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000吨聚乳酸矿泉水瓶坯及瓶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年产20000吨聚乳酸矿泉水瓶坯及瓶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年产20000吨聚乳酸矿泉水瓶坯及瓶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年产20000吨聚乳酸矿泉水瓶坯及瓶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年产20000吨聚乳酸矿泉水瓶坯及瓶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②废水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生活废水经化粪池(3m3)预处理后进入蚌埠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淮河;生产废水(循环冷却排水)直排进入蚌埠市第四污水处理厂达标后,排入淮河。废水总排放量为1452m3/a,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A标准要求。本项目废水总量控制因子排放量见下表:表3-11本项目废水总量控制因子排放量一览表总量控制因子排放量(t/a)COD0.073氨氮0.007综上,本项目废水总量控制指标为COD0.073t/a,NH3-N为0.007t/a。(2)总量替代①废气总量替代本项目建成后由表3-9可知,废气污染物总排放量为VOCs1.330t/a,蚌埠市环境空气质量属不达标区,根据《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4】197号)的要求,大气污染物需进行2倍削减替代。本项目废气污染物2倍替代量为VOCs2.660t/a。②废水总量替代根据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新增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工作的通知》(皖环发﹝2017﹞19号)中的相关要求,本项目COD排放总量小于0.1t,氨氮排放总量小于0.01t,总量指标替代来源可由当地生态环境局统筹解决,并纳入管理台账。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建设项目有组织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详见表4-1。PLA瓶坯及瓶盖生产线熔融注塑非甲烷总烃6.30.79679.545有组织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10000集气罩并设置软帘,收集效率为90%是0.6300.0807.955建设项目有组织废气排放口基本情况详见表4-2。产排污环节污染物编号地理坐标位置高度m内径m温度℃类型熔融注塑非甲烷总烃DA001117°21′10.86″32°52′7.41″厂房南侧150.5220一般排放口建设项目废气污染排放标准及排放量详见表4-3序号排放口名称及编号污染物种类排放标准排放浓度/速率排放量排放标准排放浓度限制/排放速率限制1PLA瓶坯及瓶盖生产过程中熔融注塑排气筒(DA001)非甲烷总烃《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第6部分:其他行业》(DB34/4812.6-2404)《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5中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和表9中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40mg/m3,1.6kg/h6.215mg/m3,0.080kg/h0.630t/a2PLA瓶坯及瓶盖生产过程中熔融注塑无组织排放非甲烷总烃周界外浓度最高点4.0mg/m30.088kg/h0.7t/a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废气污染源强及处理措施可行性分析1、非甲烷总烃(1)PLA瓶坯及瓶盖生产线生产过程中熔融注塑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项目设PLA瓶坯及瓶盖生产线,采用电加热。原材料为新料,上述材料熔点均在145℃~175℃,分解温度在300℃左右,PLA瓶坯及瓶盖生产过程中原料加热复合温度设置在145℃~175℃,未达到其分解温度300℃,低于原辅材料的分解温度,塑料粒子不会分解,无分解废气产生。但塑料原料在受热情况下,塑料中残存未聚合的反应单体挥发至空气中,从而形成有机废气,由于塑料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塑料原料允许的范围内,在加热过程产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有机废气,以非甲烷总烃计。根据企业提供资料,项目年产20000吨聚乳酸矿泉水瓶坯及瓶盖。本项目熔融注塑工序工序中PLA颗粒在注塑机加热熔融,此过程中会挥发出有机废气,产生的非甲烷总烃源强采用《污染源源强核算指南准则》(HJ884-2018)中推荐的“产污系数法”,参照《空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手册》(美国国家环保局)中推荐的公式,该手册认为塑料行业在无控制措施时,非甲烷总烃排放因子为0.35kg/t原料,本项目熔融注塑过程熔融阶段产生的非甲烷总烃产生量以0.35kg/t原料计算,原料用量为20000t/a,则非甲烷总烃产生量约为7t/a。集气风量的确定:根据集气罩风量计算公式为风量Q=K(a+b)×H×V0×3600,其中K为安全系数取1.2;a+b为集气罩周长,H为罩口至污染源的距离,考虑横向气流的影响,取0.4m,V0取0.5m/s,本项目在注塑机上方设置集气罩+软帘进行局部密闭,即设置集气罩32个,尺寸为长0.2m,宽0.15m,考虑风量损失,设置风机风量为310m3/h,则注塑机风机风量为10000m3/h。