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13(J)∕T 289-2019 小客车专用钢格栅桥梁技术规程_第1页
(高清版)DB13(J)∕T 289-2019 小客车专用钢格栅桥梁技术规程_第2页
(高清版)DB13(J)∕T 289-2019 小客车专用钢格栅桥梁技术规程_第3页
(高清版)DB13(J)∕T 289-2019 小客车专用钢格栅桥梁技术规程_第4页
(高清版)DB13(J)∕T 289-2019 小客车专用钢格栅桥梁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客车专用钢格栅桥梁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teelgratingbridgeofcompact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小客车专用钢格栅桥梁技术规程中国建材工法出似社小客车专用钢格栅桥梁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teelgratingbridgeofcompactedcars-only中国过林工法出报社出版(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号)开本:850mm×1168mm1/32印张:3字数:70千字2019年2月第一版2019年2月第一次印刷版权所有翻印必究2019年第2号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小客车专用钢格栅桥梁技术规程》的公告《小客车专用钢格栅桥梁技术规程》(编号为DB13(J)/T发布,自2019年4月1日起实施。2019年1月3日标准设计第一批制(修)订计划》(冀建工〔2018〕6号)要求,由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结合河北省实际,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本规程共分9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材料及设计指标;5.总体设计;6.计算;7.构造;8.制作、安装及验收;9.养护检修设计。本规程的部分内容涉及专利(专利号:ZL201720039746.2),本规程由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重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或建议反馈给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洋河一路69号,邮编:400012,电话邮箱189.cn),以供今后修订时参编单位:河北路路通桥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史建朋刘贤张平张文泉吕文捷李洪米少瑄罗恒张文锋涂莹莹曾世杰闫晓毅都国庆侯志国米分平 1 22.1术语 22.2符号 3 53.1一般规定 53.2作用及作用效应 84材料及设计指标 94.1材料 9 5.1一般规定 6.1一般规定 6.2连接计算 25 30 317.1一般规定 7.4横向联结系构造要求 34 8制作、安装及验收 38 9养护检修设计 41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1 2 2 5 5 84MaterialsandDesi 4.1Materials 9 11 15 23 23 25 30 317.1GeneralRequire 31 7.3LongitudinalSteelBeamDe 7.4LateralBracingSystemDetailin 8Production,Installation 41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 42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 1.0.1为规范小客车专用钢格栅桥梁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和美观,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河北省城市主干道及以下道路等级的小客车专用钢格栅桥梁。1.0.3小客车专用钢格栅桥梁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1.1钢格栅桥梁bridgeofsteelgrating钢格栅桥梁是指钢结构桥梁部分顶板使用钢格栅的桥梁,钢格栅为可更换的桥面附属构件,属于行车道板的一部分。2.1.2小客车cars总长不大于6m、总宽不大于1.8m、总高不大于2m的小型机动车。2.1.3钢格栅steelgrating钢格栅是一种由承载扁钢与横杆按照一定的间距正交组合,通过焊接加以固定的开敞板式钢构件。2.1.4小客车专用道路桥梁compactedcars-onlyroadandbridge正常情况下,只允许小型客车通行的道路桥梁。2.1.5压焊钢格栅bondingsteelgrating在承载扁钢和横杆的每个交点处,通过压力电阻焊固定的钢格栅,称为压焊钢格栅。其横杆通常采用扭绞方钢。2.1.6钢格栅长度lengthofsteelgrating平行于承载扁钢方向的钢格栅最大尺寸,称为钢格栅的长度。2.1.7钢格栅宽度widthofsteelgrating垂直于承载扁钢方向的钢格栅最大尺寸,称为钢格栅的宽度。2.1.8承载扁钢bearingbar钢格栅中承受主要荷载的扁钢。2.1.9焊缝计算长度effectivelengthofweld计算焊缝连接强度时采用的焊缝长度。2.1.10钢格栅通透比permeabilityratioofsteelgrating钢格栅上表面镂空面积与钢格栅上表面总面积之比。3本规程中抗滑性采用路面抗滑性技术指标中的横向力系数2.2.1材料性能2.2.2几何参数有关符号4Sa——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Rd结构或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kq——横向抗倾覆稳定性系数;∑Sbki使上部结构稳定的作用基本组合效应设计值;∑Ssk;使上部结构失稳的作用基本组合效应设计值;ny——螺栓受剪面数目;de——螺栓或锚栓在螺纹处的有效直径;nf-传力摩擦面数目;Pa——一个高强螺栓的预拉力;μ——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lw——焊缝计算长度。53.1一般规定3.1.1桥梁设计应符合城乡规划的要求。应根据道路功能、等级、通行能力及防洪抗灾要求,结合水文、地质、通航、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设计。