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电动摇椅性能检验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婴儿电动摇椅性能检验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婴儿电动摇椅性能检验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婴儿电动摇椅性能检验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婴儿电动摇椅性能检验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儿电动摇椅性能检验规程》团体标准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随着现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长对婴儿护理需求的增加,婴儿电动

摇椅成为许多家庭必备的婴儿用品。然而,市场上存在的婴儿电动摇椅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产品存在安全隐患。首先,一些婴儿电动摇椅

存在质量不稳定、噪音过大、电池续航能力不足等问题,增加了婴儿使

用时的风险。其次,一些低质量的婴儿电动摇椅可能存在材料安全性问

题,如有害物质的释放或易损坏导致的安全隐患。最后,由于缺乏统一

的婴儿电动摇椅性能检验规程团体标准,导致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技术

规格和性能指标各异。这使得监管部门、消费者和家长很难对婴儿电动

摇椅进行科学评估和比较,也增加了购买时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因此,制定婴儿电动摇椅性能检验规程的团体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该标准将明确婴儿电动摇椅在质量、材料安全性等方面的性能指

标和测试方法,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其次,标准的推行将有助于

提高婴儿电动摇椅市场的竞争力,引导企业加强研发和创新,提升产品

性能和用户体验。最后,标准的实施还能够为监管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加强对市场的监督,保护消费者和婴儿的合法权益。

(二)编制过程

为使本标准在婴儿电动摇椅市场管理工作中起到规范信息化管理作

用,标准起草工作组力求科学性、可操作性,以科学、谨慎的态度,在

对我国现有婴儿电动摇椅市场相关管理服务体系文件、模式基础上,经

过综合分析、充分验证资料、反复讨论研究和修改,最终确定了本标准

—1—

的主要内容。

标准起草工作组在标准起草期间主要开展工作情况如下:

1、项目立项及理论研究阶段

标准起草组成立伊始就对国内外婴儿电动摇椅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

的调查研究,同时广泛搜集相关标准和国外技术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研

究分析、资料查证工作,确定了婴儿电动摇椅市场标准化管理中现存问

题,结合现有产品实际应用经验,为标准起草奠定了基础。

标准起草组进一步研究了婴儿电动摇椅需要具备的特殊条件,明确

了技术要求和指标,为标准的具体起草指明了方向。

2、标准起草阶段

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起草组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借鉴已有的理论

研究和实践成果,基于我国市场行情,经过数次修订,形成了《婴儿电

动摇椅性能检验规程》标准草案。

3、标准征求意见阶段

形成标准草案之后,起草组召开了多次专家研讨会,从标准框架、

标准起草等角度广泛征求多方意见,从理论完善和实践应用多方面提升

标准的适用性和实用性。经过理论研究和方法验证,起草组形成了《婴

儿电动摇椅性能检验规程》(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所做的工作

1、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浙江酷汇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的专家

成立了规范起草小组,开展标准的编制工作。

经工作组的不懈努力,在2023年9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

写工作。

—2—

2、起草人所做工作

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在广泛调研、查阅和研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的基础之上,形成本标准草案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依据相关行业标准,标准编制遵循“前瞻性、实用性、统一性、

规范性”的原则,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本标准严格按照《标准化工作指

南》和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

求进行编制。标准文本的编排采用中国标准编写模板TCS2009版进行

排版,确保标准文本的规范性。

(二)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报批稿包括7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婴儿电动摇椅产品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婴儿电动摇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

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12.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

萃取法)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3—

GB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GB/T6461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

样和试件的评级

GB6675.1玩具安全第1部分:基本规范

GB6675.2玩具安全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

GB6675.3玩具安全第3部分:易燃性能

GB6675.4玩具安全第4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

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7592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19212.1变压器、电抗器、电源装置及其组合的安全第1部分:

通用要求和试验

GB/T22048玩具及儿童用品中特定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测定

GB/T23344纺织品4-氨基偶氮苯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3.2电动摇椅electricrockingchair

