②③点之间为中间老两侧新,属于背斜;③④⑤点之间为中间新两侧老,属于向斜。再依据五个观测点海拔的差异可知M地位于向斜的槽部,为良好的储水构造且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A错、B对;N处等高线凸向高值为山谷,地质构造为背斜,主要是因为背斜受张力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C错;无法确定N处是否有断层,D错。6.假如要选择一处为宿营地,相对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⑤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结合图中四点的海拔可知,①位于N地(山谷)西侧的山坡上,②位于N地(山谷)旁边,③位于N地东南侧山脊旁边,⑤位于M地东南侧的山坡上。①地位于山谷旁边的山坡,坡度较缓且不易受山洪影响,最适合作为宿营地,A对;②地易受山洪影响,B错;③和⑤距水源地较远,C、D错。[2024·山东济宁模拟]CO2的地质封存是指将CO2压缩并注入地层中,进行长期平安的隔离和封存,以削减向大气中的干脆排放。下图表示某地的地质构造。读图回答7~8题。7.图中最适合封存CO2的地层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C解析:甲地为背斜顶部,易遭遇侵蚀,不适合储存CO2,A错;乙是向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B错;丙地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是油气的良好储存位置,岩层封闭,不易泄露,最适合封存CO2,C正确;丁是断层构造,岩层不稳定,有裂隙,不适合封存CO2,D错。8.CO2的地质封存是碳封存的方式之一,对于缓解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做法与地质封存的功能相像的是()A.森林爱护和再造B.运用可再生能源C.提倡低碳生活D.提高燃料利用率答案:A解析:森林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森林爱护和再造可以消耗更多的CO2,与地质封存相像,A正确;运用可再生能源,提倡低碳生活,提高燃料利用率,只是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没有封存二氧化碳的作用。[2024·湖南常德一中检测]水进型三角洲是三角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指当水盆(湖和海)水面不断上升,河流所挟沉积物在河湖(海)交汇地带沉积下来,并渐渐往陆地方向积累,在其有效沉积率小于水面上升速度的条件下,在原三角洲沿岸平原之上所形成的一个水下沉积的、粒度规律的沉积体。下图为我国内陆某湖泊水进型三角洲改变图。据此完成9~11题。9.据供应的图文资料推断,水进型三角洲砂体粒度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A.中间粗、两端细B.上端粗、下端细C.下端粗、上端细D.两端粗、中间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流水作用与地貌。读图分析,依据三角洲沉积的5个界线推断,越向湖水右侧方向沉积越早,且多为颗粒较大沉积物,越向左侧沉积越晚,且颗粒越小,因此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下端粗、上端细,故选C。10.当图示水进型三角洲面积增大显著时,多发生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湖泊水体的水文特征。由材料可知,该湖泊为我国的内陆湖,推断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温度最高,溶化量最大,水量最大。因此三角洲沉积的面积最大,故选B。11.当图示沉积界线由⑤-①改变时,对河流特征的影响表现为()A.流速增大B.含沙量减小C.河床增高D.河道多分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特征。当沉积界线由⑤-①改变时,说明河流的水量增大,河流的侵蚀作用加大,河流的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量增加,在河流的入海口处河道分汊增多,故选D。二、综合题(共46分)12.[2024·河南省新乡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2分)(1)分析甲地地形形成的缘由。(4分)(2)丁地泥沙来源区的哪些气象灾难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改变?为什么?(6分)(3)请描述丙处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地貌特点。(6分)(4)简述④环节对河谷地貌形成的作用。(6分)答案:(1)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2)暴雨、洪涝。暴雨和洪水对地表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实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3)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泥沙淤积,形成冲积扇。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渐渐降低,积累物颗粒由粗变细。(4)在上游河谷形成流水侵蚀地貌,河谷呈“V”型,多峡谷、急流与瀑布;在下游河谷形成流水沉积地貌,河谷宽浅,河中多沙洲、江心岛,河口出现三角洲等。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甲处为向斜山地,是由于向斜槽部岩层坚硬,不易受侵蚀而形成。第(2)题,丁地位于入海口旁边,为河口三角洲。结合其形成缘由推想其泥沙来源区气象灾难类型。第(3)题,丙为山前洪积扇,是河流流出山口后泥沙淤积而成。第(4)题,④环节为地表径流,在不同河段,由于其外力表现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河流地貌类型。