因技术经济上的原因需分期实施时,应保留远期发展余地。3.1.2桥梁按其多孔跨径总长或单孔跨径的长度,可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和小桥等四类,桥梁分类应符合表3.1.2的规定。多孔跨径总长L(m)单孔跨径L(m)中桥一2梁式桥、板式桥的多孔跨径总长为多孔标准跨径的总长;拱式桥为两端桥台内起拱3管涵及箱涵不论管径或跨径大小、孔数多少,均称为涵洞。4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墩中线间距离或桥墩中线与台背前缘间距为准;3.1.3跨越道路或公路的城市跨线桥梁,桥下净空应分别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的建筑限界规定。跨越城市轨道交通或铁路的桥梁,桥下净空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6桥梁墩位布置同时应满足桥下道路或铁路的行车视距和前方交通信息识别的要求,并应按相关规范的规定要求,避开既有的3.1.4桥梁建筑应符合城乡规划的要求。桥梁建筑重点应放在总体布置和主体结构上,结构受力应合理,总体布置应舒展、造型3.1.5桥梁应根据城乡规划、城市环境、市容特点,进行绿化、大型立交桥梁,在工程建设前期应做环境影响评价,工程设计中3.1.6桥梁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间较长的状况,该状况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荷载的状况,该状况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必要时进行7需要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3.1.9桥梁设计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的规定。3.1.10在进入桥梁引道前必须按相关规定设置交通导流、限制高度、限制速度等交通设施。且必须明确提醒驾驶员正常环境下车辆在普通桥面或路面上行驶,雨雪及冰冻环境下在钢格栅上中低速行驶。3.1.11桥梁结构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结构在制造、运输、安装、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应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相关要求。2构件应减小由附加力、局部力和偏心力引起的应力。3结构或者构件应根据其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耐久性设计,采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4选用的形式应便于制造、施工和养护。5桥梁应进行抗震设计,抗震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GJJ37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的相关规定。对已编制地震区划的城市,可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计。地震作用的计算及结构的抗震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的规定。6当受到城市区域条件限制,需建斜桥、弯桥、坡桥时,应根据其具体特点,作为特殊桥段进行设计。7桥梁基础沉降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的规定。对外部为超静定体系的桥梁,应控制引起桥梁上部结构附加内力的基础不均匀沉降量,宜在结构设计中预留调节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构造装置或空间。3.1.12交通安全设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执行。83.2.1桥梁设计采用的作用及作用效应组合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3.2.3作用的取值除汽车作用、雪荷载外,均应符合《城市桥梁辆荷载。钢格栅构件计算应采用城-B级车辆荷载乘以0.5的折减3.2.5桥梁结构考虑温度作用时,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结构物应从受到约束时的结构温度开始,考虑最高和最低有效温度的作11的规定。3.2.6桥梁汽车荷载冲击力的计算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50009中的式(7.1.1)计算,其中积雪分布系数宜取μ=2.0,河附录E中表E.5重现期R为50年的值采用。雪荷载的分项系数应取1.4,组合值系数应取0.75,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调整系数应取1.0,频遇值系数宜取0.6,准永久值系数宜取0.2。9宜用于需要验算疲劳的,以及虽不需要验算疲劳但工作温度低于1对需要验算疲劳的焊接构件,当桥梁的工作温度t处于0℃≥t>-20℃范围内时,Q235和Q355的冲击韧性应满足表4.1.3中质量等级C的要求,而Q390和Q420的冲击韧性应满足表4.1.3中的质量等级D的要求;当桥梁工作温度t≤-20℃时,Q235和Q355的冲击韧性应满足表4.1.3中质量等级D的要求,而Q390和Q420的冲击韧性应满足质量等级E的要求。2对需要验算疲劳的非焊接构件,当桥梁工作温度级C的要求,而Q390和Q420的冲击韧性应满足质量等级D的CDCDDEDE试验温度(℃)00冲击韧性(J)4.1.6销、铰、轴等宜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锻制或轧制钢材,其《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4.1.8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和《六角头螺栓》GB/T5782的规定。2自动焊和半自动焊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细晶粒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和焊丝-焊剂组合分类要求》GB/T5293或《埋弧焊用热强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和焊丝-焊剂组合分类要求》GB/T12470的规定。