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地方标准
站城一体化工程消防安全技术标准
Technicalstandardforfiresafetyofmultifunctional
transportationhub
DB11/1889-2021
编制单位: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
建研防火科技有限公司
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天津泰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
批准部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日期:2022年04月01日
2021北京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
关于实施北京市地方标准《站城一体化工程
消防安全技术标准》的通知
京规自发〔2022〕27号
各有关单位:
为适应城市沿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促进轨道交通与
城市功能有机融合,进一步规范站城一体化工程消防安全技术要
求,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会同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
员会、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组织制定了北京市地方标准《站城一
体化工程消防安全技术标准》(DB11/1889-2021),并已与北京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站城一体化工程消防安全技术标准》(DB11/1889-2021)
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自实施之日起,北京市行政区内新
建、改建和扩建站城一体化工程的防火设计和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应按照本标准执行。
特此通知。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
2022年1月25日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告
2021年标字第10号(总第285号)
以下2项北京市地方标准经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由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共同发
布,现予以公布(见附件)。
附件:批准发布的北京市地方标准目录2021年标字第10号
(总第285号)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2021年9月30日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附件
批准发布的北京市地方标准目录
2021年标字第10号(总第285号)
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被修订标准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
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
1.DB11/994-2021DB11/994-20132021-9-222022-4-1
设计规范
站城一体化工程消防安
2.DB11/1889-20212021-9-222022-4-1
全技术标准
注:以上地方标准文本可登录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scjgj.
)查阅。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
修订项目计划(第一批)》(京市监发〔2020〕19号)的要求,由北京
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会同有关设计、科研和建设单位共同编制而
成。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开展了深入的调查和试验与研究,认真总
结了国内外相关工程的实践经验,吸取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相关部
门、设计和设计审查单位、建设单位等单位和专家的意见,最后经审
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9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
定、平面布置与防火分隔、安全疏散与避难、消防设施、消防救援设
施、配套市政设施和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其中,第3.0.7、4.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归口管理,北京市规划和
自然资源标准化中心负责标准日常管理,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
司负责组织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北京市规划和自然
资源标准化中心(电话:55595000,邮箱:bjbb@),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编制单位: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建研防火科技有限公司
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天津泰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
主要起草人员:倪照鹏、刘峰、白智强、曹宗豪、奚悦、