PLA瓶坯及瓶盖生产过程中非甲烷总烃产排情况:PLA瓶坯及瓶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经管道进入二级活性炭处理系统,收集效率90%、处理效率计90%,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1),工作时间为330d×24h/d=7920h,则有组织产生量为6.3t/a、产生速率为0.796kg/h、产生浓度为79.545mg/m3,经处理后有组织排放量为0.630t/a、排放速率为0.080kg/h、排放浓度为7.955mg/m3;则无组织排放量为0.7t/a,排放速率为0.088kg/h。2、颗粒物项目PLA瓶坯及瓶盖生产过程不合格产品及边角料破碎通过破碎机密闭破碎,物料粒径为12mm~14mm。塑料颗粒较大,破碎机在破碎间密闭工作,破碎过程产生量极小;因此仅做定性分析。3、废气监测计划参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HJ942-2018)、《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橡胶和塑料制品工业》(HJ1122-2020)、《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橡胶和塑料制品》(HJ1207-2021),项目监测计划一览表见表4-4。表4-4有组织废气监测方案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执行标准1#排气筒(DA001)非甲烷总烃1次/年《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第6部分:其他行业》(DB34/4812.6-2404)厂界非甲烷总烃1次/年《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颗粒物1次/年厂区非甲烷总烃1次/年《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第6部分:其他行业》(DB34/4812.6-2404)表44、影响分析简述本项目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姜桥路118号,该区域虽属于不达标区,蚌埠市以及蚌山经济开发区人民政府均采取各项措施对区域环境治理,以期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且项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属于参考《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橡胶和塑料制品工业》(HJ1122-2020)中第二部分塑料制品工业,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挥发废气经吸附处理属于可行技术。因此本项目熔融注塑工序的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经一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排放可行。5、有机废气治理分析(1)废气治理设施可行性分析本项目主要工艺涉及挤塑工艺,故对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橡胶和塑料制品工业》(HJ1122-2020)分析各废气治理措施可行性。根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橡胶和塑料制品工业》(HJ1122-2020)中第二部分塑料制品工业,表A.2塑料制品工业排污单位废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参考表内容,熔融注塑工序产生的挥发废气(非甲烷总烃)推荐采取的污染防治设施工艺为:喷淋;吸附;吸附浓缩+热力燃烧/催化燃烧。项目熔融注塑废气分别经集气罩+软帘收集,然后经配套的“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接入15米高排气筒排放,根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橡胶和塑料制品工业》(HJ1122-2020),本项目采用的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属于表A.2推荐采取的可行技术。活性炭吸附法是以活性炭作为吸附剂,把废气中有机物溶剂的蒸汽吸附到固相表面,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方法。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非极性表面、疏水性、亲有机物的吸附剂。活性炭是由各种含碳物质(如木材、泥煤、果核、椰壳等原料)在高温下炭化后,再用水蒸气或化学药品(如氯化锌、氯化锰、氯化钙和磷酸等)进行活化处理,然后制成的孔隙十分丰富的吸附剂,其孔径平均为(10~40)×10-8cm,比表面积一般在600~650m2/g范围内,具有优良的吸附能力。废气通过活性炭吸附层时,大部分的吸附质被吸附在吸附层内,随着吸附时间的延续,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将下降,其有效部分将越来越薄,当活性炭全部达到饱和时,活性炭被穿透。为确保装置处理效率,需定期对活性炭进行更替。本项目使用蜂窝状活性炭,根据《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可知,企业应选用碘值不低于750mg/g的颗粒状、柱状活性炭或采用与碘值750毫克/克颗粒状、柱状等活性炭吸附效率相当的蜂窝状活性炭吸附,并按照设计要求足量添加、及时更换以保证处理效率。本项目拟采用的活性炭为蜂窝状正方体块,吸附率为0.15kg/kg。根据前节分析,本项目DA001排气筒对应的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的有机废气量为5.67t/a,则活性炭使用量为39.6t/a。项目配套活性炭采用的更换频率为每年更换9次,本项目拟选用蜂窝状二级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处理有机废气,经济、实用。