4.2.1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应根据钢材的不同厚度应按表4.2.1的规定采用。断面承压(刨平顶紧)fad厚度(mm)断面承压(刨平顶紧)fd厚度(mm)注:表中厚度指计算点的钢材厚度,对轴心受拉和轴心受压构件指截面中较厚板件的厚度。4.2.2铸钢和锻钢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4.2.2的规定采用。向受压full一一一注:1铰轴紧密接触系指接触面为圆弧中心角为2×45°的接触;辊轴或摇轴与板平面的接触。2计算紧密接触或自由接触受压强度时,其承压面积采用轴径截面。轴与板采用不同钢种时,径向受压设计值采用其较低者。4.2.3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4.2.3的规定采用。抗剪f动焊和E43型动焊和E50型动焊和E55型注:1对接焊缝受弯时,在受压区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f”,在受拉区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Jn。2焊缝质量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其中厚度小于8mm钢材的对接焊缝,不应采用超声波探伤确定焊缝质量等级。4.2.4高强度螺栓预应力设计值Pa应按表4.2.4的规定取用。4.2.5钢材和铸钢的物理性能指标应按表4.2.5的规定采用。密度ρ4.2.6普通螺栓和锚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符合现行《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的规定。5.1一般规定5.1.1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应符合城市路网规划、道路红线、道路功能,并应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文物保护、环境景观、征地拆迁等因素。5.1.2平面和纵断面应与地形地物、地质水文、地域气候、地下管线、排水等要求结合,并应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线形应连续与均衡。5.1.3城市主干路应做好路线的线形组合设计,各技术指标应恰当、平面顺适、断面均衡、横断面合理;各结构物的选型与布置应合理、实用、经济。5.2.1道路平面线形由直线、平曲线组成,平曲线由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5.2.2道路圆曲线最小半径应符合表5.2.2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值;当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设超高最小半径的一般值;当地形条件特别困难时,可采用设超高最小半径的极限值。5.2.3当圆曲线半径小于表5.2.2中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在圆曲线范围内应设超高。最大超高横坡度应符合表5.2.3的规定。当由直线段的正常路拱断面过渡到圆曲线上的超高断面时,必须设置超高缓和段。设计速度(km/h)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设超高最小半径(m)注:“一般值”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极限值”为条件受限时,可采用的设计速度(km/h)最大超高横坡(%)425.2.4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圆曲线内侧加宽,并应设置加宽缓和段。5.2.5视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停车视距应大于或等于表5.2.5规定值,积雪或冰冻地区的停车视距宜适当增长。2当车行道上对向行驶的车辆有会车可能时,应采用会车视距,其值应为表5.2.5中停车视距的两倍。3对设置平、纵曲线可能影响行车视距路段,应进行视距验设计速度(km/h)停车视距(m)5.3纵断面设计5.3.1小客车专用钢格栅桥梁机动车道最大坡度应符合表5.3.1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设计速度(km/h)567897891新建道路应采用小于或等于最大纵坡一般值;改建路桥、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可采用最大纵坡极限值。2钢格栅路面SFC₆0值应根据不同纵坡进行选取,SFC60取值区间宜为64~74,纵坡大时取大值。5.3.2纵坡的最小坡长应符合表5.3.2规定。设计速度(km/h)最小坡长(m)5.3.3道路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应符合表5.3.3规定。道路连续上坡或下坡时,应在不大于表5.3.3所规定的纵坡长度范围内设置缓和坡段,其长度应符合表5.3.2最小坡长的规定。5.3.4各级道路纵坡变化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宜采用圆曲线,竖曲线最小半径与竖曲线最小长度应符合表5.3.4规定。一般情况下应大于或等于一般值;特别困难时可采用极限值。设计速度(km/h)纵坡坡度6一一一789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设计速度(km/h)凸形竖曲线凹形竖曲线5.4线形组合设计5.4.1线形组合应满足行车安全、舒适以及与沿线环境、景观协调的要求,平面、纵断面线形应均衡,路面排水应通畅。5.4.2线形组合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使线形在视觉上能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应保持视觉的连续性。2应避免平面、纵断面、横断面极限值的相互组合设计。3平、纵面线形应相互对应,技术指标大小均衡连续,以及与之相邻路段各技术指标的均衡、连续。4条件受限时选用平面、纵断面的各接近或最大、最小值及其组合时,应考虑前后地形、技术指标运用等对实际运行速度的影响。5横坡与纵坡应组合得当,并应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5.5横断面设计5.5.1桥梁及引道横断面布置形式应采用单幅路、两幅路布置形式,具体形式选取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的规定。1单幅路如图5.5.1-1。横断面总宽由道路宽度Wpe、防撞护栏宽度Eb组成。