张继菁、刘文利、李云浩、余红霞、王燕平、
李科、彭彦彬、孙成群、梅棋、李磊、
崇志国、王奕然、邱蓉、高天阳、龚晓进、
杨金鹏、王立忠、袁韶华、赵芫、吴传中、
周炜、曲磊、谢大勇、祁艳梅、彭磊、
马丽娜、孙红峰、张登科、王帅、房明、
胡家鹏、潘佳、刘松涛、刘庭全、刘德、
鲍宁、王宁、董骥、李晓宁、陈铎淇、
宋云龙、王玮、张良焊、陶然、檀鹏晶、
张小海、张弦、李泽慧、田晓雨、刘鑫、
史平平、李宏安、王力勇、高灵芝、赵桂兰
主要审查人员:李引擎、邵韦平、雷丽英、赵克伟、路宗存、
赵新华、李敏、阚强
主要编审人员:张亚芹、施卫良、陶志红、郭文军、叶嘉、
韩迪、侯春源、乔莹、涂晓明、卢锐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目次
1 总则………………………1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3
4平面布置与防火分隔……………………6
4.1一般规定…………6
4.2不同功能设施的平面布置和防火分隔…………7
4.3同一功能设施内的平面布置和防火分隔……11
5安全疏散与避难………15
6消防设施………………24
6.1消防给水及室内外消火栓系统………………24
6.2灭火设施………26
6.3防烟、排烟系统………………27
6.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供配电……………28
7消防救援设施…………31
8配套市政设施…………33
8.1地下联系隧道和地下车库连通车道…………33
8.2地下变电站……………………33
8.3地下能源站……………………34
8.4地下物流通道…………………34
8.5地下垃圾站……………………35
9消防安全管理…………36
附录A常见场所火灾的热释放速率……37
附录B高大空间场所的排烟量计算……40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附录C站城一体化工程中配套商业设施的允许经营业态……………44
本标准用词说明…………47
引用标准名录……………48
条文说明…………………49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Basicrequirements………3
4Planarrangementandfireseparation………6
4.1Generalrequirements……………6
4.2Planarrangementandfireseparationbetweendifferent……………
occupancies………7
4.3Planarrangementandfireseparationinthesameoccupancies…11
5Evacuationandrefuge…………………15
6Fireprotectionfacilities…………………24
6.1Firewatersupplyandindoor&outdoorfirehydrantsystems……24
6.2Fireextinguishingfacilities……26
6.3Smokeproofandexhaustsystems………………27
6.4Firealarmsystemandfirepowersupplyanddistribution………28
7Firefightingandrescuefacilities………31
8Supportivemunicipalfacilities…………33
8.1Undergroundlinkedtunnelandundergroundvehicleway
connectinggarages………………33
8.2Undergroundtransformersubstation……………33
8.3Undergroundenergystation……34
8.4Undergroundlogisticscorridor…………………34
8.5Undergroundwastetransferstation………………35
9Firesafetymanagement…………………36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AppendixAHRRofsometypicaloccupancies……………37
AppendixBCalculationofsmokeexhaustvolumeinlargespace……………40
AppendixCAllowablebusinessesinshopsofmultifunctional
transportationhub…………44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47
Referencedstandardsandcodes……………48
Annex:Explanationofprovisioninthisstandard…………49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1 总 则
1.0.1为预防站城一体化工程的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身和财
产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站城一体化工
程的防火设计和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1.0.3站城一体化工程的防火设计和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应贯彻国家
和北京市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消防工作方针,体现站城融合、空间共享
的新理念,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
1.0.4站城一体化工程的防火设计和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应符合本标
准相关规定,本标准未进行规定的,尚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现行有关
标准的相关规定。
1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2 术语
2.0.1站城一体化工程multifunctionaltransportationhub
以轨道交通车站、城市民航值机厅、市域公交车站、省际公交车
