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七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 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七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 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七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 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七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 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七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七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B.遥襟甫畅,逸兴遄飞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老李退休后喜欢闭门造车,不与外界来往。B.小王虽然年纪轻轻,但做起事来却老气横秋。C.王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循循善诱,使学生受益匪浅。D.经过艰苦努力,他们终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真可谓功亏一篑。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再次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B.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中小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明显下降。C.我本想这次能在家过上几天清闲日子,可是上星期就感冒了。D.大兴安岭的长白山,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每年生产的木材在九百万吨左右。4.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我觉得这个办法好,就准备“择日不如撞日”,马上就干。B.鲁迅先生在《呐喊》中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C.她看到儿子把成绩单上的“59”改成“95”,气得直跺脚。D.我喜欢他“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B.“诗圣”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称号,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C.《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该书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D.“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中的“三词客”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2.“诗圣”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称号,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3.《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该书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4.“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中的“三词客”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5.《诗经》中的《关雎》是《风》部分的代表作。()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诗经》中的“风、雅、颂”分别指的是什么?2.“诗圣”是指哪位唐代诗人?3.《红楼梦》的作者是谁?4.“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中的“三词客”是指哪三位词人?5.《诗经》中的《关雎》属于哪个部分?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简述《诗经》的基本内容。2.请简述杜甫的诗歌风格。3.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4.请简述“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背景。5.请简述《诗经》中的《关雎》的主题。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诗经》的认识。2.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杜甫诗歌的认识。3.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红楼梦》的认识。4.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理解。5.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诗经》中的《关雎》的感悟。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分析《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请分析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根据《诗经》的内容,创作一首现代诗歌。2.请根据杜甫的诗歌风格,创作一首现代诗歌。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设计一个语文阅读理解题,内容围绕《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要求考生分析两人性格差异及其对爱情发展的影响。2.请设计一个古诗文鉴赏题,选取《诗经》中的《关雎》,要求考生从诗歌的意象、语言风格和主题思想三个方面进行分析。3.请设计一个现代文阅读题,内容为一篇关于环保主题的文章,要求考生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4.请设计一个语言运用题,要求考生根据语境补全一段话,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5.请设计一个综合性学习题,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主题,要求考生结合具体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解释“风雅颂”在《诗经》中的含义及其分类依据。2.请解释“现实主义”在文学创作中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3.请解释“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概念及其作用。4.请解释“议论文”的三要素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5.请解释“通感”修辞手法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思考《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对当时社会的影响。2.请思考杜甫诗歌中的忧国忧民情怀对后世的影响。3.请思考《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4.请思考现代科技发展对文学创作的影响。5.请思考如何通过语文学习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十一、社会扩展题(每题3分,共15分)1.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悲剧的看法。2.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杜甫诗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解。3.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感悟。4.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现代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关系的看法。5.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作用的看法。一、现代文阅读答案:1.作者观点:传统表演艺术应注重其生活性和群体性,而非单纯追求“雅化”。2.论据:文章通过侗族大歌、壮族山歌等具体实例,说明传统表演艺术与民众生活的紧密联系。3.论证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指出“雅化”对传统艺术民俗文化内涵的削弱。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作者观点和论据关系理解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二、古诗文阅读答案:1.作者: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3.主题:抒发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自身壮志难酬的感慨。知识点:识记文学常识理解诗句意境分析诗歌主题思想三、文言文阅读答案:1.词语解释:①“之”为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书籍”;②“于”为介词,表示“在”。2.句子翻译:书籍在精不在多,关键在于学以致用。3.文章主旨:强调学习应注重实践,而非单纯积累知识。知识点: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文言文翻译理解文章主旨四、名著阅读答案:1.人物:诸葛亮,《三国演义》。2.事件:草船借箭。3.特点:足智多谋,深谋远虑。知识点:识记名著人物和事件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五、语言运用答案:1.修改:将“不但”改为“不仅”,与“而且”搭配使用。2.修辞: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增强语势。3.表达效果: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知识点:修改病句修辞手法(排比)语言表达效果分析六、综合性学习答案:1.主题:科技与人文的交融。2.建议:举办科技与人文融合的讲座或展览,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3.个人感悟:科技发展应注重人文关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