2两幅路如图5.5.1-2。横断面总宽由道路宽度WPc、防撞护栏宽度Eb、中间分隔带宽度Wdm组成。中间分隔带应设置分隔设施。3单个车行道布置形式如图5.5.1-3。单个车行道宽度Wc由普通路面宽度W1、W₂,钢格栅路面宽度Wg组成。且最小宽度应符合表5.5.1。普通路面宽度W₁、W₂(m)钢格栅路面宽度Wg(m)5.5.2单个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3.25m。5.5.3桥梁结构宜采用工字型钢板梁加钢格栅或箱型钢板梁加钢格栅的结构形式,钢格栅桥梁横断面宜采用图5.5.3布置形式。普通桥面钢格栅桥面普通桥面钢格栅桥面普通桥面/护栏/分车带工字型主梁容雪空间工字型主梁容雪空间容雪空间封闭底板(a)工字型钢板梁示意图(b)箱型钢板梁示意图图5.5.3单车道桥面布置示意图5.6.2桥梁引道的布设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执行;引桥应按本规程的有关要求布设。5.6.3纵坡大于5.0%的引道应按5.5节横断面布置钢格栅,钢格栅下方需设排水暗沟,连接附近市政排水系统。效应设计值按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计算。疲劳计算应按本章6.3节的有关规定执行。6.1.2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结构重要性系数Y₀应符合现6.1.3结构分析采用的模型和基本假定,应能反映结构实际受力状态,其精度应能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在结构分析中应考虑环境6.1.4结构受力分析可按线弹性理论进行,当极限状态条件下结Sa——作用组合的效应(如轴力、弯矩或表示几个轴力、弯矩的向量)设计值;2上部结构采用整体式截面的梁桥在持久状况下结构体系1)作用基本组合下,单向受压支座始终保持受压状态。2)当整联只采用单向受压支座支承时,应符合下式要求:式中:k—横向抗倾覆稳定性系数,取k₄=2.5;∑S;——使上部结构稳定的作用基本组合(分项系数均为1.0)的效应设计值;∑Sk;——使上部结构失稳的作用基本组合(分项系数均为1.0)的效应设计值。6.1.8计算竖向挠度时,应按结构力学的方法并应采用不计冲击限值注:1表中1为计算跨径,为悬臂长度。2当荷载作用于一个跨径内有可能引起该跨径正负挠度时,计算挠度应为正负挠度绝对值之和。3挠度按毛截面计算。6.1.9钢桥应设置预拱度,预拱度大小应视实际需要而定,宜为结构自重标准值加1/2车道荷载频遇值产生的挠度值,频遇值系数为1.0,预拱度应保持桥面曲线平顺。1)普通螺栓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2)普通螺栓的承压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t-—在不同受力方向中各个受力方向承压构件总厚度μ3当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同时承受摩擦面间的剪力和螺Na、N--一个高强度螺栓的受剪、受6.2.3对焊接缝或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的强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1在对接接头和T形接头中,垂直于轴心拉力或轴心压力2在对接接头和T形接头中,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的对接焊缝或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应分别计算其法向应力σ和剪应力T。在同时受有较大法向应力和剪应力处,尚应按下式计算式中:fu——对接焊缝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正面角焊缝(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侧面角焊缝(作用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式中:σ--垂直于焊缝有效厚度截面(helw)计算的正应力(图T₁-—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并作用在焊缝有效厚度截面内的剪应力;T₂—-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并作用在焊缝有效厚度截面内的剪应力。6.2.5斜角焊缝和部分焊透的对接焊缝,应采用直角焊缝的计算方法。6.2.6钢构件如有其它本规程未明确的连接方式及其计算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的规定。6.3疲劳计算6.3.1承受汽车荷载的结构构件与连接,应按疲劳细节类别进行疲劳验算。6.3.2疲劳荷载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的规定执行。6.3.3验算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的规定执行。6.4.1钢格栅结构分析采用的模型和基本假定,应能反映结构实际受力状态,其精度应能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结构受力分析按线弹性理论进行。6.4.2钢格栅使用车辆荷载的车轮荷载进行检算,应满足结构强度、稳定与变形的要求,荷载大小应按本规程3.2节规定的车辆荷载计算。6.4.3计算竖向挠度时,应按结构力学的方法并采用不计冲击力的汽车荷载频遇值计算,频遇值系数为1.0。最大挠度不应超过钢格栅计算跨径的1/700。7.1.1本章适用于受弯为主的工字型及箱型截面钢格栅桥梁。7.1.2应采取措施防止板梁在制作、运输、安装架设过程中出现过大变形和丧失稳定;在运营阶段的板梁端部支承处也应阻止梁端部截面扭转。7.1.3设计构件截面和制作工艺时,宜避免和减少应力集中、残余应力以及次应力。7.1.4普通焊接板梁工字型截面应采用三块钢板焊接而成,箱型截面应采用四块钢板焊接而成。当板厚不能用其他方法解决时可采用外贴翼缘钢板的形式,外贴翼缘板宜用一块钢板。7.1.5纵梁之间应设置封闭底板形成容雪空间,封闭底板上应设置检修孔和排水孔。7.1.6桥面铺装设计时应考虑大纵坡对抗滑移、抗车辙的不利影7.1.7支座、伸缩缝等附属构造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执行。支座选型应考虑大纵坡的影响。7.1.8结构设计应考虑相应的构造措施降低纵向水平力的不利影7.2.1钢格栅应采用压焊钢格栅,可选择定型产品,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格栅板及配套件第1部分:钢格栅板》YBT4001.1的规定。7.2.2钢格栅应采用Q355及以上牌号的钢材,应工厂化制造。