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第12章给药第3讲_第1页
(12.3.2)-第12章给药第3讲_第2页
(12.3.2)-第12章给药第3讲_第3页
(12.3.2)-第12章给药第3讲_第4页
(12.3.2)-第12章给药第3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法第十二章给药2025/5/22本次课的学习内容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链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普鲁卡因、碘、细胞色素C、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学习目标了解:

普鲁卡因与碘过敏试验、细胞色素C

过敏试验法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理熟悉: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过敏试验法掌握:

常用过敏试验液的配制浓度、注入剂量和试验结果判断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

链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的原理和方法学习目标第五节药物过敏试验法

药物过敏反应是异常免疫反应。

发生的原因在于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

特别注意对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

家族过敏史的了解,过敏试验。药物过敏反应药物机体抗体IgEIgGIgMT淋巴细胞致敏药物过敏常见药物过敏破伤风抗毒素细胞色素C头孢菌素类青霉素普鲁卡因链霉素过敏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

(AlexanderFleming)

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青霉素的发现一、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青霉素(Penicillin,PNC)

在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细胞壁

在细菌细胞繁殖期起杀菌作用

作用:对青霉素敏感的G+和G-球菌、螺旋体

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

人类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故对人类的毒性较小

常见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

青霉素过敏反应在各种抗生素中居首位

过敏反应的种类:皮肤过敏反应血清样反应

过敏性休克(Ⅰ型)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

药物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

青霉噻唑酸、青霉烯酸是主要致敏物质。

药物本身含杂质直接致敏。

多发生在曾用过青霉素或接触过青霉素者,也有首次用药者。

青霉素高分子聚合体性质稳定,经煮沸

灭菌处理后也不易破坏,抽吸过青霉素

的注射器是致敏来源。

青霉素降解产物可经空气吸入而致敏。

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

皮肤丝状菌以及空气中的某些霉菌可能产

生青霉素样物质。

半合成青霉素(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

与青霉素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用药前同样要做皮肤过敏试验。

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一)青霉素过敏试验法【目的】

通过青霉素过敏试验,确定患者对青霉素是否过敏,以作为临床应用青霉素治疗的依据。【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

评估:患者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病情、治疗情况、用药情况、心理状态、意识状态,对青霉素过敏试验的认识程度、合作态度。

解释:过敏试验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一)青霉素过敏试验【操作前准备】2.患者准备:了解试验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不宜空腹进行皮试。3.护士准备:穿戴整齐、洗手。4.用物准备:注射器、青霉素、稀释液、消毒液;抢救药物与用品。

注意药物应现用现配。5.环境准备:安静整齐、光线适宜(一)青霉素过敏试验【操作步骤】

1.皮试液的配制:标准剂量为20u

50u/0.1ml

(1)80万u青霉素+生理盐水至4ml(2)取0.1ml+0.9ml生理盐水(2万u青霉素)(3)取0.1ml+0.9ml生理盐水(2000u青霉素)(4)取0.1ml+0.9ml生理盐水(200u青霉素)(一)青霉素过敏试验2.试验方法:(1)确定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2)前臂掌侧下段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溶液0.1ml(含青霉素20或50u)(3)20min后观察结果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3.皮试结果的判断阴性:皮丘无改变或缩小,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发痒。有时出现头晕、恶心、心慌。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结果记录:()、()(一)青霉素过敏试验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注意事项

试验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

凡初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以及在应用中更换青霉素批号时,均须做过敏试验。

试验液须临用时配制,浓度与剂量须准确。

严密观察患者。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注意事项

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注明,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如对皮试结果有怀疑,应作对照试验,确认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方可用药。

注射前要准备好急救药物,一旦发生过敏,及时抢救。(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及处理

机制半抗原

机体

全抗原

IgE相同的变应原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活性物质组胺、缓激肽、白三稀等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腺体分泌高分子降解产物蛋白质、多肽分子全身反应、呼吸道反应、消化道反应、皮肤反应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血清病型反应

过敏性休克

呼吸道过敏反应:哮喘或促发原有哮喘发作。

消化道过敏反应:腹痛、腹泻、便血等,可引起过敏性紫癜。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可引起剥脱性皮炎。

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一般在用药后7~12天内发生

属Ⅲ型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与血清病相似

可见发热,荨麻疹,关节肿痛,淋巴结肿大,腹痛,皮肤发痒等

血清病型反应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呼吸系统:

因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引起胸闷、气促、哮喘、呼吸困难,伴濒死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循环系统:

因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量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紫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中枢神经系统:

因脑组织缺氧,表现为头昏眼花、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其他:

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及其处理急救措施

立即停药、平卧、报告医生、抢救。

立即皮下注射0.1%的盐酸肾上腺素1ml,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

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压、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以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肾上腺素

(Adrenaline)

激动心肌、传导系统和窦房结的β受体。

激活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的β2受体,肾动脉明显收缩,骨骼肌和冠状动脉则扩张。

激动支气管β2受体,使支气管扩张。

作用于肝和脂肪β2受体,促进肝糖原和脂肪分解,升高血糖。肾上腺素

用于心脏骤停的抢救和过敏性休克抢救。

也可用于其他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的治疗。

与局麻药合用有利局部止血和延长药效。急救措施

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人工呼吸、呼吸兴奋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抗过敏遵医嘱给予激素类药物。

使用抗组织胺药物。

根据病情使用升压药物及补充血容量。

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尿量、神志等病情变化,并做好纪录。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及其处理★过敏性休克停药、平卧、报告、抢救