13.[2024·福建泉州考前适应性训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4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风沙地貌发育普遍且典型,河岸两边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沙坡地独特景观。以河漫滩为依托,沿山坡爬升,常形成高差大于200米的爬升沙丘。雅鲁藏布江是一条流淌在沙漠上的江,简称为“沙江”,两岸河谷平原宽广,形成辫状水系,中游汇合了几条主要支流。流域内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流域土地总面积的13.1%,且沙漠化具有接着发展的趋势。这里阡陌相连,人烟稠密,是西藏最主要的和最富庶的农业区。图1示意雅鲁藏布江,图2为“沙江”景观。(1)比较雅鲁藏布江上游和下游补给差异,并分析缘由。(6分)(2)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多形成辫状水系的缘由。(6分)(3)说明雅鲁藏布江河谷爬升沙丘形成的过程。(6分)(4)说明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近年土地沙化面积增加的缘由。(6分)答案:(1)上游地区海拔高,受高山阻挡,降水少,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下游西南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化,降水较多,且四周多高大山脉,以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2)洪水期含沙量大;洪水流出山口,河谷比较开阔,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流域水位季节改变大,枯水期宽敞的河道沙洲凸显形成辫状水系景观。(3)在冬春干旱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漫滩及沙洲上的细沙袒露,受河谷地形影响,风力强劲,把积累在宽谷地带的细沙,吹送到江岸山坳或坡上。(4)从上游及支流带来大量泥沙在中游河段沉积,沙滩面积扩大;冬春干旱季节,风力作用扩大沙化面积;中游河段人口密集,农业发达,过度开垦导致土地沙化面积增加。解析:第(1)题,依据雅鲁藏布江流经区域的气候等条件可以判定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结合详细区域进行分析得出该河上游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这与区域地形有关;下游以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这与区域地形及水汽来源有关。第(2)题,辫状水系多形成于平坦开阔的河流中下游地区,据此结合地形及水流状况分析。第(3)题,沙丘是积累作用形成的。冬春河床袒露,沙源足够,加上强劲的风力而成。第(4)题,雅鲁藏布江中游近年土地沙化面积增加,是人为的缘由再加上地形、风力影响所致。探究创新卷②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4·云南昆明质检]下龙湾是位于越南北方广宁省的一个海湾,因岛屿众多、风光秀丽迷人而被称为“海上桂林”。读图完成1~2题。1.形成这种地貌的岩石是()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片麻岩答案:C解析:依据“海上桂林”推断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石灰岩经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2.下龙湾的岛屿属于()A.大陆岛B.火山岛C.珊瑚岛D.冲积岛答案:A解析:依据所处的位置推断图示岛屿为大陆的一部分,后来因地壳运动,与大陆分开,为大陆岛,A正确;火山岛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以岩浆岩为主,而下龙湾的岛屿以石灰岩为主,B错;珊瑚岛是珊瑚积累形成的,一般面积较小,C错;冲积岛一般是泥沙沉积形成的,多分布在河道之中,D错。[2024·湖北武汉调研]2024年9月8日和19日,墨西哥接连发生两起破坏性地震,震级分别为8.1级和7.1级,震中分别位于墨西哥南部托纳拉西南137千米的太平洋海疆和中部阿克索恰潘市西南12千米处,震源深度分别为30千米和57千米,地震分别造成98人和320人遇难。下图为墨西哥地震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墨西哥西南部多地震的缘由是()A.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C.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D.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墨西哥西南部多地震的缘由是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地壳比较活跃,C正确,A、B、D错误。4.与8日地震相比,19日地震造成的伤亡更大的主要缘由是()A.该次地震震级更大B.震中旁边地区人口密度更大C.该次地震震源更浅D.该地区地质构造特别不稳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难灾损程度的影响因素。依据图示可知,8日地震震中在海洋,19日地震震中在墨西哥中部阿克索恰潘市西南12千米处,此处旁边地区人口密度更大,B正确;与8日地震相比,该次地震震级较小,A错误;该次地震震源深,C错误;与地质构造无关,D错误。[2024·山东青岛五校联考]华山由花岗岩构成,山体形态如刀削斧劈般绝壁陡立。读华山和渭河平原地质示意图,回答5~6题。5.图示地区主要地质构造是()A.背斜B.向斜C.断层D.塌陷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结合图示信息,图中华山岩体相对上升,两侧岩体相对下降,满意断层断裂和错位的两个特征,故选C。6.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岩浆入侵—流水沉积—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流水侵蚀—岩浆入侵C.