7.2.3钢格栅的通透比应不小于70%。1焊接板梁受压翼缘的伸出肢宽不宜大于40cm,也不应大延伸部分的焊缝长度按该板截面强度的50%计算确定,并将板端沿板宽方向做成不大于1:2的斜角。2组成翼缘截面的板不宜超过两块,翼缘板厚度宜大于1.2其厚度的12倍,受拉翼缘的伸出肢宽不宜大于其厚度的16倍。1)腹板间距大于翼缘板厚度的80倍或翼缘悬臂宽度大于翼缘板厚度的16倍时,应设置纵向加劲肋。2)受压翼缘加劲肋间距不宜大于翼缘板厚度的40倍,应力很小和由构造控制设计的情况下可以放宽到80倍。受拉翼缘加劲肋间距应小于翼缘板厚度的80倍。7.3.3将桥面板作为主梁结构的一部分进行设计时,应分别对作7.3.4腹板与腹板加劲肋的设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结5倍腹板厚度的斜角。在外力集中处,加劲肋应与上翼缘焊连,且大于12倍板厚的腹板截面;对由四块板或角钢组成的加劲肋,承于24倍板厚的腹板截面。验算中构件的长度l应取加劲肋长度的1/2,同时应验算伸出肢与贴紧翼缘部分的支承压力。1)端部加劲肋伸出的宽度应为厚度的12.5倍。连接构造的情况下,取腹板厚度的24倍的范围作为由边缘间的宽度b和它的厚度的乘积作为有效承压面积。刚度较大的面支承的情况,如下计算:有效承压面积= (与加劲肋下翼缘相连部分的面积)+(24tw或支座上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的规定,验算横向联系梁和加劲肋的强度。其中,相关公式中的腹板用横向3宜与梁的上下翼缘连接,间距不宜大于3m。横向联系梁间距Dh应为小横梁间距dh的整数倍,且小横梁高度不应大于0.4倍纵梁梁高。小横梁的最大挠度不应超过小横梁计算跨径的1/700,如图7.4.3所示。7.5连接构造7.5.1主体结构连接可采用焊接、螺栓连接。7.5.2钢格栅与钢桥面不宜焊接,可选择螺栓连接或定制卡箍连接,应考虑防松、减震构造措施。7.5.3焊接、螺栓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板件间的连接应优先选用焊接,杆件或梁段之间的连接可选用焊接、螺栓连接或焊接与螺栓的混合连接。2螺栓连接可分为普通螺栓连接和高强度螺栓连接。对主要受力结构,应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对次要构件、结构构造性连接和临时连接,可采用普通螺栓连接。3接头处各杆件轴线宜相交于一点。不能交于一点时,应考虑偏心的影响。4焊接和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同时并存的连接应慎用;当必须使用时,其所采用的工艺应保证接触面不变形。该混合连接所传递的力应由两种连接按各自的承载力依比例分担,且使混合接头的内力设计值不大于其二者承载力总和的90%。7.5.4焊接材料、焊接接头、焊脚尺寸和焊缝等本规程未明确的焊接工艺、构造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3栓中心顺内力方向或沿螺栓对角线方向至边缘的最大距离应不大于8t或120mm的较小者,t是栓外侧钢板或型钢厚度;顺内力方向或沿螺栓对角线方向至边缘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高强度螺栓孔可采用钻成孔,孔径D与高强度螺栓公称直径d的对应关系应符合表7.5.5的规定。一排螺栓时2个;二排及二排以上螺栓时,每排2个。4)受压杆件的螺栓接头,可采用端部磨光顶紧的措施来传连接构件承载力的50%计算。在同一接头中,允许螺栓接范围内无缀板相连或构件的肢仅有一面有拼接板时,其栓总数应增大10%。7.5.6格栅与桥面板若采用卡箍连接,需考虑汽车冲击荷载下卡箍的可靠性。螺栓直径d(mm)螺栓孔径D(mm)7.6.1钢格栅桥面下应设置有效的容雪空间及融雪措施,便于污水与杂质排出,在靠近墩台位置,封闭底板宜设置清扫口。7.6.2钢格栅桥面下封闭底板的最小纵坡不应小于0.3%。7.6.3钢格栅桥面下方容雪、排水系统应接入附近市政排水系统。8.1.1钢格栅的制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格栅板及配套件第1部分:钢格栅板》YBT4001.1的规定。3制作中对问题处理的协议文件。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8.2.2钢格栅的位置、类型和构造尺寸等应按设计要求施工。8.2.3纵横梁、钢格栅应与基础连接牢固,位置准确,并有防脱落和起跳措施。8.2.4钢格栅应符合下列要求:1所用原材料、预制构件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各项性能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2钢格栅的材质、规格形式及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加工件表面不得有剥落、气泡、裂纹、疤痕、擦伤等缺陷。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采用逐个观察法。3钢格栅位置正确,连接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不得歪扭。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逐个观察,用水准仪、钢尺量测。4钢格栅应完整、无损,安装应平稳、牢固。5容雪装置应直顺,内外表面应平整光洁。6与市政管网连接的管道管内清洁、流水通畅、无明显渗水7钢格栅、容雪装置、管道允许偏差符合表8.2.4的规定。检查项目范围11检查项目范围21341值526总件数5%,处171测量)8.2.5纵横梁钢结构在加工制造中,须对关键性零件及构件的半9.0.1在满足汽车冲击荷载的情况下钢格栅与钢梁的连接应采用便于养护更换的连接构造。9.0.2应对钢结构进行防腐和养护设计。9.0.3钢格栅与钢梁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722的规定进行养护处理,防腐年限应不低于15年。9.0.4钢结构设计应采取措施降低老化、腐蚀、疲劳和设计使用年限内发生的偶然作用导致的损伤。9.0.5钢结构防腐涂料的设计与施工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9.0.6降雪季节应及时对容雪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清理容雪空间内的积雪及杂物。9.0.7养护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的规定。9.0.8应定期对结构进行检查、维修、更换损坏构件,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的规定。