站等交通设施为核心,与其他非交通功能的城市功能设施合建且空间
融合的建筑工程。
2.0.2共用站厅commonstationconcoursehall
供2种及2种以上交通方式的乘客购票、检票、换乘的场所,或
在地铁车站出入口与站台之间供2线及以上地铁线路乘客购票、检票、
换乘的场所。
2.0.3换乘厅transferhall
供乘客进行交通转换的场所。
2.0.4中庭式轨道交通车站railwaystationconcoursewithatrium
在轨道交通车站的站台与站厅或候车厅之间、站厅之间、候车厅
之间、站厅或候车厅与其他城市功能设施之间设置中庭的车站。
2.0.5城市通廊citygallery
站城一体化工程内联系不同功能设施或站城一体化工程联系相邻
建筑或室外场地的人行廊道。
2.0.6集中商业shoppingcenter
在站城一体化工程中的交通设施区域外,集中布置并具有独立设
置条件的地上或地下商业设施。
2.0.7室内疏散安全区indoorsafespace
站城一体化工程内火灾危险性较低,在火灾时可为人员安全疏散
提供足够时间,并能直通室外或经通道直通室外的区域。
2.0.8防火隔离带firebreakspace
建筑内用于防止火势水平蔓延的空间间隔。
2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3 基本规定
3.0.1站城一体化工程应根据其交通设施和其他功能设施的规模与类
别,结合周边交通和环境条件、节约用地、方便灭火救援和人员疏散
的要求,合理确定其空间融合方式及位置关系。当站城一体化工程中
不同功能设施因空间融合方式导致部分设计难以符合本标准有关规定
时,其设计应经专项论证确定。
3.0.2站城一体化工程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并应结合建筑的高度或
埋深、建筑规模、地形条件等合理设置消防车救援操作场地、消防救
援入口。
3.0.3站城一体化工程中地下建筑的天窗、采光窗井、排烟竖井等与
地上建筑之间应采取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其间距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关于单层民用建筑与相邻工业和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要求。
3.0.4站城一体化工程中地下部分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地上部分的
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3.0.5站城一体化工程中不同功能设施之间、同一功能设施内不同用
途的区域之间,应根据其火灾危险性采取防止火灾蔓延的技术措施,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功能设施的地上与地下部分之间防火分隔楼板的耐火极限
不应低于1.50h;
2不同功能设施之间防火分隔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梁
和柱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2.50h和3.00h;
3建筑地上部分的疏散楼梯间,应与地下部分的疏散楼梯间采用
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乙级防火门分隔。
3.0.6站城一体化工程中相同功能的设施宜相对独立、集中布置,火
灾危险性较大的功能设施宜靠近整体工程的外侧布置,或布置在建筑
的上部。在集中商业、换乘通道、换乘厅或共用站厅、城市通廊和交
通设施的公共区内,不应设置使用或储存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的设备
3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或房间,应严格控制易燃物品的数量和各类火源,采取有效预防电气
火灾的措施。地铁工程中集中设置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应符合本标
准有关集中商业的防火要求。
3.0.7非消防设备的供配电电缆应采用燃烧性能不低于B级的电缆。
1
3.0.8室内疏散安全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疏散安全区内的火灾荷载密度宜按分区核算,每个分区的火灾
荷载密度均应小于或等于20MJ/m2。每个火灾荷载密度核算区域的建筑
面积不应大于2000m2;
2在疏散安全区内不宜设置商业设施和疏散安全区的配套设备用
房,不应设置其他用房及可能影响人员疏散安全的设施;确需设置商
业设施和配套设备用房时,商业设施的设置应符合本标准第4.3.1条和
第4.3.2条的规定,配套设备用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
隔墙和甲级防火门、窗与疏散安全区分隔。配套设备用房连续布置的
总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m2;
3轨道交通车站的站厅或候车厅用于疏散安全区时,应按照本
标准第4.2.1条和第4.2.2条的规定与相邻其他非交通功能设施进行防
火分隔;
4疏散安全区与交通设施的站厅或候车厅、城市民航值机厅等低
火灾荷载的区域之间,宜采用防火墙、防火隔间和甲级防火门分隔;
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时,防火卷帘的总宽度不应大于4m且不应在同一防
火分隔界限处连续设置防火卷帘;采用其他方式分隔时,应符合本标
准第4.2.1条第3款的规定;
5疏散安全区与汽车库、集中商业等其他区域之间,应采用防火
墙或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防火隔间和甲级防火门分隔;
6室内疏散安全区的疏散设计应符合本标准第5.0.13条的规定。
3.0.9站城一体化工程应根据不同功能设施内的使用人员和平面布置
等情况,制定与其自身疏散系统相协调,与相邻功能设施火灾应急响
应机制相衔接的疏散策略。
3.0.10站城一体化工程宜根据不同功能设施的特点、规模和管理方式
4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设置分消防控制室。分消防控制室之间应能实现不同功能设施的火灾