活性炭吸附装置相关参数如下表:表4-5活性炭吸附装置设计参数有机废气吸附量活性炭碘值吸附装置长度吸附装置截面积废气通过速率烟气温度活性炭填充量活性炭吸附效率更换频次活性炭用量位置t/amg/gmm2m/s℃t/次kg/kg次/at/aDA0015.6775024<1.2<254.40.15939.6本次环评要求活性炭吸附装置需满足《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3-2013)以及《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HJ/T386-2007)中相关规定:①要求集气罩具有与废气收集系统有效连接的部件或装置;本项目集气罩和主风管之间用软管连接,满足要求;②进入废气吸附装置的温度应低于40℃;项目废气经集气罩收集过程中会吸入冷空气,收集的废气经混合后再进入收集系统,还需进行一段长距离的管道输送后进入后续的活性炭吸附装置,所以本项目废气进入废气吸附装置的温度低于40℃是可以满足的。③进入废气吸附装置的颗粒物含量宜低于1mg/m3;根据前文源强核算,本项目熔融注塑中废气仅含有机废气,废气中无颗粒物,满足规定。④吸附装置的焊缝、管道连接处等均应严密,不得漏气,吸附装置主体的大修周期不小于1年;本项目严格采用严密的吸附装置,并保证1年检修1次。⑤活性炭应定期更换,以确保吸附效率;本项目拟9个月更换1次活性炭。⑥应建立台账,记录废气收集系统、VOCs处理设施的主要运行和维护信息,如运行时间、废气处理量、操作温度、停留时间、吸附剂更换周期和更换量等关键运行参数,台账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本项目建成后设立台账,记录废气处理设施运维信息,并保存记录3年。(2)废气达标分析本项目排气筒排放污染物达标情况见下表。表4-6排气筒排放污染物达标情况排放口编号污染物排放情况执行标准排放标准达标情况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DA001非甲烷总烃6.2150.08《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第6部分:其他行业》(DB34/4812.6-2404)401.6达标由上表可知,本项目废气经处理后可达标排放,外排废气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较小。(3)非正常排放污染源强分析本项目涉及的大气污染物非正常排放工况主要为废气处理本项目选取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出现故障,一情况。非正常排放事故持续时间按1小时计。62.1450.796(4)非正常排放防范措施①制定环保设备例行检查制度,加强定期维护保养,发现风机故障、损坏或排风管道破损时,应立即停止生产活动,对设备或管道进行维修,待恢复正常后方正常运行。②定期检修废气治理设施,确保净化效率符合要求。③设环保管理专员,对环保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环境检测单位对项目排放的各类废气污染物进行定期监测。二、废水资料可知,本项目依托安徽丰原药业化粪池(闲置)位于厂区西北角,化粪池处理污水规模为3m3/d。本项目全部投产后生活废水废水量为2.4m3/d,占该企业富余污水处理量1.25%;生产废水为间接冷却循环排水可直接纳管。安徽丰原药业按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橡胶和塑料制品工业(HJ1122—2020)》表4-12废水监测计划一览表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率废水废水总排口DW001流量、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悬浮物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对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的要求,建设单位按照《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GB15562.1-1995)设置污水排放口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具体要求见下表:表4-13污水排放口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序号提示图形符号警示图形符号名称1污水排放口表示污水向水体排放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表4-14工业企业噪声源强调查清单(室内声源)dB(A)序号建筑物名主要声源名称型号/规声压级/距声源距离/(dB(A)/m)声源控制措施空间相对位置/m距室界距离/m室内边界声级/dB(A)运行/h建筑物插入损/dB(A)建筑物外噪声XYZ声压/dB(A)建筑物外距离m1房80/1m采用低备、减振垫、声1351.276昼间运行711279/1m5~1030~361.272691378/1m10~1534~381.2872.969.91474/1m12~1937~401.2770.168.11574/1m12~2037~401.2470661670/1m10~2034~381.3466561785/1m5051.27558170/1m21~2525~281.3466561770/1m294.5468.052.01885/1m3534375.559.51985/1m3834375.559.511064/1m4234360.555.511182/1m455566.050.011282/1m294.5468.052.011382/1m3534375.559.511482/1m3834375.559.51表4-15工业企业噪声源强调查清单(室外声源)dB(A)序号声源名称型号/规空间相对位置/m声压级/距声源距离dB(A)/m声源控制措施运行时段XYZ1风机/351.085/1选用低噪声设备、加设减震装置昼间运行核实已修改核实已修改2选用低噪声设备、加设减震装置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本项目中主要噪声源为室内声源。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计算模式如下:①室内声源等效室外声源声功率级计算方法根据HJ2.4-2021中“附录B.1.3室内声源等效室外声源声功率级计算方法”,室内声源等效为室外声源可按如下步骤进行。如下图所示,声源位于室内,室内声源可采用等效室外声源声功率级法进行计算。设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室外某倍频带的声压级或A声级分别为Lp1和Lp2。