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课件_第1页
次北固山下课件_第2页
次北固山下课件_第3页
次北固山下课件_第4页
次北固山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次北固山下

——王湾学习目标反复诵读,能背诵并默写全诗,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品味诗歌精练的语言,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感悟诗人的思乡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重点)知识备查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其诗流传不多。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代表作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等。

古代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诗人王湾是北方人,往来于吴、楚之间。这首诗是他一路行来,泊船北固山下,触发思乡之情而写下的。写作背景次北固山下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初读课文解题思考:题目中“次”、“北固山”分别什么含义?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结合注释,读通大意。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次”,停宿。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诗题的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诗题交代了诗歌写作的地点。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译文旅人前行的路。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我认为:“客路”“行舟”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另外“青山”“绿水”两词描写景色,诗人乘舟正朝着眼前的“绿水”前进,驶进“青山”,驶向“青山”之外的遥远的客路,羁旅天涯的漫漫征途远在青山绿水之外,景中暗藏忧郁之情。景情(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认为:“潮平”“岸阔”两个词描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之景。“阔”体现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悬”表明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写出了风顺、风和的情景。这里以宽阔之景展现诗人的宽阔胸襟。

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早春时节,潮水涌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船帆因风而高高悬挂。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尽新春已来。我多么思念故乡,家书早已写好,如何寄回故园?希望北归的大雁将它捎到洛阳。译文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更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海日驱走残夜,江春闯入旧年,赶走严冬,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一种自然的理趣——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了怎样的景象,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说说理由。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生”字和“入”字用得好。“生”“入”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了,赋予了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我认为:“乡书”“归雁”两词点出全诗的感情——淡淡的思乡愁绪。诗人旅居他乡,久不得归,心中十分惆怅。在此,诗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另外,此处作者借用“鸿雁传书”的典故,鸿雁是一种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尾联运用典故,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见北归的大雁掠过晴空,便借“鸿雁传书”来慰藉家人,使全诗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愁之中。

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联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诗人离家日久,而此时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体现了这种感情?表现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集中体现了这种感情。客路:青山外绿水前次北固山下时序更替游子思乡结构梳理观景思乡:北归大雁捎书洛阳潮平岸阔风正帆悬海日残夜江春旧年1.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该诗写景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尤其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