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务管理与预算控制预案TOC\o"1-2"\h\u26621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 3110471.1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 335301.1.1财务管理的定义 395841.1.2财务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351201.1.3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328721.1.4财务管理的目标 4293151.1.5财务管理的原则 421691第二章:财务管理体系 4104921.1.6财务组织结构概述 4127771.1.7财务组织结构设置原则 5252851.1.8财务组织结构具体内容 559481.1.9财务管理流程概述 5263411.1.10财务管理流程设置原则 5107941.1.11财务管理流程具体内容 574961.1.12财务管理制度概述 6210181.1.13财务管理制度设置原则 6313171.1.14财务管理制度具体内容 66659第三章:财务报表分析 6277871.1.15财务报表的种类 6123301.1.16财务报表的编制 79871.1.17比率分析 7318881.1.18趋势分析 722461.1.19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8194741.1.20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810645第四章:预算编制与执行 8156901.1.21合规性原则 8220491.1.22真实性原则 8178381.1.23完整性原则 8263691.1.24预见性原则 962791.1.25可控性原则 9212831.1.26预算编制的方法 9180981.1.27预算编制的步骤 938561.1.28预算执行的监控 9259251.1.29预算调整 1019309第五章:成本控制 10149931.1.30成本控制的定义 10134361.1.31成本控制的原则 10112991.1.32成本控制的方法 1088721.1.33成本控制的策略 11157741.1.34成本预测与预算 11277401.1.35成本核算与分析 11122081.1.36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 11193881.1.37成本控制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1119051.1.38成本控制的持续改进 117926第六章:资金管理 11189201.1.39合规性原则 12164501.1.40安全性原则 12216451.1.41效益性原则 12232521.1.42流动性原则 12171481.1.43透明性原则 1231331.1.44资金预算管理 1249281.1.45资金集中管理 12240901.1.46资金风险管理 1213621.1.47资金成本管理 12169001.1.48资金信息化管理 12224741.1.49风险识别 13189661.1.50风险评估 13211971.1.51风险控制 13272671.1.52风险监测 13234891.1.53风险应对 1313593第七章财务风险管理 13243981.1.54财务风险的定义 13178271.1.55财务风险的分类 1332511.1.56财务风险识别 1437171.1.57财务风险评估 14298191.1.58财务风险控制 15284231.1.59财务风险应对 1528174第八章:财务决策 1523441.1.60合规性原则 157031.1.61效益最大化原则 15150971.1.62风险可控原则 15210531.1.63前瞻性原则 16327121.1.64动态调整原则 16172971.1.65财务决策的方法 16244841.1.66财务决策的步骤 16120521.1.67投资决策 1620471.1.68融资决策 16207301.1.69资金管理决策 17160031.1.70收益分配决策 1744621.1.71预算控制决策 17100581.1.72税收筹划决策 1722097第九章财务监督与评价 17251131.1.73财务监督的定义 17297161.1.74财务监督的必要性 17241561.1.75财务监督的分类 17159461.1.76财务监督的方法 179951.1.77财务监督的手段 18322251.1.78财务评价指标 18324401.1.79财务评价方法 18559第十章财务信息化建设 18119151.1.80财务信息化的意义 19274281.1.81财务信息化的内容 19323821.1.82财务信息系统的选择 19323641.1.83财务信息系统的设计 19205741.1.84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 1997981.1.85组织架构 20160051.1.86人员培训 20287531.1.87制度建设 20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1.1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1.1.1财务管理的定义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在一定的经营环境和条件下,通过有效管理企业的财务活动,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综合性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涉及企业资金筹集、使用、分配、监督等各个环节,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1.2财务管理的主体与客体(1)财务管理的主体:企业是财务管理的主体,企业内部各级管理层和财务部门是财务管理的具体实施者。(2)财务管理的客体:企业财务管理的客体是企业资金及其运动,包括资金筹集、使用、分配等环节。1.1.3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1)资金筹集:企业通过债务、股权等方式筹集资金,以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2)资金使用:企业合理运用筹集来的资金,进行投资、生产、经营等活动,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3)资金分配: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利润,保障企业持续发展。(4)财务监督:企业通过财务报表、财务分析等手段,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保证企业财务状况的健康稳定。第二节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原则1.1.4财务管理的目标(1)保障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应关注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3)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企业财务管理应关注资本结构优化,降低企业财务风险。(4)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企业财务管理应遵循法律法规,保障企业合法权益。1.1.5财务管理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2)实事求是原则:企业财务管理应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3)预算控制原则:企业财务管理应制定预算,实施预算控制,保证企业财务活动有序进行。(4)动态管理原则:企业财务管理应关注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财务管理策略。(5)适时性原则:企业财务管理应关注财务活动的时效性,及时处理财务问题。(6)保密性原则:企业财务管理涉及企业商业秘密,应保证财务信息的保密性。