吸氧改善缺氧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建立静脉通道补液,对症治疗不见好转好转抗过敏药物激素类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加重好转复苏抢救气管插管、切开运用呼吸机好转死亡

用药前须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

使用青霉素前必须作过敏试验。

对已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患者,停药3天后或更换药物批号应重做过敏试验,结果应告知本人或家属。

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准确判断皮试结果。如何预防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在做过敏试验和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准备好抢救药物。

青霉素应现用现配,配置试验液或稀释青霉素药液的生理盐水应专用。

试验结果阳性者禁用青霉素,并在有关文件上注明阳性标志,并告知本人或家属。如何预防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链霉素(streptomycin)是一种氨基葡萄糖型抗生素。1943年美国S.A.瓦克斯曼从链霉菌中析离得到,是继青霉素后第二个生产并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它的抗结核杆菌的特效作用,开创了结核病治疗的新纪元。二、链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链霉素

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及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不良反应以对第八对脑神经的损害为多见。

链霉素还可导致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发生率较青霉素低,但死亡率很高。链霉素过敏试验法

皮试药液的配制

试验液的标准剂量:为2500u/1ml

将100万u链霉素粉剂用生理盐水稀释为4ml药液(25万u/ml)

取0.1ml药液+0.9ml生理盐水(2.5万u/ml)

取0.1ml药液+0.9ml生理盐水(2500u/ml)

皮内试验

注入皮内0.1ml药液(含250u链霉素)。

20min观察结果并记录。

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链霉素过敏试验法链霉素过敏反应及其处理

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同青霉素。

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救治措施与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基本相同。

静脉注射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因链霉素可与钙离子铬合,使链霉素的毒性症状减轻或消失。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

TAT)

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浆经物理、化学方法精制而成。

能中和患者体液中的破伤风毒素。

常用于潜在有破伤风危险的外伤伤员,作为被动免疫的预防注射。三、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

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TAT)

常在救治破伤风患者时应用。

TAT是一种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引起过敏反应。

表现为速发型或迟缓型血清病,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破伤风抗毒素(TAT)

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前,须作过敏试验。结果阴性,方可使用。

TAT是一种特异性抗体,皮试结果阳性者,可采用脱敏注射法或注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AT皮肤过敏试验TAT试验液的配制

从TAT药液(1ml含1500U)中抽吸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含150U)。皮内试验

皮内注射TAT0.1ml药液(TAT15U),20min后观察结果并记录。TAT皮肤过敏试验皮试结果判断阴性

皮丘无改变,周围无异常,无全身异常反应。阳性

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直径大于4cm,有时出现伪足或局部发痒,全身过敏反应类似同青霉素过敏反应,以血清病型反应多见。

TAT脱敏注射法

原理

小剂量注射时变异原所致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量少,不至于引起临床症状。

短时间内连续多次药物注射,可以逐渐消耗体内已经产生的IgE,最终可全部注入所需药量而不致过敏。TAT脱敏注射方法

次数TAT量(ml)加0.9%氯化钠溶液(ml)注射法

10.10.9肌内注射

20.20.8肌内注射

30.30.7肌内注射

4余量稀释成1ml肌内注射TAT脱敏注射法TAT脱敏注射时应注意

多次小剂量注射药物。

每隔20min注射一次。

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如出现全身反应立即停药并处理;如反应轻微,待症状消退后,

增加注射次数,剂量减少,间隔时间延长,以顺利将全部药液注入。四、普鲁卡因与碘过敏试验

毒性较小,是常用的局麻药之一。

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

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普鲁卡因Procaine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普鲁卡因过敏试验

方法:0.25%普鲁卡因溶液0.1ml皮内注射,20分钟后观察。结果的判断及过敏反应的处理:同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碘过敏试验法

碘过敏试验口服法:口服5%~10%碘化钾5ml,每日3次,共3天,观察结果。皮内注射法:皮内注射碘造影剂0.1ml,20分钟后观察结果。静脉注射法:静脉注射碘造影剂(30%泛影葡胺)1ml,5~10分钟后观察结果。

碘过敏试验法结果判断口服法:有口麻、头晕、心慌、恶心呕吐、流泪、流涕、荨麻疹等症状为阳性。皮内注射法:局部有红肿、硬块,直径超过lcm为阳性。静脉注射法:有血压、脉搏、呼吸及面色等改变为阳性。

对组织氧化、还原有迅速酶促作用。

在缺氧时,细胞色素C进入细胞及线粒体内,增强细胞氧化,提高氧利用。

用于组织缺氧急救和辅助用药。

可引起过敏反应,用前需作过敏试验。

五、细胞色素C过敏试验

细胞色素C过敏试验法皮内试验:取细胞色素C溶液(每支2ml,内含15mg)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1m1内含细胞色素C0.75mg),皮内注射0.1ml(含细胞色素C0.075mg)。20分钟后观察结果。局部发红、直径大于1cm,出现丘疹者为阳性。

细胞色素C过敏试验法划痕试验:在前臂下段内侧,用75%乙醇常规消毒皮肤。取细胞色素C原液(每1ml含细胞色素C7.5mg)1滴,滴于皮肤上,用无菌针头在表皮上划痕两道,长度约0.5cm;深度以有微量渗血为度。20分钟后观察结果。结果判断同上述皮内试验法。六、头孢菌素类过敏试验头孢菌素过敏反应的机理与青霉素相似。主要由于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对青霉素过敏者约有10%~30%对头孢菌素过敏,而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绝大多数对青霉素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