为不能独立坐立的婴儿设计的,内置安抚、可遥控摇晃、起到安抚

睡眠作用的电子产品。

3.3

3.4束缚系统tethersystem

—4—

可将婴儿固定在摇椅内、防止婴儿滑动的装置。

4技术要求

4.1感官要求

4.1.1产品外观应整洁,无明显的凹痕、划痕,无明显的外观及装配缺

陷,所有材料应清洁、无污渍。

4.1.2产品纺织覆面应平服、松紧均匀、无褶皱、松弛,面料表面清洁

无破损,无明显色差。面料缝线应无跳针、断线、脱线。

4.1.3产品喷涂表面应光滑均匀、色泽一致,不应有明显气泡、流痕、

划痕、底漆外露、皱纹等损伤。

4.1.4产品塑料部件标明应平整、色泽均匀,无变形、开裂现象,不应

存在划痕、毛刺、刃口等。

4.1.5产品部件应配合良好、紧密、间歇均匀,按键开关应动作可靠。

4.1.6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运行时,负重位置处不应有开裂、破裂、

裂痕等不良现象,束缚系统不应有脱出,安全扣不应有开裂、脱扣等不

良现象。

4.2物理性能及结构要求

4.2.1手指挤夹

产品除束缚系统外的任何部位不得有深度大于10mm且直径在7

mm~12mm的洞、开口或间隙。

4.2.2活动部件

产品装配完全可以正常使用后,相对移动的零部件之间产生的间隙

应小于5mm或大于12mm。

4.2.3小零件

产品可拆卸的任何部件不得完全容入小零件试验器。

—5—

4.2.4绳、带及用作绳带的部件

产品中含有或系有绳、带及用作绳带的部件,施加(25±2)N的拉

力测量时,其自由长度应小于220mm。

4.2.5稳定性

产品经稳定性试验不应倾翻。

4.2.6静态强度

产品经静态强度试验后,应无破裂或变形,功能使用不良等现象。

4.2.7倾斜滑移

产品经倾斜滑移试验后,向下滑移应不超过20mm。

4.2.8束缚系统

4.2.8.1摇椅应装有可按照儿童尺寸进行调节的束缚系统,至少包含一

根要带和一根胯带,安全带宽度至少为19mm。

4.2.8.2产品经束缚系统强度试验后,不应出现破裂、松动、撕裂等现

象。

4.2.8.3产品经束缚系统滑移试验后,所有调节扣、滑扣、搭扣等部件

不得滑移超过20mm。

4.3纺织覆面

4.3.1理化性能

产品纺织覆面的理化性能应符合表1中的要求。

表1纺织覆面的理化要求

项目要求

甲醛含量/(mg/kg)≤20

pH值4.0~7.5

染色牢度/级耐水(沾色、变色)≥3~4

—6—

项目要求

耐酸/碱汗渍(沾色、变

≥3~4

色)

耐干摩擦≥4

耐唾液(沾色、变色)≥4

异味无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mg/kg)禁用

4.3.2易燃性能

产品纺织覆面的易燃性能应符合GB6675.3的要求。

4.4化学要求

4.4.1特定元素迁移

产品的婴儿可触及区域内的材料和表面涂层中可迁移元素的含量,

应符合表2中的要求。当表面有多层涂层或其他类似性质的物质,测试样

品不包括基体材料。

表2材料中特定元素迁移的最大限量

元素锑Sb砷As钡Ba镉Cd铬Cr铅Pb汞Hg硒Se

最大限

量6025100075609060500

mg/kg

4.4.2增塑剂限量

产品塑料部分的增塑剂限量要求按照GB6675.1中的规定。

4.5电源适配器

—7—

产品的电源适配器应符合GB/T19212.1的要求,其输出电压不应大

于24V。

4.6附件要求

产品附加的悬挂玩具、健身玩具等应符合GB6675.1、GB6675.2、

GB6675.3、GB6675.4的相关要求。

4.7耐腐蚀

产品外露的金属部件耐腐蚀性应不低于7sB。

5试验方法

5.1感官试验

5.1.1在自然光线下,距试样30cm采用目测手感的方式检查试样是否

符合要求。

5.1.2将测试砝码A置于试样坐兜内,按照标准档位运行。观察试样

是否能正常运行,并符合要求。

5.2物理性能及结构试验

5.2.1试验装置

5.2.1.1测试砝码A

测试砝码A为直径(160±5)mm、高度(300±5)mm、重量9kg的

刚性柱体,码重心位于圆柱体中心。所有边缘倒圆角(5±1)mm。配有

两个用于固定的点,固定点位于离底部(150±2.5)mm的位置且两固定

点位于圆周相对180°的位置。

5.2.1.2测试砝码B

测试砝码B为直径(200±5)mm、高度(300±5)mm、重量15kg的

刚性圆柱体,码重心位于圆柱体中心。所有边缘倒圆角(5±1)mm。配

—8—

有两个用于固定的点,固定点位于离底部(150±2.5)mm的位置且两固

定点位于圆周相对180°的位置。

5.2.1.3测隙规

厚度(0.4±0.02)mm,插入边缘的半径为(3±0.5)mm的探规,见

图1。

图1测隙规

5.2.1.4小零件

评估小零件用的设备,形状及尺寸见图2。

—9—

图2小零件筒

5.2.1.5手指挤央测试滑规和测量锥头

由塑料或硬质、光滑材料制成的锥头组成,安装在一个测力装置上,

锥头分别有直径5mm、7mm、12mm等多种规格,见图3。

图3滑规和测量锥头

—10—

5.2.2手指挤夹试验

应用7mm和12mm的测量锥头沿任何方向施加30N的力,检查试样

任何部位的洞、开口或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5.2.3活动部件试验

应在试样正常运行后,对相对移动的部件产生的间隙,用5mm和12

mm的测量锥头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5.2.4小零件试验

5.2.4.1小零件可抓持性评估方法

5.2.4.1.1应目视检查部件是否可能被婴儿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或者

被牙齿咬住。

5.2.4.1.2若难以评估,则在部件和部件之间或部件和底层之间,用

(10±1)N的力插入测隙规,插入角在0°~10°之间。在部件周围任意位

置插入,同一部位插入不超过5次。试验30次,若测隙规插入深度超过

2mm,则认为该部件可抓持。

5.2.4.2零部件抗扭转试验方法

5.2.4.2.1应沿顺时针方向在5秒内,在零部件上逐渐施加扭矩,直至:

