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住宅温度缝分析_第1页
砖混结构住宅温度缝分析_第2页
砖混结构住宅温度缝分析_第3页
砖混结构住宅温度缝分析_第4页
砖混结构住宅温度缝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砖混结构住宅温度裂缝分析及预防措施温度裂缝是建筑工程通病,一般建筑物建成一、二年后出现。裂缝宽度在1-2mm之间,多数发生在砖混住宅。我国房屋建筑相当一部分为砖混结构,尤其是安居工程,国家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解决城市住房紧张问题,而设计上未采取有效措施,施工时为了加快进度,房屋裂缝时有发生。分析裂缝产生原因,在今后设计和施工中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避免裂缝产生很有必要。

一、温度裂缝原因的定性分析

从定性分析温度裂缝,在某地区夏天阳光照射下屋顶表面温度通常高达40℃-60℃之间,钢筋砼屋盖受到阳光辐射面积比砖砌体要大得多,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比其他任何部位都长,而钢筋砼屋盖的阻热能力比砖砌体阻热能力差得多。实验表明钢筋砼线性膨胀系数是砖砌体线性膨胀系数的2.4倍,因而钢筋砼盖温度引起的变性差值比砖砌体大的多,导致组合砌体之间产生相对位移,钢筋砼屋盖位受砖砌体约束,对砖砼体产生抗剪应力,砖砌体抗拉抗剪强度比钢筋砼抗拉抗剪强度低得多,设计时对房屋顶层砖砌体强度要求低,这样构件中产生抗应力超过砖砌体的抗拉强,导致砖砌体裂缝产生。

二、温度裂缝产生特征

温度裂缝是从顶部开始,越往下层裂缝越轻。房屋长高比越大,裂缝越重;条式房屋的中间单元裂缝轻,两端部单元裂缝较重。整体上看,房屋内部墙体比外部墙体裂缝重,而内横墙裂缝较轻,内纵墙裂缝较重。从施工角度看,夏天施工时的裂缝轻,冬天施工裂缝重。

三、温度裂缝的种类和成因

(1)内外纵墙和根墙的“八”字形裂缝

这种裂缝多出现在每片墙体的端部,而且集中出现在门窗洞口的角部,呈“八”字形。当温度升高时,屋面板伸长比相应砖墙伸长大,使顶层墙体因屋面板的推力作用受拉和受剪。拉应力和剪应力的分布情况大体是:房屋平面中间为零,两端最大,因此墙体的两端部位大多出现“八”字形裂缝,屋面保温隔热层的质量越差,屋面板和墙体的相对位移越大,裂缝越明显,内纵墙和根墙在室内与屋面板之间的温差比相应的外纵墙和山墙与屋面板之间的温差大,所以屋内墙体裂缝比外墙重。

(2)窗户出现水平裂缝、斜裂缝

当房屋的长高比较大,而且室内空间比较宽敞高大的房屋,并开至女儿墙压顶处,柱与墙体设拉锚筋,可防止女儿墙及外墙阳角处的包角裂缝。

(7)当房屋长高比较大时,房屋外纵墙门窗的洞口处砖砌体抗拉,抗剪强度较弱部位,应在房屋顶层窗台下二皮砖处设置2Φ6钢筋砖砌体,提高砖砌体抗拉抗剪强度,防止外纵墙出现“八”字形温度形缝和水平裂缝。

(8)房屋空间较宽敞高大时,窗口宽度大于1500mm时,应在窗台下二皮砖处设备2Φ6钢筋砖砌体,提高砖砌体抗剪强度,可防止窗台下水平裂缝。

(9)在房屋两端单元1-2个开间的内外纵墙窗台下二皮砖处,设2Φ6钢筋砖砌体,并在窗户两边缘设置构造立柱,立柱上下两端与楼层,屋顶层QL连接,将窗户形成砼构件“Ⅱ”字形封闭箍,防止窗户斜裂缝,对角裂缝经向裂缝产生。

(10)对施工中严格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冬季施工时,砂浆无设计要求时,应按常温下提高一级砂浆标号。提高砖砌体强度。

(11)尽量做到年平均气温时完成屋盖施工,避开高温季节施工屋顶层、如不能选择合适施工季节,则应在顶层结构施工完成后,及时做好屋面保温层,使砼空心极和砼QL处在正常温度环境中,减缓顶层砼处于遇冷收缩遇热膨胀活动。

(12)设计应采取措施提高砼整体性。使顶层空心板端对头缝加筋,并用细石砼振捣密实减少砼的热胀冷缩程度。

以上措施可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精况综合采用、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温度裂缝的出现。

五、温度裂缝治理措施

(1)对温度裂等,不要忙于及早治理,等观察一个热胀冷缩周期,裂缝不再产生新的变化时再采取治理措施。鉴定裂缝是否稳定方法:可在裂缝内嵌抹水泥浆或玻璃纸,形态完整无损,说明裂缝已基于稳定,不再有较大发展可能性。

(2)当细小裂缝不影响使用可不修补,当裂缝造成墙面渗水,可采用嵌补密封胶或水泥浆处理。

(3)对于裂缝较多且穿墙厚,影响美观和正常使用给用户造成不安全感时,可在裂缝墙体两侧用4Φ6@200或Φ6@500钢筋网片,两侧网片用铁丝固定后,用水泥砂浆外部抹面处理。对混凝土施工的几点意见: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3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温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在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2、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及其标准差的关系。混凝土标号是根据混凝土标准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值确定的。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确定均有95%的保证率,低于该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从此推定,抽样检查的几组试件的混凝土平均确定一定大于等于混凝土设计标号,其值大小取决于施工质—J90量水平,即取决于大小。通过公式计算可以看出,施工人员不但要使混凝土平均确定大于混凝土标号,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计的减少混凝土确定的变异性,即要尽量使混凝土标准差降到较低值,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降低了工程造价。3、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混凝土质量控制包含两个基本内容:(1)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2)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泥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实际上控制标准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实验室通过实验确定,除满足确定、耐久性要求和节约原材料外,应该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因此要实验室设计合理的配比,必须提供合格的水泥、砂、石。水泥控制强度,砂控制细度、含水率、含泥量等,石控制含水率及含泥量等。只有材料达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进行,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2)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

按施工配合比施工,首先要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次,要用重量比,不要用体积比,最后,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材料相符,这要求供方提供两份同样材料,一份提供给实验室,一份给工地,工地收料人员应按样本收料,如来料与样本不符,应马上向上级汇报,及时更改配合比(材料不合格不收料除外)。(3)加强原材料管理,混凝土材料的变异将影响混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