信息共享,但不应互相控制,主消防控制室应具有统一协调不同功能
设施的火灾应急响应行动的功能。
3.0.11站城一体化工程的内部装修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商业设施、休息室(含贵宾候车室)的地面和墙面内部装修
材料外,交通设施公共区域和城市通廊内的地面、顶棚和墙面装修材
料的燃烧性能均应为A级,公共区域内的服务柜台、展台、售货柜台
等家具的框架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广告灯箱主体框架的燃烧性能应
为A级;
2室内疏散安全区的顶棚、地面和墙面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均应
为A级;
3防火隔离带的地面和顶棚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均应为A级;
4工程内的导向标志、售检票亭(机)等固定设施及其它室内装
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均不应低于B1级;
5其他室内装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
防火规范》GB50222的规定。
5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4平面布置与防火分隔
4.1一般规定
4.1.1站城一体化工程的地下楼层内,不应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
所、旅馆或经营性住宿场所。
4.1.2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及主变电站、柴油发电机房、锅炉房等火灾
危险性较大的设施,不宜与城市民航值机厅、候车厅、轨道交通车站
的站厅或站台、商店营业厅及其他人员聚集的场所贴临或上下布置,
确有困难时,应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
4.1.3轨道交通车站的地下站台区内不应布置商业设施。在换乘厅或
共用站厅、交通设施的其他公共区、城市通廊等区域内不宜布置商业
设施;确需布置时,共用站厅内商业设施的设置应符合本标准第4.3.2
条的规定,换乘厅、城市通廊和交通设施的其他公共区内商业设施的
设置应符合本标准第4.3.1条的规定。
4.1.4在换乘厅或共用站厅、交通设施的其他公共区、城市通廊内的
防火分隔,宜采用防火墙或防火隔墙;当防火分隔处一侧5m范围内
设置中庭或仅用于人员通行的区域,并采用防火玻璃墙或防火卷帘替
代防火墙或防火隔墙时,防火玻璃墙和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均不应低
于所替代部位防火墙或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且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
不应低于3.00h。防火玻璃墙和防火卷帘的设置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
4.2.1条、第4.2.2条和第4.3.1条的规定。
4.1.5在城市民航值机厅公共区、车站候车厅内的乘客等候区和出站
厅、换乘厅或共用站厅等区域内宜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当采
用防火卷帘分隔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其中确难以采用防火墙等物理方式划分防火分区的区
域,可采用防火隔离带等分隔成多个防火区域。防火隔离带应符合下
列规定:
6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1当防火隔离带任一侧的设计火灾规模不大于5MW时,防火隔
离带的宽度不应小于6m;当防火隔离带任一侧的设计火灾规模大于
5MW时,防火隔离带的宽度不应小于9m;
2对于净空高度不大于9m的场所,应在防火隔离带上方设置挡
烟垂壁,挡烟垂壁的深度不宜小于该区域室内净空高度的30%;对于
净空高度大于9m的场所,可不设置挡烟垂壁;
3防火隔离带的地面上应设置明显的标示标志,防火隔离带内不
应布置任何物体。
4.2不同功能设施的平面布置和防火分隔
4.2.1站城一体化工程中不同功能设施之间应采用楼板、防火墙、防
火隔间、走道或通道、连廊、下沉广场等分隔,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楼板分隔时,应符合本标准第3.0.5条的规定;
2当上、下楼层间采用中庭等开口连通时,应符合本标准第
4.2.2条的规定;
3当采用防火玻璃墙替代防火墙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
的防火玻璃墙,并宜采用A类防火玻璃;当采用C类防火玻璃时,宜
采用夹胶防火玻璃,并应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进行保护。当不会
导致防火分隔部位另一侧发生火灾蔓延时,C类防火玻璃墙可不设置自
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进行保护;
4当采用防火卷帘替代防火墙时,应沿分隔界面设置两道分别由
不同功能设施控制的防火卷帘,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在防火卷帘附近应增设净宽度不小于0.90m的逃生门,门应采用甲级防
火门。集中商业与车站、城市民航值机厅或城市通廊公共区之间,同
一防火分隔部位的防火卷帘设置总宽度不应大于20m;不同车站的公
共区之间、城市通廊与交通设施的公共区之间、城市通廊之间、车站
与换乘通道或换乘厅之间,同一防火分隔部位防火卷帘的设置总宽度
不宜大于20m。
4.2.2交通设施公共区以楼梯、扶梯、中庭等洞口连接集中商业等城
7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市其他功能设施时,集中商业等城市其他功能设施宜布置在交通设施
公共区的上一层,交通设施公共区与集中商业等城市其他功能设施之
间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在沿楼梯、扶梯等上下楼层的连通口周边采取防火分隔措
施;
