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第8课

其次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

了解其次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分析其条件和影响。

探究其次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以及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过程。

感悟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相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难点】

重点:其次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及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

【教学方法】

“阅读—探讨—拓展”教学法。多媒体辅导教学法。

【教学过程】

阅读课本

梳理学问

自主学习,独立思索,仿照示例,制作“其次次工业革命大事年表”。

【提示】

“历史大事”肯定要“大”,即对人类历史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序号时间大事影响(1)1831年法拉第发觉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理论基础(2)1837年莫尔斯独创有线电报开创了通讯事业的新纪元(3)1866年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4)19世纪七八十年头独创内燃机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5)1876年贝尔独创电话推动了通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6)1879年爱迪生独创电灯给人类带来了电的光明(7)1885年戴姆勒、本茨分别制成汽车现代汽车工业由此起先(8)1903年莱特兄弟独创飞机实现了人类翱翔蓝天的幻想(9)19世纪初20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工业起先发展2、自主学习,独立思索,仿照示例,挑出课本中的重要概念并予以解读

【提示】历史概念一般包含:时间、空间、人物等要素,背景和发展演化过程,以及特征或影响。序号概念解读(1)其次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许多科学探讨成果应用于生产,新独创新技术层出不穷,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再次飞跃。史称其次次工业革命。(2)电气时代其次次工业革命时期,发电机、电动机、发电厂、输变电技术相继问世并推广运用;电灯、电车、电话等电器纷纷涌现,变更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进入“电器时代”。(3)垄断组织其次次工业革命时期,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资产阶级调整生产组织形式。一些大企业实行各种方式

,限制产品生产、价格和

市场,形成垄断组织。垄断很很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

的各个方面,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4)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

19世纪六七十年头,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2.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多数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亚、非、拉美广阔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探讨沟通

把握重点

协作学习,探讨归纳,分析其次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问题1】其次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

【答案提示】在其次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为了满意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须要,西方列强加紧对外资本输出;在世界范围内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到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问题2】运用多种史观相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史观相识全球史观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文明史观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折现代化史观推动了全球近代化的历程社会史观带来了严峻的社会问题生态史观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纵横联系

拓展深化

【问题3】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提示:联系中国历史阶段特征、重大事务、深刻变更进行思索和整理。

【参考答案要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变

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自然经济解体,起先近代化(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等);

军事:遭到外来侵略;

思想:由传统理学转而向西方学习(器物);

生活习惯:衣、食、住、行,报刊、电影、婚礼等;

外交:由传统的理藩向近代外交转变(外交的近代化)。

其次次工业革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政治:半殖民化程度加深,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变加快,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军事:列强侵略加剧,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思想:向西方学习程度加深(制度);

民族:民族意识觉醒,掀起了救亡图存的运动。

【问题4】

(2015文综全国卷I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ⅹ(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说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问题: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精确)

【评分标准】论

证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①精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

②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能够精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

【考点】工业革命(科技革命)。

【分析】理解“乘法效应”“放大”,即推动作用。联系政治课本中科学技术即生产力的相关原理。以结合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为妥。题中公式可以进行修改。留意表述规范,观点、史论、史实齐备。

【答案示例1】科学技术促进了劳动工具的改进,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出现了独创和运用机器的热潮。新式交通运输工具蒸汽轮船、火车的独创,使各地的经济文化沟通更加亲密。

②其次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独创和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独创和应用,出现了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运输工具,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变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答案示例2】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厂制度建立起来,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组织,出现了跨国公司,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经营者革命,特地的经理人起先出现,推动了管理工作的日益科学化。

【教学后记】

本单元是中学历史教学和高考的重点,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