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5124.5-2025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第5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气道湿化_第1页
DB32T 5124.5-2025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第5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气道湿化_第2页
DB32T 5124.5-2025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第5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气道湿化_第3页
DB32T 5124.5-2025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第5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气道湿化_第4页
DB32T 5124.5-2025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第5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气道湿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1.020CCSC50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5124.5—2025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5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气道湿化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clinicalnursing—Part5Airwayhumidificationofcriticallyilladultpatientsundergoinginvasivemechanicalventilation2025-04-16发布 2025-05-16实施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 版DB32/T5124.5—2025目 次前言 Ⅲ引言 Ⅳ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术语和定义 1缩略语 2基本要求 2护理评估 2湿化方式 2实施与管理 2并发症识别与处理 3附录规范)加热湿化器的特点及温度调节方法 5附录规范)气道湿化效果 6参考文献 7ⅠDB32/T5124.5—2025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的规起草。本文件是DB32/T512《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的第5部分。DB32/T512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目标温度管理;——第2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无创腹内压监测;——第3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第4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漂浮导管置管配合与监测;——第5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气道湿化;——第6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身体约束。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ⅢDB32/T5124.5—2025引 言建立基于循证及临床需求的DB32/T5124《临床护理技术规范》能够指导护士工作,保证成人危重症患者相关指标监测的准确性、发现异常的及时性,以及护理的有效性,实现成人危重症患者相关指标监测和护理的同质化,由以下6个部分构成。——第1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目标温度管理。目的在于规定护理的基本要求、实施与管理、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等内容,保证目标温度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第2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无创腹内压监测。目的在于规定无创腹内压监测的基本要求、实施与管理、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等内容,保证无创腹内压监测的准确性。——第3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目的在于规定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基本要求、实施与管理、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等内容,保证动脉导管留置的有效性与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准确性。——第4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漂浮导管置管配合与监测。目的在于规定漂浮导管置管护理的基本要求、配合、维护、数据监测等内容,保证导管留置的有效性与数据监测的可靠性。——第5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气道湿化。目的在于规定湿化基本要求、护理评估、湿化方式、实施与管理、并发症识别与处理等内容,保证气道湿化效果,提高气道管理质量。——第6ⅣDB32/T5124.5—2025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5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气道湿化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成人危重症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气道湿化的基本要求、护理评估、湿化方式、实施与管理、并发症识别与处理,不包括脱机期间的气道湿化。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成人危重症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气道的湿化。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WS/T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机械通气 mechanicalventilation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呼吸支持,即利用机械装置来替代、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通气方式。2气道湿化 airwayhumidification采用各种装置,对患者吸入的气体进行调节,使气体能够接近或达到上呼吸道的生理作用,使气管和肺部能吸入含足够水分的气体,从而达到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黏液纤毛正常运行的方法。3主动湿化 activehumidification在呼吸机管路内应用加热湿化器进行呼吸气体的加温、加湿。4被动湿化 passivehumidification应用热湿交换器,吸收患者呼出气体的热量和水分,进行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注:热湿交换器又称人工鼻。5绝对湿度 absolutehumidity单位体积气体中存在水蒸气的重量。1DB32/T5124.5—20256相对湿度 relativehumidity气体绝对湿度与绝对饱和湿度的百分比。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HHheatedhumidifie)HMEheatandmoistureexchange)基本要求1 有创机械通气时应进行持续气道湿化。2 HME不应与HH同时使用。3 手卫生应符合WS/T313WS/T311的要求。4 病室温度宜维持在24℃±1.5℃湿度维持在30 ~60 。