2当在集中商业等城市其他功能设施的楼层沿连通口周边采用防
火卷帘分隔时,商铺或城市其他功能设施房间的围护结构与上下楼层
连通口边缘的水平距离应等于或大于5.0m;
3中庭式轨道交通车站的公共区与集中商业等城市其他功能设施
之间的防火分隔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与集中商业等城市其他功能设施不同层布置的车站公共
区,中庭周围的人员通行区域或挑空部位,宜采用防火隔墙或防火玻
璃墙和甲级防火门与集中商业等城市其他功能设施分隔,中庭开口直
接连通集中商业等城市其他功能设施的部位,应采用防火墙、防火玻
璃墙或甲级防火窗分隔;
(2)对于与集中商业等城市其他功能设施同层布置的车站公共区,
中庭与集中商业等城市其他功能设施之间的防火分隔应符合本标准第
4.2.1条第3款和第4款的规定;
(3)防火隔墙或防火玻璃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防火卷帘
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防火玻璃墙宜采用A类防火玻璃;当采用
C类防火玻璃时,宜采用夹胶防火玻璃,并应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进行保护。当不会导致防火分隔部位另一侧发生火灾蔓延时,C类防火
玻璃墙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进行保护;
(4)同一功能设施内的中庭,其防火分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
4除本条规定外,其他交通设施公共区内的中庭与集中商业等其
他城市功能设施之间的防火分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
4.2.3站城一体化工程中地下部分外墙上开向下沉广场的开口与上部
8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建筑门窗洞口之间,应设置高度等于或大于1.5m的实体窗槛墙,或宽
度等于或大于开口两侧各0.5m且深度等于或大于1.2m的防火挑檐,或
采取其他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窗槛墙和防火挑檐的耐火极限均不应
低于1.00h。在下沉广场的开口处或附近设置排烟口时,应采取防止烟
气影响下沉广场内疏散人员安全的措施。
4.2.4用于防火分隔的下沉广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6.4.12条的规定;用于安全疏
散的下沉广场,应符合本标准第5.0.22条的规定;用于防火分隔和安
全疏散的下沉广场,应同时符合本条上述规定。
4.2.5用于人员疏散并兼灭火救援操作场地的下沉广场,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应符合本标准第5.0.22条的规定;
2下沉广场应具有消防车进出的道路和可供消防车停靠、展开和
回转的空间与场地,且下沉广场的开口净面积宜大于20m×20m;
3下沉广场的地面及其下部承重结构应能承受消防车满载时的轮
压;
4下沉广场内应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和消防水泵接合器。消火栓
的数量应根据室外消火栓的设计流量和保护半径经计算确定,且应等
于或大于2个,布置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0m。
4.2.6防火隔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火隔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6.0m2;
2防火隔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3开向防火隔间的门不应计入安全出口,门洞之间的最小间距不
应小于4m;
4防火隔间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5不应用于除人员通行外的其他用途。
4.2.7不同功能设施间设置连廊时,应在连廊与相邻设施的连通口处
采取防火分隔措施。用于交通设施中人员疏散的连廊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廊内的火灾荷载密度应小于或等于20MJ/m2;
9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2连廊的开放时间应至少与所连接交通设施的运营时间同步;
3在连廊通向交通设施的出入口处宜采用甲级防火门分隔,当采
用防火卷帘分隔时,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防火卷帘旁
应设置净宽度等于或大于0.90m的甲级防火门,且不应小于设计疏散
宽度;
4连廊内任一点至安全出口的行走距离应小于或等于50m。
4.2.8地铁车站的换乘厅或共用站厅、地铁车站站厅与公交或出租候
车厅等的共用站厅之间,宜采用防火墙分隔;当未按要求采取防火分
隔措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换乘厅或共用站厅用作地铁站台的疏散安全区时,应符合本标
准第4.3.2条的规定;
2换乘厅或共用站厅不用作地铁站台的疏散安全区,并采用耐火
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或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等与地铁
站台分隔时,换乘厅内如设置商业设施,应符合本标准第4.3.2条的规
定;
3换乘厅或共用站厅内的人员疏散设计,应符合本标准第5.0.11
条的规定。
4.2.9车站利用开向换乘通道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但该换乘
通道不符合自然排烟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换乘通道应设置直通室外地面的安全出口;
2换乘通道内不应布置可燃物;
3换乘通道内任一点直通室外的疏散距离应小于或等于50m;
4换乘通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
门与车站分隔。