第二章:财务管理体系第一节财务组织结构1.1.6财务组织结构概述财务组织结构是企业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对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基本框架。一个合理的财务组织结构能够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1.1.7财务组织结构设置原则(1)合法合规:财务组织结构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2)权责分明:明确财务各部门和岗位的权责,保证财务活动的合规性。(3)简洁高效:财务组织结构应简洁明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4)动态调整: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财务管理需求,适时调整财务组织结构。1.1.8财务组织结构具体内容(1)财务部门:负责企业财务活动的总体管理,包括资金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税务管理等方面。(2)财务岗位:根据财务部门职责,设置财务总监、财务经理、财务主管、财务专员等岗位。(3)财务团队:由财务部门内部各岗位组成,共同完成财务管理工作。第二节财务管理流程1.1.9财务管理流程概述财务管理流程是企业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对财务活动进行有序、高效管理的过程。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流程能够保证企业财务活动合规、有效,降低财务风险。1.1.10财务管理流程设置原则(1)规范性:财务管理流程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保证财务活动的合规性。(2)系统性:财务管理流程应涵盖财务活动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3)高效性:财务管理流程应简化不必要的环节,提高财务活动效率。(4)可持续性:财务管理流程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适应企业发展战略和外部环境的变化。1.1.11财务管理流程具体内容(1)预算编制流程: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等环节。(2)资金管理流程:包括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回收等环节。(3)成本控制流程:包括成本预算、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环节。(4)税务管理流程:包括税务申报、税务审计、税务筹划等环节。第三节财务管理制度1.1.12财务管理制度概述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规范财务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保证企业财务活动的合规性、有效性和安全性。1.1.13财务管理制度设置原则(1)合法合规:财务管理制度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2)完整性:财务管理制度应涵盖财务活动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3)可操作性:财务管理制度应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便于执行和监督。(4)动态调整:财务管理制度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适时调整。1.1.14财务管理制度具体内容(1)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规范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等环节的操作。(2)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筹集、使用、回收等环节的操作。(3)成本管理制度:规范成本预算、核算、分析、控制等环节的操作。(4)税务管理制度:规范税务申报、审计、筹划等环节的操作。(5)财务报告制度:规范财务报告的编制、审批、发布等环节的操作。(6)财务审计制度:规范财务审计的程序、方法和要求。第三章:财务报表分析第一节财务报表的种类与编制1.1.15财务报表的种类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载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财务报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按照内容分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2)按照编制时间分类: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等。(3)按照编制目的分类:对外报表、内部报表等。1.1.16财务报表的编制(1)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点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需遵循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编制利润表时,需遵循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3)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财务报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需关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的财务报表。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时,需关注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的变动情况。第二节财务报表分析方法1.1.17比率分析比率分析是通过计算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比率,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常见的比率包括:(1)流动比率: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2)速动比率: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扣除存货后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3)负债比率: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4)资产报酬率:反映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5)股东权益报酬率:反映企业股东权益的盈利能力。1.1.18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通过对比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数据,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趋势分析主要包括:(1)比较分析:将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动情况。(2)平均分析:计算企业一定时期内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分析其变动趋势。(3)增长率分析:计算企业一定时期内各项指标的增长率,分析其变动趋势。第三节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1.1.19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1)财务报表数据来源的局限性:财务报表数据来源于企业内部,可能存在人为操纵、数据失真等问题。