地壳下陷—流水沉积—岩浆入侵D.岩浆入侵—断裂抬升—流水侵蚀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华山由花岗岩构成,而花岗岩为侵入岩,因此首先应当是岩浆入侵,然后是断裂使地块相对上升形成地垒,最终是外力(流水、风力等)对山地进行侵蚀,故选D。[2024·湖北重点中学模拟]页岩气是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隐藏于页岩或泥岩及其夹层中的特别规自然气,和常规自然气一样,是一种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现有的页岩气开采过程,是将以百万升计的水、沙子和化学药剂一起注入页岩井下,压裂岩层,使页岩气溢出。下图为页岩气埋藏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推想我国下列四地中页岩气储量最丰富的是()A.太行山脉B.江南丘陵C.云贵高原D.四川盆地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应用。依据图示岩层形态,图中页岩气储量丰富区位于向斜中,是低洼的沉降地带,而从地质构造来看,四川盆地是沉降地带,有利于页岩气储存和聚集,D对;太行山脉、江南丘陵、云贵高原都是隆起抬升的地形区,不利于页岩气储存和聚集。8.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会干脆诱发()A.泥石流B.火山爆发C.滑坡D.地震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由材料可知,页岩气开采过程中要压裂岩层,而岩层断裂必定要释放能量,可干脆诱发地震,D对;泥石流灾难一般是由强降水或冰雪融水引发的,火山爆发要有岩浆活动,滑坡主要与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有关,地下岩层断裂不会干脆诱发这些灾难,A、B、C错。河成沙波是指河床上主流线旁边呈波状的微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河成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积累。据此完成9~11题。9.①坡是()A.迎水坡,流速慢B.迎水坡,流速快C.背水坡,流速快D.背水坡,流速慢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特点。读材料“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积累”可知,迎水坡表现为流水沉积,背水坡表现为流水侵蚀,由此推断,①坡为迎水坡,受上坡的影响,流速较慢,故A正确。10.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部位是()A.①坡和②坡B.③坡和④坡C.①坡和③坡D.②坡和④坡答案:D解析:由材料分析可知,迎水坡表现为流水沉积,背水坡表现为流水侵蚀,②④为背水坡,水流流速受下坡影响,流速较快,主要以侵蚀为主,故选D。11.该沙波的移动方向是()A.维持在原地B.往复摇摆C.向上游移动D.向下游移动答案:C解析:沙波的产生是河床泥沙颗粒不匀称与水流不稳定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河床上呈波状起伏积累而成的微地貌。水流上坡时泥沙受重力影响部分积累,下坡时,流速加快,泥沙不断被侵蚀,而后被搬运到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上沉积下来,从而使沙波缓慢向上游移动。故选C。二、综合题(共46分)12.[2024·南昌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下图中的桃花河位于我国鄱阳湖平原地区某村,村民为了便利浇灌,开挖了两条水渠,并在河中修筑两条低矮的水坝(低于河水水面)。
(1)简要说明图中水坝的作用。(6分)(2)推断图中水渠利用率较高的季节并分析缘由。(6分)(3)甲处泥沙积累较快,依据图中信息推想其缘由。(6分)答案:(1)削减水坝下游方向的流量(降低水坝上游方向的流速),提高(水渠入口处)水位,增加水渠流量。(2)夏秋季节。(鄱阳湖平原)夏秋季节有伏旱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数学第四单元检测卷
- (二模)淄博市2024-2025 学年度部分学校高三阶段性诊断检测生物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4年纺织品设计师考试经验分享和试题答案
- 培养思维的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证书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精要
- 柿饼钓鱼测试题及答案
- 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 机织与针织物检测的差异试题及答案
- 字形美感测试题及答案
- 广告理论与实务助理广告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DB11∕2075-2022 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规程
- 铅锌矿的冶炼技术进展与设备改进
- 煤矿劳动组织管理培训课件
- 仓储绩效考核实施细则仓库人员绩效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
- 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自动计算记录
- 2022睡眠医学中心建设指南
- 地磅允许误差
- 《母鸡》作业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乡土中国第二课
- 【高中物理竞赛专题大全】竞赛专题1力学50题竞赛真题强化训练解析版
-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全册课文及翻译(中英文Word)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