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14讲全球气候改变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纲呈现]全球气候改变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纲解读]结合文字材料和统计图表,理解全球气候改变的缘由及影响。[思维导图]考点一全球气候改变的缘由及对策1.全球气候改变时期时间尺度改变特点地质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冷暖干湿相互交替,改变周期长短不一。暖和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新生代以潮湿期为主历史时期近1万年以来气温曲线与雪线曲线改变趋势大体一样,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近现代时期近一两百年来气温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降水全球降水量发生显著改变(热带、寒带增加、亚热带削减)冰川雪盖和冰川面积削减海洋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2.全球气候变暖的缘由(1)主要缘由: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2)升温原理:二氧化碳能够汲取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上升。详细分析如下:3.气候改变的适应对策考向全球气候改变(2024·全国文综Ⅱ)恩克斯堡岛(如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志向之地。2024(原卷如此。应为2024——编者注。)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缓缓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实行。据此完成下题。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A.生物类型多样B.对全球变暖敏感C.大气质量优良D.人类活动影响少答案B解析恩克斯堡岛位于罗斯海旁边,靠近南极大陆,四周分布有各种冰川,而冰川与该地的气候环境亲密相关,对全球气候改变非常敏感。故选B。考点二全球变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2)对水循环的影响①旱涝灾难的频次和强度增加。②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冲突。(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物种削减。(4)对农业的影响:高纬度地区受益,中低纬度地区受损。(5)对人类的影响:危害人体健康。考向一以相关探讨成果为素材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特点及成因(2015·海南地理)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A.蒙古高原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缘由是()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答案1.A2.B解析第1题,从材料知,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最大,符合这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是蒙古高原。第2题,北半球陆地所占比重较大,因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比热容较大,升温速度慢,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小。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ppm。下图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读图回答3~4题。3.四个地区气温改变与CO2浓度改变呈()A.正比关系B.正相关关系C.反比关系D.负相关关系4.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样说明()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D.海拔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答案3.B4.A解析第3题,由图分析,可知四个地区气温改变与CO2浓度改变呈正相关。第4题,图中四地年平均气温均发生波动改变,但四地区代表了不同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且波动的程度也不完全相同,所以说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考向二结合植被、海平面等地理事物的改变考查全球变暖的影响(2024·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改变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上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改变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5.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上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海洋表面增温速度趋缓,陆地表面增温速度加快,但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因此,地球表面增温趋缓。火山喷发频率增加,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仍在上升,但不是加速上升,而是呈波动上升趋势。故本题选B。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改变亲密相关。为探讨北美洲气候改变,用复原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第6题。6.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加 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答案B解析气温越高,云杉的分布纬度越高。结合图中云杉主要分布区及冰盖范围的改变可推断,甲时期的云杉主要分布区纬度最低,冰盖范围最大,说明甲时期气温最低,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最北界比丙时期的纬度要偏高,说明丙时期的气温比乙时期要偏低,则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是先上升后下降,A项错误;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B项正确;由此可知C、D项错误。课时作业(2024·广州选考)读“五大湖区冰原覆盖范围改变示意图”,完成1~2题。1.图示区域,该时段的气候特点是()A.气候趋向干燥 B.干湿交替改变C.变暖速度趋缓 D.比近现代寒冷2.近现代,图示区域主要自然带是()A.温带草原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答案1.D2.B解析第1题,在图示时间段,五大湖区域有冰原覆盖,说明温度较低,当时的气候特点为比近现代寒冷。第2题,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五大湖区域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树木年轮是气候改变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完成3~4题。