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检验免疫学基础日期:演讲人:目录01免疫学核心理论体系02临床检测技术分类03免疫相关疾病诊断04质量控制标准流程05仪器试剂管理规范06学科发展前沿趋势免疫学核心理论体系01抗原抗体反应原理抗原的特性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即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抗体的结构和功能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抗体是免疫球蛋白,具有识别并结合特异性抗原的能力,通过体液和细胞免疫机制发挥免疫效应。包括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等,不同类型的反应在临床检测中有不同的应用。123免疫应答机制分类固有免疫是生物体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非特异性防御功能,适应性免疫则是针对特定病原体的特异性防御。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细胞免疫主要涉及T细胞等免疫细胞对感染细胞或癌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体液免疫则涉及抗体在体液中对抗原的清除。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免疫耐受是免疫系统对特定抗原不产生应答的状态,免疫调节则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维持免疫平衡。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包括补体成分、补体受体和补体调节蛋白等,共同构成复杂的补体系统。补体系统功能解析补体系统的组成包括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MBL途径,不同途径的激活可引发不同的免疫应答。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包括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炎症反应、介导细胞溶解等,在抗感染、抗肿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临床检测技术分类02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凝集试验是基于颗粒性抗原(如细菌、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形成凝集块的现象进行检测的一种技术。凝集反应的类型包括直接凝集反应和间接凝集反应。前者是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直接结合产生凝集,后者是“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另一颗粒性抗原结合产生的凝集。凝集试验的应用广泛应用于血型鉴定、菌种鉴定、自身抗体检测及血清中某些蛋白质的定性检测等。凝集试验技术要点酶联免疫吸附法流程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形成固相抗原或抗体。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加入待测样本,样本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与固相抗原或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待测抗体-酶标抗体”复合物。通过比色或测定吸光度等方式,对颜色强度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加待测样本与酶标抗体反应加入酶的底物,酶催化底物产生有色产物,颜色强度与样本中待测抗体或抗原的量成正比。底物显色反应01020403结果判定荧光免疫分析技术荧光标记物与抗原或抗体的结合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是利用荧光标记物标记抗原或抗体,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技术。荧光免疫分析的类型荧光免疫分析的应用包括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和荧光酶免疫分析等。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临床检测及环境监测等领域。123免疫相关疾病诊断03自身免疫病检测指标抗核抗体(ANA)01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筛选的重要指标,阳性结果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多种疾病。类风湿因子(RF)02阳性可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也可见于其他感染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03与血管炎相关,如韦格纳肉芽肿、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等。抗双链DNA抗体(dsDNA)04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记抗体,有助于确诊和病情监测。体内试验如皮内试验、点刺试验等,通过直接将过敏原引入体内观察反应。过敏反应评估方法体外试验如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利用血液样本进行过敏原筛查,更安全且适用人群广。总IgE水平测定虽然总IgE升高不能特异性诊断过敏,但可反映个体过敏体质。免疫缺陷筛查策略免疫球蛋白水平测定检测IgG、IgA、IgM等免疫球蛋白水平,评估体液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分析通过流式细胞术等技术,检测CD4+、CD8+等T细胞亚群比例,评估细胞免疫功能。吞噬功能测定检测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评估先天免疫应答能力。补体水平测定C3、C4等补体成分在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其水平异常可提示免疫缺陷。质量控制标准流程04根据实验室历史数据和外部质控品设定靶值,用于评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重复检测同一标本或质控品来评估检测的精密度,确保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当检测结果超出预设的质控范围时,应立即停止检测,查找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详细记录室内质控的数据和结果,定期评估质控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室内质控操作要点设定靶值评估精密度失控处理记录和监控选择参评项目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室间质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参评项目。定期参加按照规定的周期参加室间质评,确保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与其他实验室具有可比性。样本处理严格按照室间质评的要求处理样本,包括样本的采集、处理和保存等。结果反馈及时获取室间质评的结果,分析评估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水平,针对问题采取措施改进。室间质评实施规范首先确认偏差是否真实存在,排除由于操作失误或仪器故障等原因引起的假性偏差。确认偏差对确认的偏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引起偏差的原因,可能包括试剂、仪器、操作方法、环境等方面。分析原因根据偏差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如更换试剂、校准仪器、修改操作方法等。采取措施对纠正措施的效果进行跟踪验证,确保偏差得到纠正并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跟踪验证结果偏差分析步骤仪器试剂管理规范05自动化仪器校准标准校准品的选择选择符合厂家要求、质量稳定、有溯源性的校准品。校准频率根据仪器使用频率、稳定性及厂家建议,制定合理的校准频率。校准程序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包括校准前的准备、校准步骤、校准后的确认等。校准结果记录详细记录校准时间、校准品编号、校准前后的参数等,以便追踪和评估。试剂种类与保存要求根据试剂特性,设置相应的保存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诊断试剂保存条件01试剂储存位置选择干燥、通风、避光、洁净的地方储存试剂,避免污染和变质。02试剂有效期管理定期检查试剂有效期,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避免过期试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03试剂使用与记录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使用,记录试剂使用日期、批号、用量等信息。04耗材有效期监控根据耗材特性,确定其有效期,并进行分类管理。耗材种类与有效期对耗材进行入库验收,确保耗材质量符合厂家要求。定期检查耗材库存,确保耗材充足,避免过期耗材的使用。耗材入库验收在有效期内使用耗材,并记录耗材使用日期、批号、数量等信息,以便追踪和评估。耗材使用与记录01020403耗材库存管理学科发展前沿趋势06精准医疗利用个体基因、蛋白质等生物信息,实现个体化的精准免疫治疗和诊断。精准医学免疫应用免疫检测技术通过高灵敏度的免疫检测技术,实现对微量样本的精准分析,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免疫细胞治疗通过调控和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实现对癌症等疾病的精准治疗。新型标记物研究进展蛋白质组学标记物通过对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寻找新的疾病标记物,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代谢组学标记物微生物组学标记物通过对代谢组学的研究,寻找与疾病相关的代谢标记物,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通过对人体微生物组的研究,寻找与疾病相关的微生物标记物,为疾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3522-37:2025 EN-FR Electrical relays - Tests and measurements - Part 37: Terminal temperature rise at rated load
- 幼儿中班《面包汽车》主题课件
- 2024年基础医学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创业心得交流张华》课件
- 社会工作在孤残儿童收养中的作用考核试卷
- 《神奇的视觉图形之旅》课件
- 海洋旅游发展趋势考核试卷
- 船舶拆除项目环境保护措施与实施考核试卷
- 消费机器人市场竞争策略研究考核试卷
- 证券市场跨境监管合作与协调考核试卷
- 公路建设项目变更程序及管理办法
- 青岛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
- MySQL数据库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承包商资格预审表
- 造口术前定位
- C语言实现FFT(快速傅里叶变换)
- 玻璃钢管道施工方案
- 锥坡工程量计算(支持斜交、溜坡计算)
- 康复医学-康复治疗技术
-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底稿
-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高中生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