4.2.10地铁车站的出入口通道不宜与集中商业等城市其他功能设施直
接连通;确需连通处,应设置防火隔间或下沉广场。
4.2.11汽车库与其他功能及城市通廊、换乘通道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
隔。当在汽车库内设置出租车、公交车、长途车等的候车区、到达区
时,候车区或到达区与乘客上下客区、机动车停车区或蓄车区之间应
10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并宜采用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分隔;当采用其他
防火分隔方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防火玻璃墙时,防火玻璃墙的耐火极限应等于或大于
2.00h。防火玻璃墙宜采用A类防火玻璃;当采用C类防火玻璃时,宜
采用夹胶防火玻璃;
2采用防火卷帘时,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应大于等或等于3.00h,
设置宽度不应大于20m。
4.2.12在汽车库内或汽车库与其他功能设施之间设置贯通多个楼层的
通风采光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其他功能区域与通风采光井之间应采取防烟分隔措施;
2当通风采光井的开口最小宽度小于10m时,通风采光井与其他
功能区域之间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3通风采光井可作为汽车库的自然排烟口。
4.3同一功能设施内的平面布置和防火分隔
4.3.1除在地铁车站公共区内设置的商业设施外,在换乘通道、换乘
厅、候车厅和城市通廊内设置商业设施时,每间餐饮设施的建筑面积
应小于或等于200m2,每间其他经营业态商业设施的建筑面积应小于或
等于100m2,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经营业态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所列业态;
2每间建筑面积大于10m2的商业设施,应采用耐火极限分别不
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和顶板与相邻区域或设施分隔;相邻商业设施之
间的分隔处,应在面向公共区一侧设置宽度不小于1m且耐火极限不低
于1.00h的防火隔墙。每间商业设施面向公共区一侧的部位设置防火隔
墙或防火玻璃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设置防火卷帘时,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防火玻璃墙宜
采用A类防火玻璃;当采用C类防火玻璃时,宜采用夹胶防火玻璃,
并应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进行保护。当不会导致防火分隔部位另
一侧发生火灾蔓延时,C类防火玻璃墙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进
11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行保护;
3每间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10m2的商业设施宜设置围护结构,
且围护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当不设置耐火性围护结构或围
护结构的耐火性能不符合要求时,相邻商业设施之间应间隔等于或大
于8m;
4换乘通道内商业设施连续布置的总建筑面积宜小于或等于300m2,
其他区域内商业设施连续布置的总建筑面积宜小于或等于500m2;当
大于300m2或500m2时,应在相邻一侧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
火隔墙和宽度等于或大于6m的间隔且每组的总建筑面积分别不宜大于
300m2或500m2;
5城市通廊和换乘通道内人行通道的宽度:当双侧布置商业设施
时,应等于或大于9.0m;当单侧布置商业设施时,应等于或大于6.0m。
城市通廊内商业设施的总建筑面积应小于城市通廊地面面积的30%;
换乘通道内商业设施的总建筑面积应小于换乘通道地面面积的10%;
6每间具有封闭围护结构的商业设施内,均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
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3.2地铁出入口通道内不应设置商业设施。地铁车站中用作人员疏
散安全区的站厅公共区内不宜设置商业设施,确需设置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应设置在非付费区内的人员疏散区域外;
2每间商业设施的建筑面积应小于或等于30m2,站厅内设置的商
业设施的总建筑面积应小于或等于200m2,且不宜连续布置;当连续布
置时,连续布置的总建筑面积不应大于60m2,且相邻每组商业设施之
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宽度等于或大于6m的间
隔;
3每间建筑面积大于10m2的商业设施,应采用耐火极限分别不
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或防火卷帘和顶板与公共区及其他区域分隔,商
业设施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或宽度不小于8m
的间隔;
12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4每间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10m2的商业设施宜设置围护结构,
且围护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当不设置耐火性围护结构或围
护结构的耐火性能不符合要求时,相邻商业设施之间应间隔等于或大
于8m;
5具有围护结构的商铺内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
火系统;
6人行通道的宽度应等于或大于设计通行宽度且应等于或大于
