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学习目标了解李白的相关信息及诗歌写作背景,熟读并背诵全诗。(重点)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境,学习情景交融、客观景物人格化的写法。(难点)体会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珍惜朋友之间纯真的友谊。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是继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其诗多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渡荆门送别》等。作者简介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写作背景文学常识绝句绝句,四句一首,短小精悍,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属于七言绝句。
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听说。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是作者的朋友。左迁,贬谪。龙标,在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遥,遥远。此寄,这首诗篇。这首诗是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的消息时,写的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诗歌标题距离事件人物情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译文】柳絮已落尽,杜鹃鸟声声哀啼。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流。课文解读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给人以飘忽不定的感觉,而子规的啼声近似“不如归去”,诗人选取这两个意象,一是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二是取其形象意义,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杨花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借子规来关怀友人。“尽”既点明暮春时节,又含有飘零之感。“啼”写杜鹃的叫声,带有悲凉之意。这两个字从视觉和听觉角度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首句写景,点时令,显飘零之感。··次句叙事,表同情,知迁谪之意。诗词品读首句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
哪个词说明了王昌龄被贬之地的荒远?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暮春,“杨花”给人以飘忽不定的感觉,而子规的啼声近似“不如归去”,对它们的描写给全诗奠定了伤感的感情基调。
“五溪”一词可见王昌龄被贬之地的荒远,路途的艰辛,虽是简单的叙事,但王昌龄跋涉之苦,以及李白的深切关怀之情已力透纸背。这两句传达出诗人为友人的不幸而感到悲伤的感情。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
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惜别。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水:因水的切剪不断,唱以水喻愁。如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竹:苍翠挺拔,不屈不挠。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源在破岩中。这些景物有什么内涵?杨花、子规、明月“杨花”:“子规”:“明月”:柳絮,给人的飘忽不定之感。杜鹃,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代表思念,自古以来就有遥寄相思之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诗人选取这两个景物,一是取其季节的意义,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二是取其形象意义,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思考探究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译文】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默写常考真实、集中体现了诗人的感情。两句抒情,表牵挂,感情深意长。这两句是千古名句,由前两句的写景言事转为抒情寄慨,紧扣诗题中“遥有此寄”四字。诗人用拟人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把它看成是能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者,借月亮把自己的忧愁和思念遥寄给友人,抒发了对被贬友人的同情与关切。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愁心品读诗歌,说说本诗是如何体现“愁心”二字的。诗句“杨花落尽子规啼”体现“愁心”,因为杨花是百花凋零的暮春景象之一,寓意“漂泊无定”;“子规”叫声凄厉,似有“不如归去”之声,营造了一种悲凉、伤感的氛围。诗句“闻道龙标过五溪”体现“愁心”,因为“闻道”,表示惊悉。“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写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已显现,流露出作者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怀念。愁心品读诗歌,明月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将“愁心与明月”?有什么好处?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带去诗人的关心和牵挂。作者在这里将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古诗词中经常借月表达情感,这样能表达更强烈、更深厚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中“愁心”二字蕴含着丰富的内容,那么,诗人有着怎样的“愁心”呢?(1)对友人被贬遭遇的同情和忧虑;(2)对友人无限的思念和热切的关怀;(3)对现实的愤懑不平。
本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课文主旨杨花:漂泊无定子规:暗含悲痛写景抒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同情关切感情真挚愁心托明月——牵挂思念结构梳理叙事左迁——贬谪之远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此诗前两句先写景后叙事,选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啼叫悲凄的杜鹃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哀伤悲凉的氛围,隐含着诗人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和悲伤。后两句转而叙事,用跋涉五溪说明路途遥远和艰难,暗含着诗人对友人此行的深切挂念之情。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