若声源所在室内声场为近似扩散声场,则室外的倍频带声压级可按下式近似求出:Lp2=Lp1-(TL+6)式中:Lp1——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某倍频带的声压级或A声级,dB;Lp2——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外某倍频带的声压级或A声级,dB;TL——隔墙(或窗户)倍频带或A声级的隔声量,dB。也可按下式计算某一室内声源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倍频带声压级或A声级:式中:Lp1——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某倍频带的声压级或A声级,dB;Lw——点声源声功率级(A计权或倍频带),dB;Q——指向性因数;通常对无指向性声源,当声源放在房间中心时,Q=1;当放在一面墙的中心时,Q=2;当放在两面墙夹角处时,Q=4;当放在三面墙夹角处时,Q=8;R——房间常数;R=Sα/(1-α),S房间内表面面积;α为平均吸声系数,本项目a为0.34。r—声源到靠近围护结构某点处的距离,m。②计算出所有室内声源在围护结构处产生的i倍频带叠加声压级:式中:Lp1i(T)——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内N个声源i倍频带的叠加声压级,dB;Lp1i——室内j声源i倍频带的声压级,dB;N——室内声源总数③计算出靠近室外围护结构处的声压级:Lp2i(T)=Lp1i(T)-(TLi+6)式中:Lp2i(T)——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外N个声源i倍频带的叠加声压级,dB;Lp1i(T)——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内N个声源i倍频带的叠加声压级,dB;TLi——围护结构i倍频带的隔声量,dB。④将室外声源的声压级和透过面积换算成等效的室外声源,计算出中心位置位于透声面积(S)处的等效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Lw=LP2(T)+10lgS式中:Lw——中心位置位于透声面积(S)处的等效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dB;Lp2(T)——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外声源的声压级,dB;S——透声面积,m2。设第i个室内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为LAi,在T时间内该声源工作时间为ti,第j个等效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为LAj,在T时间内该声源工作时间为tj,则拟建工程声源对预测点产生的贡献值(Leqg)为: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噪声贡献值,dB;tj—在T时间内j声源工作时间,s;ti—在T时间内i声源工作时间,s;T—用于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s;N—室外声源个数;M—等效室外声源个数预测点的贡献值按能量叠加方法计算得到的声级。噪声预测值(Leq)计算公式为式中:Leq——预测点的噪声预测值,dB;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噪声贡献值,dB;Leqb——预测点的背景噪声值,dB。。表4-16厂界噪声预测结果项目东厂界南厂界西厂界北厂界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贡献值49.345.3标准〔dB(A)〕昼间≤65,夜间≤55达标情况〔dB(A)〕达标达标达标达标从表4-16预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区域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值要求。表4-17声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监测点位检测项目频率实施单位执行标准北厂界、南厂界、西厂界、东厂界外1m处Leq(A)1次/季度有资质单位《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限值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中噪声防治措施的一般要求,本项目需加强源头控制,合理规划噪声源布局;从噪声源、传播途径等方面采取措施;在技术经济可行条件下,优先考虑对噪声源和表4-18噪声防治措施及投资表噪声防治措施名称(类型)噪声防治措施规模噪声防治措施效果噪声防治措施投资/万元选用低噪声设备,厂房隔声、减振本项目生产设备厂界达标15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对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的要求,建设单位按照《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GB15562.1-1995)设置噪声排放源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具体要求见下表;表4-19噪声排放源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序号提示图形符号警示图形符号名称功能1噪声源表示噪声排向外环境四、固体废弃物本项目营运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废包装袋,废活性炭、废机油及油桶、废含油抹布和生活垃圾。(1)废包装袋废包装袋:项目原料均为袋装,规格为50kg,会产生废包装袋,废包装袋产生量约为原料用量的0.02%,即4t/a,外售物资回收部门。(2)废活性炭本项目有机废气采用“两级活性炭”处理有机废气,有机废气去除效率取90%,根据前文计算,进入“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的非甲烷总烃量为5.67t/a,吸附能力按照1kg活性炭吸附0.15kg有机废气,则需要活性炭37.8t/a。活性炭使用一定时间后吸附能力会明显下降,需进行定期更换,一年更换9次,确保活性炭的吸附效率在90%以上,则活性炭装载量为4.4t/次,39.6t/a。