5 实施机械通气人工气道湿化技术的医护人员应经过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护理评估1 2 3 应按照附录B评估患者人工气道的类型4 应评估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潮气量/湿化方式1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应选择主动湿化:——分泌物黏稠且过多或为血性分泌物;——潮气量小于所输送潮气量70 ;——小潮气量(6mL/kg~8mL/kg)通气;——体温<32℃;——分钟通气量>10L/min。2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可选择被动湿化:——短期机械通气治疗(≤96h);——机械通气转运;——麻醉与手术。实施与管理1 主动湿化.1 主动湿化应首选伺服型加热湿化器,当患者存在呼吸道传播疾病时,结合科室设备现况依次选用双伺服型加热湿化器、单伺服型加热湿化器、非伺服型加热湿化器。2DB32/T5124.5—2025.2 湿化液宜选择灭菌注射用水或0.45 氯化钠注射液并标记非静脉用药标识。每日湿化液量宜在1000mL~1500mL。液面应保持在最低位和最高位水位线之间。通气治疗前宜预热20min~30min后进行,紧急状态下可直接使用。.3 宜采用封闭式自动续水系统,如无条件可选用输液器半自动续水装置或间断注水法添加湿化液。使用输液器半自动续水装置添加湿化液时,分钟通气量6L/min~8L/min时,可将湿化液滴速调至27mL/h~28mL/h8L/min~10L/min时,可将湿化液滴速调至29mL/h~31mL/h。.4 应正确安装呼吸机管路及HHHH位置应低于患者人工气道水平,湿化液悬挂应高于湿化罐入口平面50cm.5 通过HH的挡位指示灯或有创模式按附录A调整湿化器目标温度使Y型接头处气体温度维持在34℃~41℃绝对湿度为33mg/L~44mg/L相对湿度为100 。.6 湿化期间,应观察HH仪器运行、续水系统输送功能和湿化液的水位线。.7 冷凝水液面高于集水杯高度的1/2.8 机械通气期间可通过肺部听诊、肺部超声、气道分泌物量及黏稠度等按照附录B评价湿化效果。2 被动湿化.1 被动湿化应选择能保证吸入气体的绝对湿度≥30mg/LHME。有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患者宜选用带细菌过滤功能的HME。.2 HME连接在人工气道与YY接头之间,靠近患者端。.3 行雾化治疗前应移除HME,治疗结束后重新连接。.4宜每8h评估HME清洁度、患者气道阻力、吸入潮气量,对呼吸储备差的患者行自主呼吸HME死腔量评估患者有效通气量。.5HME宜每48h~96h或参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更换。若HME被分泌物污染时或患者呼吸频HME被堵塞时,应及时更换。并发症识别与处理1刺激性咳嗽.1痰液稀薄频繁刺激呼吸道、需反复吸痰,应及时吸出气道分泌物,并逐步下调湿化器的温度或挡位。.2/或血压上升,缺氧性发绀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药物或雾化治疗。2痰痂形成.1患者双肺闻及干啰音HME,应及时更换为主动湿化;若使用HH将温度调至最高挡位。.2患者上述症状未改善,且气道阻力明显增加和/或呼吸机持续高压报警时配合医生行纤维支气管镜清除呼吸道分泌物。.3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和/或面色及口唇紫绀和/或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和/或呼吸机持续高压报警和/或呼吸囊辅助通气阻力明显和/或吸痰管无法顺利插入气道,考虑气道堵塞时,需立即协助医3DB32/T5124.5—2025新建立人工气道。3 肺部感染.1 应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2 应按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规范落实护理措施。.3 遵医嘱积极开展胸肺物理治疗技术。.4 4DB32/T5124.5—2025附 录 A规范性)加热湿化器的特点及温度调节方法加热湿化器的特点及温度调节方法见表A.1。表A.1 加热湿化器的特点及温度调节方法名称特点类型温度调节管路前置短管温度℃湿化罐底盘温度℃伺服型加热湿化器在吸气及呼气回路均有加热导丝,呼吸管路有温度传感器可自动进行温度反馈调节,可减少呼吸回路冷凝水生成有创模式(温度显示)自动调节35~4070吸气回路有加热导丝,吸入气体温度恒定,呼气回路易形成冷凝水指示灯(加热丝模式)1灯亮/低26~29452灯亮/低30~33603灯亮/高33~3670非伺服型加热湿化器呼吸回路无加热导丝及温度传感器,需人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温度,吸入气体温度影响因素多,不恒定,管路中易形成冷凝水指示灯(非加热丝模式)1灯亮/低23~25452灯亮/低25~27603灯亮/高28~3270挡位1~4挡23~28455~7挡28~31608~9挡32~36705DB32/T5124.5—2025痰液黏稠度分级见表B.1。

附 录 B规范性)气道湿化效果表B.1 痰液黏稠度分级项目痰液黏稠度分级Ⅰ)Ⅱ中度黏痰)Ⅲ度(重度黏痰)痰液性状稀痰较Ⅰ度黏稠明显黏稠痰液颜色米汤或白色泡沫状白色或黄白色黏痰黄色伴血丝痰、血痰能否咳出易咳出或吸出用力咳不易咳出吸痰后吸痰管内壁痰液滞留情况吸痰管内壁上无痰液滞留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内壁滞留,但容易被水冲净吸痰管内壁上常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冲净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气道湿化满意度见表B.2。

表B.2 气道湿化满意度气道湿化效果特点湿化满意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引或咳出人工气道内无痰痂听诊气道内无干啰音或大量的痰鸣音呼吸道通畅,患者安静湿化不足痰液黏稠,不易吸引或咳出听诊气道内有干啰音人工气道内可形成痰痂可出现突然性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湿化过度痰液过度稀薄,需不断吸引听诊气道内痰鸣音较多频繁咳嗽,烦躁不安,人机对抗可出现缺氧性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血压等改变6DB32/T5124.5—2025参考文献WS/T509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急危重症护理学[M].5版.2022314.]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1965⁃72.ICU成人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2022550⁃555.].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专家共识[J].现代临床护理,2023211⁃10.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血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呼吸机使用感控管理专家共识[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201116⁃119.].ICU气道湿化精要[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MR410与MR850湿化系统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比较[J].中国呼吸与危重症杂志.2012.1470⁃474.].湿化液滴注速度对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迎新[J].护理学报.20142111⁃3.1].MR810呼吸湿化器的电路原理及维修[J].设备运行与保障,201120:139⁃140.MR810湿化系统不懂设定温度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32364⁃2366.1].成人危重症患者气道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2021239⁃45.MichaelKlompasMD,RichardBransonMSc,et.Strategiestoprevent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entilator⁃associatedeventsandnonventilatorhospital⁃acqui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