6.0m。
4.3.3轨道交通车站在站台与站厅之间设置楼梯、扶梯、中庭等上下
楼层的连通口时,应保证火灾时能在该连通口处形成逆人员疏散方向
的气流,且风速宜等于或大于1.5m/s。当不满足此要求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站厅和站台的疏散设施,应满足高峰小时一列车的人员及站台
上的候车人员在6min内全部疏散至室内或室外疏散安全区的要求;
2在人员的整个疏散过程中,站厅和站台的防烟或排烟系统应保
证站厅和站台区域内的烟气层维持在设计清晰层高度以上;
3当站台设置中庭与站厅及其他楼层连通时,中庭与其他楼层之
间的连通部位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在站厅层中庭洞口周围的楼地面
上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5m的封闭围挡,中庭内不应布置任何商业设施
或可燃性展示物品;
4轨道交通车站在站台与站厅之间设置电梯时,在电梯周围应设
置不燃性材料围护结构,且竖向电梯的洞口周围应设置挡烟设施。
4.3.4在站台与站厅之间设置中庭的地下中庭式轨道交通车站,除应
符合本标准第4.3.3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轨行区上部与站厅之间有连通的开口并在轨行区的上部设置
罩盖时,站台宜设置防烟屏蔽门,罩盖宜为封闭式结构。罩盖和防烟
屏蔽门的耐火完整性均不应低于1.00h;
2防烟屏蔽门的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端门玻璃应采用防
火玻璃,且防烟屏蔽门所用电缆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玻璃间及
13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玻璃与框架结构间的密封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火膨胀密封件》
GB16807-2009有关防火密封材料的要求;
3当轨行区上部与站厅之间无连通的开口时,站台宜设置屏蔽
门。当设置屏蔽门确有困难时,轨行区应划分防烟分区并设置独立的
排烟系统;
4当罩盖和站台屏蔽门的耐火性能或封闭性能不符合要求,或不
设置不燃性封闭罩盖时,应在站厅与中庭连通的区域采取防止火灾和
烟气蔓延的措施。
4.3.5公交场站内配建的分散充电设施在同一防火分区内宜集中布置,
并应单独划分防火分隔区域。每个防火分隔区域宜结合柱网设置,且
每个防火分隔区域内的公交停车位不宜大于3个,除面向车道一侧外,
防火分隔区域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分隔,防火
隔墙应隔断至楼板底或高出公交车顶棚不小于0.5m。
4.3.6交通设施公共区内的办公、后勤和设备用房,应采用耐火极限
分别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区域分隔,防火隔
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集中布置且总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办
公、后勤和设备用房,宜单独划分防火分区。
4.3.7民航值机区中的行李处理用房应单独划分防火分区,并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民用机场航站楼设计防火规范》GB51236的规定。
14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5安全疏散与避难
5.0.1站城一体化工程内的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楼梯间和疏散
门的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安全出口全部独立设置的地铁车站站厅,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的规定;
2对于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地铁设计防火
标准》GB51298和《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等标准的规定;
3除本条第1款和第2款规定的地下站台和站厅外,地铁车站的
其他地下公共区域,应根据疏散人数按不小于1.00m/百人计算确定;
4对于地下其他区域和地上区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GB50016等标准的规定。
5.0.2交通设施中不同使用用途区域内的设计疏散人数,宜按下列方
法确定:
1对于具有明确使用用途的车站站厅,其疏散人数计算可不叠加
计算商业设施的疏散人数;
2对于混合使用用途区域内的商业设施,其疏散人数应根据国家
相应标准规定的人员密度和该区域的建筑面积计算;
3轨道交通车站进、出站厅的疏散人数可按人流量法确定。其
中,地铁车站站台和站厅的疏散人数应符合本标准第5.0.5条的规定,
其他轨道交通车站的高峰流量系数不应小于1.2,或按最高聚集人数确
定其疏散人数;
4城市民航值机厅的疏散人数可按人流量法确定。其中,旅客的
停留时间宜按30min的值机办理时间确定;
5车站公共区中配套餐饮设施的疏散人数,宜根据餐饮设施的建
筑面积按就餐区0.91人/m2、厨房0.1人/m2计算确定;其他配套商业
设施的疏散人数,宜根据商业设施的建筑面积按0.5人/m2计算确定;
6汽车客运车站的候车厅的疏散人数,有设计集散人数时,应
15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按设计集散人数确定;无设计集散人数时,可按照人流量法计算确定。
乘客的停留时间可取候车时间;
7疏散人数按照人流量法确定时,应按下式计算:
N=k·F·t(5.0.2)
式中:N——疏散人数,人;
k——人员的高峰流量系数;
F——人流量,人/min;
t——人员的通行和停留时间,min。
5.0.3城市民航值机厅、车站候车厅、车站的站厅和站台、换乘厅或
共用站厅、城市通廊的公共区的安全出口数量均不应少于2个,公共
区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应小于或等于表5.0.3的规定。
