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43.040
CCST40/49
团体标准
T/CSAEXX-XXXX
自动驾驶乘用车线控底盘性能要求及试验
方法
第1部分:驱动系统
Performancerequirementsandtestmethodsforchassis-by-wireofautomated
passengervehicle
Part1:propulsionsystem
(工作组讨论稿)
(本草案完成时间:202207)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
T/CSAEXX-XXXX
自动驾驶乘用车线控底盘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第1部分:驱动系统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动驾驶乘用车线控驱动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L3级及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其他车辆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596-2017电动汽车术语
GB/T3730.2-1996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
GB/T12534-2009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
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18488.1-2015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
GB/T2977-2016载重汽车轮胎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
QC/T893-2011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故障分类及判断
GB/T2977-2016载重汽车轮胎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
3术语和定义
GB/T40429-2021所规定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自动驾驶车辆automatedvehicle
具备3级及以上级别驾驶自动化能力的车辆。
3.2自动驾驶控制器automateddrivingcontroller;ADC
车辆自动驾驶功能的处理单元,可发出控制指令,由硬件和软件共同组成。
3.3线控驱动系统propulsion-by-wiresystem;PBW
使用电子线路和通讯传输等线控技术,接收控制器或驾驶员驱动指令实现车辆动力输出的驱动系
统。
注: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本文件中的“线控驱动系统”简称为“系统”。
4一般要求
1
T/CSAEXX-XXXX
4.1系统架构
线控驱动系统一般由驾驶员操作的换挡机构和加速踏板、挡位控制单元、动力控制单元、自动驾驶
控制单元、动力总成组成。典型架构,如图1所示。
Front
RearAxle
Axle
电电电电
电电电电
电电
电电电电电电
电电电电电电电电
电电电电电电
电电电电
电电电电
电电电电电电
图1系统架构示例
4.2功能要求
在车辆运行期间,系统应满足以下功能要求:
a)在车辆最高设计速度以内都能实现线控驱动;
b)支持车辆实现挡位线控控制;
c)车辆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当驾驶员有效干预车辆获得驾驶权时,系统应退出自动线控驱动状态
并将驱动控制权交给驾驶员;
d)应支持车辆实现故障自诊断功能与跛行故障行车模式。
4.3接口要求
线控驱动系统和自动驾驶控制器之间的接口信号应满足表1、表2要求:
表1自动驾驶控制器发出,线控驱动系统接收
接口信号单位信号分辨率信号值
1请求进入/退出自动驾驶模式--进入自动驾驶模式请求
退出自动驾驶模式请求
2
T/CSAEXX-XXXX
2纵向控制模式--加速度控制模式
扭矩控制模式
踏板控制模式
速度控制模式等
3目标纵向加速度g0.0001g
4目标纵向车速km/h0.001
5目标驱动扭矩Nm0.01
6加速踏板开度%0.01
7目标挡位--PRND
表2线控驱动系统发出,自动驾驶控制器接收
接口信号单位信号分辨率信号值
1驱动系统自动驾驶模式反馈--自动驾驶模式
人工驾驶模式
2驱动系统反馈实时车辆纵向加g0.0001g
速度
3整车车速km/h0.001
4四轮轮速RPM0.1
5驱动系统反馈实时转速RPM0.01
6驱动系统反馈实时扭矩Nm0.01
3
T/CSAEXX-XXXX
7驱动系统故障状态--无故障
1级故障
2级故障
3级故障
4级故障
8加速踏板状态--踩下
释放
9加速踏板开度%0.01
10当前挡位状态--P、R、N、D
5性能要求
5.1起步
按照6.2.1进行起步性能试验,线控驱动系统应支持车辆在不小于10%的坡道上起步行驶,且应支持
车辆在坡道上实现不小于50km/h的速度。
5.2加速
按照6.2.2进行正向加速试验,系统应支持车辆实现不小于3m/s²的最大加速度;按照6.2.3进行反
向加速试验,系统应支持车辆实现不小于1m/s²的最大加速度。
5.3阶跃激励响应
按照6.2.1、6.2.2、6.2.3、6.2.4进行试验,参照图2,线控驱动系统的转矩阶跃激励响应性能应
满足以下要求。
a)驱动响应时间td不大于300ms。
b)驱动执行时间tr不大于500ms。
c)超调量σ不大于0.5m/s²。
d)按不同车辆加速度a,线控驱动系统稳态误差ess应满足:
2
——若0<|a|<1m/s,则ess应不大于0.3m/s²;
——若1<|a|<amax,则ess应不大于0.5m/s²。
e)按不同轮端转矩T,线控驱动系统稳态误差ess应满足:
——若0<|T|<500N.m,则ess应不大于15N.m;
——若500N.m<|T|<Tmax,则ess应不大于转矩指令目标值的3%。
4
T/CSAEXX-XXXX
扭矩/加速度
实际
δ
ess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目标
时间
0td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tr
图2车辆阶跃激励下驱动响应图
图中:
td——驱动响应时间;
tr——驱动执行时间;
σ——驱动执行过程中最大超调量;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ess——驱动稳态误差。
5.4正弦激励响应
按照6.2.5进行试验,在转矩控制模式下,参照图3,线控驱动系统的正弦激励响应性能应满足以下
要求:
a)驱动响应时间tp不大于300ms;
b)目标值和实际值的误差值在±3%之内。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扭矩/加速度
目标
实际
a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0tp
T
图3车辆正弦激励性驱动响应图
tp——驱动指令发出时刻到车辆加速度/扭矩开始发生变化的时间;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T——正弦激励周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5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T/CSAEXX-XXXX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a——加速度或扭矩幅值。
5.5换挡时间