废活性炭产生量为45.27t/a(含吸附的有机废气量5.67t/a)。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版)》(部令第36号),废活性炭废物类别为HW49其他废物,废物代码为900-039-49“烟气、VOCs治理过程(不包括餐饮行业油烟治理过程)产生的废活性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脱色(不包括有机合成食品添加剂脱色)、除杂、净化过程产生的废活性炭(不包括900-405-06、772-005-18、261-053-29、265-002-29、384-003-29、387-001-29类废物)”,经收集后暂存于危废库,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3)废机油及油桶、废含油抹布维修与保养过程更换下的废机油。根据企业提供资料,废机油(废物类别HW08、废物代码900-217-08)产生量约为0.03t/a。本项目废油桶(废物类别HW08、废物代码中900-249-08“其他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物油及沾染矿物油的废弃包装物”)约6个/a,空桶平均按0.4kg/个,折合重量为2.4kg/a。设备保养和维修工序会产生废含油抹布(废物类别HW49、废物代码900-041-49“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产生量约0.04t/a。废机油及油桶、废含油抹布于危废间暂存后,委托资质单位处理。(4)生活垃圾:项目定员职工5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以0.5kg/人·天计,则生活垃圾量为25kg/d、8.25t/a,统一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由环卫部门处置。2、危废暂存间建设方案本项目设置1座20m2危废暂存间,设计最大贮存能力为20t,贮存周期为3个月,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要求,结合项目具体情况,确定本项目危废间建设方案如下:a.危废间应以混凝土、砖或经防腐处理的钢材等材料建成相对封闭场所,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b.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推荐办法:混凝土地面用环氧树脂处理或铺设1层2mm高密度聚乙烯(HDPE)后再铺设厚瓷砖),裙脚防渗高度要达到1m以上;c.危废间设置倒排沟和渗滤液收集井等预防事故性溢漏的防护系统;d.危废间贮存设施应根据贮存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设置相应的安全装置以及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应急设施;e.危废间内应留有足够可供工作人员和搬运工具的通行过道,以便应急处理;f.危废间内外均需设置危险废物标识,具体要求如下。表4-23危险废物标识要求场合样式要求室外(粘贴于门上或悬挂)1、危险废物标签尺寸颜色:形状:等边三角形,边长40cm颜色:背景为黄色,图形为黑色字体:黑体字,字体颜色:黑色2、危险类别粘贴于危险废物储存容器1、危险废物标签尺寸颜色:尺寸:20×20cm底色:醒目的橘黄色字体:黑体字字体颜色:黑色2、危险类别:按危险废物种类选择3、危险废物包装、贮存管理要求建设单位制定完善的保障制度,危险废物由专人进行管理,设立危险废物标志、危险废物情况的记录等,以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相关要求。4、“四防”措施地面进行防渗处理,防渗层为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同时贮存装置设防雨、防风、防晒设施,避免污染物泄漏,污染环境等,以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的防渗等级要求。地下水土壤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利用现有厂房进行扩建,不新增建设面积,现有土壤和地下水防腐防渗措施完善,项目车间采用标准厂房,生产车间按照有关标准的要求采取硬底化、防渗、防漏等安全措施,项目产污环节全部在车间内,同时生产车间、危废仓库均加强防渗、防漏处理,则不存在地下水污染途径。项目使用的原料各组分不含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项目车间采用标准厂房,生产车间按照有关标准的要求采取硬底化、防渗、防漏等安全措施,项目产污环节全部在车间内,同时生产车间危废仓库以及废水处理设施均加强防渗、防漏处理,则不存在土壤污染途径。另外,地下水及土壤保护与污染防治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本项目运行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地下水及土壤保护与污染防治的措施与方法,尽量减少污染物进入土壤及地下含水层的机会和数量。①源头控制项目选择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并对产生的各类废物进行合理的回用和治理,尽可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对工艺、管道、设备等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降到最低程度。②分区防渗针对可能对地下水、土壤造成影响的各环节,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提出的根据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污染控制难易程度和污染物特性,防渗技术要求进行划分。项目厂内不同区域实施分区防治,污染区划分为简单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重点防渗区。全厂地下水分区防渗措施见下表。