表5.0.3交通设施公共区内的最大疏散距离
室内空间净高(m)≤6>6,≤12>12,≤15>15,≤20>20
最大疏散距离(m)5060708090
5.0.4轨道交通车站的地下站台应设置疏散楼梯或疏散通道,并应能
在6min内将一列车的所有乘客及站台上的候车乘客全部疏散至站厅公
共区或其他疏散安全区。地下站台与站厅公共区同层布置,且未采取
防火分隔措施或防火分隔措施不符合要求时,站台和站厅内任一点至
室外、出入口通道、候车厅安全出口或其他安全区域的疏散时间不应
大于6min。
5.0.5轨道交通车站中换乘厅或共用站厅、站厅直接通往室外的出口
和通道的疏散能力,应等于或大于全部站台通往该换乘厅或共用站厅、
站厅的所有乘客及换乘厅或共用站厅、站厅内的全部人员安全疏散的
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线地铁车站站台和站厅的疏散人数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的规定;
2多线地铁车站共用站台或共用站厅时,共用站台的疏散人数应
按所有站台上的候车人数和其中疏散人数最多的一列车的人数之和计
算,共用站厅的疏散人数应按本标准第5.0.11条的规定确定;
16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3与其他非轨道交通功能区域共用的车站出入口通道,其疏散宽
度应增加其他非轨道交通功能区域通向该出入口通道的疏散宽度。
5.0.6城市民航值机厅和交通车站及其配套设施、换乘厅、城市通廊
等,宜分别独立设置疏散楼梯或安全出口;集中商业及城市其他功能
设施等,应分别独立设置疏散楼梯或安全出口。受条件限制确需借用
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时,该防火门应能在火
灾时向疏散方向手动开启,但城市民航值机厅或交通车站的公共区不
应经设备区疏散。独立设置疏散楼梯确有困难的防火分区,可相邻两
个防火分区共用一部疏散楼梯,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面积小于1000m2的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
的安全出口,建筑面积等于或大于1000m2的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有2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2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相邻两个防火分区通向该防烟楼
梯间的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且前室的防烟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每
个楼层的前室使用面积宜根据各楼层上疏散人数核算,每个楼梯间前
室各层的使用面积宜根据本层进入该楼梯间设计疏散人数的1/4按照人
均占用面积不小于0.2m2/人核算;
3疏散楼梯的净宽度应等于或大于相邻两个防火分区通向该疏散
楼梯间的设计疏散净宽度之和。
5.0.7在中庭式轨道交通车站站台的公共区内,乘客的疏散路径均应
位于公共区内。站厅公共区的安全出口可利用直通室外地面的疏散楼
梯、自动扶梯、疏散门。当站台层的人员需经站厅层疏散,且站厅层
上方为集中商业等城市其他功能设施时,车站内的人员应能在站厅层
全部疏散至疏散安全区。
5.0.8除铁路车站、地铁地下车站、地下室内疏散安全区、用于人员
疏散的下沉广场从下一层至上一层或至地面顺疏散方向的自动扶梯、
地铁高架车站中顺疏散方向的自动扶梯可用作安全疏散设施外,建筑
中的电梯、自动扶梯、自动步道和消防专用通道均不应计作安全疏散
设施。地铁车站中用于人员疏散的自动扶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
17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1889-2021
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的规定,其他用作安全疏散设施的自动扶
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1顺疏散方向下行下降高度大于10m的自动扶梯、地下站台上
火灾时逆人员疏散方向的自动扶梯和处于下行运行状态的自动扶梯,
不应计作人员的疏散设施。其他顺人员疏散方向下行运行并计作疏散
设施的自动扶梯,应能在火灾时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停止运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瓷具创意美术课件
- 水利水电工程前景探索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创新试题及答案
- 经济学毕业设计答辩
- 冲刺抢分卷05 备战2025年高考考前仿真模拟卷冲刺抢分卷化学试题05 (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专用) 含解析
- 中级经济师市场规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资源配置试题及答案
- 有趣的棒棒糖世界探秘
- 2025年经济法概论核心知识试题及答案
- 畜牧养殖废物处理利用协议
- 国际贸易公司后勤管理岗位职责
- 中国矿业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真题2024
- 抗生素临床疗效评价-全面剖析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2025年角膜接触镜考试题及答案
- 透析营养不良相关知识
- 西部计划面试试题及答案
- 2025 ACC-AHA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管理指南解读课件
- 江苏开放大学2025年春大学英语B【2】
- 2025年江苏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绿化工程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