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4)表示有选择,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1《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3《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9《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11《钢格栅板及配套件第1部分:钢格栅板》YB/T4001.121《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26《埋弧焊用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和焊丝-27《埋弧焊用热强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和焊丝-焊剂组合分类3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条文说明制订说明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小客车专用钢格栅桥梁技术规程》DB13(J)/T289—2019,已经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9年1月3日以第2号公告批准、发布。为便于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条文规定的参考。 50 3.1一般规定 3.2作用及作用效应 53 4.1材料 564.2设计指标 57 595.1一般规定 595.2平面设计 5.3纵断面设计 5.4线形组合设计 645.5横断面设计 5.6其他规定 65 6.1一般规定 666.2连接计算 666.3疲劳计算 676.4钢格栅计算 687.1一般规定 687.2钢格栅 7.3纵向钢梁构造要求 697.4横向联结系构造要求 697.5连接构造 70 70 71 9可养护检修设计 721.0.1为提高设计水平、保障施工质量、规范验收程序,按照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和美观的原则,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不适用于城市快速路。1.0.3小客车专用钢格栅桥梁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规定外,其余本规程未明确之处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算系数及其他几部分列出。这些符号的主体符号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采用;当现行国家标准无统一规定时,则按习惯采用。本3.1一般规定3.1.1引自《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的相关规定。本条特别强调桥梁设计应按城乡规划要求、交通量预测,考虑远期交通量增长需求。在远期要求与近期现状发生较大矛盾时(如拆迁量过大等),或目前按规划要求建设有很大困难时(如工程规模大,一时难以实现等),则可按近期的交通量要求进行设计,但仍应在设计中保留远期发展的可能性,以使桥梁能长期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3.1.2本条中的桥涵设计分类标准采用了两个指标:一个是单孔跨径Lk,用以反映桥涵的技术复杂程度;另一个是多孔跨径总长L,用以反映建设规模。在确定桥涵分类时,符合其中一个指标即可归类,存在差异在计算桥梁长度时,曲线桥宜按弧长计,斜桥宜按斜长计。3.1.3本条所规定的桥梁桥下净空,除跨越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的桥下净空外,其余均与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的规定一致。对于桥下净空有特殊要求的航道或路段,桥下净空尺度应做专题研究、论证。3.1.4、3.1.5引自《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第3.0.6和3.0.7条。桥梁建筑重点应放在总体布置和主体结构上,主体结构设计应首先考虑桥梁受力合理,不应采用造型怪异、受力不合理、施工复杂、工程量大、造价昂贵的结构形式,亦不宜在主体结构之外过多增加装饰。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桥梁应根据城乡规划中所确定的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标和任务,结合城市环境的现状、市容特点,进行绿化、美化市容和环境保护设计。对于特大型、大型桥梁、高架道路桥梁和大型立交桥梁,在工程建设前期应对大气3.1.6设计使用年限是设计规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一规定时期内结构只需进行正常维护(包括必要的检测、养护、维修等)而不需要进行大修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完成预定功能,及桥梁主体结构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正常维护下达到的使用年限。本规程引用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栅作为可更换部件,参考表6.0.11中可更取15年。定,本规程将桥梁设计分为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两设计体现了桥梁的适用性和耐久性,这两类极限状态概括了结构的可靠性。只有每项设计都符合各有关规范的两类极限状态设计地震作用能够统计并有统计资料,可以确定其标准值。而其他偶3.1.9进行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桥梁应按其重要桥梁结构设计除按3.1.11条规定满足耐久性要求外,还应考虑如何方便制造、简化施工、提供必要的养护条件以及在运输、安装、使用的过程中防止构件产生过大的虑偏心力引起的附加弯矩等等,鉴此本条提出:“构件应减小由附加力、局部力和偏心力引起的应力。”3.2.1本规程中桥梁设计采用的作用及作用效应组合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的规定,除可变作用中的设计汽车荷载与人群荷载外,作用与作用效应组合可参考现行行3.2.4参考《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应乘以0.6的折减系数,车辆荷载的效应乘以0.5的折减系数。