表4-18全厂分区防渗措施一览表污染区构筑物名称防渗技术要求简单防渗区道路、办公区一般地面硬化一般防渗区生产车间、一般固废暂存间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K≤1.0×10-7cm/s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等效黏土防渗层Mb≥6m,渗透系数K≤1.0×10-7cm/s综上,项目在落实以上防渗要求,并加强维护和厂房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厂房内的污染物下渗现象,厂房的地表与地下水的联系基本被切断,本项目不会对区域地下水和土壤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七、环境风险分析(1)物质风险识别及环境风险潜势初判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中的附录B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拟建项目生产和存储过程中原料、商品、中间产品涉及危险化学品主要为机油和废机油。根据项目所用原辅材料及其成分,确定本项目具有危险特性的物质见下表。表4-24建设项目Q值确定表q/Q废机油0.005合计注:项目危废贮存周期为3个月。由表4-24可知,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小于1。(3)环境风险识别1)风险识别范围环境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本项目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指厂区内部的主要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及辅助生产设施,主要有生产装置区、物料输送管线及设备、“三废”处理设施等。物质危险性识别范围包括:项目使用的主要原辅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2)风险类型生产过程和原料(机油)危险废物(废机油)暂存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如火灾、有毒物质排放、危废流失等。3)生产、储运、环保设施风险识别生产运行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性详见下表:表4-25生产、环保系统潜在风险源分析一览表序号危险类型事故形式产生事故原因基本预防措施1车间火灾原料遇明火发生火灾杜绝明火、安全操作,准备消防器材2废气处理装置废气处理设施失效有机废气非正常排放,浓度过高3机油、废机油火灾泄露机油废机油的流失泄露杜绝明火、安全操作,准备消防器材,巡逻监管,容器的完好无损,检查暂存和包装情况根据项目生产运行中各装置重要生产设备,根据其物料及其数量、工艺参数等因素和物料危险性的分析,识别出装置的危险性。储运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性识别详见下表。表4-26储运系统危险性识别分析一览表序号装置/设备名称潜在风险事故产生事故模式基本预防措施1原料库、成品库火灾遇明火或者操作不当引发的火灾重点防渗;加强监控,按照相应标准建设、准备消防器材2危废间火灾、泄露明火或者操作不当引发的火灾、容器破损重点防渗;加强巡逻监管,按照相应标准建设、准备消防器材(4)环境风险分析①火灾伴生环境事件塑料制品存在火灾风险,燃烧后有害气体释放,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消防废水随雨水管网外排。原辅料存在发生泄漏的风险,主要原因是操作失误和管理不到位造成的。物料泄漏、遇火源发生火灾;燃烧后有害气体释放,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消防废水随雨水管网外排。②有机废气(非甲烷总烃)处理装置故障本项目有机废气(非甲烷总烃)处理设施失效,造成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造成周围大气环境污染。③危废流失项目产生的废机油、废活性炭等随生活垃圾或一般固废流失出厂。(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1)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厂区总平面布置、防火间距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相关规定。生产车间、仓库建筑物耐火等级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2)加强用火管理车间、仓库内不应采用火炉或高压蒸汽采暖,要根据地点的火灾危险类别及特殊的防火要求确定采暖方式。严禁吸烟、用火,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必要时,可在车间、仓库外安全地点设专门吸烟室。3)环境安全管理措施对安全专用设施和设备(如安全防护设施、通风设施、消防设施、应急救援器材及急救药品等)以及劳防用品,配备专人维修和管理,确保这些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定期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使员工掌握各类危险物质的特性及防护措施,提高人员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4)废气事故风险防范措施①平时加强废气处理设施的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处理设备的隐患,并及时进行维修确保废气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开、停、检修要有预案,有严密周全的计划,确保不发生事故排放,或使影响最小;②建立健全的环保机构,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对废气处理实行全过程跟踪控制;③本项目应设有备用电源和备用处理设备,以备停电或设备出现故障时保障废气全部抽入净化系统进行处理以达标排放。④废气处理设施必须确保正常运行,如发现人为原因不开启废气治理设施,责任人应受行政和经济处罚,并承担事故排放责任及相应的法律责任。若末端治理措施因故不能运行,则生产必须停止;⑤为确保处理效率,在厂房设备检修期间,末端处理系统也应同时进行检修,日常应有专人负责进行维护。