按照6.2.6进行试验,从换挡指令下发到换挡完成,线控换挡执行时间应不大于500ms。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6试验方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6.1试验准备
6.1.1车辆条件
试验开始前,应按照如下要求进行准备:
a)检查驱动轴车轮花纹深度和气压。花纹深度不小于1.6mm,轮胎干燥、整洁,不得夹杂杂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物,气压符合GB/T2977规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b)车辆应按制造厂的技术要求进行检查及必要的调整,驱动系统预热至正常工作温度状况,冷
却液温度应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c)对于车辆和驱动系统的正常运行不是必须的设备和部件,如空调、车窗和进气口等,应通过
正常的操作关闭;
d)燃料或动力电池规格应符合制造厂技术条件规定。车辆若装有动力蓄电池,车辆应至少用安
装在试验车辆上的动力蓄电池行驶300km。试验开始前,试验车辆的动力蓄电池应处于完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充电的50%到6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e)在试验前,将试验车辆加载到试验质量,增加的载荷应均匀分配到乘客舱及行李舱内;
f)测量并记录检测环境的温度、相对温度和大气压力。
6.1.2场地条件
试验路面应为干燥、平整、清洁的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路面附着系数应不小于0.8,平路路面
纵向坡度应不大于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6.1.3环境条件
试验环境应满足如下要求:
a)环境温度0~40℃;
b)天气干燥、没有降水、降雪;
c)风速不大于3m/s;
d)其他要求按照GB/T12534的规定执行。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6.1.4试验设备
6.1.4.1数据采集设备
试验用数据采集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a)速度精度0.1km/h;
b)横向和纵向位置精度0.03m;
6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T/CSAEXX-XXXX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c)横摆角速度精度0.1°/s;
d)纵向加速度精度0.1m/s2;
e)测试设备应能实现动态数据的采样及储存,采样和存储的频率不小于100Hz。
6.1.4.2试验控制设备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试验控制设备与车辆通信连接及通信功能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均正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6.2试验内容
6.2.1起步性能测试
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起步性能测试:
a)安装、调试测试设备,开始信号采集;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b)试验分别在平路、5%坡道、10%坡道三种路面上进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c)车辆处于静止状态、初始挡位为P挡,通过试验控制设备发送制动和D挡指令;
d)换挡成功后,松开制动同时分别按照加速度值为0.2m/s2、0.5m/s2和1m/s2(或与加速度
对应的驱动扭矩值)发送驱动指令;
e)到达50km/h目标车速稳定车速后停止发送指令,并安全减速至停车;
f)车辆完全停稳后,停止信号采集,并保存原始数据;
g)试验应往返进行,每个方向至少进行3次,记录试验过程中每次加速时间;
h)处理驱动数据,评价是否满足要求。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6.2.2正向加速性能测试
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正向加速性能测试:
a)安装、调试测试设备,开始信号采集;
b)车辆在平路上行驶至60km/h,稳定车速2s后,通过测试控制设备分别按照加速度值为1
m/s2、2m/s2、3m/s2(或与加速度对应的驱动扭矩值)发送驱动指令;
c)车辆加速至80km/h,稳定车速2s后停止发送指令,并安全减速至停车;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d)车辆完全停稳后,停止信号采集,并保存原始数据;
e)试验应往返进行,每个方向至少进行3次,记录试验过程中每次加速时间;
f)处理驱动数据,评价是否满足要求。
6.2.3反向加速性能测试
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反向加速性能测试:
a)安装、调试测试设备,开始信号采集;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b)试验在平路上进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c)车辆处于静止状态、初始挡位为P挡,通过试验控制设备发送制动和R挡指令;
d)换挡成功后,松开制动同时通过测试控制设备分别按照加速度值为0.2m/s2、0.5m/s2和1
m/s2(或与加速度对应的驱动扭矩值)发送驱动指令;
e)车速到达15km/h,稳定车速2s后停止发送指令,并安全减速至停车;
f)车辆完全停稳后,停止信号采集,并保存原始数据;
g)试验应往返进行,每个方向至少进行3次,记录试验过程中每次加速时间;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h)处理驱动数据,评价是否满足要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7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T/CSAEXX-XXXX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6.2.4加减速切换性能测试
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加减速切换性能测试:
a)安装、调试测试设备,开始信号采集;
b)车辆在平路上加速到80km/h,稳定车速2s后,通过测试控制设备分别按照减速度值为1
m/s2、2m/s2和3m/s2(或与减速度对应的其他制动控制量)发送减速指令;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c)待车速降低到40km/h后,停发减速度指令,按照加速度1m/s2、2m/s2和3m/s2(或与加速度
对应的驱动扭转值)发送驱动指令;
d)车辆加速到80km/h,稳定车速2s后停止发送指令,并安全减速至停车;
e)车辆完全停稳后,停止信号采集,并保存原始数据;
f)处理驱动数据,评价是否满足要求。
6.2.5正弦跟随性能测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正弦跟随性能测试:
a)安装、调试测试设备,开始信号采集;
b)试验在平路上进行;
c)车辆处于静止状态、初始挡位为P挡,通过试验控制设备发送制动和D挡指令;
d)换挡成功后,松开制动同时通过测试控制设备分别按照acc=f(t)=a⋅sin(2π⋅t/T)发送驱动指
令,其中a为目标加速度或者驱动扭矩;
