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二外交关系的突破1.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复原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B.中日关系趋向缓和C.中美关系趋向缓和D.广阔发展中国家力气的增加解析:本题中的关键词是“国际因素”,应是广阔发展中国家力气的增加。故选D。答案:D2.20世纪60年头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急”;到了70年头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才智”“灵活”“擅长进取”“讲求实际”。促使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更的主要因素是()A.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起先走向正常化B.中华人民共和国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国科技领先,民主制度日益完善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国力增加解析:20世纪60年头中期,美国对中国实行敌视政策,两国关系惊慌,所以中国在大多数美国人心中是一个负面形象。20世纪70年头初,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起先走向正常化,促进了中美两国的交往和相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也发生了变更,故选A项。答案:A3.下图所示的历史事务干脆推动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复原B.中美两国结束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C.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解析:留意历史事务是尼克松访华,干脆推动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故选B。答案:B4.习近平在访美演讲中说道:“我们会恒久缅怀当年以非凡战略眼光和卓越政治才智打开中美友好合作大门的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当年中美友好合作大门打开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为中国复原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B.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C.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D.干脆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解析:中美关系正常化始于1972年,中国复原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发生在1971年,故A项不属于中美友好合作大门打开所产生的影响。答案:A5.1978年8月12日,中、日两国代表在北京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约双方将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依据同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而努力。”签订这一条约旨在()A.促成中日两国尽快建立外交关系B.缓和中日关系,促进中国统一C.结束两国敌对状态D.为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础解析:1972年,中日已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6.20世纪,中美关系错综困难,曲折前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中美关系起先走向正常化。时人评论说,尼克松变更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变更了尼克松。材料二美国确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前途将通过和平方式确定这样的期望……向台湾供应防卫性武器。……总统或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同台湾进行的安排、交易和其他往来……通过美国在台湾的协会……去办理和进行。——摘自1979年4月卡特签署的《与台湾关系法》请回答:(1)列举史实说明“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苦痛,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学问,你是如何理解“尼克松变更了世界”和“世界变更了尼克松”这两句话的含义的?(3)材料二的法案违反了中美签署的哪份文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分。答案:(1)苦痛:八国联军侵华(或门户开放)。效仿:建立中华民国(或颁布《临时约法》)。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或共同反法西斯)。对抗:抗美援朝(或朝鲜斗争)。(2)尼克松变更了世界:结束了中美敌对状态,中美关系起先走向正常化;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干脆推动中日关系改善;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缓和,促进世界和平。世界变更了尼克松: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西欧、日本的冲击;第三世界的崛起。(3)文件:1972年在上海签署的《中美联合公报》。区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不允许他国干涉;港澳问题是中国与外国的殖民历史遗留问题,是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一、选择题1.如图展示的是1971年10月美国工人为联合国赶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情景。当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能够飘扬在联合国总部门前主要是由于()①美国对华政策发生重大变更②中苏关系趋向缓和③第三世界力气壮大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复原时,中美、中苏关系都处在敌对状态,故选B。答案:B2.1969年7月,美国政府宣布取消某些对华贸易管制,并放宽了到中国旅行的限制,议员、记者、老师、学生、科学家和医生六类人员可以访问中国。这一规定反映()A.美国试图调整对华政策B.美国支持中国参与国际事务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美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解析:依据材料“1969年7月,美国政府宣布取消某些对华贸易管制,并放宽了到中国旅行的限制”,结合所学学问得出美国试图调整对华政策,故A项正确。答案:A3.1971年6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讲话中提出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为此,尼克松()A.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B.谋求中美关系的正常化C.致力于结束越南斗争D.主见中美合作主宰世界解析:依据材料“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表明尼克松有意改善对华关系,获得有利国际地位,如联华制苏、结束越战等,故B项正确。答案:B4.1972年,有1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从而形成了一次建交高潮。推动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有()①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复原②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③中苏同盟关系的加强④中美关系起先走向正常化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③④解析:②发生在1979年,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72年”,故解除②。20世纪60年头末70年头初,中苏关系恶化,故③不符合史实。解除有②和③的选项,故正确答案是A项。答案:A5.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说: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日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尼克松总统所说的“共同利益”最主要是指()A.共同反对霸权主义B.应付来自苏联的威逼C.中美两国发展的须要D.都有改善国际环境的要求解析:本题材料信息事实上考查的是20世纪70年头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根本缘由。国与国的关系的发展变更都应以国家利益作为动身点,两国间的共同利益是中美两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须要。答案:C6.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羞辱。……(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起先了。”标记“另一个时代起先”的事务是()A.中美签订《朝鲜停战协定》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C.中国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解析:本题依据时间推断。A项是在1953年;C项是在1971年;D项是在1978年;B项是1972年。答案:B7.有学者认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真正起确定性、干脆作用的是中国政府和国际环境。对“国际环境”理解正确的是()A.两极格局的瓦解 B.中国大国身份的确立C.中美关系的改善 D.日本的国际地位下降解析:两极格局瓦解于1991年,中日关系正常化于1972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与国际会议,始于1954年,与中日关系正常化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中美关系改擅长1972年——尼克松访华,日本在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的“越顶外交”中受到冲击,日本首相访华,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故C项正确;20世纪70年头,日本快速崛起,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故D项错误。答案:C8.据《新快报》报道,20世纪70年头中期,日本出现了一个“大熊猫、你好、茅台酒”的热潮。在这一热潮中,横滨的中华街涌来了许多中外顾客。引发这一“中国热”现象的干脆缘由可能是()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复原B.中美关系的改善C.中日邦交正常化D.美国与日本关系日益亲密解析:依据题干中“20世纪70年头中期”分析,材料反映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影响。答案:C二、非选择题9.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长。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顾维钧(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卓越的外交家)的滔滔雄辩,在巴黎和会上引起剧烈反响。然而,中国的命运又岂是一个外交官的雄辩所能变更的?巴黎和会最终确定由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享有的权益……材料二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愿特别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美国不应当敬重一个不酷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材料三以“小球转动大球”并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务周恩来引用《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表达中国政府的心情,并快乐地说:“现在,门打开了。”请回答:(1)材料一中为什么顾维钧的“滔滔雄辩”依旧变更不了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命运”?(2)材料二中尼克松的话能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特定的背景下,新中国实行的外交方针是什么?(3)结合材料二、三,指出美国对华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