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飞云居实用教案必修4第二单元、柳永词两首PAGE5-第二单元★★内容提示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国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中保存了许多优秀的诗词。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索养的重要手段。这个单元学习宋词。宋代是词的鼎盛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本单元选取的四位作家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都是宋词创作中有代表性的人物。从编辑意图看,本单元学习除了了解词的一般规律外,还需要了解我国几位大家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词作,以便把握豪放与婉约两种不同风格代表作家的词作,从题材范围、意境、语言等角度进行比较阅读鉴赏,更好地把握宋词的特点,认识其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从中获取营养,提高阅读鉴赏水平。柳永的《望海潮》是一首投赠词,作者以大开大阖、直起直落的笔法,描写杭州的繁荣景象.在读者面前仿佛展开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其美好风貌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孙何的颂扬之情。《雨霖铃》是写情人离别的名作,也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十大曲”之一。作者通过叙事写人,描写了自己要离开汴京(开封)到异地漂泊时在长亭与情人话别的情景,把“多情”与凄凉的清秋傍晚之景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诗意的境界,表达了作者缠绵悱侧的离情别绪和羁旅漂泊的悲愁之感。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怀古词,是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游览黄州附近“赤壁矶”时的有感而发。这首词描绘了赤壁附近的壮丽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功业非凡的古代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对功业早成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借咏史抒发了自己年岁渐老却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之情。《定风波》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的基本心境:一是泰然自若、旷达处之;二足意存归隐、宽慰自解,寄寓了作者对自己遭受政治打击的愤懑之情,也充分体现了苏轼淡泊功名的宽阔胸襟和旷达通脱的人生态度。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作者于淳熙元年(1174)所作。作品通过作者登建康赏心亭的感怀,对清秋、孤雁、夕阳等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张翰、刘备等典故的运用,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壮志难伸的抑郁悲愤之情。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写登上北固亭追忆古人的英雄壮举,借历史人物、历史图景来抒发自己的怀抱,从而表达了作者咏叹历史英雄,愤慨今日朝廷的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沉郁之情,抒发了作者年事虽高却雄心不老的爱国之情。李清照的《醉花阴》是一首著名的重阳词,全词通过对景物和时令的描写,表达了重阳佳节时词人的凄清孤独之感受,烘托了词人的愁苦之情。《声声慢》以写残秋的景色为衬托,倾诉出作者对夫亡家破、饱经离乱的孤苦无依的生活的哀怨之情。★★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发展史(起源、发展、风格、流派),了解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风格,掌握词这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点。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词的声韵美,培养语感,积累背诵一定数量的诗文名篇。3.品味语言,发挥联想和想象,理解词的意境。4.欣赏词的形式美,分析宋词的表达技巧。5.通过学习几位大家的词作,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词的特点。6.提高阅读和鉴赏诗词的能力。7.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高雅的文学品味。8.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作品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建议与提示阅读诗词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读懂。要反复吟诵词作,准确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作品的不同风格。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词作,通过相关链接,全面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及所处环境,探究他们的人生历程,准确而全面地把握作者寄寓在词作中的感情,准确理解词作的主旨。意境的欣赏是属于文学鉴赏较高层次的一种学习活动。所谓“意境”,就是作品所描绘的自然、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主观思想感情融会一致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鉴赏诗词时,要运用联想和想象,透过字句和画面,去细心体会、感受作者的情怀,从而领会意境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学习诗词要注意方法技巧的学习揣摩,要学会品味语言、把握意象、理解意境、鉴赏表达技巧,从而提高阅读鉴赏诗词的能力。中国是个诗词大国,学习时结合作品可适当拓展延伸,课外阅读豪放派和婉约派的著名词作,学会比较阅读,从而把握不同风格的词在取材、意境、情感等方面的特点。反复朗读背诵积累,能丰富我们的语言,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培养文学情趣和素养,即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以和同学们进行诗词背诵大赛或名句默写比赛,以丰富知识积累,提高品味鉴赏诗词的能力。《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近几年高考对古代诗歌考查的要求是:(1)鉴赏其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新课标和高考在古代诗歌鉴赏这一点上,其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新课标背景下的古代诗词阅读鉴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志趣、品格、情操等方面的熏陶。要更好的鉴赏古代诗词,就必须了解诗词鉴赏的特点及过程,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阅读鉴赏能力。4柳永词两首★★学习方法诵读与感悟、合作与探究、点拨与评说相结合。★★学习目标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了解柳永及其婉约词的特点。2.反复吟诵诗词,品味语言,发挥想象,理解意境,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3.学习作者融情人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学习“点染”的表现手法。4.明确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技巧。