e)测试五个周期后停止发送指令,并安全减速至停车,车辆完全停稳后,停止信号采集,并保存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原始数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f)该试验分三组进行,每组至少进行3次,其中a、T的取值参照表3。
g)处理驱动数据,评价是否满足要求。
表3正弦跟随性能测试加速度对应表
驱动加速度或对应加速度的其他控制
量(扭矩/开度/车速)
222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0.2m/s0.5m/s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1m/s
试验组别
周期T
0.5s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1s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第四组第五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第六组
2s第七组第八组第九组
6.2.6换挡性能测试
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换挡性能测试:
8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T/CSAEXX-XXXX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a)安装、调试测试设备,开始信号采集;
b)车辆处于静止状态、初始挡位为P挡,通过测试控制设备发送P-R-N-D换挡指令,观察车辆实际
挡位是否切换成功;
c)各个挡位换挡成功后,停止信号采集,并保存原始数据;
d)处理数据,评价是否满足要求。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6.3试验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处理应满足如下要求:
a)按照GB/T12543数据计算公式计算有效数据的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和变化系数(标准偏差/
算术平均值);
b)数据分析记录全面、客观,记录表可参考附录A。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9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T/CSAEXX-XXXX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附录A
(资料性)
数据记录表样例
表A.1起步(0-50km/h)性能测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驱动加速度或对应加响应时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td执行时间tr超调量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稳态误差ess
测试内容速度的其他控制量扭
矩/开度/车速)
0.2m/s2
上坡10%坡度0.5m/s2
1m/s2
0.2m/s2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上坡5%坡度0.5m/s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1m/s2
0.2m/s2
平路0.5m/s2
1m/s2
0.2m/s2
下坡5%坡度0.5m/s2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1m/s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0.2m/s2
下坡10%坡度0.5m/s2
1m/s2
表A.2正向加速性能测试
驱动加速度或对应加响应时间td执行时间tr超调量σ稳态误差ess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测试内容速度的其他控制量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扭矩/开度/车速)
1m/s2
60-80km/h正向
2m/s2
性能测试
3m/s2
表A.3反向加速性能测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驱动加速度或对应加响应时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td执行时间tr超调量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稳态误差ess
测试内容速度的其他控制量
(扭矩/开度/车速)
0.2m/s2
0-15km/h反向加
0.5m/s2
速性能测试
1m/s2
10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T/CSAEXX-XXXX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表A.4加减速切换性能测试
测试内容减速度或对应加速度的其响应时间td执行时间tr超调量σ稳态误差ess
他控制量(扭矩/开度/车
速)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80-40km/h减1m/s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速性能测试2m/s2
3m/s2
40-80km/h加1m/s2
速性能测试2m/s2
3m/s2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A.5正弦跟随性能测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驱动加速度或对应加速度的其他控制量(扭矩/开度/相位延迟
周期时间T
车速)
0.2m/s2
0.5s0.5m/s2
1m/s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合同协议书
- 车辆贴膜合同协议书模板
- 货物采购简易合同协议书
- 扶梯拆除合同协议书
- 结婚协议合同协议书
- 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模版
- 辅警刑法笔试题及答案
- 猪场出租合同协议书
- 完成合同协议书
- 合同约定协议书打印
- 延长石油招聘笔试试题
- DB-T 29-22-2024 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
- 古代诗人名人韩愈人物介绍课件
- 中华护理学会成人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团标解读
- 《1.4茎和叶》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和同步练习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1课《学会尊重》精美课件
- 企业VI设计报价清单
-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任务1-5参考答案
- 政治审查表(模板)
- 数字贸易学 课件 第20、21章 数字丝绸之路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自由贸易与数字贸易壁垒
- 地理毕业生实习报告5000字范本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