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第6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一、选择题1.(2024课标Ⅲ)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精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答案B本题以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辨析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的实力。从材料信息看,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动,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记载,这说明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历史记载,故B项正确。历史叙述是历史事实的呈现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呈现方式,A项错误;有的历史叙述也可以客观精确地再现历史事实,C项错误;历史事实的确认须要经过多种手段的验证,如古迹考证、史书辨伪等,综合多种历史叙述是确认历史事实的可能条件,D项错误。2.(2024山东青岛模拟)宋代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据此可推知宋代()A.政治源于立国传统 B.官员均是文臣出身C.地方基本没有自主权 D.冗官源于文官制度答案A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国策为重文轻武,材料“宋代用人,大率以文词进”符合重文轻武主旨,故A项正确;材料中“大率”为大多数之意,与B项中“均是”相冲突,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宋代官员大多是文臣,与地方有无自主权无关,故C项错误;冗官源于文官制度,此结论错误,宋代冗官根源应为君主专制制度,故D项错误。3.(2024课标Ⅲ)宋代宰相祖辈任官状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状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上表据学者探讨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淌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从材料信息看,出身于官员家庭的宰相人数削减,出自无官职记录家庭担当宰相的人数增加,说明社会阶层流淌加强,故选B项。从材料信息看,出身于高级官员家庭的宰相人数明显削减,说明世家大族影响力下降,解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宰相权力的改变,解除C项;很多寒门子弟是通过科举制选拔出来担当高官的,因此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的表述错误,解除D项。4.(2024江西南昌模拟)南宋宁宗时屡降内批,强迫臣下执行,但谏诤者仍相继不断。游仲鸿上疏说:“陛下……御批数出,不由中书(此指宰相机构)。……自古未有舍宰相、谏官、讲官,而能自为聪慧者也。”由此可知()A.当时君臣冲突激烈B.皇权专制加强C.皇权受到制度制约D.理学影响深远答案C“谏诤者仍相继不断”“自古未有……自为聪慧者也”反映了皇帝权力受到制度约束,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皇帝避开宰相为首的中心机构自行发布吩咐,并非强调君臣冲突,故A项错误;“谏诤者仍相继不断”反映了皇权受到约束,故B项错误;材料与理学讲求气节等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5.(2024河北保定模拟)“宋承唐制,宗王襁褓即裂土而爵之。然名存实亡,无补于事。降至疏属,宗正有籍,玉牒出名,宗学有教,郊祀、明堂,遇国庆典,皆有禄秩。”从中可以得出()A.宋朝的宗室地位急剧下降B.宋朝宗室实力强大,威逼中心C.宋朝宗室有优厚的政治、经济待遇D.宋朝皇帝留意扶植同姓以巩固统治答案C由材料中“宗王襁褓即裂土而爵之”“郊祀、明堂,遇国庆典,皆有禄秩”,可见宋朝的宗室仍旧享有较优厚的政治、经济待遇,故A项错误,C项正确;依据材料中“名存实亡,无补于事”等可知宋朝宗室无法对中心构成威逼,故B项错误;材料未反映D项。6.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答案A元朝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地方官吏的选用由中心负责,军队调动须皇帝批准,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权力,而非缺乏实际权力,A项正确,B项错误;地方官吏由中心负责选用,军队调动须皇帝批准,说明行省权力没有集中专断,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心与地方的关系,不能体现君主专制的加强,D项错误。7.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当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C.知府 D.枢密副使答案D本题考查宋代的集权措施。转运使和知府都属于地方官员,解除A、C两项;兵部是尚书省的下属机构,兵部员外郎属于六部官员,是宰相的下属,由此解除B项。宋代为了加强皇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因此,宋代的枢密副使“位同宰相”。本题选D项。8.(2024河北衡水二调)宋代从乾德元年(963年)起先,朝廷接连“命大理正奚屿知(知,即兼理、兼管之意)馆陶县,监察御史王佑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北宋知县的设立表明()A.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 B.君主权力的行使比较随意C.中心集权得到加强 D.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宋代中心集权的加强。材料中中心委派官员到地方,是中心政府针对地方政府实行的措施,以此加强中心集权,C项正确;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解除A、B、D三项。9.(2024山西太原联考)在宋朝,中心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转运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纳逐级申报财政的方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A.中心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B.政府重视完善地方军政体系C.财权是中心限制地方的重要手段D.中心留意对地方的财政支持答案C依据材料可知,宋朝政府对转运使实行监督,并不是利用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解除A。材料涉及的是地方财政,并非军政,解除B。转运使掌管地方财政,中心政府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说明白财权是中心限制地方的重要手段,故选C。