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高效作业(十一)辛亥革命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24·石嘴山高三摸底)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扬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方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A.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B.清政府重视民众舆论C.巡抚张曾扬徇私枉法D.西方国家怜悯革命党解析依据材料“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方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说明对于秋瑾事务,官府并没有依据法律去办事,体现出当时国人民权意识的渐渐觉醒,故A项正确;晚清政府并不重视民众的舆论,故B项错误;张曾扬依据革命罪名逮捕秋瑾,并不是徇私枉法,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民众的看法,并没有说明西方国家对待此事的看法,故D项错误。答案A2.(2024·大庆高三模拟)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同时规定行政部门不对资政院负责,行政部门若侵夺资政院权限或违反法律,资政院亦无权干脆纠弹或更有效地加以阻挡,只能请旨裁夺。这反映了()A.清朝统治陷入危机B.君主立宪制已确立C.民主政治取得突破D.专制色调依旧深厚解析依据材料“资政院亦无权干脆纠弹或更有效地加以阻挡,只能请旨裁夺”,结合清末的背景,可以得知清末新政的改革仍保留较深厚的专制色调,故D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解除;君主立宪并未建立,故解除B项;依据材料“只能请旨裁夺”可得知,民主政治在清末并未取得突破,故解除C项。答案D点睛资政院是清末立宪运动的议会打算机构。清政府设立资政院,目的在于培育熬炼议员的实力,为成立两院制的正式国会奠定基础,是一个过渡性的立法机构。3.(2024·佛山高三模拟)武昌起义一起先就以中华民国鄂军都督黎元洪的名义向各国领事发出照会,声明革命旨在推翻专制政府,建立民国,无排外性质,希望各国应严守中立。这说明()A.革命面临着列强威逼B.革命阵营内部潜藏着危机C.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D.革命派采纳敏捷外交政策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学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学问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学问的实力。依据材料“声明革命旨在推翻专制政府,建立民国,无排外性质,希望各国应严守中立”,这表明近代西方国家对中国革命的干涉,辛亥革命面临着列强威逼,A项正确;B、C两项不是材料信息说明的问题,解除;材料是希望列强不要干预中国革命,不是表明革命派采纳敏捷外交政策,D项错误。故选A。答案A4.(2024·保定高三期中测试)民国法学家王宠惠针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这实质上反映了()A.革命派与立宪派的政体之争B.人治观念与法治志向的冲突C.革命果实被军阀势力所窃取D.宪法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解析材料“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因人设法,人治和法治的理性存在冲突,故B项正确;《临时约法》属于革命派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革命果实被窃取,故C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出《临时约法》的性质,故D项错误。答案B点睛“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反映出《临时约法》的弊端,从中分析正确答案。5.(2024·临沂高三模拟)清皇室在某道诏书中宣布:“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见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表明()A.清政府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来自南京的革命政权B.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把持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C.辛亥革命的成功果实最终由革命势力和军阀均分D.清王朝以和平退让的方式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解析由题干中的“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和“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等信息可知,清朝皇室在人心所向的大趋势下,被迫主见退位,所以等于是以和平退让的方式顺应了时势,之后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故选D;由题干可知,清政府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故解除A项;B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解除;C项在题干中也没有提到,故解除。答案D6.(2024·宿州高三联考)“辛亥革命使无所不包的普遍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后,不但没有产生现代型国家,而是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峻的政治权威危机”。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缘由是()A.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扶植代理人B.社会结构未分化组合C.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D.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在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受阻;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主要是由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在这种经济之下,封建专制的观念根深蒂固,才会形成“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故D项正确;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扶植代理人是客观缘由,不是根本缘由,解除A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说明社会结构已经分化组合,解除B项;儒家伦理纲常的价值体系没有被打破也是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所导致的,故C项不是根本缘由,解除。答案D7.(2024·惠州高三模拟)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把政府官员称作“人民之公仆”,民众心理随之变更,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子,有权对国家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社会舆论空前活跃。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A.变更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宣扬了民主共和的理念C.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解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变更中国的社会性质,故A项错误;由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宣扬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故“民众心理随之变更,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子”,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推翻封建专制的统治,中国仍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故D项错误。故选B。答案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的关键信息“民众心理随之变更,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子”,学生应当结合所学学问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的角度动身,即可解除不符合材料和史实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8.(2024·南充高三模拟)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中表示,革命以前全部清政府与各国缔结的条约“均认为有效”;袁世凯就任大总统时的就职宣言亦申述了与南京临时政府“告各友邦书”中近乎一样的对外政策。由此得出,民国政府的承诺()A.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的懦弱性B.为新政府的国际承认奠定了基础C.阻碍反封建革命事业的深化发展D.是迫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压力解析民国政府承诺清政府与各国缔结的条约“均认为有效”,其目的是得到帝国主义对中华民国的承认,这为新政府的国际承认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袁世凯并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故A项错误;袁世凯政府本身属于封建政府,不行能进行反封建革命事业,故C项错误;当时帝国主义没有对民国政府进行武装干涉,故D项错误。故选B。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8分)9.(2024·宜昌高三考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赡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探讨的新视角》等材料二自鸦片斗争以来,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发生动摇。王朝国家认同出现严峻危机。甲午斗争后,梁启超主动宣扬民族国家观念,他深刻地相识到,国家欲立于民族国家之林。就必需获得广阔民众认可,成为一个统一强大的民族国家。并在中国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国家,致力于开启、培育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意识。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的状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行以须臾缓”。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期,很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给予其“中华民国境内全部民族”的新内涵。——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合: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1)依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实行的举措,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实行这些举措的背景。(14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14分)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可知,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依据“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可知,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依据“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可知,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其次小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清朝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实行这些措施的背景包括: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须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2)近代民族国家认同构建的突出特点主要从国家认同建构同挽救民族危机、救亡图存相结合、同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相结合、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相结合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至于意义主要从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民主革命进程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例如,思想方面要从增加中国人的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focus做课件教学课件
- 倡导合理消费说课稿高中政治沪教版上海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沪教版上海
- ERP知识前期培训课件
- ERP培训知识点大全课件
- 信使RNA课件教学课件
- epp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初中信息技术 大熊猫的两个愿望说课稿3
- 2.13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1章第1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说课稿
- 2025年医院面试护理题库及答案大全集
- T-BECS 0006-2025 城镇重要基础设施内涝防护规划设计规范
- 2025贵州册亨县招聘教师25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运动会进行课件
- 污水厂设备更新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南省事业单位面向哈密市和十三师新星市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15名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苗族舞蹈课件
- 煤矿安全规程2025版解读
- 民航网络安全常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铁建集团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07年劳动合同范本
- AutoLISP基础入门案例,很受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