5)固废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全厂各种固废分类收集,盛放,临时存放室内固定场所不被雨淋、风吹,专车运送,所有固废都得到合适的处置或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原料库的应设置托盘(机油等),危废库(废机油等)设置导流沟和积液池,固废实现“零排放”是有保证的,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6)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对消防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防火责任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对职工进行上岗前培训时,必须将消防培训纳入日程,未受过安全规程教育的人员不得上岗。7)企业应按照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分析结论: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认真落实各种风险防范措施,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并在风险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配备相应的足够风险应急物资,使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将事故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内容要素排放口(编号、名称)/污染源污染物项目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标准大气环境DA001/PLA瓶坯及瓶盖生产过程中熔融注塑工序非甲烷总烃集气罩+二级活性炭+15m排气筒《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第6部分:其他行业》(DB34/4812.6-2404)水环境废水总排口DW001pH、COD、BOD5、SS、氨氮、TP生活废水经化粪池(3m3)预处理后进入蚌埠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淮河;生产废水(循环冷却排水)直排进入蚌埠市第四污水处理厂达标后,排入淮河。执行蚌埠市第四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要求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要求声环境注塑机、空压机等设备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加装减震消声等降噪措施《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限值要求固体废物原辅材料包装废包装袋外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中有关规定要求职工生活生活垃圾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废气治理废活性炭m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相关要求设备维修保养废机油废油桶含油废抹布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①严格固体废物管理,不接触外界降水,使其不产生淋滤液,严防污染物泄漏到地下水中。②全场地面硬化、分区防渗,危废暂存间重点防渗,防渗层为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渗透系数≤10-10cm/s。生态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危废暂存间重点防渗,防渗层为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渗透系数≤10-10cm/s。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联动根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6号):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称排污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根据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对环境影响程度等因素,对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分类管理。根据《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统筹做好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日常监管工作的通知》(皖环发〔2021〕7号):属于现行《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内重点管理和简化管理的行业,建设单位在组织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时,可结合相应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在环评文件中一并明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联动内容”和《建设项目排污许可申请与填报信息表》。本项目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为C2926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属于“二十四、橡胶和塑料制品业29”--“塑料制品业292”中“其他塑料制品制造2929”类别,应当进行排污许可简化管理。2、排污口规范化要求根据国家标准《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和国家环保总局《排污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