材料所述是中心对地方财政的限制,并非支持,D错误。10.(2024河南安阳调研)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门下、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宋太宗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并成为定制。这一演化反映了宋代()A.相权分割,专制皇权加强B.政出多门,中心集权加强C.官员增多,行政效能提升D.多相设置,皇权遭受威逼答案A依据材料“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门下、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宋太宗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并成为定制”可知,宋太宗时三分相权,专制皇权得到了加强,故A项正确;相权分割加强的是君主专制而非中心集权,故B项错误;宋代的冗官现象造成了行政效能的降低而非提升,故C项错误;多相设置,完整的相权被分割,有利于皇权的加强而非减弱,故D项错误。11.(2024安徽合肥模拟)宋孝宗是一个围棋爱好者,他在内廷中供给着一名叫做赵鄂的围棋国手。赵鄂自恃得宠,向皇帝跑官要官,孝宗说:“降旨不妨,恐外廷不愿放行。”由此反映出()A.宋代皇权受到肯定制约 B.朝政混乱大权旁落C.赵鄂自恃得宠失去信任 D.外廷权力急剧膨胀答案A从材料信息看,宋孝宗并不能因个人的好恶轻易授人官职,其受到“外廷”的约束,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朝政混乱大权旁落,故B项解除;C项中“失去信任”表述不当,解除;材料信息只能说明外廷制约皇权,并不能说明外廷权力急剧膨胀,故D项解除。12.(2024广东广州一模)南宋时,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枢密院事实上只设办事机构。这种做法()A.提高了行政效率 B.扩大了地方权力C.加强了君主专制 D.导致了冗官局面答案A从材料信息看,南宋时将中书、门下合并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这有利于中枢机构协调处理政事,提高了行政效率。故选A项。材料信息强调中枢机构的调整,无法体现地方权力的改变,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减弱相权,加强皇权,故C项错误;合并机构可以削减官员设置,有利于改善冗官局面,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24福建三明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祖宗以来,军国大事,三省议定,面奏获旨。差除(人事任命)即以熟状(宰相看法书)进入,获可,始下中书造命,门下审读。有未当者,在中书则舍人封驳之,在门下则给事封驳之,始过尚书奉行。有未当者,侍从论思之,台谏劾举之。此所以立政之大体,总权之大纲。端拱于上而天下自治,用此道也。——〔南宋〕陈亮《中兴论》材料二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世祖即位,登用老成(老儒),大新制作(大规模地修改典章制度)……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明〕宋濂《元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宋朝政治制度的特点。(9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8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宋到元政治制度演进的趋势并分析其成因。(8分)答案(1)中枢权力(君之大臣)分工明确,各有职掌;行政体系与监察体系(台谏机构)并立;对前朝制度予以适当修改、发展。(2)设置行省掌管地方军国政事,权力极大;地方行政层级困难(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四级);蒙古人驾驭地方行政实权,汉人辅佐;留意汲取中原王朝的治国理政阅历。(3)趋势:以宰相为首的中枢行政权力不断增加(相权的扩大);地方行政权力的加强。成因:借鉴宋代教训,宋代分化事权,行政效率低下;元朝疆域空前宽阔;蒙古族传统制度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化。第(1)问,依据材料中“军国大事,三省议定”“差除(人事任命)即以熟状(宰相看法书)进入,获可,始下中书造命,门下审读。有未当者,在中书则舍人封驳之,在门下则给事封驳之,始过尚书奉行。有未当者,侍从论思之,台谏劾举之”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宋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分工明确、行政和监督体系并立、在前朝制度基础上予以适当修改和发展。第(2)问,依据材料中“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学问得出其演进趋势是中枢行政权力不断扩大,地方行政权力加强;其次小问结合所学学问主要从借鉴宋代教训、元代疆域宽阔和蒙古族政治传统方面分析缘由。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艾森斯塔德认为:官僚帝国的统治者总是具有“普遍化权力”的倾向,致力于扩张性的政治目标。其第一个扩张性政治目标首先是“建立和维持统一的中心集权的政权,以及统治者的最高主权”;统治者的其次个扩张性政治目标则是发展“有关资源动员的特别取向”,“保证其能够从社会不同群体那里得到不断的、独立的资源补充”,“力图把社会的权力与限制的中心独揽于一己之手”,“努力限制这些资源而使之专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VB开发流程的常见问题及答案
- 软件考试试题及答案总结分享
- 开放源代码软件考试题目及答案
- 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届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沙溪中学数学七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儿童活动中心安全防范措施计划
- 明确任务分工的实施方案计划
- 校内交流与学习共享活动计划
- 软件水平考试信息处理试题及答案
- 教学日志撰写要求计划
- 分子氧氧化丙烯制环氧丙烷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经营书院合作协议书
- 人教版五下-6.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课件)
- 仓库新员工入职培训模板
- 人工智能训练师(三级)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附答案)
- 私人月嫂合同协议书下载
- 商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浙江开放大学2025年《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2答案
- 消防改造协议书范本
- 职业心理健康课件
- 江苏省南通市2025届高三三模 地理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