5.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从而陶冶自己的审美情趣。★★课前预习1、完成《学习指导》“自主探究学习”部分。2、查阅《学习指导》和《精析精练》了解作者柳永及其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3、识记有关词的常识。▲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名篇,读后令人心旷神怡。今天,让我们走进柳永的《望海潮》,感受词人笔下杭州的美妙景色。2.小组讨论:(1)找意象,说作用。【意象: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杨柳岸晓风残月作用:渲染惆怅伤感之情】(2)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说表达的情感。【无绪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难分难舍)良辰好景虚设更与何人说(惨不成欢)】(3)写作技巧的探讨:请同学们回顾诗词常见的表达技巧,说说本词写作上有什么特色。※※诗词的写作技巧: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以乐写哀,以哀写乐)虚实相生对比衬托用典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⑷意象分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三种景物与词人的愁绪有何联系?【浩渺无际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与词人心头长时问难以排解的惆怅相似;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词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表现了离别的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相同写法的还有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3.个人体悟请闭目凝神,通过意象想象离别场面,品味词中美的意境,然后说说你感受到的意境。(学生各抒己见,同学们评点谁的感悟最好)4.小组交流讨论鉴赏词中美的词句,说说你认为写得最美、感受最深的词句美在哪里?(学生堂上发言,其他同学评点,教师点评穿插其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美在捕捉到有特征的秋景来渲染气氛,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美在用白描的手法,极为传神地写出了千言万语又无言以对,泪眼相看,难分难舍,情意绵绵的眷恋之情。“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美在展现了一个别后的暗淡景象,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情人相见之无期,充满无边无际的离愁之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美在将杨柳、风、残月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为一幅画,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团聚,言尽而意无穷。又让这幅画出现在“酒醒”之后,让离人产生了浓烈的“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感,昨日离别情景历历在目,眼前凄清景象,前路“千里烟波”却还须前行,离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而“晓风残月”写出别后心境的凄凉冷落,“杨柳”则更添愁思。“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美在写出诗人别后的孤寂,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5.评选佳句对比同学们谈的美句,结合刚才的评价,你认为哪一句是最美、最传神的千古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6、“今宵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情景:枯杨岸边,冷风出面,残缺的月亮挂在天边。感情:景物的清冷,又使人想起昨晚“都门帐饮”、“执手相看”的眷恋之情,更觉得自己形单影孤,前途渺茫,抒发了词人浓重的哀伤、悲愁之情。】7、这首诗多处写景.请分析这首诗在写景方面的艺术技巧【写景上,词的上片所写景物多是实景,是借景抒情;下片和上片的“念去去”三句,多是想象之景,是因情设景。】8、思考交流:古人说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你是否同意该说法?请谈谈你的观点。☆★课外延展,能力迁移一、运用本节学到的知识鉴赏张先的《江南柳》,并与本课学的《雨霖铃》相比较,说说它们的异同。江南柳张先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同:都写别情,都描写了别时的典型环境。都写了别后,都是情景相生。异:柳词想象别后远行的情景,虚实相生。张词着重写送行者别后情景,而未写别时情事。】二、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甘草子柳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景象:秋暮、衰荷、乱雨、冷月;原因:五侣(或“单栖”)】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三、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⑴上阕的景物描写对抒发感情有什么作用?【开头以“对”字领起,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渐霜风”三句写凉风、残阳、关河、楼头,境界凄凉而悲壮。“是处”两句由仰观转至俯察,叹息花木万物凋落之景象。“唯有”两句写长江水无语东流,人也沉默隐忧。上片写景,景中含情,寄寓离别之思。】⑵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我回家,看到多少次天边驶回的帆船,还以为是我的归舟呢。从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落笔,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四、语言表达:●端午节至,请你为同学发送短信送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研社英语学习反馈机制计划
- 金融科技对国际化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
-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与技巧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素质教育计划
- 螺旋肋太阳能集热管内流动与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 音乐教学计划在课堂中的应用
- 非均匀来流条件下螺旋轴流式多相混输泵内气堵致性能失效研究
- 企业内部培训师德建设计划
- 物业管理合同违约责任范文
- 幼儿园中班课程改革工作计划
- 房地产 -魔方公寓SOP标准手册V1.7
- 四川省职校技能大赛(植物病虫害防治赛项)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2023年中考英语试题(附真题答案)
-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诊疗现状
- 正能量培训课件
- 皮革行业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专题08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的两种考法(学生版)-2023年初中数学7年级下册同步压轴题
- 011(1)-《社会保险人员减员申报表》
- 网络群体市场章
-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山东科技出版社
- 倒虹吸管设计-认识倒虹吸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