(2)财务报表时间的局限性: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的企业财务状况,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的实时情况。(3)财务报表项目的局限性:财务报表项目采用会计准则进行分类和计量,可能导致某些重要信息无法充分反映。1.1.20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1)比率分析的局限性:比率分析仅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某一侧面,难以全面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2)趋势分析的局限性:趋势分析基于历史数据,难以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3)分析师主观判断的局限性: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受到分析师主观判断的影响,可能导致分析结论的不客观。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财务报表分析在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以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有效性。第四章:预算编制与执行第一节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1.1.21合规性原则预算编制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企业的财务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保证预算编制的合规性。1.1.22真实性原则预算编制应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不得虚报、漏报、隐瞒有关数据,保证预算编制的真实性。1.1.23完整性原则预算编制应涵盖企业全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保证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不得遗漏重要项目和内容。1.1.24预见性原则预算编制应充分考虑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因素,预见企业未来经营发展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为预算执行提供有效指导。1.1.25可控性原则预算编制应注重预算执行的可控性,保证预算指标明确、可控,便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控和调整。第二节预算编制的方法与步骤1.1.26预算编制的方法(1)定额法:根据企业历史数据,结合未来发展需求,制定各项费用的定额标准,据此编制预算。(2)比例法:根据企业历史数据,分析各项费用与收入、利润等指标的比例关系,据此编制预算。(3)零基预算法:从零开始,逐项分析预算项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据此编制预算。(4)滚动预算法:根据企业经营发展情况,定期调整预算,使预算更具时效性和适应性。1.1.27预算编制的步骤(1)明确预算编制目标和任务。(2)收集、整理预算编制所需的基础数据。(3)制定预算编制方案,包括预算编制方法、预算指标体系等。(4)开展预算编制工作,形成预算草案。(5)审议预算草案,修改完善后形成正式预算。(6)报告预算,提交企业决策机构审批。第三节预算执行的监控与调整1.1.28预算执行的监控(1)建立预算执行监控体系,明确监控指标和监控频率。(2)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定期分析预算执行情况。(3)对预算执行中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4)强化内部审计,保证预算执行的合规性和有效性。1.1.29预算调整(1)预算调整应遵循企业预算管理制度,保证预算调整的合规性。(2)预算调整应充分考虑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因素,保证预算调整的预见性。(3)预算调整应注重预算执行的可控性,保证预算调整后的预算指标明确、可控。(4)预算调整后,应重新报告预算,提交企业决策机构审批。(5)预算调整过程中,应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保证预算调整效果。第五章:成本控制第一节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1.1.30成本控制的定义成本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有效管理、监督和调整的一系列行为。成本控制旨在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1.31成本控制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成本控制应涵盖企业所有部门、环节和产品,实现全过程的成本管理。(2)动态性原则:成本控制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3)目标性原则:成本控制应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为导向。(4)适应性原则:成本控制应与企业规模、行业特点和业务流程相适应。(5)实效性原则:成本控制应注重实际效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第二节成本控制的方法与策略1.1.32成本控制的方法(1)标准成本法: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对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成本差异,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2)实际成本法: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对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和控制。(3)目标成本法: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为依据,制定目标成本,对成本进行控制。(4)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基本单位,对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提高成本控制精度。1.1.33成本控制的策略(1)优化产品设计:通过优化产品设计,降低产品成本。(2)采购成本控制:通过合理采购策略,降低原材料、零部件等采购成本。(3)生产成本控制: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4)销售成本控制:通过优化销售策略,降低销售成本。(5)期间费用控制:通过压缩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第三节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1.1.34成本预测与预算成本预测与预算是成本控制的基础,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和成本水平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1.1.35成本核算与分析成本核算与分析是成本控制的核心环节,企业应建立健全成本核算体系,对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分析成本波动原因,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支持。1.1.36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企业应根据成本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措施,并保证措施的有效实施。