同时考虑到河北省冰雪天气天数较少,小客车行驶于钢格第10.0.3-3条的规定,采用车辆荷载的效常年气温变化导致桥梁沿纵向均匀地位移,这种位移不产生结构内力,只有当结构的位移受到约束时才会引起温度次内力,这是温度作用的一种形式。太阳辐射是温度作用的另一种形式,它使结构沿高度或宽度方向形成非线性的温度梯度,导致结构产生次应从结构受到约束(架梁或结构合龙)时的结构温度作为起点,3.2.6根据《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的规定,小型车专用道路荷载可按城-B级荷载效应乘以0.6的系数;本规程作为小型车算相当于考虑了1.0/0.6=1.66的放大系数,主体结构的冲击系数钢格栅作为附属结构,为可更换构件,同时考虑到河北省冰雪天气天数较少,小客车行驶于钢格栅桥面的频率较低。故钢格栅计算不再放大冲击系数,仍按《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的规定影响结构雪荷载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当地的地面积雪自重和结构上的积雪分布,它们直接关系到雪荷载的取值和结构安全,因全国各城市的基本雪压值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附录E中表E.5重现期R为50年的值采用。对雪荷载敏感的结构,应采用100年重现期的雪压。当城市或建设地点的基本雪压值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E.5中没有给出时,基本雪压值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E规定的方法,根据当地年最大雪压或雪深资料,按基本雪压定义,通过统计分析确定,分析时应考虑、样本数量的影响。当地没有雪压和雪深资料时,可根据附近地区规定的基本雪压或长期资料,通过气象和地形条件的全国基本雪压分布图近似确定。山区的雪荷载应通过实际调查后确定。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按当地邻近空旷平坦地面的雪荷载值乘以系数1.2采用。参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中表7.2.1屋面积雪分本规程按最不利因素取值μ=2.0。根据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的规定,在基本组合中出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风荷载外的其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0.2和0。河北省位于雪荷载分区Ⅱ,故准永久值系数取0.2。条。构件主体结构所用钢材牌号均来自现行国家标准,它们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标准的规定。其中Q235中的沸腾钢脱冲击韧性较低,冷脆性和时效倾向亦大,在低温时和动力荷载作条。钢桥在选材时应注重钢材的冲击韧性指标。冲击韧性是钢材抗脆断能力的主要指标,反映钢材抵抗低温、应力集中、多向拉应力、荷载冲击和重复疲劳等因素导致脆断的能力。冲击韧性试根据《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表11,冲击试验取纵向试样,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取横向试样。本规程仅列出热轧钢纵向试样的值,其他类型钢应参考现行《低合金高强度对沿板厚方向承受拉力的接头不利。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厚度方条。对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构件,为减少焊缝金属中的含氮量防止冷裂纹,并使焊缝金属脱硫减小形成的热装纹的倾向,以综合条。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a以钢材的屈服强度为基础除以材料抗力分项系数YR并取5的整倍数而得。材料的抗力分项系数取YR=1.25。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以fa为基础,fa=fa1√3=0.5775a。钢材的端面承压(刨平顶紧)设计值以抗拉强度最小值无为基础,fd=f./1.322。抗压强度设计值,即fd=fa。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把对接焊缝抗拉的质量等级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符合一级和二级质量要求的设计值f仍取fa,即fa=fd;质量等级为三级时,其设计值取fa的0.85倍,即fa=0.85fd。对接焊缝的抗剪强度设2角焊缝的抗拉、抗压和抗剪强度设计值fa,由焊缝熔敷金属抗拉强度fW除以抗力分项系数YR求得。按照《非合金钢及2012的规定,本条采用E43型焊条、E50型焊条、E55型焊条的熔敷金属最小抗拉强度分别为fw=430MP本规程取用的抗力分项系数YR,相应于E43型焊条(适用于碳素钢)YR=3.0,相应于E50型和E55型焊条(适用于低合金钢)YR=2.75。这些系数是参考《钢结构设计标准》G此外,本条表4.2.3将E43型焊条用于Q235钢的熔敷金属抗拉强度为430MPa,而Q235钢的最小抗拉强度为375MPa,前者略大于后者,说明规程选用焊条是适合的;E50型焊条用于Q355钢,该焊条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为490MPa,而Q355钢的抗拉强度为470MPa,前者略大于Q390钢的最小抗拉强度为490MPa,本可用E50型焊条,但考虑钢,该钢号的最小抗拉强度520MPa,小于E55型焊条的熔敷金属抗拉强度550MPa。Q355钢材的焊缝强度设计值根据《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591—2018)中规定的钢材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5.1.1引自《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5.1.2引自《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5.1.3本规程1.0.2条明确适用于城市主干道及以下道路等级的小客车专用钢格栅桥梁,故只引用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中6.1.3条中关于城市主干路的规定。