3.图中反映了该地近些年气候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寒冷—暖和—寒冷交替改变B.暖和—寒冷—暖和交替改变C.暖湿—暖干—暖湿交替改变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改变4.引起其气候周期性改变的自然因素最可能是()A.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黄赤交角的改变C.太阳活动的周期改变 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答案3.B4.C解析第3题,气候暖和潮湿,树木生长得快,年轮较宽。热量和降水条件差,则树木生长缓慢,年轮较窄。第4题,题干要求是自然要素,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人类不断破坏森林是人为因素,故解除;黄赤交角目前来看较为稳定;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与气候改变有肯定的相关性。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位于浙江宁波余姚市,下图为“当时房屋复原图”。完成5~6题。5.据此推断该地当时的气候特点是()A.寒冷干燥 B.高温多雨C.寒冷多雨 D.高温干燥6.与河姆渡时期相比,现代()A.北极冰川范围缩小 B.针叶林带北界北移C.海平面上升 D.冻土层变厚答案5.B6.D地球的气候始终在变,目前全球变暖已经对很多自然系统产生了影响,进而影响农业生产。据此完成7~9题。7.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①东北黑土的有机质含量削减②沿海农田土壤盐碱化加重③中国冬小麦分布的北界南移④各地农作物生长期都延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下列应对全球变暖的农业生产措施中,不行行的是()A.调整农业种植制度B.改良培育作物品种C.革新农业生产技术D.扩大粮食种植面积9.全球气候变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能有()①扰乱人体的新陈代谢②皮肤癌患者增多③传染病患者增多④白内障患者增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7.A8.D9.C解析第7题,气候变暖,土壤有机质分解快,黑土的肥力会降低;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地区地下水位上升,从而导致沿海农田土壤盐碱化加重。第8题,全球变暖会导致全球气候异样,所以调整农业种植制度、改良培育作物品种、革新农业生产技术能适应改变的气候,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应因地制宜。第9题,全球变暖为很多病菌供应了温床,会扰乱人们的新陈代谢,同时病菌多了会使传染病患者增多。(2024·河南中原名校质检)某地理探讨小组预料2030年我国的农作物熟制会发生如下表所示的改变。读表回答10~11题。农作物熟制北界一年一熟向北推移200~300km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向北推移500km左右10.该地理探讨小组的理论依据是()A.臭氧层空洞变大 B.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C.南方自然灾难增多 D.全球降水量增大11.依据该小组的探讨,下列现象2030年可能出现的是()A.我国1月0℃等温线南移B.内蒙古高原相宜生长季延长C.长江三角洲变大D.黄淮海平原土壤盐碱化减轻答案10.B11.B解析第10题,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全球气温上升,使我国农作物熟制北界北移。第11题,由于温度上升,热量条件改善,我国1月0℃等温线北移;内蒙古高原相宜生长季延长;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长江三角洲将变小;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使黄淮海平原土壤盐碱化加剧。(2024·云南大理统测)2024年7月24日,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的海洋蓝洞为三沙永乐龙洞,其被证明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据考证,蓝洞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川时期,后期由海水涌入形成。下图为“三沙永乐龙洞垂直剖面图”。读图回答12~13题。12.下列地理事物的成因与蓝洞类似的是()A.海沟B.地堑C.溶洞D.三角洲13.蓝洞形成前期,会造成()A.海岸线变短 B.阿尔卑斯山雪线降低C.三角洲萎缩 D.粮食增产的概率增加答案12.C13.B解析第12题,由材料可知,蓝洞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川时期,是由于冰川导致部分岩层被侵蚀,后期由海水涌入形成的,属于外力侵蚀地貌。海沟是由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碰撞,在大洋板块一侧形成的,属于内力作用,A错。地堑是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于两侧而下降,是内力作用形成的,B错。溶洞属于外力侵蚀地貌,C对。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D错。第13题,蓝洞形成前期为冰川时期,气温较低,海平面较低,海岸线较长,14.读“北冰洋冰面范围改变图”,回答下列问题。(1)北冰洋冰面范围产生图示改变的缘由可能是什么?(2)北冰洋冰面范围的改变对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危害有哪些?(3)北冰洋冰面改变有利于缩减从北美到欧亚大陆东西岸航运的时间和成本,为什么?答案(1)世界气温波动上升;人类对化石能源的大规模运用,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多;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森林面积削减。(2)部分沿海地区被沉没;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被损坏,影响航运;沿海水产业会受影响。(3)有利于开拓北冰洋航线,缩短从北美到欧亚大陆东西岸的航程。15.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探讨所的科学家表示,2024年上半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半年。阿德利企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果超市入围协议书
- 骑马摔伤赔偿协议书
- 车辆挂靠代管协议书
- 闲置衣物回购协议书
- 银行签完就业协议书
- 长沙工作就业协议书
- 公益类项目转让协议书
- 车辆线路转让协议书
- 门店入股经营协议书
- 邵阳盐业合作协议书
- 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试题库及答案
- 【模板】领导XXX考察行程安排表
- 母亲健康快车项目立项申请及实施计划表格填报模板
- MDR医疗器械法规试卷
- DB11-139-2015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大金D型水冷螺杆机说明书
- 五方责任主体授权书和承诺书
- 《泵站运行工》word版
- 食药同源-PPT课件(PPT 55页)
- 山东大学毕业论文答辩通用ppt模板
- 榆林智能矿山项目招商引资方案【参考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