1.1.37成本控制效果的评估与反馈企业应定期对成本控制效果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成本控制水平。1.1.38成本控制的持续改进企业应不断总结成本控制经验,优化成本控制策略,推动成本控制的持续改进。第六章:资金管理第一节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1.1.39合规性原则资金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及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保证资金运作的合规性。1.1.40安全性原则资金管理应注重资金的安全性,保证资金运作过程中不发生损失。在投资、融资等活动中,应充分考虑风险与收益的平衡。1.1.41效益性原则资金管理应追求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1.42流动性原则资金管理应保持资金的流动性,以满足企业日常运营及应急需求。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合理运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1.1.43透明性原则资金管理应保持透明度,及时向企业内部及外部利益相关者报告资金状况,提高决策的准确性。第二节资金管理的方法与手段1.1.44资金预算管理通过编制资金预算,对企业的资金收入、支出进行预测和计划,保证资金运作的有序进行。1.1.45资金集中管理对企业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实现资金资源的统一调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1.1.46资金风险管理通过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等手段,对企业的资金风险进行有效管理。1.1.47资金成本管理对企业的资金成本进行监测和分析,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资金成本。1.1.48资金信息化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资金信息的实时监控。第三节资金管理中的风险防范1.1.49风险识别对企业的资金管理活动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1.1.50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为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提供依据。1.1.51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制度控制、流程控制、人员控制等。1.1.52风险监测建立风险监测体系,对企业的资金管理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和预警风险。1.1.53风险应对针对监测到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分担、风险承担等。通过以上风险防范措施,保证企业资金管理活动的稳健运行,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第七章财务风险管理第一节财务风险的基本概念1.1.54财务风险的定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由于财务决策、市场环境变化、管理失误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状况不稳定、财务成果波动的可能性。财务风险的存在可能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财务状况恶化,甚至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1.1.55财务风险的分类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以下简要介绍各类财务风险的基本概念:(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供求关系、价格波动、利率变动等因素,导致企业财务状况发生变化的风险。(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企业在交易过程中,由于交易对手违约或信用状况恶化,导致企业财务损失的可能性。(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在短期内无法满足现金支付需求,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营的风险。(4)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由于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人员操作等方面的失误,导致企业财务损失的可能性。(5)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因法律法规变化、合同纠纷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损失的可能性。第二节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1.1.56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识别是指企业通过分析经营环境、财务报表、市场动态等因素,发觉潜在财务风险的过程。以下几种方法可用于财务风险的识别:(1)财务报表分析: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发觉潜在的财务风险。(2)市场调研:了解市场动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市场风险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3)内部审计:通过内部审计,发觉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人员操作等方面存在的风险。1.1.57财务风险评估财务风险评估是指企业对已识别的财务风险进行量化分析,评估风险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以下几种方法可用于财务风险评估:(1)定量评估:通过财务指标、概率模型等方法,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量化分析。(2)定性评估:根据专家意见、历史经验等方法,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定性评估。(3)风险矩阵:将财务风险按照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进行分类,形成风险矩阵,为企业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第三节财务风险的控制与应对1.1.58财务风险控制财务风险控制是指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以下几种方法可用于财务风险的控制:(1)完善内部控制: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业务操作,降低操作风险。(2)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财务报表、市场动态等数据,及时发觉潜在风险,制定应对措施。(3)优化资本结构:合理配置企业资本,降低财务杠杆,减少财务风险。(4)信用管理:加强客户信用评估,合理控制信用额度,降低信用风险。1.1.59财务风险应对财务风险应对是指企业针对已识别和评估的财务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下几种方法可用于财务风险应对:(1)风险规避:通过调整经营策略,避免市场风险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2)风险分散:通过多元化投资、业务拓展等手段,降低单一风险对企业的影响。