5.2.1引自《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5.2.2本规程适用最大车速为60km/h,圆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的6.2.25.2.3引自《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5.2.4引自《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5.2.5引自《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5.3.1各级道路的最大纵坡主要考虑汽车的爬坡性能和道路通行能力,一般道路偏重于考虑爬坡性能,要求上坡时顺利,下坡安键和敏感内容,在确定其标准前,我们首先对比研究一下国内外1《CDOT》科罗拉多州美国联邦道路功能分类—市区街道(支路)最大纵坡(%)87山区地段2《CDOT》科罗拉多州美国联邦道路功能分类—城区新建低速主道路最低标准(次干路)。最大纵坡(%)99山区地段3日本道路协会2004年版道路构造令的说明和运253647697894567一8957688898一94美国联邦城区主干道最大坡度规定(AASHTOVI-4)877665988776山区地段9985《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设计速度(km/h)最大纵坡推荐值(%)456789最大纵坡极限值(%)6789设计速度(km/h)最大纵坡(%)4789本规程主要参考了国内外关于最大纵坡的相关规定,同时结合钢格栅桥面抗滑性能较好的结构特点。考虑到本规程只针对爬坡能力大的小客车行驶,纵坡大小对小客车影响较小,且目前车CJJ37-2012(2016年版)规定的基础上可以提高。最终结合河北省市政工程协会组织的关于“钢格栅桥面技术”专家论证会意见及本规程专家评审会意见,最终确定最大纵坡限值采用与重庆地方标准相同数值,但删去了“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最大纵坡极限值可增加1.0%”的规定。相对于重庆地方标准不限制车型,可以经技术经济论证增加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中3.0.7条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面的抗滑移性能,以横向力系数测试车在60km/h车速下测得的横向力系数(SFC60)和构造深度(TC)为主要指标,其中年平均降雨量≥1000mm时,横向力系数(SFC₆0)≥54;年平均降雨量500-1000mm时,横向力系数(SFC60)≥50;年平均降雨量250-500mm时,横向力系数(SFC60)≥45。本规程钢格栅桥面主要针对冰雪天气使用,横向力系数(SFC60)取值应不小于54。家道路及桥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做了钢格栅路面抗滑性检测。基于国家道路及桥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钢格栅路面检测做出的《钢格栅路面抗滑性检测报告》,钢格栅路面横向力系数(SFC60)平均值为74,钢格栅具有良好的抗滑能力。综上且结合本规程专家评审会意见,本规程规定不同纵坡下钢格栅路面横向力系数(SFC60)取值宜为64~74之间,纵坡大5.3.2引自《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5.3.3本规程最大纵坡限值与《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的规定。但部分最大坡长限版)没有规定的部分引用《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中5.11.2条规定,个别限值有所降低。5.3.4引自《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5.4.1引自《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5.4.2引自《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5.5.1桥梁及引道横断面布置形式要求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红线较窄的次干路;交通量较少、车速低的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老城区道路;集文化、旅游、商业功能为一体的且红线宽度在40m以上,具有游驶车辆冲入对向路幅车行道内发生交通事故,中间分隔带应设置3为保证小客车两侧车轮能同时在格栅桥面或普通桥面行驶,且有一定的富余,同时考虑到河北省冰雪天气天数较少,小故规定普通桥面比钢格栅桥面适当宽些。规定每条钢格栅桥面宽度Wg不应小于0.7m,每条普通桥面宽度W₁、W₂不应小于0.9m。5.5.2本规程为小客车专用钢格栅桥梁,且适用最大车速为60km/h,故单个车行道宽度最小值取《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中5.3.2条表5.3.2中≤60km/h时对应小客车专用车道宽度的3.25m。5.5.3钢格栅桥梁主体结构横桥向在钢格栅桥面处断开,故桥梁主体结构宜选用工字型钢板梁和箱型钢板梁结构形式。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其他受力合理的结构形式。5.6其他规定5.6.1引自《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第5.0.1条的规定,本规程为小客车专用钢格栅桥梁,无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缘带的布置。5.6.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中13.2.5条规定桥头引道机动车道纵坡不宜大于5.0%。因钢格栅路面抗滑性能好,本规程规定,纵坡大于5.0%的引道应按5.5节横断面布置钢格栅路面。6.1一般规定6.1.3引自《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2015第4.1.1、6.1.6引自《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2015第4.2.1和4.2.2条规定。6.1.8引自《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2015第4.2.3条规定。6.1.9引自《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2015第4.2.4条规定。6.2.1本规程钢结构连接方式采用螺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