——从初始位置已旋转180°;

——或者扭矩达到0.34N·M。

5.2.4.2.2应保持最大旋转或要求的扭矩10s。使试验部件回复到松弛

状态,沿逆时针方向重复这一过程。

5.2.4.2.3设计用来与棒或杆牢固装配并一起转动的可接触突出物、零

部件或组件,应用夹具夹住上述棒或杆以防试验时一起转动。

5.2.4.2.4若有螺丝或类似结构固定的零部件,在施加规定扭力时,如

果上述部件松动,则继续施加扭力至所规定的扭矩或致上述部件松脱;

—11—

如果在小于规定扭矩时,该零部件明显继续转动而又不会松脱,则应终

止试验。

5.2.4.2.5夹具和试验设备本身不应导致被测零部件和连接机构的损

坏。

5.2.4.2.6检查可以被取下的零部件或零部件的一部分是否能够从任

何方向在不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完全放入小零件筒中。

5.2.5绳、带及用作绳带的部件试验

应在绳带、绑带的自由端施加25N的力,方向与固定表面保持垂直。

测量自由端到固定端的距离。

5.2.6稳定性试验

5.2.6.1应将试样置于10°倾角的测试斜面上,接通电源,将档位调到

最大测试以下项目:

——前向:试样坐兜朝向斜面底部放置;

——后向:试样坐兜朝向斜面顶部放置;

——右向:试样垂直于斜面放置;

——左向:试样垂直于斜面放置,坐兜朝向与右向相反。

5.2.6.2以上每种测试情况都应负载测试砝码,用束缚系统或其他任何

不影响测试结果的方式束缚砝码。适用于6kg以下儿童的产品用测试砝

码A,适用于9kg以下儿童的产品用测试砝码B。

5.2.6.3如果坐兜靠背可调节,则应将坐兜靠背调至极限位置分别进行

测试。如测试过程中试样产生滑动,则应放置阻止滑动的挡块,挡块不

应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5.2.7静态强度试验

—12—

应将试样置于水平平面上,使总重为20kg的砝码均匀分布在包括靠

背的整个坐兜,保持30min后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如果靠背可调节,

应将其调节至最大倾斜位置。

5.2.8倾斜滑移试验

5.2.8.1应将测试平面倾角调节到相对水平面12°,将试样放置于该刚

性平面上,使用挡块以防准备时试样发生位移,如果试样靠背可调节,

将其调节至最大倾斜位置。

5.2.8.2应将测试砝码A抵着试样靠背中心放置使得其底部边缘接触

坐兜和靠背的相交线,用束缚系统或其他不影响测试的方式束缚测试砝

码A。移除挡块后,保持1min,测量试样沿倾斜平面向下的最大滑移距

离。

5.2.9束缚系统试验

5.2.9.1应将试样固定不得活动,对束缚系统各个连接点在正常使用方

向上施加100N的拉力,保持1min。然后以与正常使用方向成45°角的

方向上施加100N的拉力,保持1min,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

5.2.9.2束缚系统滑移试验应符合下列步骤:

a)应将包含连接结构和调节结构的束缚系统剪下。将剪下的样本两

端分别固定到拉力器的夹具上,设置两夹具之间的距离为200mm。

b)在试样上夹具的齐平位置沿试样整个宽度画一条直线,确定初始

位置。将测试仪器的速度设置到(500±10)mm/min。

c)不改变样本位置的前提下缩短夹具的距离到150mm后拉伸样本

直至拉力达到(100±10)N后,将两夹具的距离回复到150mm。

d)重复该循环10次,测量夹具与初始位置定位线的距离。

5.3纺织覆面

—13—

5.3.1理化性能试验

5.3.1.1甲醛含量的测定应按照GB/T2912.1执行。

5.3.1.2pH值的测定应按照GB/T7573执行。

5.3.1.3耐水色牢度的测定应按照GB/T5713执行。

5.3.1.4耐酸碱汗渍色牢度的测定应按照GB/T3922执行。

5.3.1.5耐干摩擦色牢度的测定应按照GB/T3920执行。

5.3.1.6异味的测定应按照GB18401中的相关方法执行。

5.3.1.7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测定应按照GB/T17592和GB/T

23344执行。

5.3.2易燃性能试验

试样的纺织部件的易燃性能应按照GB6675.3执行。

5.4化学要求

5.4.1特定元素迁移试验

试样的特定元素迁移测试应按照GB6675.4的规定执行。

5.4.2增塑剂测试

试样的增塑剂测试应按照GB/T22048中规定的方法执行。

5.5电源适配器试验

试样的电源适配器测试应按照GB19212.1中规定的方法执行。

5.6耐腐蚀测试

试样的耐腐蚀性应按照GB/T10125中的中性盐雾试验方法进行24h

试验后,按照GB/T6461进行评级。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14—

6.2出厂检验

6.2.1本产品出厂前,应按本标准规定进行检验,检验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