(3)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合同等方式,将部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4)风险承受:在风险可控范围内,接受一定的财务风险,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第八章:财务决策第一节财务决策的基本原则1.1.60合规性原则财务决策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以及行业标准,保证决策的合法合规性。1.1.61效益最大化原则财务决策应立足于企业整体利益,追求财务效益的最大化,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1.1.62风险可控原则财务决策应充分考虑风险因素,保证企业在可控范围内进行财务活动,避免盲目投资和风险失控。1.1.63前瞻性原则财务决策应具备前瞻性,关注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市场变化,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1.1.64动态调整原则财务决策应具备动态调整能力,根据市场环境、企业发展战略等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决策方案。第二节财务决策的方法与步骤1.1.65财务决策的方法(1)定性分析法:通过分析财务报表、行业数据等,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和预测。(2)定量分析法:运用数学模型、统计方法等,对财务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成功或失败的财务决策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4)实证分析法:通过收集企业内部和外部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决策方案的有效性。1.1.66财务决策的步骤(1)明确决策目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确定财务决策的具体目标。(2)收集相关信息:收集企业内部和外部财务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3)分析评估:运用财务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4)制定决策方案:根据分析评估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决策方案。(5)方案评价:对制定的决策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优方案。(6)实施决策:按照最优方案,开展财务活动。(7)监控反馈:对决策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及时调整方案,保证决策效果。第三节财务决策的实践应用1.1.67投资决策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充分考虑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风险、投资周期等因素,保证投资回报。1.1.68融资决策企业融资决策应关注融资成本、融资渠道、融资规模等因素,保证企业融资需求得到满足,降低融资风险。1.1.69资金管理决策企业应合理规划资金使用,关注资金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保证企业资金安全。1.1.70收益分配决策企业应合理分配收益,兼顾股东、员工等各方利益,激发企业活力。1.1.71预算控制决策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预算控制体系,保证预算编制、执行、监控、调整等环节的合理性和有效性。1.1.72税收筹划决策企业应合理进行税收筹划,降低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第九章财务监督与评价第一节财务监督的基本概念1.1.73财务监督的定义财务监督是指在财务管理活动中,依据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对财务活动进行实时监控、检查、评价和纠正,以保证企业财务活动合规、高效、稳健运行的一种管理行为。1.1.74财务监督的必要性(1)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防止财务风险;(2)促进企业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经营效益;(3)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保障财务信息真实性;(4)促进企业合规经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1.1.75财务监督的分类(1)内部财务监督:企业内部对财务活动的监督;(2)外部财务监督:社会中介机构等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监督。第二节财务监督的方法与手段1.1.76财务监督的方法(1)审计方法:通过审查财务报表、凭证、账簿等,对财务活动进行真实性、合规性检查;(2)分析方法:运用财务指标、财务比率等,对财务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3)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财务活动存在的问题。1.1.77财务监督的手段(1)制度手段: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活动;(2)组织手段:设立独立的财务监督部门,负责财务监督工作;(3)技术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财务活动进行实时监控;(4)法律手段:对违反财务制度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第三节财务评价的指标与方法1.1.78财务评价指标(1)财务效益指标:反映企业财务效益水平的指标,如净利润、总资产报酬率等;(2)财务效率指标:反映企业财务运行效率的指标,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3)财务结构指标:反映企业财务结构的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4)财务风险指标: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医用透明敷料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冻干橄榄菜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依倍(促江细胞生成素)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二维电子水平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一次性男性接尿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N,N-二羟乙基苯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建议书
- 输血相关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深圳正规短期工合同模板
- 麻醉季度考核试题及答案
- KTV工程部岗位职责
- 社会科学处横向课题合同书
- 常州施工招标开标清标评标报告
- 第十五届运动会场馆医疗保障工作方案
- 生理卫生教学课件青春期男生性教育走向成熟
- 体外诊断试剂标准品、校准品、质控品
- GB/T 3452.4-2020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4部分:抗挤压环(挡环)
- 王力宏-缘分一道桥-歌词
- 高校电子课件:现代管理学基础(第三版)
- 《药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早期诊断与抗体检测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